第六節

關燈
嗎?” “其實沒有什麼麻煩,洪太太最賢惠不過;藹如果真肯嫁,除了名份上吃虧以外,别的都跟正室夫人一樣。

    ” “她要争的就是名份。

    ” “那——”潘司事終于不能不同意她的看法,怅然地說:“那可真的麻煩了!” 聽到這裡,洪鈞心亂如麻,隻覺得磚地上的寒氣,自兩足上升,冷到脊梁,站在那裡心灰意懶,一步都動彈不得。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突然發覺有人在他身後拉衣服。

    情緒消沉的時候,最易受驚,身子一哆嗦,幾乎開口發聲。

    急急轉身看時,卻是藹如,正在向他搖手,示意不要驚動窗内。

     洪鈞當然無心再聽窗内的絮語,悄悄走回原處;接踵而至的藹如含笑問道:“他們一定談得有趣!” “不見得。

    ”洪鈞搖搖頭。

     藹如詫異了,“他們談些什麼?”她說,“我以為你聽他們談得有趣,都舍不得走了呢!” 洪鈞不作聲,走向床前,一歪身倒了下去,歎口無聲的氣。

    這樣子不能不令人起疑,藹如很快地便跟了過去,搖搖他的身子。

     “怎麼?” “這話該我問。

    你怎麼了?悶悶不樂地。

    ” “是,”洪鈞掩飾着,“累了!” “你自然是累了。

    不過,你這樣子,跟累不累不生關系。

    ”藹如又搖他的身子,“到底聽他們說了些什麼?” 洪鈞遲疑着,想不出話來回答——聽到的不能說;能說的沒有聽到。

     在藹如的炯炯雙眸逼視之下,洪鈞不能不答,而且不能撒謊——撒謊也無用,她會推測查證到謊言敗露,她如果再追問一句,就難為情了。

     無可奈何,隻好這樣答說:“我有心事,不過此刻不能跟你說。

    ” “到什麼時候才能說呢?” “也不是急的事,三個月、五個月,甚至一年半載再說也還不遲。

    ” “這叫什麼心事?”藹如失笑了。

     “原就是——” “是什麼?” 洪鈞本想說:“原就是杞憂”。

    但話到口邊,覺得“相憂”二字,不太貼切,因而頓住。

    既然藹如追問,就實說也不妨;不過自己補充聲明:“也不能說是杞憂。

    ” “那麼是遠憂。

    ”藹如很快地接口,“人無近慮,必有遠憂。

    你此刻憂慮的是什麼呢?” 話鋒輕輕一繞,又回到他原來就不願透露的心事上來了。

    “别來數月,真要刮目相看了。

    ”他笑着說,“你幾時學得這麼會說話?” 藹如知道他是借此閃避,如果他真的不願吐露心事,亦就不必勉強,笑笑換了個題目問:“動身之前怎麼不先寫封信來?” “也是心血來潮,說動身就動身,隻怕人比信先到,又何必多此一舉。

    ” “這話我就不懂了,雖說如今海船方便,到底千裡迢迢出一趟遠門;而且一來了,起碼也得過年才回去。

    怎麼就能跟到舅舅家看姥姥似地,拉一條毛驢,跨上就走?” “駁得有理!不過我也有我的想法。

    還有兩年多的功夫,何去何從,實在下不了決斷。

    心想不如跟你來談談。

    想到即行,就這麼來了。

    ” 來意如此,倒使得藹如有些受寵若驚了!“你的前程是大事。

    ”她說,“問我,我可能替你出什麼好主意?” “你也不一定要出主意,哪怕聽聽你的意思,亦有助于我拿主意。

    ”洪鈞接着便談入正題:“這兩年多的功夫,一方面要養家活口;一方面要為會試打算。

    我想有三個地方好住,就不知道哪一個最好。

    ” “你說,哪三個?”藹如加了一句:“第一個當然是蘇州?” “這倒也不盡然。

    如果為了顧家方便,尤其是上慰親心,當然以住家鄉為宜。

    倘或為了會試,最好是住在京裡。

    不過,”洪鈞搖搖頭:“‘長安居,大不易’!” “且不管容易還是難,你倒先說,住京裡對會試有些什麼好處?” “好處太多了。

    你聽我一樣一樣告訴你。

    ” 洪鈞說了兩樣好處,一是切磋,二是交遊。

    四方名士,集中京師;談藝論文,不愁沒有可以請教的師友。

    而且中了進士,還要殿試;所謂“金殿射策”,不僅僅讀書破萬卷,還要胸懷天下事,才能作得出切中時弊的好策論。

    而要熟悉時務以及朝章典故,當然以住在京裡為宜。

     談到交遊,更非在京不可。

    冠蓋滿京華,隻要獲得一兩位名公钜卿的賞識,将來入闱、出仕就有好多便宜可占。

    “譬如說吧,”洪鈞舉例以明,“殿試的大卷子,雖然也是彌封,連皇上事先都不知道姓名;可是卷子跟會試、鄉試經過謄錄的不一樣,還是原來的筆迹。

    看慣了,一望而知是某人的,有心照應,不愁無處摸索。

    多少年來軍機章京容易中鼎甲,就因為殿試的‘讀卷官’往往是軍機大臣,看慣了他們的筆迹的緣故。

    ” “這兩樣好處,是住在什麼地方都得不到的,三爺,”藹如毅然決然地說:“倘或你真的要我拿主意,我贊成你到京裡去。

    ” “恐怕不那麼大易。

    再說,”洪鈞将她摟入懷中,輕輕說道:“我也舍不得遠離一個人。

    ” 這句話像蜜一樣,甜到藹如心裡。

    臉一貼着洪鈞的胸前,頓有從來未有的恬适之感,而且相信這一分感覺将延續于無窮。

    安身立命就定于此俄頃了。

     于是,萬丈情絲倏地化作一片雄心,“你舍不得我,就住在煙台好了!”她不自知地言在意先,“住在煙台有一樣别地方沒有的好處,就是有一個最能知道你的心的人在這裡!” “藹如!”洪鈞幾乎是哽咽的聲音,“我,我決不負你!” “說這個幹什麼?”藹如很快地踮起腳,将灼熱的紅唇湊上去,仿佛是阻住他不得開口似地。

     ※※※ “這可真沒有法子了!”潘司事走進門就搖頭,“霞初,你就睡這裡吧!我——” 是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的語氣,霞初當然不忙追問,同時也沒有心思去追問。

    因為有件更使她感興趣的事盤踞在她心裡。

     “燈還是黑的?”她問。

     “是啊。

    ” “可有什麼響動?” “你說什麼響動?”潘司事楞頭楞腦地問,“結結實實的土炕,你以為是我們那裡小戶人家的竹床,嘎吱嘎吱會響?” “啐!”霞初嫣然一笑,“你這個人,真是!想到哪裡去了?我是說,他們是不是在談什麼?” “就是談什麼,我也聽不見。

    ”潘司事打個呵欠,“不要再去張望了!你睡這裡我另外去找地方。

    ” 霞初實在想留他同室,讓他睡炕,自己将就打個地鋪。

    因為時近午夜,另找客棧未免麻煩,而且談得正融洽的當兒,火辣辣地硬生生分開,心裡也真不是味道。

    不過,她有一層最大的顧慮,是怕一說留他的話,潘司事心裡或者會想:“畢竟是這樣的出身,倒是毫不在乎!”為了不願招他的輕視,所以一直不松口。

    此時留與不留,就必得有句很切實的話了。

     想是這樣想,那層顧慮總是抛不開。

    欲待咬一咬牙,聽其自便,卻又于心不忍,左右為難之下,隻逼出一個念頭:好歹先留住他再說。

     于是她問:“潘老爺,你倦不倦?” “還好。

    ” “那,那這樣,”她用商量的語氣說:“我們談談說說,談它一夜的天,好不好?” 這是個聽起來近乎荒唐的建議,然而也是很新鮮的經驗,潘司事願意試一試,便欣然點頭,表示同意。

     “想來你肚子也餓了,等我先來弄點東西吃。

    ”霞初問道:“潘老爺,你喜歡不喜歡吃甜的?” 潘司事不喜甜食,但答語卻是“喜歡!” “好!我來做給你吃。

    ”霞初很高興地說:“我每天晚上要煮一小鍋紅棗蓮子糯米粥。

    藹如先不喜吃甜的,後來也吃上了瘾,每天臨睡以前,一定要吃一碗。

    ” 于是,霞初從網籃裡取出風爐、砂鍋、煮粥的原料;潘司事幫着動手,生火扇風爐,遞這個遞那個,十分殷勤,倒像一對恩愛夫妻居家過日子的那種味道。

     兩人一面煮粥,一面說話;潘司事笑道:“藹如今天晚上大概不會來吃你的粥了。

    ” “是啊!我也沒有想到,今天晚上的粥是燒給你吃。

    ” “便宜了我。

    ”潘司事問道:“粥要煮多少時候?” “那可得好一會,你不能心急。

    ” “我不急,我等你!” 霞初心中一動,低着頭想了好半天的心事,突然擡頭問道:“潘老爺,我有句話問你,你看我這個人,到底怎麼樣?” “這就很難回答了。

    ” “怎麼呢?”霞初說道,“你盡管實說,說我的壞處,我不會生氣。

    ” “正好相反!”潘司事使勁搖着頭,顯得他跟霞初談話的态度是很認真的,“我怕我說了你不相信,說我在敷衍。

    ” “那你倒說說看。

    ” “你,霞初,你除了蘇州話說得不太地道以外,在我看,你是十全十美的一個美人。

    ” 每一字都說得很結實——結結實實地釘在霞初心頭。

    然而她還是不能相信,隻為從來沒有聽見過有人用這樣的話稱贊另一個人。

     “如今該我問你了。

    ”他捉住她的手,輕輕拍着手背,“你問我那句話有什麼意思?” “哪句話?” “就是你問我,看你這個人怎麼樣那句話。

    ” 霞初看了他一眼,望着燈光沉吟;好久,自語似地說了一句:“你猜?” “我猜不出,還是你自己告訴我吧!” 霞初還是沉吟着;突然間喊道:“不好,粥燒糊了!”說着匆匆奔了出去。

     潘司事也聞到了。

    因為粥中有紅棗,燒糊了反有濃郁的香味,不由得被吸引了過去。

     “你,連你把粥燒糊了都是好的!” “啐!”霞初等他剛說得一句,便急急轉身,拍着胸說:“吓我一大跳。

    ” “對不起,對不起!”潘司事歉然地,“我不是有意的。

    ” “是我自己膽子小。

    這幾年到處躲人,躲倪家見過的熟人躲債主,躲得我風吹草動就會疑神疑鬼。

    ”霞初停了一下問:“你剛才說什麼來着?” “我說你連把粥燒糊了都是好的。

    ” “看你,說這種傻話!”霞初笑了,眼角有兩滴晶瑩的眼淚。

     “你不相信我的話?” “我相信。

    ”霞初扭過險去,一面攪粥一面說:“要不然,怎麼叫癡呢!” 潘司事知道,“癡”字下面有個字沒有說出來。

    自己想想,不覺困惑!這就是癡情嗎?再細想想,恍然有悟;怪不得紅樓夢上賈寶玉說的話,那些老婆子說是聽不懂。

     這樣一想,對霞初的感覺頓時不同了。

    但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卻又無法捉摸,隻感覺有種沖動,想抱住霞初,好好親上一回。

     “粥沒煮好,你将就着吃吧!”霞初說,“刮風了,吃碗熱粥暖和暖和身子。

    ” 不但暖和身子,也暖到心頭,潘司事覺得從未吃過這樣香甜的粥。

     吃完粥,潘司事又幫着霞初收碗抹桌子,檢點火燭。

    等一切都妥貼了,剪燈對坐,一面喝着茶一面重拾中斷的話頭。

    霞初問道:“潘老爺,你在煙台幾年?” “三年多。

    ” “藹如說你一個人在這裡,怎麼不接家眷來?” “我是孤家寡人一個,接什麼家眷?” “原來一個人,”霞初問道:“蘇州總有親人吧?” “最親的,也不過堂房弟兄。

    本來倒有一個弟弟帶在身邊,前年夏天死掉了。

    ” “那,那為什麼不娶親呢?” “這話就難說了!”潘司事搖搖頭,顯得很吃力地說:“第一,在關上混個小差使,不敢弄個家累在身上;第二,我也不願意找個又粗又蠢,除了燒飯生孩子一無可取的老婆。

    至于我看得上的,人家又決不會嫁我。

    想想連口都不必開,開了口是自找煩惱。

    ” 霞初聽得很仔細,從他最後一句話中,聽出因由,随即問道:“想來你也曾看中過哪家的小姐?” “也不好算是小姐。

    ” “總也不會是丫頭!”彼此熟了,霞初說話就比較随便,自以為聰明地說:“我知道,大概是哪裡的小孤孀。

    你不妨說說看。

    ” “也不是什麼小孤孀。

    ”潘司事忽然有點不耐煩了,“你不要再問了好不好?” 越是如此,越使霞初好奇;料他不會峻拒,便頑皮地笑道:“問問怕啥!倒偏要做個讨厭人,打破砂鍋問到底。

    ” 潘司事偏着頭沉吟了好一會問道:“你一定想知道?” “是啊!” “那我就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說了這一句,他起身走了開去,仿佛怕看見她的臉色似地。

     霞初先當他指藹如,這一躲避,恍然大悟,一顆心立即跳得很厲害了!怔怔地望着他的背影,忘掉應該答話。

    而在潘司事,這卻是難堪的沉寂;明知開了口是自找煩惱,偏偏不能自制,所以心裡不勝悔恨。

     “我是說着玩的!”他極力想抹掉這段不愉快的記憶。

    “我沒有那麼傻!” 這句話,使得霞初暫時解消了必須有所表示的窘迫,微笑着站起身來,取出鏡盒,準備卸妝。

    燈的位置擺得不對,鏡中暗沉沉地全不分明,因而回頭說道:“潘老爺,勞駕幫個忙,我看不見。

    ” 潘司事欣然應命,捧着燈站在霞初身後看她拔去簪子,解開發髻,披下來一頭動人心魄的長發。

     看着鏡中從容自如,旁若無人的霞初的神态,潘司事蓦地裡省悟,心頭湧起無比的自信——霞初已将他伺候妝台的差使,視作理所當然了!如果不是已作了付托終身的打算,如何能出以這樣受之無愧的态度? 于是,他放下了燈,一把将霞初抱了起來,面對面問道:“你嫁給我做老婆,好不好?” 他的動作和言語,都嫌魯莽了些;可是霞初并未受驚,隻是有些困擾,仿佛他這話說得太早了一點,她還來不及準備答語。

     然而,終于還是很快地開了口,是以問為答:“你不嫌我的出身?” “這話問得多餘。

    我不比洪三爺,我自己可以作自己的主。

    ” “可惜我作不了自己的主。

    ”霞初答說:“第一,官司沒有了——” “官司不要緊。

    ” “你聽我說完。

    官司我也知道不要緊了。

    可是還有,倪家到底怎麼樣,還不知道。

    再說,我也還有債務。

    ” 這一番話是當頭一棒,打得潘司事嗫嚅不知所答。

    隻是倔強地說:“我想,總有辦法的,一定有辦法的。

    ” 霞初不答,隻摸着他的臉,似笑非笑地,神情顯得很暧昧。

    這樣的态度倒使得潘司事着急了。

     “到底怎麼樣,你總該有句切切實實的話吧?” “你要我怎麼說?” “如果,”潘司事很用心地說:“倪家不追,債務又能了結,那時候你怎麼樣?” “那時候,”霞初甜甜地笑道:“我不就要做潘太太了?” “真的?” “莫非還要我罰咒?”霞初嗔道:“你幾時見我跟人說過假話?” “喔,喔,對不起,對不起!”潘司事趕緊賠着笑說,“凡事太好了,就好像不大容易叫人相信。

    ”說着,眼睛發直,然後突然放開手,往上一跳,再摟着霞初,吻個不住。

     “不要,不要!當心有人看見,什麼樣子?” “哪會有人看見;除非是洪三爺或者藹如。

    ” 潘司事笑道:“今天真正是奇遇!洪三爺不要得意;明天我要把我們的事告訴了他,包管他要羨慕我!” ※※※ 一清早在廊下不期而遇。

    潘司事是從半夜起,笑容就沒有消失過,而洪鈞卻不知他有大大的喜事,隻當他在笑他,臉上讪讪地,倒有些不大得勁。

     “恭喜,恭喜!”潘司事拱手稱賀,“終于定情了。

    ”他忍不住談自己:“我也有好消息告訴你。

    ” 接下來,潘司事談他的平生第一得意,也是最大得意之事。

    話說得既急且亂,而洪鈞又無法保持平靜的心情傾聽,因而直到聽完,還不十分弄得清是怎麼回事。

     “你是說,霞初答應跟你了?” “不是什麼跟我,是嫁我!” “什麼時候?” “那還早。

    ”潘司事奇怪地問,“我剛才不是說了嗎,第一是倪家的糾葛要了清楚;第二是她的債務要了清楚。

    怎麼你都沒有聽見?” 洪鈞無法回答他的話,隻想到應該表示為他高興,便即微笑稱賀:“恭喜,恭喜!這倒真是奇遇。

    不過,”他由霞初想到藹如,心往下一沉,脫口說道:“這一來,我的罪孽可更深重了!” 何出此言?潘司事隻當自己聽錯了,愕然相問:“什麼罪孽深重?” 洪鈞這時才發覺自己說話欠檢點;但既已失言,亦就不必隐瞞,想了想輕聲說了句:“藹如還是處子!” 潘司事的腹笥有限,遽聽不知所謂,思索了一會才弄明白什麼叫“處子”;驚奇之下,不由得大聲問道: “什麼?還是黃花閨女!” “輕點、輕點!”洪鈞着急地埋怨,“你真是草包!這樣大呼小叫做什麼?” 潘司事睜大雙眼,楞了好一會才說:“你說得不錯,真是奇遇!同時同地都碰到一起了。

    ” “麻煩也都碰到一起了!”洪鈞苦笑着答說。

     “三爺,你這不對,”潘司事的心境與洪鈞迥然有别,“這怎麼好說是麻煩?天下世界,沒有容易到手的好事,不然好事就太多,也不值錢了。

    我不曉得你說的麻煩是什麼?不過,有一點我是曉得的,有麻煩最好找藹如去商量。

    ” 這話對洪鈞是一大鼓舞。

    想想也不錯,藹如不是會找麻煩的人,就有麻煩也是将來的事,如果眼前的奇遇豔福,輕輕放過,也太辜負藹如的刻骨之情了。

     于是洪鈞的神态,頓時不同。

    “今天不可不置酒相賀。

    ”他問,“你這會兒打算到哪裡去?” “我想去打聽打聽官司。

    ” “對!你就去吧,中午回來吃飯,我們再商量。

    ”洪鈞又特地囑咐,“回頭見了藹如,不要亂開玩笑!” 潘司事答應着,興匆匆地出門而去。

    等他的背影一消失,藹如立即出現,不理洪鈞,直奔霞初那裡,進門便笑着叫:“潘太太、潘太太!” 霞初正在梳頭,聽見她的腳步聲,反手握着頭發,扭轉臉來,含笑目迎。

    一聽她這樣稱呼,又得意、又惶恐,又有許多顧慮,深怕說錯了話,于人于己都無好處,因而隻是手足無措地坐在那裡。

     “怎麼?高興得傻了!”藹如拉張椅子坐在她旁邊,手撫着她的膝蓋說:“剛才我聽潘老爺嘩啦嘩啦在那裡說,勁道十足,就可以想見他的得意。

    太好了!我也替你高興。

    ” 那樣親熱懇切,就是同胞姊妹之間,也不過如此。

    霞初想到自從結識以來,藹如相待的種種好處,尤其是遭遇了這場官司,她那回護唯恐不周的關切,就是同胞姊妹之間,也很難得。

    一時激動,無法自制,撲倒藹如肩上,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

     室内藹如、室外洪鈞,俱各大驚。

    不過,藹如很快地省悟,這是感激涕零;洪鈞卻狐疑不定,以為潘司事一廂情願,借故逼婚,霞初受了委屈,才有此一哭。

    便即悄然移近窗下,要聽她跟藹如說些什麼? “藹如姊姊,”霞初哭聲已經止住,“我做錯了一件事。

    ” “怎麼?” “這件事我應該先跟你商量。

    現在答應他了,隻怕還不成功!” “我知道。

    好事多磨,難處是有的,我們一起來想法子。

    不過,我要先問你句話,”藹如停了一會,方始接下去說:“你到底是真的喜歡他呢?還是急于想從良?” “兩樣都有。

    也想從良,也——”霞初笑一笑,不說下去了。

     窗外的洪鈞,到此時方釋狐疑。

    他替潘司事慶幸,也替他發愁;仿佛羨慕,又仿佛覺得潘司事不智。

    就這心頭慌亂,自己都不辨究竟的當兒,一聲幽歎,傳到耳邊,大吃一驚,急忙屏聲息氣,側耳靜聽。

     因為歎息的是藹如!“你倒好了!”她說,“我可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洪三爺怎麼說?”霞初用急促的聲音問道:“總該有句話吧!” “能有什麼話?他的難處我知道。

    ” “藹如姊姊!”霞初忽然停住了,好半天都沒有聲音,洪鈞忍不住就縫隙中去偷看,隻見霞初是異常為難的神色。

     “你說嘛!”藹如催促着,“有什麼不能說的?” “有句話,我真不知道該說不該說?藹如姊姊,你太委屈了。

    ”霞初很吃力地說:“從出娘胎,我們女人一生就這一回,在這種地方!” “我自己情願的——” “藹如姊姊,”霞初急忙搶她的話,惶恐異常地說,“我說錯了!你千萬不要生氣。

    ” “我怎麼會生氣,你也太多心了。

    你的話是好話,我當然知道。

    不過,一個人的心,哪怕再親近的人,也不一定明白。

    我守了這麼好幾年,昨天一晚上就會守不住?不是的!我有我的想法,既然喜歡一個人,我就把我所有的都給他。

    将來是将來的事,眼前我心裡總好過些了,不必常常自己在嘀咕,總好像欠了他一點什麼似地。

    ” “藹如姊姊,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子好心的人;好心一定有好報!這話斷斷乎不會錯的。

    ” 聽到這裡,洪鈞忽有自慚形穢之感,而更多的是自恨,恨清寒的家世,恨不能一舉成名,恨早有妻室,恨目光不夠銳利,看不透藹如,最恨的是不知何以如此不能稍作克制,定情于這樣一個全然與心境、身份不合的地方,實在太亵慢了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