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關燈
小
中
大
試之前,先要到禮部投文,隻得一個月的功夫,也很局促了。
” “這樣說,盤纏在年裡就要籌好。
”洪大太說,“總不能拜年就借錢。
” “是啊!”洪鈞的雙眉,頓時擰成一個結,“今年的十二月小,甘九就是年三十。
” “進京要帶多少銀子?” “總要,總要三百兩。
” “三百兩!”洪太太頭一低,但立即擡了起來,很有決斷地說:“我來想法子。
” “你到哪裡去想?”洪鈞答說:“我們好好籌劃一下,分頭設法。
” “嗯!”洪太太其實一籌莫展,但為了安慰丈夫,裝得極有信心地說:“一定有法子想出來!再窮的舉人,總也進得了京;不然,新科舉人怎麼叫‘新貴人’呢?” 洪鈞也聽得出來,這是她強作安慰,其實并沒有多少把握。
好在急也不在一時,想起“船到橋門自會直”這句俗語,索性丢開這件事,免得越談越煩。
“我真累了!”他打個呵欠,“一個多月,睡得好的沒有幾個晚上。
” “那就上床吧。
” 話雖如此說,一時卻還不能上床,蘇州人講究生活的情趣與細節:在這寒冬深宵,一個賢惠能幹的妻子,照料丈夫入睡,極其細微。
先是鋪好了床,用“湯婆子”暖衾;然後讓洪鈞一面将雙足泡在熱水裡,一面吃“夜點心”——煨得極爛的紅棗蓮子羹。
等他舒舒服服上了床,她卻還有好些事要料理,檢點門窗,預備茶水;最後到床後瑣瑣碎碎,摸索了好半天;再将一盞“美孚燈”撚小了移到床前方凳上,方始與洪鈞并頭睡下。
這是洪鈞無法從藹如那裡得到的享受。
由敬生愛,則枯槁的頭發,瘦冷的手指,在感覺中亦都變得滋潤溫腴了。
“這是什麼?” 洪鈞微微一驚,頗悔自己失于檢點——妻子手中握着的,是藹如所贈的那隻小玉兔,照理應該秘密珍藏,不該挂在胸前。
虧得羅帳燈昏,她看不清自己臉上的表情,不妨從容應付。
“是在煙台買的一塊玉。
”他說,“是隻小白兔,紅寶石嵌的一雙眼睛,好玩得很。
”說着,将那件玩飾取下來,交在妻子手裡。
洪太太伸手拉開帳門,将燈撚亮,細細看了一會,也覺得十分有趣,“以前沒有看見。
”她說。
洪鈞已由煙台回過兩次蘇州,而這次是歸自江甯;如說這隻五免是在煙台所買,應該上次回家就見到了。
這是一個疑問,但洪鈞已經想好了一套話,可以解釋。
“算命的說,我命中要有個卯年的人在一起,諸事就會順利。
我想你又不是卯年生的,所以買了這麼一個玉兔,聊以應卯。
本來塞在箱子裡,已經忘了這回事。
入闱之前,無意發現,心想不妨帶入闱中。
就這樣,一直沒有取下來。
如果你喜歡,我給你。
” “我自然喜歡,不過我不要;應該你帶着,事事順利。
”說完,仍舊将那隻玉兔,套在丈夫項間。
“看起來,算命的倒有點道理。
”洪鈞又說,“這次入闱,苦不堪言,頭場的文章做得不好,原以為沒希望了,哪知居然中了!也就因為這個緣故。
” “是的,必是這個緣故。
”洪太太仰臉朝天,望着帳頂出神。
那神态令人不解,也令人不安,洪鈞便問:“你在想什麼?” “我在想我從前跟你說過的話,你記不記得,我跟娘回蘇州之前,在濟南跟你說過的話?” 原來是這話!洪鈞突然怦怦心動,急忙将身子往後一縮,回面朝裡。
說實在的,丈夫是心動绮念,自覺愧對賢妻,因而避面。
妻子卻誤會了,以為他不耐煩聽這樣的話,便扳着他的肩說:“你也不要太滞而不化!連算命的都這樣說,可見得我的想法不錯。
做官上頭的事,本來我也不懂;這兩個月聽老輩談起,都說你要嘛運氣不到,運氣到了,能中進士,就一定會點翰林,還要讀三年書,一時還輪不着派差使。
‘窮翰林’,當然不能接眷。
你說,是不是這樣?” “是啊!”神态已恢複正常的洪鈞,回身答說,“大緻是這樣子。
” “那就是了。
你一個人在京裡,沒有人照應。
首先,娘就不放心。
既然算命的說你要個卯年生的人在一起,那麼,”洪太大扳着丈夫的手指數,“今年是鼠年,加一輪十三歲,加兩輪廿五歲;鼠、牛、虎、兔,要減三歲。
二十二!”她高興地說,“不大不小正好,我就替你找個廿二歲的!” 聽她滿懷高興,一片至誠,洪鈞不知是感激,是慚愧,還是驚慌?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她的這番好意,無論如何不能接受。
如今要考慮的,是用怎樣的态度去拒絕。
态度有兩種,一種是開誠布公跟她說實話,煙台有這麼一個紅粉知己,事在未定之天,必須耐心等待;一種是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拿她這團高興打消。
“你怎麼不說話?”做妻子的以為丈夫已經幹肯萬肯,隻不好意思明說而已,因而體貼地說:“其實你不說也不要緊。
開了年,我就慢慢物色起來,總要找到一隻漂漂亮亮的小白兔才罷。
” “不,不!”洪鈞無法細作考慮了,“你千萬不要多事。
你的好意,我心領謝謝。
” “怎麼?”洪太太的笑容,頓時凍結,凝視着他問:“莫非你自己看中了什麼人?” 一語點破心事,洪鈞的神色便不大自然了,“你莫瞎猜!”他強笑道,“我哪裡有什麼人看中?” “你也不必瞞我。
我一片誠心,你當我虛情假意,這,”洪太太哽咽了,“這不是太委屈了我?” 洪鈞悔恨不疊。
好好的局面,何以弄成這個樣子?事到如今,除了撒賴,别無善策。
因此,心軟口反硬,“奇了!”他說,“好好的,你哭什麼?你勸我讨小,我自己覺得還不夠那資格,請你不要魯莽。
這話說錯了?” “我沒有說你說錯了話,隻覺得你不該不跟我說真話。
” “哪句不真?” “我怎麼曉得?我早說過,你在外面,自己看中了什麼人,隻要脾氣好,顧大局,我無不答應。
哪知道你始終當我是假裝的!”洪太太激動之下,出言便無顧忌了,“你當你說假話,我不知道?你臉上跟口裡不一樣,我們夫妻幾年,難道我還不知道你的脾氣?我又不是會吃醋的人,真不知道你為何要騙我?” 就這時聽得房門上“笃、笃”兩聲,洪鈞夫婦都聽到了,但也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從枕上擡頭側耳,又是“笃、笃”兩聲,果然有人敲門。
“哪位?”洪太太問。
“是我。
小姐!” 原來敲門的阿連,是洪太太陪嫁過來的丫頭,稱呼未改,與别的下人不同。
洪老太太原有個丫頭服侍,七月裡得了時疫,一命嗚呼,一時覓不着合适的人替補。
洪太太很孝順婆婆,便命阿連承乏,睡在洪老太太後房,照料起居。
此刻深更半夜突來敲門,洪太太自然吃驚,急急問道:“什麼事?” “老太太人不舒服。
” 聽得這一聲,夫婦倆雙雙坐起,披衣下床;洪太太一開房門放阿連入内,一面便問,“婆婆是怎麼不舒服?” “發燒。
好像不輕!小姐去看看。
” 不但“小姐”,連“姑爺”也不能不去探望。
一進房門,就聽得微有呻吟;揭開帳門,拿燈照着一看,洪老太太面紅耳赤,不必去摸額頭,就知道阿連的話不假。
“去睡,去睡!”洪老太太不等兒媳開口動問,先就執拗地說:“我是多吃了一杯酒,睡一覺就好。
”又罵阿連:“輕狂!多事!一點都不懂,半夜三更吵得六神不安!” “娘!” 做媳婦的剛叫得一聲,婆婆便搶着說道:“不礙!你們半夜裡不睡,反叫我不能安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哪裡會生病?你們快睡去!”她看着兒子,提高了聲音,斷然命令:“去!回房去!我叫阿連煎塊‘午時茶’,喝下去出身汗,一覺睡到大天白亮,什麼事都沒有了。
” 洪太太充分體諒到婆婆的心境,也覺得讓丈夫歸寝,比他在病榻前服侍湯藥,更于病人有益,“你就聽娘的話,先去睡吧!”她向洪鈞使個眼色:“這裡有我。
” 于是,洪鈞便點點頭,讓她母親看到他已接受了勸告,才又坐在床沿上,說了些勸慰的話;等洪太太一催再催,催到第三遍方始離去。
回到自己卧室,當然無法入夢。
擁被兀坐,思前想後,索繞在腦中的,隻是北上的行程,尤其是二月初十前後,在泰安與藹如的約會。
很顯然的,藹如訂下此約,别有用意;當時心照不宣,不作表示,而衷心希望能不再受她的惠。
可是,就眼前的情形來看,多半是不能不出此“下策”了。
果真出此下策,還須先有一番安排。
洪鈞心想,自離煙台以來,除卻闱後寄過那四首集旬以外,别無書信;現在倒正是該寫信的時候,不妨在細叙離情别懦之際,順便提上一筆。
藹如本來有心,自能會意。
這一來,正月初動身,就隻要籌措到山東的盤纏,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主意一定,随即動手。
提筆寫了兩行,忽然心神不定,是突然想到了老母的病情。
同時覺得,這封信應該背着妻子寫。
因此,毫不考慮地将已寫下了“藹如賢妹妝次”這個稱呼的信箋,撕成兩片,捏作一團,抛入廢紙簍中。
“怎麼樣?”等妻子回房,他迎上去問。
“吃了‘午時茶’,睡着了。
”洪太太說。
“出汗沒有?” “一定會出的。
” “能出汗就不要緊。
”洪鈞舒了口氣,“明天請陸家伯伯來看看。
” 他口中的“陸家伯伯”,名叫陸懋修,是康熙年間的狀元陸肯堂之後。
陸懋修的祖、父與他本人,都懂醫道,著有醫書,說起來是“三世儒醫”。
陸懋修的兒子陸潤庫,是洪鈞的好朋友,所以稱他“陸家伯伯。
” “陸家伯伯,”洪太太停了一下說,“醫德是好的。
” 這是說:醫德雖好,醫道并不見得高明。
“又不是什麼險症,”洪鈞答說,“無非滞感停食之類的小毛病,陸家伯伯怎樣不能看?” “是。
”洪大太順從丈夫,“明天一早去接陸家伯伯。
”
” “這樣說,盤纏在年裡就要籌好。
”洪大太說,“總不能拜年就借錢。
” “是啊!”洪鈞的雙眉,頓時擰成一個結,“今年的十二月小,甘九就是年三十。
” “進京要帶多少銀子?” “總要,總要三百兩。
” “三百兩!”洪太太頭一低,但立即擡了起來,很有決斷地說:“我來想法子。
” “你到哪裡去想?”洪鈞答說:“我們好好籌劃一下,分頭設法。
” “嗯!”洪太太其實一籌莫展,但為了安慰丈夫,裝得極有信心地說:“一定有法子想出來!再窮的舉人,總也進得了京;不然,新科舉人怎麼叫‘新貴人’呢?” 洪鈞也聽得出來,這是她強作安慰,其實并沒有多少把握。
好在急也不在一時,想起“船到橋門自會直”這句俗語,索性丢開這件事,免得越談越煩。
“我真累了!”他打個呵欠,“一個多月,睡得好的沒有幾個晚上。
” “那就上床吧。
” 話雖如此說,一時卻還不能上床,蘇州人講究生活的情趣與細節:在這寒冬深宵,一個賢惠能幹的妻子,照料丈夫入睡,極其細微。
先是鋪好了床,用“湯婆子”暖衾;然後讓洪鈞一面将雙足泡在熱水裡,一面吃“夜點心”——煨得極爛的紅棗蓮子羹。
等他舒舒服服上了床,她卻還有好些事要料理,檢點門窗,預備茶水;最後到床後瑣瑣碎碎,摸索了好半天;再将一盞“美孚燈”撚小了移到床前方凳上,方始與洪鈞并頭睡下。
這是洪鈞無法從藹如那裡得到的享受。
由敬生愛,則枯槁的頭發,瘦冷的手指,在感覺中亦都變得滋潤溫腴了。
“這是什麼?” 洪鈞微微一驚,頗悔自己失于檢點——妻子手中握着的,是藹如所贈的那隻小玉兔,照理應該秘密珍藏,不該挂在胸前。
虧得羅帳燈昏,她看不清自己臉上的表情,不妨從容應付。
“是在煙台買的一塊玉。
”他說,“是隻小白兔,紅寶石嵌的一雙眼睛,好玩得很。
”說着,将那件玩飾取下來,交在妻子手裡。
洪太太伸手拉開帳門,将燈撚亮,細細看了一會,也覺得十分有趣,“以前沒有看見。
”她說。
洪鈞已由煙台回過兩次蘇州,而這次是歸自江甯;如說這隻五免是在煙台所買,應該上次回家就見到了。
這是一個疑問,但洪鈞已經想好了一套話,可以解釋。
“算命的說,我命中要有個卯年的人在一起,諸事就會順利。
我想你又不是卯年生的,所以買了這麼一個玉兔,聊以應卯。
本來塞在箱子裡,已經忘了這回事。
入闱之前,無意發現,心想不妨帶入闱中。
就這樣,一直沒有取下來。
如果你喜歡,我給你。
” “我自然喜歡,不過我不要;應該你帶着,事事順利。
”說完,仍舊将那隻玉兔,套在丈夫項間。
“看起來,算命的倒有點道理。
”洪鈞又說,“這次入闱,苦不堪言,頭場的文章做得不好,原以為沒希望了,哪知居然中了!也就因為這個緣故。
” “是的,必是這個緣故。
”洪太太仰臉朝天,望着帳頂出神。
那神态令人不解,也令人不安,洪鈞便問:“你在想什麼?” “我在想我從前跟你說過的話,你記不記得,我跟娘回蘇州之前,在濟南跟你說過的話?” 原來是這話!洪鈞突然怦怦心動,急忙将身子往後一縮,回面朝裡。
說實在的,丈夫是心動绮念,自覺愧對賢妻,因而避面。
妻子卻誤會了,以為他不耐煩聽這樣的話,便扳着他的肩說:“你也不要太滞而不化!連算命的都這樣說,可見得我的想法不錯。
做官上頭的事,本來我也不懂;這兩個月聽老輩談起,都說你要嘛運氣不到,運氣到了,能中進士,就一定會點翰林,還要讀三年書,一時還輪不着派差使。
‘窮翰林’,當然不能接眷。
你說,是不是這樣?” “是啊!”神态已恢複正常的洪鈞,回身答說,“大緻是這樣子。
” “那就是了。
你一個人在京裡,沒有人照應。
首先,娘就不放心。
既然算命的說你要個卯年生的人在一起,那麼,”洪太大扳着丈夫的手指數,“今年是鼠年,加一輪十三歲,加兩輪廿五歲;鼠、牛、虎、兔,要減三歲。
二十二!”她高興地說,“不大不小正好,我就替你找個廿二歲的!” 聽她滿懷高興,一片至誠,洪鈞不知是感激,是慚愧,還是驚慌?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她的這番好意,無論如何不能接受。
如今要考慮的,是用怎樣的态度去拒絕。
态度有兩種,一種是開誠布公跟她說實話,煙台有這麼一個紅粉知己,事在未定之天,必須耐心等待;一種是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拿她這團高興打消。
“你怎麼不說話?”做妻子的以為丈夫已經幹肯萬肯,隻不好意思明說而已,因而體貼地說:“其實你不說也不要緊。
開了年,我就慢慢物色起來,總要找到一隻漂漂亮亮的小白兔才罷。
” “不,不!”洪鈞無法細作考慮了,“你千萬不要多事。
你的好意,我心領謝謝。
” “怎麼?”洪太太的笑容,頓時凍結,凝視着他問:“莫非你自己看中了什麼人?” 一語點破心事,洪鈞的神色便不大自然了,“你莫瞎猜!”他強笑道,“我哪裡有什麼人看中?” “你也不必瞞我。
我一片誠心,你當我虛情假意,這,”洪太太哽咽了,“這不是太委屈了我?” 洪鈞悔恨不疊。
好好的局面,何以弄成這個樣子?事到如今,除了撒賴,别無善策。
因此,心軟口反硬,“奇了!”他說,“好好的,你哭什麼?你勸我讨小,我自己覺得還不夠那資格,請你不要魯莽。
這話說錯了?” “我沒有說你說錯了話,隻覺得你不該不跟我說真話。
” “哪句不真?” “我怎麼曉得?我早說過,你在外面,自己看中了什麼人,隻要脾氣好,顧大局,我無不答應。
哪知道你始終當我是假裝的!”洪太太激動之下,出言便無顧忌了,“你當你說假話,我不知道?你臉上跟口裡不一樣,我們夫妻幾年,難道我還不知道你的脾氣?我又不是會吃醋的人,真不知道你為何要騙我?” 就這時聽得房門上“笃、笃”兩聲,洪鈞夫婦都聽到了,但也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從枕上擡頭側耳,又是“笃、笃”兩聲,果然有人敲門。
“哪位?”洪太太問。
“是我。
小姐!” 原來敲門的阿連,是洪太太陪嫁過來的丫頭,稱呼未改,與别的下人不同。
洪老太太原有個丫頭服侍,七月裡得了時疫,一命嗚呼,一時覓不着合适的人替補。
洪太太很孝順婆婆,便命阿連承乏,睡在洪老太太後房,照料起居。
此刻深更半夜突來敲門,洪太太自然吃驚,急急問道:“什麼事?” “老太太人不舒服。
” 聽得這一聲,夫婦倆雙雙坐起,披衣下床;洪太太一開房門放阿連入内,一面便問,“婆婆是怎麼不舒服?” “發燒。
好像不輕!小姐去看看。
” 不但“小姐”,連“姑爺”也不能不去探望。
一進房門,就聽得微有呻吟;揭開帳門,拿燈照着一看,洪老太太面紅耳赤,不必去摸額頭,就知道阿連的話不假。
“去睡,去睡!”洪老太太不等兒媳開口動問,先就執拗地說:“我是多吃了一杯酒,睡一覺就好。
”又罵阿連:“輕狂!多事!一點都不懂,半夜三更吵得六神不安!” “娘!” 做媳婦的剛叫得一聲,婆婆便搶着說道:“不礙!你們半夜裡不睡,反叫我不能安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哪裡會生病?你們快睡去!”她看着兒子,提高了聲音,斷然命令:“去!回房去!我叫阿連煎塊‘午時茶’,喝下去出身汗,一覺睡到大天白亮,什麼事都沒有了。
” 洪太太充分體諒到婆婆的心境,也覺得讓丈夫歸寝,比他在病榻前服侍湯藥,更于病人有益,“你就聽娘的話,先去睡吧!”她向洪鈞使個眼色:“這裡有我。
” 于是,洪鈞便點點頭,讓她母親看到他已接受了勸告,才又坐在床沿上,說了些勸慰的話;等洪太太一催再催,催到第三遍方始離去。
回到自己卧室,當然無法入夢。
擁被兀坐,思前想後,索繞在腦中的,隻是北上的行程,尤其是二月初十前後,在泰安與藹如的約會。
很顯然的,藹如訂下此約,别有用意;當時心照不宣,不作表示,而衷心希望能不再受她的惠。
可是,就眼前的情形來看,多半是不能不出此“下策”了。
果真出此下策,還須先有一番安排。
洪鈞心想,自離煙台以來,除卻闱後寄過那四首集旬以外,别無書信;現在倒正是該寫信的時候,不妨在細叙離情别懦之際,順便提上一筆。
藹如本來有心,自能會意。
這一來,正月初動身,就隻要籌措到山東的盤纏,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主意一定,随即動手。
提筆寫了兩行,忽然心神不定,是突然想到了老母的病情。
同時覺得,這封信應該背着妻子寫。
因此,毫不考慮地将已寫下了“藹如賢妹妝次”這個稱呼的信箋,撕成兩片,捏作一團,抛入廢紙簍中。
“怎麼樣?”等妻子回房,他迎上去問。
“吃了‘午時茶’,睡着了。
”洪太太說。
“出汗沒有?” “一定會出的。
” “能出汗就不要緊。
”洪鈞舒了口氣,“明天請陸家伯伯來看看。
” 他口中的“陸家伯伯”,名叫陸懋修,是康熙年間的狀元陸肯堂之後。
陸懋修的祖、父與他本人,都懂醫道,著有醫書,說起來是“三世儒醫”。
陸懋修的兒子陸潤庫,是洪鈞的好朋友,所以稱他“陸家伯伯。
” “陸家伯伯,”洪太太停了一下說,“醫德是好的。
” 這是說:醫德雖好,醫道并不見得高明。
“又不是什麼險症,”洪鈞答說,“無非滞感停食之類的小毛病,陸家伯伯怎樣不能看?” “是。
”洪大太順從丈夫,“明天一早去接陸家伯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