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關燈
小
中
大
太太對丈夫說話,一直是用這個字作為代名,“我有句話,不知道你可聽得進?”
“你說嘛!”
“我想替你讨個小。
” “你” 洪鈞剛隻說了一個字,自己都還不知道下文如何時,做妻子的卻深恐丈夫拒絕,又得費一番轉圈的功夫,趕緊搶在前面攔阻:“你先不要開口,聽我說完;我說得沒道理,你再駁我。
你常說:我們洪家在鹹豐初年,男丁上千,如今隻有幾十口。
雖然一筆寫不出兩個洪字,到底族裡的事,管不了的隻好抛開;抛不開的是我們自家一個屋頂底下的事。
老太太常常犯愁,說是四房合一子,洛兒難養,如果多幾個男孩兒就好了。
” 說到這裡,洪太太氣喘停了下來,正好給了洪鈞一個插嘴的機會,“這話我也聽老太太說過。
”他說,“老年人總希望兒孫滿堂,也不想想子息有遲早。
像大哥,今年也不過三十剛出頭,莫非就不生養了?” “老太太的希望不在大哥,在你身上。
”洪太太越發放低了聲音,“老人家的想法也有道理,她說:三房裡将來一定會得發,多生幾個養得起。
這是門面上的話,私底下又跟我說過,你是讀過書的,生下來的就是讀書種子,榮宗耀祖,全靠三房。
” 聽見堂上老人是抱着這樣的期望,洪鈞的感覺是溫暖而得意,不由得笑道:“那要靠你的肚皮争氣了!再接再勵,連生貴子。
” “就是為了想争氣争不到。
”洪太太歎口氣說:“唉!自病自得知,看起來我怕隻有洛兒一個了。
” 洪鈞微吃一驚,急急問道:“你有什麼病?怎麼從來沒有聽你說過?” “我何必要說?說了害老太太、害你擔心。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病,無非氣血兩虧而已。
” “氣血兩虧是本源病!明天一早先請個醫生來看看,配兩副藥帶在路上吃。
一回蘇州,要好好請人看。
陸懋修的醫德很不錯,我來寫一封信,重重托他。
” 洪鈞一面說,一面起身要找筆硯。
他妻子一把拉住他說:“你也是!得着風,就是雨。
瞎起勁幹啥?我是月子裡得的病,吃藥無用,全靠将養。
往後日子過得寬裕些,慢慢兒自然會好的。
頂要緊的是讓我心安!你坐下來,聽我說。
” 等洪鈞坐回原處,洪太太便吐露了想為丈夫納妾之意。
她的話很婉轉,道理也很正大:四房隻有一子,門柞衰薄,既傷老人之心,更非洪家之福。
而她,氣血兩虧的身子,隻怕再難受孕;就算僥幸受孕,亦恐受不住生育之苦。
所以想來想去,唯有替丈夫納妾,才是上策。
“我是從去年就有這個意思了。
隻為你功名未立,又在賦閑,一切都無從談起。
如今不同了,你有了館地,又是單身在山東,起居總要有人照應,讨個小也不算過份。
你的意思怎樣呢?” 洪鈞自然怦怦心動。
妻子的賢慧是他所深信不疑的;這番話又極懇切,決非故意編造,用來試探。
但冷靜細想,難處甚多,第一,自己的境況,僅僅不過免于饑寒的開始,既乏金屋,何嬌可藏?其次,年紀到底還輕,而且子息雖少,究竟不是無後;從哪方面看,納妾都還嫌早。
自己猶未到足以自立的時候,在親友鄉黨之間的名聲,不能不顧。
最後,納妾既為延嗣,而且是由妻子物色,一定選中憨厚老實的“竈下婢”,說起來是宜男之相,其實蠢如鹿豕。
虛擔納寵之名,全無半點溫柔鄉的實際,這種傻事做不得! 這樣一想,便很聰明地笑笑答說:“你不要多事!我剛剛交運脫運,犯不得‘桃花’!” “這不是交‘桃花運’。
而且,算命的都說,你是‘官帶桃花’,不要緊的!” 這“官帶桃花”四字,洪鈞入耳,有種無可言喻耐于咀嚼的滋味。
但“隻堪自信悅”,不可與妻子細論,所以笑笑不答。
“你不要笑。
總有一天,你會曉得,我處處為你打算!” ※※※ 在東海關的蘇州同鄉很不少,而論地位卻數洪鈞最清高。
因為如此,相與往還的同事反倒不多,遊蹤所及,亦不過登山臨海,晨看日出,暮數風帆而已。
清遊之外,少不得也有酒食征逐的時候;每次下館子必“叫條子”,卻都是些庸脂俗粉。
洪鈞眼界甚高,随俗叫過兩次,覺得索然無味,便即斂手了。
這天是一個廣東富商萬士弘作東。
此人待客極其殷勤,覺得一人向隅,滿座不歡,所以執筆在手,非要洪鈞報個名字不可。
“士翁”,洪鈞被糾纏不過,說了實話,“并非兄弟矯情,北地胭脂,實在不過爾爾。
更不相瞞,敝處最怕蔥蒜,碰得不巧,那位姑娘開出口來,真正吃不消。
” 這話說得有些煞風景,便有人搭話:“文翁想在這海隅之地,領略《闆橋雜記》中的風光,自然是件辦不到的事。
不過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北地胭脂亦未必盡輸于南朝金粉。
” 此人音大聲宏,身材魁偉,地地道道的燕趙之士。
洪鈞知道自己渺視“北幫”姑娘的話是失言了,急忙認錯:“兄弟放肆!得罪,得罪!” 這才真是失言。
那人冷笑着向隔座的人說:“老兄你聽聽,倒像我跟北幫姑娘有什麼淵源似地;罵了北幫姑娘就是得罪了我。
這不是笑話嗎?” “原是說說笑笑,誰也别認真!”做主人的急忙攔在中間,亂以他語:“選歌征色,原是尋樂趣。
來,文翁,好歹叫一個。
” 洪鈞心中頗為不快。
但既無拂袖而去之理,就隻好和光同俗,便點點頭:“那就煩主人舉薦吧!” “我倒想舉薦一個,讓文翁看看,北地胭脂中,也有南朝金粉所望塵莫及的。
無奈,”與洪鈞言語上有沖突的那人苦笑着說,“那人從不應條子!” “你是說誰?愛珠?”另一人問。
“除她還有誰?” “那也容易。
愛珠雖不出條子,可以登門求教。
足下既有心薦賢,何不做個東請一請文翁,讓我們也叨光‘鑲鑲邊’。
” “就這麼說!咱們明天晚上,原班人馬,望海閣見。
我作東。
” 這一說,洪鈞覺得老大不過意;同時也真想結識結識這個愛珠,所以立即接話:“自然是我作東。
既煩薦賢,如何又勞破費?” 兩人争着要做東,變成化幹戈為玉帛,而且也應了“不打不相識”那句俗語。
剛才主人匆匆介紹,聽不真切,此時彼此又重新請教姓氏。
那人叫張仲襄,滄州人,是個舉人,與萬士弘是好朋友。
“我看這樣,”萬士弘說:“一客不煩二主,明天仍然是我在望海閣擺桌酒,請在座各位賞光,一個不許少。
倘或愛珠中文翁的法眼,少不得要謝一謝襄翁薦賢之功;然後,我們再賀一賀文翁。
這一下,不又熱鬧好幾天嗎?” “好!好!”衆口附和,洪鈞自然也樂從,事情就此定局,要在愛珠的牧樓望海閣連番聚會。
于是席間笙歌嗷嘈之外,談論的話題便離不開愛珠,論色則傾國傾城,論藝則無所不通。
洪鈞默坐靜聽,欲信難信,心癢癢地恨不得即時一睹顔色,能親自印證衆口相譽為四海無雙的這個名妓,較之闆橋雜記所寫的柳如是、顧眉生,以及影梅庵憶語中所寫的陳圓圓、董小宛為何如? 酒鬧人散,洪鈞回到下處歇宿。
魂牽夢萦,無非愛珠的幻影,竟緻擾捷一夜,未得安枕。
第二天一覺醒來,時已近午。
想到夜來望海閣的聚會,興緻勃勃,趕緊起身。
正在漱洗時,聽差送來一封信;拆開一看,是萬士弘的通知,說愛珠連朝有客夜宴,望海閣之約,須展期三天。
洪鈞大為掃興,頓時連臉都懶得洗了,蓬頭跣足地坐在那裡,做什麼事都沒有心思。
他那聽差賈福是本地人,善于窺人喜怒好惡,見此光景,便勸他說:“難得今天好天氣,老爺吃了午飯,到哪裡去走走!” “有哪裡好逛的?”洪鈞随口問說。
賈福想了一下答道:“有個地方,隻怕老爺還沒有去過。
奇山南面,村莊裡種的都是梨樹,這兩天開得正盛,雪山一片,像下了大雪那樣,好看得很。
” “喔,有這樣的地方?”洪鈞又問:“奇山不是很荒涼嗎?” “平常日子荒涼,這兩天可熱鬧了!都是看花的人。
” “也好!”洪鈞強打興緻,“飯後就去逛逛。
” 于是洪鈞吃罷午飯,帶着賈福,安步當車到奇山去看梨花。
煙台除了東北臨海以外,陸地周遭皆山。
奇山在前面,上有小城,是明朝所設防倭的衛所。
穿城而過,放眼一望,漫山遍野,一白無際,恍如雪海。
洪鈞想起蘇州鄧尉的梅花,号稱“香雪海”;這個雅名,移用在此,亦未嘗不可。
“果然好地方!”洪鈞遺憾地說:“早知如此,該約兩個朋友,帶了酒菜,那有多好!” “老爺莫忙!”賈福指着西面梨林中一道小橋說:“請在橋邊等我。
我去辦酒,說不定也能遇見熟人,我就約了來陪老爺賞花飲酒。
” 聽他說得有趣,洪鈞欣然許諾。
于是賈福奔向村落中去買酒;他便一路看花,走向小橋去等候。
走不多遠,隻聽馬蹄聲疾。
回頭一望,不由得眼睛發亮,但見兩匹極高大的口外馬,一黑一白,白的與梨花同色,皮鞍上側坐着一個二十左右的女郎,紅裙覆足,相映之下,鮮豔無比。
看到上身,穿的是一件玄緞繡花的夾襖;青絹包頭,露出一張鵝蛋臉;櫻唇劍眉,一雙黑亮的大眼,妩媚之中,特具一種懾人心魄的亢爽之氣。
洪鈞方在驚愕之際,白馬已擦身而過;急急轉臉,已隻能看到背影,卻又有新的發現,那女郎腰間絲縧上竟懸着一柄魚皮鞘的長劍,劍端與空懸着的銅馬蹬碰聲作響,與鸾鈴相仿。
“這是誰?”洪鈞失聲自語,“莫非唐人小說中的女俠?” 這一來,便顧不得賞花,隻是遙望白馬。
眨眼之間,人馬俱沓;洪鈞心頭浮起無限的怅惘,隻想找個人問一問,究竟那女郎是誰? 等了好一會兒,才等到賈福。
一隻手提着藤條編的籃子,裡面有一瓶天津五加皮,一包熏魚,一大包落花生。
另一隻手居然挽着一條馬褥子。
“哪來的馬褥子?可是遇見熟人了?” “沒有。
馬褥子花錢租來的。
” 說着,賈福在梨樹下挑塊幹淨的地方,鋪好褥子,擺好酒菜,請洪鈞坐下享用。
“你也來,一起喝酒。
”洪鈞說道:“這裡沒有外人,不必拘禮。
” “是!” 賈福依言坐下。
不過,洪鈞是盤腿而坐,他是仿照日本的辦法,半跪半坐。
喝過一口酒,洪鈞急于要打開心中的疑團,“你剛才可曾看見一匹馬?馬上是個女人。
”他問。
“一匹馬?”賈福略感困惑,“不對吧?” “怎麼不對?”洪鈞很快地說,“我親眼看見的,一匹白馬,馬上那女人着的紅裙,還挂着一口劍。
” 賈福笑了,“老爺,不錯!”他說,“是兩匹馬。
” “對了,對了!”洪鈞自己也失笑了,而且有些不好意思,隻為心思專注在紅裙女郎身上,竟緻另一匹黑馬會視而不見。
“白馬上的那個女人,不是好貨——” “咄!”洪鈞不由得生氣,“好端端地,為什麼刻薄人家。
” 賈福恍然大悟,原來主人着迷了;便定了一定神,很謹慎地答道:“她是煙台有名的姑娘,花名叫愛珠。
” “愛珠!”洪鈞張口結舌地說,“她就是愛珠?” “是的。
一點不錯。
” “她會騎馬?” “不但會騎馬,還會舞劍。
”賈福又說,“聽人說,還會吟詩作對,又識得古董,極好的酒量。
” “有這樣的尤物?”洪鈞楞了好半天,自言自語地說:“一定言過其實。
” 賈福不敢駁他,隻斟滿了酒說:“老爺請喝酒,莫去想她。
” “為什麼?” “這愛珠有名
” “你” 洪鈞剛隻說了一個字,自己都還不知道下文如何時,做妻子的卻深恐丈夫拒絕,又得費一番轉圈的功夫,趕緊搶在前面攔阻:“你先不要開口,聽我說完;我說得沒道理,你再駁我。
你常說:我們洪家在鹹豐初年,男丁上千,如今隻有幾十口。
雖然一筆寫不出兩個洪字,到底族裡的事,管不了的隻好抛開;抛不開的是我們自家一個屋頂底下的事。
老太太常常犯愁,說是四房合一子,洛兒難養,如果多幾個男孩兒就好了。
” 說到這裡,洪太太氣喘停了下來,正好給了洪鈞一個插嘴的機會,“這話我也聽老太太說過。
”他說,“老年人總希望兒孫滿堂,也不想想子息有遲早。
像大哥,今年也不過三十剛出頭,莫非就不生養了?” “老太太的希望不在大哥,在你身上。
”洪太太越發放低了聲音,“老人家的想法也有道理,她說:三房裡将來一定會得發,多生幾個養得起。
這是門面上的話,私底下又跟我說過,你是讀過書的,生下來的就是讀書種子,榮宗耀祖,全靠三房。
” 聽見堂上老人是抱着這樣的期望,洪鈞的感覺是溫暖而得意,不由得笑道:“那要靠你的肚皮争氣了!再接再勵,連生貴子。
” “就是為了想争氣争不到。
”洪太太歎口氣說:“唉!自病自得知,看起來我怕隻有洛兒一個了。
” 洪鈞微吃一驚,急急問道:“你有什麼病?怎麼從來沒有聽你說過?” “我何必要說?說了害老太太、害你擔心。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病,無非氣血兩虧而已。
” “氣血兩虧是本源病!明天一早先請個醫生來看看,配兩副藥帶在路上吃。
一回蘇州,要好好請人看。
陸懋修的醫德很不錯,我來寫一封信,重重托他。
” 洪鈞一面說,一面起身要找筆硯。
他妻子一把拉住他說:“你也是!得着風,就是雨。
瞎起勁幹啥?我是月子裡得的病,吃藥無用,全靠将養。
往後日子過得寬裕些,慢慢兒自然會好的。
頂要緊的是讓我心安!你坐下來,聽我說。
” 等洪鈞坐回原處,洪太太便吐露了想為丈夫納妾之意。
她的話很婉轉,道理也很正大:四房隻有一子,門柞衰薄,既傷老人之心,更非洪家之福。
而她,氣血兩虧的身子,隻怕再難受孕;就算僥幸受孕,亦恐受不住生育之苦。
所以想來想去,唯有替丈夫納妾,才是上策。
“我是從去年就有這個意思了。
隻為你功名未立,又在賦閑,一切都無從談起。
如今不同了,你有了館地,又是單身在山東,起居總要有人照應,讨個小也不算過份。
你的意思怎樣呢?” 洪鈞自然怦怦心動。
妻子的賢慧是他所深信不疑的;這番話又極懇切,決非故意編造,用來試探。
但冷靜細想,難處甚多,第一,自己的境況,僅僅不過免于饑寒的開始,既乏金屋,何嬌可藏?其次,年紀到底還輕,而且子息雖少,究竟不是無後;從哪方面看,納妾都還嫌早。
自己猶未到足以自立的時候,在親友鄉黨之間的名聲,不能不顧。
最後,納妾既為延嗣,而且是由妻子物色,一定選中憨厚老實的“竈下婢”,說起來是宜男之相,其實蠢如鹿豕。
虛擔納寵之名,全無半點溫柔鄉的實際,這種傻事做不得! 這樣一想,便很聰明地笑笑答說:“你不要多事!我剛剛交運脫運,犯不得‘桃花’!” “這不是交‘桃花運’。
而且,算命的都說,你是‘官帶桃花’,不要緊的!” 這“官帶桃花”四字,洪鈞入耳,有種無可言喻耐于咀嚼的滋味。
但“隻堪自信悅”,不可與妻子細論,所以笑笑不答。
“你不要笑。
總有一天,你會曉得,我處處為你打算!” ※※※ 在東海關的蘇州同鄉很不少,而論地位卻數洪鈞最清高。
因為如此,相與往還的同事反倒不多,遊蹤所及,亦不過登山臨海,晨看日出,暮數風帆而已。
清遊之外,少不得也有酒食征逐的時候;每次下館子必“叫條子”,卻都是些庸脂俗粉。
洪鈞眼界甚高,随俗叫過兩次,覺得索然無味,便即斂手了。
這天是一個廣東富商萬士弘作東。
此人待客極其殷勤,覺得一人向隅,滿座不歡,所以執筆在手,非要洪鈞報個名字不可。
“士翁”,洪鈞被糾纏不過,說了實話,“并非兄弟矯情,北地胭脂,實在不過爾爾。
更不相瞞,敝處最怕蔥蒜,碰得不巧,那位姑娘開出口來,真正吃不消。
” 這話說得有些煞風景,便有人搭話:“文翁想在這海隅之地,領略《闆橋雜記》中的風光,自然是件辦不到的事。
不過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北地胭脂亦未必盡輸于南朝金粉。
” 此人音大聲宏,身材魁偉,地地道道的燕趙之士。
洪鈞知道自己渺視“北幫”姑娘的話是失言了,急忙認錯:“兄弟放肆!得罪,得罪!” 這才真是失言。
那人冷笑着向隔座的人說:“老兄你聽聽,倒像我跟北幫姑娘有什麼淵源似地;罵了北幫姑娘就是得罪了我。
這不是笑話嗎?” “原是說說笑笑,誰也别認真!”做主人的急忙攔在中間,亂以他語:“選歌征色,原是尋樂趣。
來,文翁,好歹叫一個。
” 洪鈞心中頗為不快。
但既無拂袖而去之理,就隻好和光同俗,便點點頭:“那就煩主人舉薦吧!” “我倒想舉薦一個,讓文翁看看,北地胭脂中,也有南朝金粉所望塵莫及的。
無奈,”與洪鈞言語上有沖突的那人苦笑着說,“那人從不應條子!” “你是說誰?愛珠?”另一人問。
“除她還有誰?” “那也容易。
愛珠雖不出條子,可以登門求教。
足下既有心薦賢,何不做個東請一請文翁,讓我們也叨光‘鑲鑲邊’。
” “就這麼說!咱們明天晚上,原班人馬,望海閣見。
我作東。
” 這一說,洪鈞覺得老大不過意;同時也真想結識結識這個愛珠,所以立即接話:“自然是我作東。
既煩薦賢,如何又勞破費?” 兩人争着要做東,變成化幹戈為玉帛,而且也應了“不打不相識”那句俗語。
剛才主人匆匆介紹,聽不真切,此時彼此又重新請教姓氏。
那人叫張仲襄,滄州人,是個舉人,與萬士弘是好朋友。
“我看這樣,”萬士弘說:“一客不煩二主,明天仍然是我在望海閣擺桌酒,請在座各位賞光,一個不許少。
倘或愛珠中文翁的法眼,少不得要謝一謝襄翁薦賢之功;然後,我們再賀一賀文翁。
這一下,不又熱鬧好幾天嗎?” “好!好!”衆口附和,洪鈞自然也樂從,事情就此定局,要在愛珠的牧樓望海閣連番聚會。
于是席間笙歌嗷嘈之外,談論的話題便離不開愛珠,論色則傾國傾城,論藝則無所不通。
洪鈞默坐靜聽,欲信難信,心癢癢地恨不得即時一睹顔色,能親自印證衆口相譽為四海無雙的這個名妓,較之闆橋雜記所寫的柳如是、顧眉生,以及影梅庵憶語中所寫的陳圓圓、董小宛為何如? 酒鬧人散,洪鈞回到下處歇宿。
魂牽夢萦,無非愛珠的幻影,竟緻擾捷一夜,未得安枕。
第二天一覺醒來,時已近午。
想到夜來望海閣的聚會,興緻勃勃,趕緊起身。
正在漱洗時,聽差送來一封信;拆開一看,是萬士弘的通知,說愛珠連朝有客夜宴,望海閣之約,須展期三天。
洪鈞大為掃興,頓時連臉都懶得洗了,蓬頭跣足地坐在那裡,做什麼事都沒有心思。
他那聽差賈福是本地人,善于窺人喜怒好惡,見此光景,便勸他說:“難得今天好天氣,老爺吃了午飯,到哪裡去走走!” “有哪裡好逛的?”洪鈞随口問說。
賈福想了一下答道:“有個地方,隻怕老爺還沒有去過。
奇山南面,村莊裡種的都是梨樹,這兩天開得正盛,雪山一片,像下了大雪那樣,好看得很。
” “喔,有這樣的地方?”洪鈞又問:“奇山不是很荒涼嗎?” “平常日子荒涼,這兩天可熱鬧了!都是看花的人。
” “也好!”洪鈞強打興緻,“飯後就去逛逛。
” 于是洪鈞吃罷午飯,帶着賈福,安步當車到奇山去看梨花。
煙台除了東北臨海以外,陸地周遭皆山。
奇山在前面,上有小城,是明朝所設防倭的衛所。
穿城而過,放眼一望,漫山遍野,一白無際,恍如雪海。
洪鈞想起蘇州鄧尉的梅花,号稱“香雪海”;這個雅名,移用在此,亦未嘗不可。
“果然好地方!”洪鈞遺憾地說:“早知如此,該約兩個朋友,帶了酒菜,那有多好!” “老爺莫忙!”賈福指着西面梨林中一道小橋說:“請在橋邊等我。
我去辦酒,說不定也能遇見熟人,我就約了來陪老爺賞花飲酒。
” 聽他說得有趣,洪鈞欣然許諾。
于是賈福奔向村落中去買酒;他便一路看花,走向小橋去等候。
走不多遠,隻聽馬蹄聲疾。
回頭一望,不由得眼睛發亮,但見兩匹極高大的口外馬,一黑一白,白的與梨花同色,皮鞍上側坐着一個二十左右的女郎,紅裙覆足,相映之下,鮮豔無比。
看到上身,穿的是一件玄緞繡花的夾襖;青絹包頭,露出一張鵝蛋臉;櫻唇劍眉,一雙黑亮的大眼,妩媚之中,特具一種懾人心魄的亢爽之氣。
洪鈞方在驚愕之際,白馬已擦身而過;急急轉臉,已隻能看到背影,卻又有新的發現,那女郎腰間絲縧上竟懸着一柄魚皮鞘的長劍,劍端與空懸着的銅馬蹬碰聲作響,與鸾鈴相仿。
“這是誰?”洪鈞失聲自語,“莫非唐人小說中的女俠?” 這一來,便顧不得賞花,隻是遙望白馬。
眨眼之間,人馬俱沓;洪鈞心頭浮起無限的怅惘,隻想找個人問一問,究竟那女郎是誰? 等了好一會兒,才等到賈福。
一隻手提着藤條編的籃子,裡面有一瓶天津五加皮,一包熏魚,一大包落花生。
另一隻手居然挽着一條馬褥子。
“哪來的馬褥子?可是遇見熟人了?” “沒有。
馬褥子花錢租來的。
” 說着,賈福在梨樹下挑塊幹淨的地方,鋪好褥子,擺好酒菜,請洪鈞坐下享用。
“你也來,一起喝酒。
”洪鈞說道:“這裡沒有外人,不必拘禮。
” “是!” 賈福依言坐下。
不過,洪鈞是盤腿而坐,他是仿照日本的辦法,半跪半坐。
喝過一口酒,洪鈞急于要打開心中的疑團,“你剛才可曾看見一匹馬?馬上是個女人。
”他問。
“一匹馬?”賈福略感困惑,“不對吧?” “怎麼不對?”洪鈞很快地說,“我親眼看見的,一匹白馬,馬上那女人着的紅裙,還挂着一口劍。
” 賈福笑了,“老爺,不錯!”他說,“是兩匹馬。
” “對了,對了!”洪鈞自己也失笑了,而且有些不好意思,隻為心思專注在紅裙女郎身上,竟緻另一匹黑馬會視而不見。
“白馬上的那個女人,不是好貨——” “咄!”洪鈞不由得生氣,“好端端地,為什麼刻薄人家。
” 賈福恍然大悟,原來主人着迷了;便定了一定神,很謹慎地答道:“她是煙台有名的姑娘,花名叫愛珠。
” “愛珠!”洪鈞張口結舌地說,“她就是愛珠?” “是的。
一點不錯。
” “她會騎馬?” “不但會騎馬,還會舞劍。
”賈福又說,“聽人說,還會吟詩作對,又識得古董,極好的酒量。
” “有這樣的尤物?”洪鈞楞了好半天,自言自語地說:“一定言過其實。
” 賈福不敢駁他,隻斟滿了酒說:“老爺請喝酒,莫去想她。
” “為什麼?” “這愛珠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