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重歸一統 第四十八講 殊途同歸

關燈
畫外音:漢末大亂之際,在英雄備出的曆史舞台上,曹操、劉備、孫權最終一軍突起,分别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權,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然而在風起雲湧之後,魏蜀吳三國又巧然的同歸于晉朝,那麼如何揭開這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曆史迷霧呢?敬請關注易中天品三國之《殊途同歸》。

     上一集講到陸遜之死深層的原因是孫權與士族的矛盾沖突所緻,這種情況在曹操、劉備、諸葛亮那裡同樣存在,因為魏、蜀、吳三國都是由非士族出身的人建立的,曹操、劉備、孫權也無意于建立一個士族地主階級的政權,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建國之路都是逆流而上。

    那麼同樣面對士族階級的抵抗,曹操、劉備、孫權在建國的道路上有什麼不同嗎?魏、蜀、吳三家最終又為什麼會同歸于晉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坐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講述品三國之《殊途同歸》。

     曹魏的道路呢?我稱之為非和平演變,也可以叫非宮廷政變。

    為什麼呢?因為曹魏的天下實際上是他用武力打下來的,是武裝奪取政權,但是最後交接的那個儀式是禅讓,禅讓給人感覺好象是和平演變或者是宮廷政變,或者叫做和平過渡,無以名之,所以我稱之“非和平演變”,或者非和平過渡,或者非宮廷政變。

    那麼這個過程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我們不是把政權叫做上層建築嗎?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棟房子,那麼建立一個新政權呢?我們就可以把它理解為蓋房子。

    那麼曹操呢?曹操我們就可以把他理解為一個開發商兼建築師,他要蓋一棟新房子,因為他要建立一個新的政權,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那麼他能不能蓋呢?能,他迎奉了天子就等于征得了土地,他戰勝了袁紹就等于取得了資質,他現在是一個有土地的開發商和一個有資質的建築師,那他就可以蓋房子了。

    但是曹操馬上就發現他有問題,什麼問題呢? 就是他批得這塊土地上有一棟房子,東漢嘛,這個房子不能拆了,他拆了這個房子他就要失去這塊土地,所以他不但不能拆房子,他還要裝出一副很維護這棟舊房子的樣子,象一個精心呵護這個家的老管家,而不能充當一個強行拆遷的開發商,他不能強行拆遷,那他怎麼辦呢?他想出個辦法搞裝修,你不讓我拆房子呢?我裝修總可以吧,破了吧,快倒了嘛,那麼這個房子是一個什麼房子呢?是個框架結構的房子,你裝修你可以敲牆,隻要不是承重牆,你也可以把廚房挪動一下,你也可以把廁所挪動一下,你都可以做,曹操的打算就是這挪一下,那挪一下,等他裝修搞完了以後,大家發現這個房子變了,這個房子改新潮了,他是這麼個打算。

    那麼這個辦法好不好呢?是挺好的,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房子不能拆,你絕不能拆房子,那麼東漢這個上層建築,這個房子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構呢?三根支柱一個屋頂,三根支柱就是“外戚、宦官、士族”,一個屋頂就是那個“天子”,就是那個皇帝。

    曹操把皇帝弄到自己手上他的屋頂就有了,那麼這三根柱子兩根早就倒掉了,剩下一根,獨木難支,這個時候他就麻煩了,他麻煩在什麼地方呢? 他搞裝修不是真搞裝修,他是要偷梁換柱,偷梁換柱你動不動柱子?你動不動?不能不動吧,那麼你動了這個柱子以後,這個屋子不就要塌下來了嘛,這是他的難題。

    同時士族作為柱子也有問題了,就是我們本來是柱子,現在屋頂到曹操那兒去了,我們去不去?我們不跟着到曹操那兒去,我們成了光杆司令,野地上杵着一根柱子,我們跟到曹操那兒去最後,我們變成漢獻帝的柱子還是變成曹孟德的柱子呢?他們也要想清楚這個問題。

    所以這個時候曹操和士族都有難題,最後他們的辦法是什麼?曹操的辦法是“拉擾士族,利用士族,依靠士族,不相信士族”。

    因為他用搞裝修的辦法來搞這個事情,他沒有士族他裝修都搞不成啊,所以他必須把這些人都弄來,這些人也都來了,比方說楊彪啊,孔融啊,荀彧啊,崔琰啊,這都是士族,都是名士啊,都來了。

    這些人來了,這些人的想法是什麼呢?擁漢不擁曹。

     畫外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曹操運籌帷幄結束了漢末群雄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北方,其中曹操所走的關鍵一步就是迎奉大漢天子到了許都,這就為曹魏的基業找到了個房頂,可是這個房頂原來的三根支柱倒了兩根,外戚和宦官在董卓進京之前就已經自相殘殺、兩敗俱傷了,那麼剩下的士族這根柱曹操究竟該如何對待呢?士族們與曹操能夠很好地配合嗎? 實際上我們看,當時來到許都的這些士族或者說名士,他其實是形形色色的,不可以一刀切的,有各種各樣的情況。

    三種,一個是隻認大屋頂,不認裝修工,那我就是沖皇上來的,也不準你瞎搞裝修,看到你動牆動什麼,他就出來抗議,以孔融為代表,被曹操殺了,你不讓我搞裝修我也殺你。

    第二種,贊成曹操搞裝修,也幫着曹操搞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