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重歸一統 第四十二講 無力回天
關燈
小
中
大
政治民謠,傳了很久很久了,袁術還利用過,但沒有利用成。
谯周就去問,這個當途高是誰啊?杜瓊就說這是魏嘛。
谯周還是不明白,說怎麼是魏呢?杜瓊說你看,書沒讀好,魏就是阙,阙是什麼呢?阙就是皇宮門口的兩個高大建築物,古代的皇宮門口正當着大路,有兩個高大的建築物,它的名字叫做阙,又叫做魏阙,又叫做象魏。
你想想看,這個東西不正是正當大路又很高大嗎?就是魏啊!谯周看着杜瓊。
杜瓊說你還不明白?谯周說學生真的還是不明白。
杜瓊說那我再告訴你,你說咱們漢代以前,自古以來這個官府官員有叫做曹的嗎?谯周說那沒有。
那麼我們漢代以來我們的官府和官員都叫什麼了呢?說那都叫曹了。
--這個地方我也稍微解釋一下,漢代的政治制度,皇帝住的地方叫做宮,宰相住的地方叫做府,就是“皇宮相府”。
宮下面有很多辦事機構,叫什麼?叫尚,比方說尚書就是宮廷的尚之一。
宰相相府下面有很多辦事機構,就像我們的部門,什麼部、委、辦啊這些東西,叫什麼呢?叫曹。
這個曹的長官叫什麼呢?叫曹椽;下面的一般的官員叫什麼呢?叫屬曹;這些辦事機構部委辦下面那些勤務兵叫什麼呢?叫侍曹。
--杜瓊說你看,還不清楚嗎?谯周恍然大悟,哦,當途高就是魏,官府官員就是曹,加起來就是曹魏啊,明白了,統一天下的是曹魏。
從此以後谯周也散布這些言論,還而且向前發揮了一步,他到處跟人講:請大家想一想看,咱們先帝的名字是什麼?備。
“備”是什麼意思呢?具備,具備是什麼意思呢?夠了。
咱們當今聖上的名字是什麼呢?禅。
“禅”是什麼意思呢?禅讓,禅讓是什麼意思?讓出去。
想想咱們蜀漢皇上都叫什麼,一個叫做足夠了,一個叫做讓出去。
後來這個谯周還在宮廷裡面還寫了一條反動标語,我們就不說它了,差不多的意思。
這就是谯周主張投降的原因。
也就是說,谯周主張劉禅投降不是道德品質問題,是政治立場問題,就是他的政治立場是站在曹魏那一邊的。
實際上中國曆史上很多問題都是政治問題,不是道德問題。
把政治問題解釋為道德問題是一種很膚淺的曆史觀。
毫無疑間,谯周、杜瓊這些說法叫做牽強附會、強詞奪理、裝神弄鬼,就像那算命先生測字似的。
但是你要知道在中國古代這個時候,他沒有我們現代人這麼多科學的曆史觀和發展觀,他信這些東西啊。
*顯然,谯周後來要出賣蜀國是早有預謀的,他主張投降已經不是一個道德品質問題,而是一個政治立場問題。
但是谯周的投降依據都是一些道聽途說和牽強附會的解釋,那麼谯周這些人為什麼要詛咒蜀國滅亡呢?這些裝神弄鬼的理論有什麼依據嗎? 這個蜀漢又怎麼得罪了這些人呢?他們為什麼要編出這麼些段子來詛咒蜀漢政權呢?四個原因。
第一,分利不均。
我多次講過,這個蜀漢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而且是像雞尾酒一樣的分三個層改的,最上層的是荊州集團,中層的是東州集團,下層的是益州集團。
而谯周、杜瓊等等這些人,就是散布這些言論的人都是什麼人呢?都是益州人,都是益州的土著,是在這個政權當中處于邊緣化的、次要化的人。
他們對這個政權當然是不滿的,他就要散布這些流言蜚語,他就要制造這些輿論嘛。
而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說諸葛亮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諸葛亮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諸葛亮也在益州人當中尋找那些可用的人。
當然諸葛亮有他的選擇标淮,就是第一要忠于漢室,第二要克己奉公,第三要确有才能,他也不願意說為了這個讨好、忽悠這些益州人士就不管什麼亂七八糟的他都弄來。
但是還是确實提拔了一些,比方說楊洪,犍為人,被諸葛亮任命為蜀郡太守,楊洪手下有一個何袛,也被諸葛亮任命為廣漢太守。
諸葛亮是盡量地在做這些協調的工作,希望三股力量能夠團結起來。
但是,第一,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劉備留下的既定的組織路線,那就是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這個次序是不能動的;第二,他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益州士族、益州土著的思想顧慮。
因為益州土著把賬算得很清楚,蛋糕就這麼大,分的人多了吃到嘴的就少了,這個賬太好算了。
原來益州這塊蛋糕是我們益州人在吃,劉焉來了,帶來東州集團,一刀把一塊大頭切走了,我們不滿,希望再有人來幫忙。
哎,劉備來了,劉備來了沒給我們幫忙,他又切了一大塊,這個蛋糕越切越少了。
劉璋的時候我們益州人是二等臣民,劉備來了我們變三等臣民了,你說他滿不滿意吧?他肯定不滿意嘛。
所以這個時
谯周就去問,這個當途高是誰啊?杜瓊就說這是魏嘛。
谯周還是不明白,說怎麼是魏呢?杜瓊說你看,書沒讀好,魏就是阙,阙是什麼呢?阙就是皇宮門口的兩個高大建築物,古代的皇宮門口正當着大路,有兩個高大的建築物,它的名字叫做阙,又叫做魏阙,又叫做象魏。
你想想看,這個東西不正是正當大路又很高大嗎?就是魏啊!谯周看着杜瓊。
杜瓊說你還不明白?谯周說學生真的還是不明白。
杜瓊說那我再告訴你,你說咱們漢代以前,自古以來這個官府官員有叫做曹的嗎?谯周說那沒有。
那麼我們漢代以來我們的官府和官員都叫什麼了呢?說那都叫曹了。
--這個地方我也稍微解釋一下,漢代的政治制度,皇帝住的地方叫做宮,宰相住的地方叫做府,就是“皇宮相府”。
宮下面有很多辦事機構,叫什麼?叫尚,比方說尚書就是宮廷的尚之一。
宰相相府下面有很多辦事機構,就像我們的部門,什麼部、委、辦啊這些東西,叫什麼呢?叫曹。
這個曹的長官叫什麼呢?叫曹椽;下面的一般的官員叫什麼呢?叫屬曹;這些辦事機構部委辦下面那些勤務兵叫什麼呢?叫侍曹。
--杜瓊說你看,還不清楚嗎?谯周恍然大悟,哦,當途高就是魏,官府官員就是曹,加起來就是曹魏啊,明白了,統一天下的是曹魏。
從此以後谯周也散布這些言論,還而且向前發揮了一步,他到處跟人講:請大家想一想看,咱們先帝的名字是什麼?備。
“備”是什麼意思呢?具備,具備是什麼意思呢?夠了。
咱們當今聖上的名字是什麼呢?禅。
“禅”是什麼意思呢?禅讓,禅讓是什麼意思?讓出去。
想想咱們蜀漢皇上都叫什麼,一個叫做足夠了,一個叫做讓出去。
後來這個谯周還在宮廷裡面還寫了一條反動标語,我們就不說它了,差不多的意思。
這就是谯周主張投降的原因。
也就是說,谯周主張劉禅投降不是道德品質問題,是政治立場問題,就是他的政治立場是站在曹魏那一邊的。
實際上中國曆史上很多問題都是政治問題,不是道德問題。
把政治問題解釋為道德問題是一種很膚淺的曆史觀。
毫無疑間,谯周、杜瓊這些說法叫做牽強附會、強詞奪理、裝神弄鬼,就像那算命先生測字似的。
但是你要知道在中國古代這個時候,他沒有我們現代人這麼多科學的曆史觀和發展觀,他信這些東西啊。
*顯然,谯周後來要出賣蜀國是早有預謀的,他主張投降已經不是一個道德品質問題,而是一個政治立場問題。
但是谯周的投降依據都是一些道聽途說和牽強附會的解釋,那麼谯周這些人為什麼要詛咒蜀國滅亡呢?這些裝神弄鬼的理論有什麼依據嗎? 這個蜀漢又怎麼得罪了這些人呢?他們為什麼要編出這麼些段子來詛咒蜀漢政權呢?四個原因。
第一,分利不均。
我多次講過,這個蜀漢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而且是像雞尾酒一樣的分三個層改的,最上層的是荊州集團,中層的是東州集團,下層的是益州集團。
而谯周、杜瓊等等這些人,就是散布這些言論的人都是什麼人呢?都是益州人,都是益州的土著,是在這個政權當中處于邊緣化的、次要化的人。
他們對這個政權當然是不滿的,他就要散布這些流言蜚語,他就要制造這些輿論嘛。
而在這個問題上應該說諸葛亮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諸葛亮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諸葛亮也在益州人當中尋找那些可用的人。
當然諸葛亮有他的選擇标淮,就是第一要忠于漢室,第二要克己奉公,第三要确有才能,他也不願意說為了這個讨好、忽悠這些益州人士就不管什麼亂七八糟的他都弄來。
但是還是确實提拔了一些,比方說楊洪,犍為人,被諸葛亮任命為蜀郡太守,楊洪手下有一個何袛,也被諸葛亮任命為廣漢太守。
諸葛亮是盡量地在做這些協調的工作,希望三股力量能夠團結起來。
但是,第一,他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劉備留下的既定的組織路線,那就是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這個次序是不能動的;第二,他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益州士族、益州土著的思想顧慮。
因為益州土著把賬算得很清楚,蛋糕就這麼大,分的人多了吃到嘴的就少了,這個賬太好算了。
原來益州這塊蛋糕是我們益州人在吃,劉焉來了,帶來東州集團,一刀把一塊大頭切走了,我們不滿,希望再有人來幫忙。
哎,劉備來了,劉備來了沒給我們幫忙,他又切了一大塊,這個蛋糕越切越少了。
劉璋的時候我們益州人是二等臣民,劉備來了我們變三等臣民了,你說他滿不滿意吧?他肯定不滿意嘛。
所以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