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足鼎立 第二十八講 借刀殺人

關燈
由也不成立。

     那麼第三個,祢衡死得冤,成不成立?我的結論是也冤,也不冤。

    為什麼說他冤呢?他罪不當死,他是罵了很多人,但是不能說罵人就該死嘛。

    為什麼說他也不冤呢?因為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咎由自取。

    我們看他是怎麼回事,他被曹操打發到劉表那兒,他對劉表是歌功頌德,不吝溢美之詞。

    但是同時他又諷刺劉表的左右,對劉表手下那些人他全部都是諷刺的。

    所以,劉表的左右手下人就到劉表那兒去打小報告,說将軍有沒有注意祢衡是怎麼歌頌你的?他歌頌你很仁慈,什麼意思?說你是婦人之仁,說你其實是沒有能力,其實是窩囊廢。

    這話祢衡沒說過,但是劉表一聽,像,相信了。

    相信了以後,打發到黃祖那兒。

    那麼曹操把祢衡打發到劉表那兒,他是知道劉表的為人是比較寬厚的,确實也是比較仁慈的,因此曹操的意思就是你到劉表那兒如果能夠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你還可以得一個善終。

    所以曹操送祢衡到劉表那兒,有以觀後效的這樣的一個意思;而劉表很清楚黃祖是個什麼人,黃祖是什麼人呢?軍閥大老粗,脾氣暴躁,這是是史書上有記載的,他還要把祢衡往黃祖那送,那才是借刀殺人呢。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祢衡之死,第一,是他自己有不檢點的地方;第二,是劉表借刀殺人;第三,歸根結底是社會黑暗。

    因為祢衡再怎麼說,他沒有死罪。

    一個江廈太守,就因為人家罵了自己就把人家随随便便殺了,這是什麼社會?這是專制社會、黑暗社會、沒有人權的社會,還不經審判,也沒有找律師來辯護。

    所以歸根結底,祢衡死于不講人權和不講法制。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即便是在講人權、講法制的時代,這個人也不讨人喜歡。

    他說話從來不給對方留面子,也從來不給自己留餘地,他硬是要把對方和自己都逼到牆角上去,這是何苦呢?所以我的結論是,祢衡不該死,也不值得學習,更不能當作英雄來歌頌。

     *在祢衡之死的問題上,易中天認為,祢衡是有不檢點的地方,但罪不緻死。

    他狂敖不羁的性格使他處處碰壁,到處傷人,最終難逃噩運。

    而作為祢衡好朋友的孔融,則比祢衡明事理得多,性格要收斂很多,但他卻真真正正地死于曹操之手,這是為什麼呢? *易中天先生剛才講到,祢衡之死多少有點他性格的因素,才招緻殺身之禍,與曹操關系不大。

    但是祢衡的好朋友孔融,卻真的被曹操所殺,這是為什麼呢?有着謙讓之美德的孔融,為什麼會死于曹操之手呢? 孔融的死,就是得罪了曹操,這個很明确。

    而且孔融是一貫得罪曹操,早在建安二年的時候,袁術在淮南稱帝,這個時候曹操就想趁機把楊修的父親楊彪殺了。

    因為這個曹操和楊彪曆來是搞不來的,而楊彪和袁術是兒女親家,有婚姻關系,這當然是曹操以權謀私了,公報私仇啊,這個可以肯定。

    孔融就去找曹操了,說這個不能這樣株連啊,說按照法律,父親犯罪都不能株連到兒子,何況是一個親戚關系呢?曹操就裝糊塗說這是皇上的意思。

    孔融想,真是扯淡,皇上,皇上這會兒有意思嗎?誰不知道現在是誰在管事,但話不能這麼說,孔融就說,照曹公的意思,成王要殺召公,周公也不知道?成王年幼的時候是周公攝政,說成王要幹什麼事情周公可能不知道嗎?再說了,現在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到許縣來?大家還是希望你曹公能做一個公正的人,執法如山,給大家一個公道嘛。

    你這樣做,弄得人心渙散,以後誰都不來了,誰都不會再投奔我們了,别人我不敢說,我,孔融,魯國堂堂男子漢,明兒個就不來上班了。

    曹操沒有辦法,放了楊彪。

    這是一件事。

     到了建安九年的時候,曹操攻破了邺城,曹操的兒子曹丕幹了件什麼事呢?就是把袁紹的兒子袁熙的妻子甄氏收編了。

    孔融就寫了封信給曹操,說當年周武王攻下殷都的時候,把妲己給了周公。

    曹操說,這沒這個事啊,就回去翻書,翻來翻去翻不到,就寫封信問孔融,典故在哪兒啊?曆史上哪兒的記載啊?孔融說“以今度古,想其當然耳”,就是按照我們今天的事情推論,應該是那樣的。

    曹操這才明白是諷刺他,所以曹操這個人也是很奇怪,你說那麼狡詐的人他都看不出這是諷刺。

    反正是找着個機會他就要把曹操挖苦諷刺一頓,曹操也都忍氣吞聲,都吞了下來,因為這個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出身名門,來頭大,名氣大,不能随便殺的。

     但是曹操是這麼個觀點,你如果是這些小事你諷刺我一下,我就哈哈一笑算了,但是如果你反對我的政治路線,那是不能容忍的。

    而孔融恰恰就反對曹操的政治路線。

    曹操要跟袁紹作戰,官渡之戰前,就是孔融在朝廷中散布袁紹不可戰勝的這麼一個論調。

    那這個在戰争期間是不能允許的,戰争期間你怎麼能夠散布敵人不可戰勝的論調呢?這是很嚴重的。

    還有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他提出來千裡之内不封侯,就是在京城的一千裡範圍内不能封侯。

    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封了武平侯,意思就是把曹操趕出去,那曹操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加上孔融和劉備的關系特别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