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二十四講 赤壁疑雲
關燈
小
中
大
劉聯軍相對人數較少,曹操有軍事上的優勢。
所以曹操原本有四大優勢,他才敢順江東下來打劉備和孫權。
那麼為什麼失敗了呢?我認為根本的原因在于曹操的戰略目标不明。
就是到現在我們說了半天,連我們都沒有弄清楚他到底是來打劉備的呢還是來打孫權的,所以以至于我現在懷疑恐怕他自個兒都不清楚,他當然主要是想打劉備,也起了一種心思順便打孫權一下,胃口太大了,貪得無厭。
他這個時候正确的做法應該是把目标鎖定在劉備身上,如果把目标鎖定在劉備身上,他就應該怎麼樣呢?應該在當陽大敗劉備以後乘勝追擊。
我們來看看地圖,當時是怎麼樣的呢?是曹操從北邊通過宛城、葉縣王南進軍,到了新野的時候劉琮就投降了;然後劉備在樊城,慌慌張張渡水到襄陽,然後往南跑,帶着很多人,一天走十幾裡;曹操五千輕騎兵一日一夜三百裡追上來,在當陽大敗劉備,這個時候劉備往哪兒跑他追啊!他跟劉備居然分手了;劉備斜趨漢津,然後跟着魯肅、諸葛亮、張飛、趙雲啊,還有前來接應的關羽一起到夏口去了;曹操往南跑,到江陵去了。
如果把目标鎖定在劉備身上,這個時候應該乘勝追擊,在劉備跑到夏口之前把他滅掉,順便把魯肅也俘虜了,他沒有這樣做。
沒有這樣做也還來得及,他可以在到了江陵以後馬上掉轉頭再去追,至少可以趕在孫劉、聯盟形成之前把劉備滅了。
他也沒有這樣做,他到了江陵以後停下來了,停了多長時間呢?兩個月,幹什麼呢?安撫荊州投降的人,做政治思想工作。
這個工作也是該做的,不能說他不該做,但是你既然到了江陵而且停下來以後,你就幹脆多停留一段時間,你就幹脆接受采納賈诩的建議。
賈诩什麼建議呢?說你這個時候不要順江東下,你應該把這個地方安撫好,采取懷柔政策,讓荊州的士民都真心誠意地歸順你,到時候江東不戰而降。
他不接受,兩個月以後又上路了。
壞就壞在這兩個月,這時間叫做不長不短,如果你停留的時間短,你可以擊破劉備與孫權聯盟之前;如果你停留的時間長,你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等來年開春以後,不刮北風不生病的時候你再去打嘛。
他在一個錯誤的時間發動一場錯誤的戰争。
就算這些都做不到,他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自己在江陵待着,派曹仁這些人,另派大将,率步兵進攻夏口,即便不能把劉備消滅,你也能把劉備堵住,或者逼着劉備往南跑去投奔蒼梧太守吳巨,那也比他投奔孫權好啊。
或者你的部隊你來到夏口,甚至你可以進軍樊口,你把這個地方扼守起來,對孫權也是威懾力量,說不定那個聯盟就搞不成了,搞得成他的軍隊也不會來到赤壁啊。
好,就算這些你都錯了,也還有挽救餘地,挽救餘地在哪裡呢?就是你的部隊在巴丘――巴丘是什麼地方,就是現在湖南省的嶽陽市――你在巴丘的時候得了病,别走了,停下來或者退回江陵。
當然如果曹軍停在巴丘,孫劉聯軍可能還會打過來,那就不是赤壁之戰,是巴丘之戰了;但是如果曹軍退回江陵,估計孫劉聯軍就不會再往前追了,因為為它本來目的是禦敵于國門之外,隻要你不來打到我的地盤上那不就算了嘛,然後你再找機會嘛。
他也沒有這樣做,這些事情曹操都沒有做。
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以曹操這樣一個軍事大家怎麼會犯這樣一系列的錯誤呢?很多學者的結論是驕傲輕敵,由于驕傲輕敵,他對孫、劉聯盟的估計不足,他總認為孫權會像公孫康一樣把劉備的人頭給他送過來,他沒想到孫權不是公孫康,此時也不是彼時。
曹操前期之所以在中國北方連續取得勝利是因為當時群雄割據,互相争鬥,曹操收了漁翁之利,現在他把這些諸侯都收拾完了,隻剩下劉備和孫權了,他們能不聯合嗎?他們不聯合就是死路一條啊,他們必定是鐵了心聯合起來對付你,曹操沒有估計到。
所以說曹操之敗在與驕傲,孫、劉之勝在于聯盟。
至于其他的問題,說什麼沒有估計到會刮東南風啊那些,都是小問題。
另外,這裡面還有一個可能是小原因,就是年齡,這個是吳晗先生指出來的。
吳晗先生說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27歲,諸葛亮27歲,周瑜34歲,魯肅37歲,曹操54歲,吳晗先生說赤壁之戰是被進攻的打敗了進攻的,哀兵打敗了驕兵,年輕人打敗了老頭子。
其實吳晗先生還有一個人沒有算進去,就是劉備,劉備當時多少歲呢,47歲,如果把劉備加進去,那麼孫劉聯軍這邊的首腦人物的平均年齡是多少呢?34歲,正是周瑜的年齡,所以赤壁之戰也可以說是周瑜打敗了曹操,34歲的打敗了54歲的。
不過曹操雖然老了,敗了,但是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依然故我。
曹操從華容道沖出去以後,又笑了。
大家問他說,丞相為什麼要高興啊?曹操說:哈哈,“劉備,吳俦也”,劉備确實是我的對手;可惜的是,他動作總是晚了一點,他如果在這個地方埋下伏兵堵起來,再放一把火,我們這些人骨灰都沒有了。
這一回,戰敗的曹操他又笑了,那麼他能笑到最後嗎?請看下集――半途而廢。
所以曹操原本有四大優勢,他才敢順江東下來打劉備和孫權。
那麼為什麼失敗了呢?我認為根本的原因在于曹操的戰略目标不明。
就是到現在我們說了半天,連我們都沒有弄清楚他到底是來打劉備的呢還是來打孫權的,所以以至于我現在懷疑恐怕他自個兒都不清楚,他當然主要是想打劉備,也起了一種心思順便打孫權一下,胃口太大了,貪得無厭。
他這個時候正确的做法應該是把目标鎖定在劉備身上,如果把目标鎖定在劉備身上,他就應該怎麼樣呢?應該在當陽大敗劉備以後乘勝追擊。
我們來看看地圖,當時是怎麼樣的呢?是曹操從北邊通過宛城、葉縣王南進軍,到了新野的時候劉琮就投降了;然後劉備在樊城,慌慌張張渡水到襄陽,然後往南跑,帶着很多人,一天走十幾裡;曹操五千輕騎兵一日一夜三百裡追上來,在當陽大敗劉備,這個時候劉備往哪兒跑他追啊!他跟劉備居然分手了;劉備斜趨漢津,然後跟着魯肅、諸葛亮、張飛、趙雲啊,還有前來接應的關羽一起到夏口去了;曹操往南跑,到江陵去了。
如果把目标鎖定在劉備身上,這個時候應該乘勝追擊,在劉備跑到夏口之前把他滅掉,順便把魯肅也俘虜了,他沒有這樣做。
沒有這樣做也還來得及,他可以在到了江陵以後馬上掉轉頭再去追,至少可以趕在孫劉、聯盟形成之前把劉備滅了。
他也沒有這樣做,他到了江陵以後停下來了,停了多長時間呢?兩個月,幹什麼呢?安撫荊州投降的人,做政治思想工作。
這個工作也是該做的,不能說他不該做,但是你既然到了江陵而且停下來以後,你就幹脆多停留一段時間,你就幹脆接受采納賈诩的建議。
賈诩什麼建議呢?說你這個時候不要順江東下,你應該把這個地方安撫好,采取懷柔政策,讓荊州的士民都真心誠意地歸順你,到時候江東不戰而降。
他不接受,兩個月以後又上路了。
壞就壞在這兩個月,這時間叫做不長不短,如果你停留的時間短,你可以擊破劉備與孫權聯盟之前;如果你停留的時間長,你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等來年開春以後,不刮北風不生病的時候你再去打嘛。
他在一個錯誤的時間發動一場錯誤的戰争。
就算這些都做不到,他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自己在江陵待着,派曹仁這些人,另派大将,率步兵進攻夏口,即便不能把劉備消滅,你也能把劉備堵住,或者逼着劉備往南跑去投奔蒼梧太守吳巨,那也比他投奔孫權好啊。
或者你的部隊你來到夏口,甚至你可以進軍樊口,你把這個地方扼守起來,對孫權也是威懾力量,說不定那個聯盟就搞不成了,搞得成他的軍隊也不會來到赤壁啊。
好,就算這些你都錯了,也還有挽救餘地,挽救餘地在哪裡呢?就是你的部隊在巴丘――巴丘是什麼地方,就是現在湖南省的嶽陽市――你在巴丘的時候得了病,别走了,停下來或者退回江陵。
當然如果曹軍停在巴丘,孫劉聯軍可能還會打過來,那就不是赤壁之戰,是巴丘之戰了;但是如果曹軍退回江陵,估計孫劉聯軍就不會再往前追了,因為為它本來目的是禦敵于國門之外,隻要你不來打到我的地盤上那不就算了嘛,然後你再找機會嘛。
他也沒有這樣做,這些事情曹操都沒有做。
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以曹操這樣一個軍事大家怎麼會犯這樣一系列的錯誤呢?很多學者的結論是驕傲輕敵,由于驕傲輕敵,他對孫、劉聯盟的估計不足,他總認為孫權會像公孫康一樣把劉備的人頭給他送過來,他沒想到孫權不是公孫康,此時也不是彼時。
曹操前期之所以在中國北方連續取得勝利是因為當時群雄割據,互相争鬥,曹操收了漁翁之利,現在他把這些諸侯都收拾完了,隻剩下劉備和孫權了,他們能不聯合嗎?他們不聯合就是死路一條啊,他們必定是鐵了心聯合起來對付你,曹操沒有估計到。
所以說曹操之敗在與驕傲,孫、劉之勝在于聯盟。
至于其他的問題,說什麼沒有估計到會刮東南風啊那些,都是小問題。
另外,這裡面還有一個可能是小原因,就是年齡,這個是吳晗先生指出來的。
吳晗先生說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27歲,諸葛亮27歲,周瑜34歲,魯肅37歲,曹操54歲,吳晗先生說赤壁之戰是被進攻的打敗了進攻的,哀兵打敗了驕兵,年輕人打敗了老頭子。
其實吳晗先生還有一個人沒有算進去,就是劉備,劉備當時多少歲呢,47歲,如果把劉備加進去,那麼孫劉聯軍這邊的首腦人物的平均年齡是多少呢?34歲,正是周瑜的年齡,所以赤壁之戰也可以說是周瑜打敗了曹操,34歲的打敗了54歲的。
不過曹操雖然老了,敗了,但是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依然故我。
曹操從華容道沖出去以後,又笑了。
大家問他說,丞相為什麼要高興啊?曹操說:哈哈,“劉備,吳俦也”,劉備确實是我的對手;可惜的是,他動作總是晚了一點,他如果在這個地方埋下伏兵堵起來,再放一把火,我們這些人骨灰都沒有了。
這一回,戰敗的曹操他又笑了,那麼他能笑到最後嗎?請看下集――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