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足鼎立 第二十五講 半途而廢

關燈
在三國曆史上,赤壁之戰是一個分水嶺:赤壁之戰前,群雄割據;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足鼎立基本形成。

    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的實力從此不再到達頂峰,那麼,曹操會善罷甘休嗎?赤壁之戰後,在軍事上曹操還會采取什麼行動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半途而廢。

     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很多英雄人物在這裡大顯身手,叱咤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三國時代,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從2006年2月開始,《百家講壇》推出《易中天品三國》系列節目,到8月30日一共播出了二十四集,易中天先生在前二十四集中以“魏武揮鞭”和“孫劉聯盟”為主線,講述了魏、蜀、吳三大集團的形成和鬥争過程,刻畫了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三國人物群像。

    在節目中,易中天先生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曆史,以曆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揭開疑雲重重的帷幕,講述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從第二十五集開始,易中天先生将從赤壁之戰後的曹操講起,為您繼續品讀三國曆史。

    曹操作為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雖然在赤壁戰敗,軍事上遭受失利,但曹操的理想是蕩平四海、一統九州,他會就此罷休嗎?接下來,他還會采取什麼行動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半途而廢”。

     易中天: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在軍事上主要做了三件事情,那就是破馬、韓,征孫權,伐張魯,我們一件件事情來說。

     先說第一件事情,破馬、韓。

    破馬、韓就是破馬超、韓遂。

     *馬超和韓遂,是東漢末年盤踞在關中的割據勢力。

    曹操在赤壁吃了敗仗之後,在暫時無法撼動孫、劉聯軍的情況下,于是就把目光瞄準了馬超、韓遂這樣力量較弱的割據勢力,在建安十六年,也就是赤壁之戰後兩年多,曹操開始了征馬超和韓遂的軍事行動。

    那麼,馬超和韓遂好打嗎? 但是馬超和韓遂不好打,為什麼不好打呢?馬超和韓遂是朝廷命官,就是他們的這個官職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又沒有什麼造反的舉動和嫌疑,你莫名其妙去打他,這個事情沒有道理啊。

    但是馬超和韓遂又是曹操必須消滅的,怎麼辦?曹操就想了一個鬼主意,逼馬超和韓遂造反,因此他在建安十六年的春天命令鐘繇西征張魯。

    張魯也是一個割據一方的地方政權,那麼張魯在哪兒呢?張魯在漢中,那麼曹操出兵去征張魯,必然要路過馬超和韓遂的地盤,因為馬超和韓遂在關中。

    所以曹操這個命令一下,馬上就有人反對,很多人就去找曹操說,不能這樣搞啊。

    他們說,你去征張魯,必然要路過馬超和韓遂的防地,張魯是個什麼人呢?這個張魯是一個深山老林裡面的,成不了氣候的一個人;而馬超和韓遂這些人他也胸無大志,他就是想守住他那塊地盤就算了,你現在去打張魯不是把他們兩個惹急了嗎?他們兩個惹急了起來造反怎麼辦呢?曹操聽了以後肚子裡面好笑,我就是要他造反,他不造反我沒理由打他呀,狡猾狡猾的。

     總而言之鐘繇的軍隊開過去了,開過去了以後馬超和韓遂那麼一夥人就反了,當時聯合了十路諸侯号稱十萬人馬,駐守在潼關,準備和曹操拼個魚死網破。

    這麼一打呢,當時就有人來提醒曹操了,說這個馬超和韓遂恐怕不好對付,他們是關西兵,關西兵“習用長矛”,這個長兵器啊,你要注意了。

    曹操倒說不用沒關系,他們不就是有長矛嗎,我讓他的長矛刺不出來,軍隊就開過去。

     開過去以後,事情不是像曹操說得那麼簡單,實際上戰争開始是很艱巨的。

    當時曹操率領軍隊北渡黃河,渡黃河的時候,曹操讓大部隊先走,自己帶了幾百個精兵斷後,親自斷後。

    這個時候曹操隻有幾百人,馬超帶了一萬人,殺了過來。

    曹操還坐那兒不動,周圍的将領一看不妙,架起曹操就走,說丞相你不能再在這兒坐着了,馬超一萬人過來了,就把他架到船上。

    這個時候馬超的軍隊已經過來了,馬超下令放箭,“矢下如雨”,箭射過去像下雨似的。

    已經過河的部隊不知道曹操是個什麼樣的情況,驚慌失措,等到曹操渡過黃河以後,大家見到曹操以後才抱頭痛哭。

    曹操笑了,呵呵,是是是,今天是有點危險,差點就讓一個小賊給幹掉了啊。

     *馬超和韓遂雖然力量較弱,但曹操要想打敗他們也并不容易。

    在戰勝開始階段,雙方互有勝負,在戰争轉入相持階段後,曹操不僅在局部戰鬥中獲得了勝利,還故意堅守營寨不出。

    馬超和韓遂因為是聯軍作戰,希望速戰速決,曹操的拖延對馬超和韓遂的聯合軍事行動不利,戰争的主動權已經到了曹操的手上。

     這個時候馬超和韓遂就提出來,割地求和,就是我們願意奉獻一點地方出來,是不是就饒了我們。

    而且我們還願意“質子”,就是把我們的子弟送到你那兒去做人質,行不行?曹操就問賈诩,你看怎麼辦?賈诩說:“僞許之”。

    “僞許之”什麼意思呢,假裝答應他。

    曹操又問,“僞許之”以後呢?賈诩說:“離之而已”,就是把他們拆散了。

    曹操馬上明白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