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十五講 慧眼所見
關燈
小
中
大
是什麼?我在講《漢代風雲人物》的時候講過:以天下為己任,諸葛亮就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志向的人。
*諸葛亮是一個無雙國士。
在隐居隆中時,他讀書交友、靜觀天下之變,經過十年的艱苦磨砺,諸葛亮已經成為一名志向遠大、學識淵博、見解獨到的青年才俊。
在諸葛亮的抱膝長嘯裡,易中天先生讀出了諸葛亮悲天憫人的情懷,滿腹經綸的諸葛亮不會安心待在隆中,他一定要尋找自己的用武之地。
但是,僅僅憑借一腔熱血就能成就大事嗎?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是否有成就事業的能力和條件呢? 諸葛亮也有能力,他後來平治天下就是他能力的表現。
那麼他有條件沒有呢?有。
第一,諸葛亮有一個好背景。
諸葛亮祖上是做官的,他的祖父官還做得很大,他的父親和叔叔也都擔任過地方官,所以他是官宦人家,官宦子弟,對于官場上的事情他是知道一些的,官場裡的關系他也是有一些的。
第二個,諸葛亮有一個關系網。
諸葛亮的嶽母是襄陽地區最大的豪族蔡諷的女兒,蔡諷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這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諸葛亮的嶽父,一個嫁給了荊州牧劉表,他這個兒子叫蔡瑁,也是權重一時的人。
也就是說荊州地區最高行政長官是諸葛亮妻子的姨父,荊州地區重要的官員是諸葛亮妻子的舅舅,所以這個關系網是很了不得的。
而這件事情又有一段佳話,諸葛亮的嶽父叫黃承彥,這個人非常欣賞諸葛亮,有一天他就去找諸葛亮跟他說,孩子啊,我有一個女兒長得很醜,但是非常有才華,你願意娶她嗎?諸葛亮說願意啊,黃承彥馬上回家就把他女兒裝到車上送諸葛亮家裡去了。
這個事情它也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說黃承彥的女兒不醜,黃承彥說家有醜女是謙詞,中國人嘛,比方說兒子叫犬子,女兒就叫醜女,你不能當真啊,我家有犬子,說你兒子狗兒子啊,不能當這個真;另一種說法就說是考驗一下諸葛亮,看你是重才重德還是重色,諸葛亮經受了考驗,重德重才,還是娶了一個漂亮女孩回去了。
但是我認為黃承彥的女兒恐怕是醜的,為什麼呢?黃承彥是這樣說的,他說:“身有醜女,黃頭黑色,才堪匹配”,12個字,如果是謙詞的話他不會說得這麼具體,黃毛丫頭,臉皮黑黑的,他不會說這麼具體,這是一個證據;第二個證據就是當時這個事情在荊州地區、襄陽地區傳為笑談,最後老百姓還編了兩句民諺,叫做“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就說挑老婆可别學諸葛亮,黃阿承他家那個嫁不出去的醜丫頭被他娶回去了,所以看來是個醜丫頭。
那麼如果黃承彥的女兒真的是比較醜的,那麼就有問題了,什麼問題呢,諸葛亮為什麼願意呢?我們前面講過,諸葛亮是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有才有貌的一個大帥哥他為什麼要娶一個醜姑娘呢?也有各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就是諸葛亮高風亮節,重德重才不重貌,不以貌取人,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相反,說諸葛亮看重的是黃承彥的這個關系網,因為黃承彥和荊州地區最高行政長官劉表用咱們北方話說叫擔兒挑,是連襟,你要從政,你有這麼一個關系是極為有利的。
那麼到底是哪一種原因呢?我們現在也不能把諸葛先生請來問問,而且曆史上也沒有明确的記載,我也不敢唐突古人妄下結論,請電視機跟前的觀衆朋友們自己判斷。
第三個條件,就是諸葛亮有一個小圈子,這個圈子我們不妨稱之為荊襄士人集團。
就是荊州襄陽地區當時聚集了很多的名士,老一輩的有司馬徽、龐德公,年輕的有諸葛亮、徐庶、石韬、孟建,都是一時之選,都是人才,這些人經常在一起交流切磋,而且都很看好諸葛亮,甚至送了他一個雅号,就叫做卧龍先生,而且當他們覺得時機成熟的時候,他們會隆重地推出諸葛亮。
我們知道劉備認識諸葛亮,就是荊襄士人集團介紹給劉備的,徐庶、司馬徽、龐德公等等這些人都做了宣傳推介工作,所以諸葛亮從政的條件非常之好。
于是我們又産生了一個問題,他既然有如此之好的從政條件,為什麼不出山呢? *三國時期的諸葛家族人才輩出,其中最耀眼的星辰就是諸葛亮。
由此看來,諸葛亮不但有遠大的志向,還有成就大業的背景和關系網,但是有一點令人不解,諸葛亮既然如此有條件和能力,那麼他為什麼隐而不出呢?諸葛亮到底在觀望什麼呢? 這就要弄清楚諸葛亮的志向,據說諸葛亮和他的幾個年輕朋友石韬、徐庶、孟建一起聊天的時候,他說過這樣的話,他說你們幾個如果從政至少也可以做到一個郡首,就是郡一級的官,大家說那你呢?諸葛亮笑而不言,隻是笑,不回答,其實
*諸葛亮是一個無雙國士。
在隐居隆中時,他讀書交友、靜觀天下之變,經過十年的艱苦磨砺,諸葛亮已經成為一名志向遠大、學識淵博、見解獨到的青年才俊。
在諸葛亮的抱膝長嘯裡,易中天先生讀出了諸葛亮悲天憫人的情懷,滿腹經綸的諸葛亮不會安心待在隆中,他一定要尋找自己的用武之地。
但是,僅僅憑借一腔熱血就能成就大事嗎?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是否有成就事業的能力和條件呢? 諸葛亮也有能力,他後來平治天下就是他能力的表現。
那麼他有條件沒有呢?有。
第一,諸葛亮有一個好背景。
諸葛亮祖上是做官的,他的祖父官還做得很大,他的父親和叔叔也都擔任過地方官,所以他是官宦人家,官宦子弟,對于官場上的事情他是知道一些的,官場裡的關系他也是有一些的。
第二個,諸葛亮有一個關系網。
諸葛亮的嶽母是襄陽地區最大的豪族蔡諷的女兒,蔡諷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這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諸葛亮的嶽父,一個嫁給了荊州牧劉表,他這個兒子叫蔡瑁,也是權重一時的人。
也就是說荊州地區最高行政長官是諸葛亮妻子的姨父,荊州地區重要的官員是諸葛亮妻子的舅舅,所以這個關系網是很了不得的。
而這件事情又有一段佳話,諸葛亮的嶽父叫黃承彥,這個人非常欣賞諸葛亮,有一天他就去找諸葛亮跟他說,孩子啊,我有一個女兒長得很醜,但是非常有才華,你願意娶她嗎?諸葛亮說願意啊,黃承彥馬上回家就把他女兒裝到車上送諸葛亮家裡去了。
這個事情它也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說黃承彥的女兒不醜,黃承彥說家有醜女是謙詞,中國人嘛,比方說兒子叫犬子,女兒就叫醜女,你不能當真啊,我家有犬子,說你兒子狗兒子啊,不能當這個真;另一種說法就說是考驗一下諸葛亮,看你是重才重德還是重色,諸葛亮經受了考驗,重德重才,還是娶了一個漂亮女孩回去了。
但是我認為黃承彥的女兒恐怕是醜的,為什麼呢?黃承彥是這樣說的,他說:“身有醜女,黃頭黑色,才堪匹配”,12個字,如果是謙詞的話他不會說得這麼具體,黃毛丫頭,臉皮黑黑的,他不會說這麼具體,這是一個證據;第二個證據就是當時這個事情在荊州地區、襄陽地區傳為笑談,最後老百姓還編了兩句民諺,叫做“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就說挑老婆可别學諸葛亮,黃阿承他家那個嫁不出去的醜丫頭被他娶回去了,所以看來是個醜丫頭。
那麼如果黃承彥的女兒真的是比較醜的,那麼就有問題了,什麼問題呢,諸葛亮為什麼願意呢?我們前面講過,諸葛亮是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有才有貌的一個大帥哥他為什麼要娶一個醜姑娘呢?也有各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就是諸葛亮高風亮節,重德重才不重貌,不以貌取人,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相反,說諸葛亮看重的是黃承彥的這個關系網,因為黃承彥和荊州地區最高行政長官劉表用咱們北方話說叫擔兒挑,是連襟,你要從政,你有這麼一個關系是極為有利的。
那麼到底是哪一種原因呢?我們現在也不能把諸葛先生請來問問,而且曆史上也沒有明确的記載,我也不敢唐突古人妄下結論,請電視機跟前的觀衆朋友們自己判斷。
第三個條件,就是諸葛亮有一個小圈子,這個圈子我們不妨稱之為荊襄士人集團。
就是荊州襄陽地區當時聚集了很多的名士,老一輩的有司馬徽、龐德公,年輕的有諸葛亮、徐庶、石韬、孟建,都是一時之選,都是人才,這些人經常在一起交流切磋,而且都很看好諸葛亮,甚至送了他一個雅号,就叫做卧龍先生,而且當他們覺得時機成熟的時候,他們會隆重地推出諸葛亮。
我們知道劉備認識諸葛亮,就是荊襄士人集團介紹給劉備的,徐庶、司馬徽、龐德公等等這些人都做了宣傳推介工作,所以諸葛亮從政的條件非常之好。
于是我們又産生了一個問題,他既然有如此之好的從政條件,為什麼不出山呢? *三國時期的諸葛家族人才輩出,其中最耀眼的星辰就是諸葛亮。
由此看來,諸葛亮不但有遠大的志向,還有成就大業的背景和關系網,但是有一點令人不解,諸葛亮既然如此有條件和能力,那麼他為什麼隐而不出呢?諸葛亮到底在觀望什麼呢? 這就要弄清楚諸葛亮的志向,據說諸葛亮和他的幾個年輕朋友石韬、徐庶、孟建一起聊天的時候,他說過這樣的話,他說你們幾個如果從政至少也可以做到一個郡首,就是郡一級的官,大家說那你呢?諸葛亮笑而不言,隻是笑,不回答,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