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魏武揮鞭 第四講 能臣之路

關燈
敗不堪,一看這公安局就是不管事的,自己辦公室都沒有打掃幹淨。

    曹操做的第一件事是裝修,先把咱公安局裝修一遍,像模像樣;然後做了十幾根五色大棒,挂在縣衙門兩邊;然後貼出一個告示來說,現在是我曹操主管這個工作了,我把我們帝國的這個法令重申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哪些是不可以做的,然後誰要是違反了法令,五色棒伺候。

    然後自己就坐在衙門裡,準備審案子,果然就來了個不怕死的。

    因為這些權貴他哪裡把王法放在眼裡,他橫行霸道慣了,來了個什麼不怕死的呢?蹇碩的叔叔蹇圖,蹇碩是什麼人,蹇碩是當今聖上最寵愛的宦官,權重一時,炙手可熱,所以他的叔叔也不把什麼法令呐衙門呐放在眼裡,公然違禁在晚上走,喝醉了就在街上走。

    當時發布了戒嚴令,也叫宵禁令,就是晚上是不能在外面走來走去。

    他不但晚上在外面走而且是喝醉了酒,被曹操手下抓了進來,曹操升堂:蹇圖,知罪嗎?蹇圖這個時候大概酒也醒了,哎呀,好像是不是犯了宵禁令哪?曹操說對了,知道怎麼懲罰嗎?蹇圖說這個我就不大想得起來了,要不你問問我侄子?曹操說你侄子是誰呀?蹇碩呀!曹操說我不認識,我誰也不認識,我隻認得法律,不知道該怎麼懲罰吧?本官告訴你,亂棍打死,來啊,打。

    打死了,就把這個當時最牛的宦官的叔叔就在堂下當場打死。

     *曹操是聰明的,所以他才會想出五色大棒的施政策略;曹操膽子大,所以他才敢秉公執法,棒殺蹇圖。

    在這裡,曹操的能臣形象躍然紙上。

    但是,聰明的曹操難道不知道棒殺蹇圖有可能葬送他的政治前途嗎?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曹操殺氣騰騰的這一棒呢? 曹操這一棒是打得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不知道這個二十歲的小夥子他要幹什麼!因為誰都知道一個年輕人剛剛走入官場就得罪權貴他是沒有好下場的,這個道理難道曹操他不懂?蹇圖是蹇碩的叔叔,這個關系難道曹操不知道?更讓人想不通的是,曹操的祖父――實際上是應該說是養祖父――這個曹騰他也是宦官,太監的孫子打死了太監的叔叔你說這事怎麼說啊?所有人都想不通。

    那麼曹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第一種可能,曹操要一鳴驚人,有沒有證據呢?有一點旁證,曹操後來寫過一篇文章叫《述志令》,又叫《讓縣自明本志令》,他一開始就說了這樣的話: “孤始舉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内人之所見凡愚。

    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

    ”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就是曹操回憶起他二十歲舉孝廉的那個時代,他說我那個時候很清楚,我年紀太輕,又沒有什麼名氣,恐怕大家都認為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所以我當時就想做一個好官,做一點驚天動地的事情讓大家知道我曹操還是蠻能幹的。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曹操應該說條件是不太好,一個是出身不好,是個太監的家庭,這個讓士人的家庭就是那些不是太監家庭的那些人是不大看得起的。

    第二呢年紀太輕,隻有二十歲。

    第三呢,名聲不好,因為曹操小時候是調皮搗蛋、飛鷹走狗、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專門做一些胡作非為的事,名聲也不太好。

    另外估計形象也不是太好。

     我們去讀《三國志》,但凡是形象好的,《三國志》上都有記載,比方說周瑜啊,諸葛亮啊這些人《三國志》上都有記載。

    而對于曹操的容貌、長相,《三國志》是沒有一個字的,《三國志》它是以魏為正統的,如果曹操的形象高大魁梧、英俊潇灑,它肯定大書特書,避而不談說明形象恐怕不怎麼樣。

    那麼其他的史書對他的形象有描述,據其他的史書記載曹操叫做容貌短小,就是個子不高,估計也跟我差不多,和那個一米八四的諸葛亮比起來就基本上屬于不太合格的産品,殘次品一類。

    另外《世說新語》裡面有一個故事,就說曹操當了魏王以後,匈奴派使節來見曹操,曹操自慚形穢,說自己這個矮小的個子不足雄遠國,因此請崔琰代替他穿上魏王的服飾,坐在魏王的椅子上接見匈奴的來使,自己拿了一把刀站在旁邊。

    結果接見完了以後,曹操就派人去問匈奴的使節了,你感覺怎麼樣,匈奴使節說魏王确實十一表人才,不過他旁邊那個拿刀的,捉刀的那個人那是英雄。

    可見一個英雄倒不一定高大英俊,關鍵是在他的氣度。

     問題是曹操這個人這個時候還談不上氣度,所以他必須有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才能揚名立萬,棒殺蹇碩的叔叔就是一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

    這是第一種猜測。

     那麼第二種猜測,就是曹操要嚴明法紀。

    曹操這個人是主張法治的,他執法非常之嚴,令行禁止,不容含糊,這個性格可能在他年輕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

    曹操這個重法治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形勢所迫,一個是性格使然。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