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二 大尾巴羊
關燈
小
中
大
腔、幫兇。
李義府沒多少能耐,隻能幫腔;許敬宗滿腹經綸,便可以幫兇。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洛陽人李奉節狀告太子洗馬(為太子掌管書籍的侍從官)韋季方和監察禦使李巢兩人朋比為奸,圖謀不軌,李治派許敬宗審理此案。
許敬宗想到了當年長孫無忌利用房遺愛謀反案誣陷李恪的事,如法炮制,捏造了長孫無忌謀反的供詞。
李治不敢相信,許敬宗說證據确鑿。
李治傷心地哭着說:我家太不幸了,親戚中總是有人居心不良。
前幾年高陽公主和房遺愛謀反,現在舅舅又是這樣,真叫朕羞見天下人。
許敬宗煽動說:房遺愛乳臭未幹,高陽公主是個女子,他們謀反,能成什麼氣候?長孫無忌可就非同小可。
他幫先帝奪取了天下,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智謀;他當宰相三十年,天下人都懼怕他的權威。
陛下還記得宇文述嗎?臣可是親眼看到過隋炀帝對他們一家的親愛信任。
那可真是權寵無倫,勢傾朝野,言聽計從,不分彼此。
結果怎麼樣呢?炀帝還不是被宇文述的兒子殺了?前車之鑒,陛下該不會忘記吧? 李治當然不會忘記。
這事太宗皇帝曾多次對他說過:隋炀帝死于非命,就因為對宇文父子太寵幸、太信任了。
于是李治又流着眼淚說:就算元舅真的這樣,朕也不忍殺他。
殺了元舅,叫天下人怎麼看朕,後代人怎麼看朕啊!許敬宗這時又再次發揮他曆史學家的作用了。
許敬宗說:漢文帝的母舅薄昭因殺人獲罪,文帝命百官往哭,含淚把他處死,至今人稱聖明。
長孫無忌的罪大得多,陛下有何不忍?古人雲: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陛下如果姑息養奸,将來變亂生于肘腋,隻怕後悔莫及。
李治完全被這個博學多才的曆史學家所說服。
他不再過問長孫無忌的案子,全都交給許敬宗去辦理,甚至沒有差人把長孫無忌召來核實一下。
四月二十二日,長孫無忌的官爵封邑被剝奪,貶往黔州。
牽連到此案的柳奭、韓瑗被除名,于志甯被免官。
七月,許敬宗趁李治下令重審此案之機,派中書舍人袁公輸前往黔州,逼長孫無忌招供反狀并自缢。
接着,與此案有關的官員,或貶,或殺,或充軍,或除名。
可憐長孫無忌一代英豪,兩朝元老,三十年相國,數十載經營,權勢熏天,盤根錯節,卻隻因許敬宗搖唇鼓舌,血口噴人,便一朝傾覆,土崩瓦解,整個集團被連根拔掉。
誰說舌頭不能殺人? 我們現在已無法得知,武則天在此案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但可以肯定,她是拍手稱快的。
就連李治的角色也很暧昧。
表面上看,他是受了許敬宗的蒙蔽,稀裡糊塗地殺了舅舅,而且一直于心不忍。
但沒有他的首肯、默認、縱容,許敬宗能有那麼大的狗膽,又下得了那麼重的毒手?也許,李治也好,武則天也好,都沒給許敬宗什麼指示或暗示,一切都是許敬宗自作聰明的投其所好。
這其實也正是小人的本事。
他們總是能知道主子想要什麼想幹什麼,然後主動把主子想幹又不便明說的事辦好。
這同時也是小人的可憐之處:他們不但必須幫主子幹壞事,還必須幫主子背罪名。
看着政敵們人仰馬翻,許敬宗笑了,武則天笑了,李治大概也笑了。
不過,李治很快就笑不起來。
他發現,除掉了長孫無忌集團後,權力好像并沒有回到自己手上。
他這個皇帝當得還是不開心。
有一件事情對他刺激很大。
這件事是武則天的那個走狗李義府引起的。
李義府這個家夥,仗着自己是武則天的親信死黨,又掌握着選官之權,便公然鬻官賣爵,為非作歹,連家人也橫行不法,弄得民怨沸騰。
李治看他鬧得太不像話,便把他叫來,語氣溫和地對他說:愛卿的兒子女婿都不太謹慎,多有不法之事。
朕倒是可以幫愛卿掩飾掩飾,不過愛卿也該教訓一下他們才是。
誰知李義府勃然變色,脖子腮幫都漲得通紅,青筋暴起,壓低了聲音一字一句地反問李治:這是誰對陛下說的?李治心想,這難道是臣子在對皇上說話嗎?他強壓怒火,說:隻要朕說的是事實,何必問朕是從哪裡聽來的呢? 這事讓李治很是惱火。
李義府這個狗仗人勢的王八蛋,居然連朕都不放在眼裡,簡直可殺!但,打狗還得看主人。
一想到這條狗的主人,李治便不免有些洩氣。
他對他那位皇後娘娘,是越來越看不懂摸不透了。
他對他自己這個皇帝該怎麼當,也越來越弄不清搞不明了。
過去,面對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他感到有壓力。
現
李義府沒多少能耐,隻能幫腔;許敬宗滿腹經綸,便可以幫兇。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洛陽人李奉節狀告太子洗馬(為太子掌管書籍的侍從官)韋季方和監察禦使李巢兩人朋比為奸,圖謀不軌,李治派許敬宗審理此案。
許敬宗想到了當年長孫無忌利用房遺愛謀反案誣陷李恪的事,如法炮制,捏造了長孫無忌謀反的供詞。
李治不敢相信,許敬宗說證據确鑿。
李治傷心地哭着說:我家太不幸了,親戚中總是有人居心不良。
前幾年高陽公主和房遺愛謀反,現在舅舅又是這樣,真叫朕羞見天下人。
許敬宗煽動說:房遺愛乳臭未幹,高陽公主是個女子,他們謀反,能成什麼氣候?長孫無忌可就非同小可。
他幫先帝奪取了天下,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智謀;他當宰相三十年,天下人都懼怕他的權威。
陛下還記得宇文述嗎?臣可是親眼看到過隋炀帝對他們一家的親愛信任。
那可真是權寵無倫,勢傾朝野,言聽計從,不分彼此。
結果怎麼樣呢?炀帝還不是被宇文述的兒子殺了?前車之鑒,陛下該不會忘記吧? 李治當然不會忘記。
這事太宗皇帝曾多次對他說過:隋炀帝死于非命,就因為對宇文父子太寵幸、太信任了。
于是李治又流着眼淚說:就算元舅真的這樣,朕也不忍殺他。
殺了元舅,叫天下人怎麼看朕,後代人怎麼看朕啊!許敬宗這時又再次發揮他曆史學家的作用了。
許敬宗說:漢文帝的母舅薄昭因殺人獲罪,文帝命百官往哭,含淚把他處死,至今人稱聖明。
長孫無忌的罪大得多,陛下有何不忍?古人雲: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陛下如果姑息養奸,将來變亂生于肘腋,隻怕後悔莫及。
李治完全被這個博學多才的曆史學家所說服。
他不再過問長孫無忌的案子,全都交給許敬宗去辦理,甚至沒有差人把長孫無忌召來核實一下。
四月二十二日,長孫無忌的官爵封邑被剝奪,貶往黔州。
牽連到此案的柳奭、韓瑗被除名,于志甯被免官。
七月,許敬宗趁李治下令重審此案之機,派中書舍人袁公輸前往黔州,逼長孫無忌招供反狀并自缢。
接着,與此案有關的官員,或貶,或殺,或充軍,或除名。
可憐長孫無忌一代英豪,兩朝元老,三十年相國,數十載經營,權勢熏天,盤根錯節,卻隻因許敬宗搖唇鼓舌,血口噴人,便一朝傾覆,土崩瓦解,整個集團被連根拔掉。
誰說舌頭不能殺人? 我們現在已無法得知,武則天在此案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但可以肯定,她是拍手稱快的。
就連李治的角色也很暧昧。
表面上看,他是受了許敬宗的蒙蔽,稀裡糊塗地殺了舅舅,而且一直于心不忍。
但沒有他的首肯、默認、縱容,許敬宗能有那麼大的狗膽,又下得了那麼重的毒手?也許,李治也好,武則天也好,都沒給許敬宗什麼指示或暗示,一切都是許敬宗自作聰明的投其所好。
這其實也正是小人的本事。
他們總是能知道主子想要什麼想幹什麼,然後主動把主子想幹又不便明說的事辦好。
這同時也是小人的可憐之處:他們不但必須幫主子幹壞事,還必須幫主子背罪名。
看着政敵們人仰馬翻,許敬宗笑了,武則天笑了,李治大概也笑了。
不過,李治很快就笑不起來。
他發現,除掉了長孫無忌集團後,權力好像并沒有回到自己手上。
他這個皇帝當得還是不開心。
有一件事情對他刺激很大。
這件事是武則天的那個走狗李義府引起的。
李義府這個家夥,仗着自己是武則天的親信死黨,又掌握着選官之權,便公然鬻官賣爵,為非作歹,連家人也橫行不法,弄得民怨沸騰。
李治看他鬧得太不像話,便把他叫來,語氣溫和地對他說:愛卿的兒子女婿都不太謹慎,多有不法之事。
朕倒是可以幫愛卿掩飾掩飾,不過愛卿也該教訓一下他們才是。
誰知李義府勃然變色,脖子腮幫都漲得通紅,青筋暴起,壓低了聲音一字一句地反問李治:這是誰對陛下說的?李治心想,這難道是臣子在對皇上說話嗎?他強壓怒火,說:隻要朕說的是事實,何必問朕是從哪裡聽來的呢? 這事讓李治很是惱火。
李義府這個狗仗人勢的王八蛋,居然連朕都不放在眼裡,簡直可殺!但,打狗還得看主人。
一想到這條狗的主人,李治便不免有些洩氣。
他對他那位皇後娘娘,是越來越看不懂摸不透了。
他對他自己這個皇帝該怎麼當,也越來越弄不清搞不明了。
過去,面對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他感到有壓力。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