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宿命 第三章 天變(二)
關燈
小
中
大
四分五裂麼?”
“臣等知罪!”所有文武都跪了下來。
自從讨平阿裡不哥後,從來沒有人見過忽必烈發這麼大的火。
有膽小者心中暗自後悔,早知道如此,當初不如跟着呼圖特穆爾留在草原上剿匪了,遼東的天氣雖然差,也好過稀裡糊塗給發到鳥不拉屎的巴鄰萬戶府。
“你們都起來吧,朕今天不想再殺人!”忽必烈罵夠了,歎了口氣,命令衆人平身。
沒等衆人謝恩完畢,旋即下令,讓掌管禦史台的伊實特穆爾、太師伊徹察喇、禦史中丞薩裡曼告老還鄉。
漢系重臣葉李、色目重臣桑哥回家反省。
提拔光祿寺正卿月赤徹爾為宣徽使兼領尚膳院、光祿寺、五城兵馬司。
命博爾術之孫,世襲萬戶玉昔帖木兒掌管禦史台,賜号“月呂魯那顔”(能臣)。
提拔怯薛完澤為太子府詹事、尚書省右丞。
命功臣乞失裡黑的曾孫哈刺哈孫到宗人府聽用。
“比起大宋皇帝,忽必烈陛下英明百倍!”黎貴達純粹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在心裡暗自分 析。
伊實特穆爾、太師伊徹察喇、禦史中薩裡曼等老人下野,月赤徹爾、完澤等“年青”官員快馬加鞭般升官進爵,意味着大元朝徹底來了一次新老交替。
對于動蕩的大元江山來說,朝廷的穩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此後,太子真金不必懷疑自己的繼承人身份,而忽必烈遠征在外也少了很多後顧之優。
忽必烈快刀斬亂麻,幾道旨意将最近“表現不佳”的朝臣換了一個遍。
然後依照太子真金建議,命江南諸省财賦不必運往大都,直接交給伯顔剿匪。
接着宣布文武百官俸祿新标準,按月發放,數額比原來俸祿提高了兩倍有餘,所有官員薪俸今後統一由戶部調撥,而不再允許官員在地方财稅上自行截留。
“謝陛下洪恩!”驚魂初定的諸臣齊聲道。
不準許染指地方财稅,等于堵死了一部分轉運使、宣撫使的财路,京城諸臣也要損失一部分孝敬。
但三倍的俸祿,又讓他們感覺到了浩蕩皇恩。
“朕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忠心的臣子。
朕的江山永遠與諸臣共享!”忽必烈笑着,大聲宣布另一項新政。
“明年開始,百官俸祿皆以金銀頒發,不以實物或交鈔相抵。
來人,把币樣呈上來!” 幾個侍衛匆匆跑出,從内宮中拿出忽必烈和黎貴達、郭守敬等人花盡心思弄出的币樣。
吃了一次交鈔的虧,忽必烈決定效仿南方,貨币全部用金屬鑄造。
至于重量、大小還有貨币中各項金屬含量、比例,大元朝毫不客氣地把邵武科學院的研究成果直接剽竊。
金、銀、銅、青銅,四種鑄造精美,重量均勻的貨币擺到了朝堂上,晃得文武官員們眼睛一亮。
南方那種攜帶方便,面值清晰的貨币在大元朝民間本來就很吃香。
百官們先被忽必烈的天威吓了個半死,接着聞聽自己的俸祿翻番,現在又得知自己的俸祿将直接用金币支付,驚喜交加,跪在地上山呼萬歲。
聽到歡呼聲,忽必烈的心情稍微好轉,指着盤中的金币說道:“鑄币之資,來自國庫存銀。
此物不比交鈔,可以由着性子多印。
今後朝廷能收到多少銀兩,就能鑄多少錢币。
朕能多收一地之稅,就能給爾等多發一地之錢。
若是朕把江南和兩淮全丢了,爾等的俸祿也跟着減半。
咱們君臣富貴與共,苦日子也得一塊兒過!” “萬歲英明!”諸臣再次稱頌。
沒等他們從高興中緩過神來,忽必烈又下了一道聖旨,以太子真金、玉昔帖木兒為首腦,核查百官家産,凡财産來路不明,且數額巨大者,以貪贓罪論處。
家主處斬、子孫為奴,财産全部充公為鑄币之資。
如聞霹靂,所有人又傻了眼。
與紙币不同,金屬貨币更能直接反應國庫有多少本金。
衆人本以為忽必烈鑄币的錢來自于前一段時間炒賣地産的收入,萬萬沒想到皇帝陛下打起了大夥家産的主意。
此刻大元幾乎無官不貪,太子真金如果仔細察下去,不知多少人頭會滾滾而落。
但是,此刻誰都不敢提反對意見。
一旦出言反對,惹惱了忽必烈不說,還等于主動送上門去,告訴皇帝陛下自己是貪官。
心思愚笨的人馬上想起了如何回家轉移财産,心思機靈如黎貴達者,則明白了這是忽必烈默許真金借機鏟除異己,穩固第一繼承人之位的又一記辣手。
一系列雷霆般的改革措施陸續落實下去後,時間己經到了祥興五年二月。
忽必烈将一個相對幹淨、簡單的朝廷交給太子真金,帶着三十萬武裝到牙齒的元軍迅速南下。
同時傳檄各地豪傑,棄械來降者,既往不咎。
堅持抵抗者,誅滅九族。
至于被義軍占領的州縣,則皆以敵國領土對待。
大元兵馬到達之後,開城投降者免死,财産抄沒。
堅持抵抗者,屠城。
大元朝的國庫,快速的被忽必烈父子二人的戰果填滿。
自從讨平阿裡不哥後,從來沒有人見過忽必烈發這麼大的火。
有膽小者心中暗自後悔,早知道如此,當初不如跟着呼圖特穆爾留在草原上剿匪了,遼東的天氣雖然差,也好過稀裡糊塗給發到鳥不拉屎的巴鄰萬戶府。
“你們都起來吧,朕今天不想再殺人!”忽必烈罵夠了,歎了口氣,命令衆人平身。
沒等衆人謝恩完畢,旋即下令,讓掌管禦史台的伊實特穆爾、太師伊徹察喇、禦史中丞薩裡曼告老還鄉。
漢系重臣葉李、色目重臣桑哥回家反省。
提拔光祿寺正卿月赤徹爾為宣徽使兼領尚膳院、光祿寺、五城兵馬司。
命博爾術之孫,世襲萬戶玉昔帖木兒掌管禦史台,賜号“月呂魯那顔”(能臣)。
提拔怯薛完澤為太子府詹事、尚書省右丞。
命功臣乞失裡黑的曾孫哈刺哈孫到宗人府聽用。
“比起大宋皇帝,忽必烈陛下英明百倍!”黎貴達純粹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在心裡暗自分 析。
伊實特穆爾、太師伊徹察喇、禦史中薩裡曼等老人下野,月赤徹爾、完澤等“年青”官員快馬加鞭般升官進爵,意味着大元朝徹底來了一次新老交替。
對于動蕩的大元江山來說,朝廷的穩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此後,太子真金不必懷疑自己的繼承人身份,而忽必烈遠征在外也少了很多後顧之優。
忽必烈快刀斬亂麻,幾道旨意将最近“表現不佳”的朝臣換了一個遍。
然後依照太子真金建議,命江南諸省财賦不必運往大都,直接交給伯顔剿匪。
接着宣布文武百官俸祿新标準,按月發放,數額比原來俸祿提高了兩倍有餘,所有官員薪俸今後統一由戶部調撥,而不再允許官員在地方财稅上自行截留。
“謝陛下洪恩!”驚魂初定的諸臣齊聲道。
不準許染指地方财稅,等于堵死了一部分轉運使、宣撫使的财路,京城諸臣也要損失一部分孝敬。
但三倍的俸祿,又讓他們感覺到了浩蕩皇恩。
“朕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忠心的臣子。
朕的江山永遠與諸臣共享!”忽必烈笑着,大聲宣布另一項新政。
“明年開始,百官俸祿皆以金銀頒發,不以實物或交鈔相抵。
來人,把币樣呈上來!” 幾個侍衛匆匆跑出,從内宮中拿出忽必烈和黎貴達、郭守敬等人花盡心思弄出的币樣。
吃了一次交鈔的虧,忽必烈決定效仿南方,貨币全部用金屬鑄造。
至于重量、大小還有貨币中各項金屬含量、比例,大元朝毫不客氣地把邵武科學院的研究成果直接剽竊。
金、銀、銅、青銅,四種鑄造精美,重量均勻的貨币擺到了朝堂上,晃得文武官員們眼睛一亮。
南方那種攜帶方便,面值清晰的貨币在大元朝民間本來就很吃香。
百官們先被忽必烈的天威吓了個半死,接着聞聽自己的俸祿翻番,現在又得知自己的俸祿将直接用金币支付,驚喜交加,跪在地上山呼萬歲。
聽到歡呼聲,忽必烈的心情稍微好轉,指着盤中的金币說道:“鑄币之資,來自國庫存銀。
此物不比交鈔,可以由着性子多印。
今後朝廷能收到多少銀兩,就能鑄多少錢币。
朕能多收一地之稅,就能給爾等多發一地之錢。
若是朕把江南和兩淮全丢了,爾等的俸祿也跟着減半。
咱們君臣富貴與共,苦日子也得一塊兒過!” “萬歲英明!”諸臣再次稱頌。
沒等他們從高興中緩過神來,忽必烈又下了一道聖旨,以太子真金、玉昔帖木兒為首腦,核查百官家産,凡财産來路不明,且數額巨大者,以貪贓罪論處。
家主處斬、子孫為奴,财産全部充公為鑄币之資。
如聞霹靂,所有人又傻了眼。
與紙币不同,金屬貨币更能直接反應國庫有多少本金。
衆人本以為忽必烈鑄币的錢來自于前一段時間炒賣地産的收入,萬萬沒想到皇帝陛下打起了大夥家産的主意。
此刻大元幾乎無官不貪,太子真金如果仔細察下去,不知多少人頭會滾滾而落。
但是,此刻誰都不敢提反對意見。
一旦出言反對,惹惱了忽必烈不說,還等于主動送上門去,告訴皇帝陛下自己是貪官。
心思愚笨的人馬上想起了如何回家轉移财産,心思機靈如黎貴達者,則明白了這是忽必烈默許真金借機鏟除異己,穩固第一繼承人之位的又一記辣手。
一系列雷霆般的改革措施陸續落實下去後,時間己經到了祥興五年二月。
忽必烈将一個相對幹淨、簡單的朝廷交給太子真金,帶着三十萬武裝到牙齒的元軍迅速南下。
同時傳檄各地豪傑,棄械來降者,既往不咎。
堅持抵抗者,誅滅九族。
至于被義軍占領的州縣,則皆以敵國領土對待。
大元兵馬到達之後,開城投降者免死,财産抄沒。
堅持抵抗者,屠城。
大元朝的國庫,快速的被忽必烈父子二人的戰果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