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二章 迷局(一)

關燈
帶着血的赤腳,從滾燙的土地上踏過,每一步,都留下暗紅的血迹。

     幹枯的小腿,褴褛的衣衫,被繩子磨出血的肩膀。

    幾千名抓來的民壯,在一千餘新附軍的押送下,拉着糧草車,走在山間小路上。

     天熱得如蒸籠般,沒有一絲風。

    地上的草已經呈熟綠色,隐隐有蒸汽從草叢中冒出來,帶着濃濃的腐臭味道。

     那是屍體腐敗後發出的臭氣。

    從潮州、大蒲到南靖、漳州,蒙古人索都成功制造了大面積的無人區。

    很多村鎮被他屠戮得不剩一人,野狗和野狼在屍體堆中成群結隊徘徊,用嚎叫聲對索都這個殺人王置以最高敬意。

     率獸食人,莫過于此。

    山路上,商旅已經斷絕。

    給索都運糧的新附軍每走一段距離,就不得不停下來,将身後越綴越多的野獸趕走。

    這些吃人肉吃順了嘴的牲畜已經分不清楚死人和活人的區别,隻要看見人走過,眼睛就會變得血紅,流着長長的口水跟在身後。

     無人區,并不意味着太平。

     帶隊的新附軍将領知道這個道理。

     在群山背後,密林之間,躲藏着無數雙仇恨的眼睛。

    如今,這些當地人已經不分旗号,也不是為了大宋,他們心中隻記得一個“恨”字,家園被毀之恨。

     所以,隻要有人站出來,允諾帶領大夥報仇,幾天内,肯定能拉起上百号人馬。

     送給索都的軍糧已經被劫了三次,這是第四次向上送。

    天再熱,帶隊的新附軍将領也不敢讓隊伍停下來休息。

     一旦被山中的“土匪”知道糧隊經過的消息,肯定會蜂擁而來,多少士兵護衛都未必管用。

    那些失去家園的百姓,搶了朝廷的糧,頂多被抓住處死。

    不搶糧食,就要餓死。

    一樣的死,倒不如提起刀來痛快些。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況且群盜背後,還有兩支正規軍隊伍在支持。

     杜浒和方勝,他們一個以水為界,一個以山為家,見到北元旗号,絕不留情。

    索都在潮、漳一帶征剿了一個多月,非但沒把“匪患”剿滅,反而讓二人的勢力越來越大。

    如今,大一點的江面,已經沒有元軍肯靠近,高一點的山梁,小股元軍見到了,也向躲瘟疫般,遠遠地繞過去,生怕上面藏有埋伏。

     “哎,盡人力,聽天命吧!大不了,把糧草一丢,我也去當土匪!”新附軍千夫長王文傑沮喪地想。

    前方的戰局越打越亂,索都還在漳州一帶剿匪,劉深一直沒能越過九龍江,反而在許夫人的接連反擊下,吃了好幾次大虧。

    元軍身後的廣南,又被大宋偷偷摸摸地攻下了。

    眼見着,大宋軍馬在張世傑的調動下四處收複失地,天知道後面的情況會怎麼樣。

     江山屬于大元,屬于大宋,不需要平頭奴子關心。

    亂世之中,活命才是第一要務。

     “砰!”前面發出一聲巨響,輕煙順着樹梢竄上了半空。

     幾支羽箭樹林後射出來,将前面開路的新附軍射翻。

    半面旌旗高舉出林,葬兮兮的旗面上,繡着一個鬥大的“破虜”二字。

     “是破虜軍!”幾個押糧的士兵同時尖叫起來。

    伴着他們慌亂的呼喝聲,林間射出的羽箭更密集,喊殺聲此起彼伏。

     “砰、砰!”巨大的爆炸聲接二連三,濃煙與烈火卷過,将士兵們熏得烏眉皂眼,狼狽奔逃。

     “将軍,……”幾個百夫長回頭看向王文傑,用目光向他咨詢如何應對。

     “怎麼辦,跑呗!”王文傑當機立斷,一帶戰馬頭,轉身向來路沖去。

    千餘新附軍見狀,跟在他身後撒開雙腿,轉眼就沒了蹤影。

     樹林後,閃出了幾千号拿着菜刀、木棒和鋤頭的畬人。

    唯一一個披着盔甲的人走在最前方,翻翻糧車,一腳踢在運糧的民壯的屁股上。

     “起來,不要裝死,把糧草給我推到山寨裡去!”生硬的官話,聽着陰陽怪氣,配上那身古怪的裝束,更令人感到恐懼。

     “好漢饒命,好漢饒命!”老實巴交地民夫們趴在地上哭喊。

    不是破虜軍,是打着破虜軍旗号的野人,真的幫他們推了糧食進山,事後少不得被殺人滅口。

     “喊什麼,長沒長卵蛋!”穿着盔甲的将領皺皺眉頭,盡量擺出一幅威風凜凜的樣子。

    “你家大爺文天祥大都督帳下,破虜軍左路大元帥,開國大将軍黃華,不殺無辜。

    幫我把糧草推上山去,少不得你的賞錢!” 真的?民壯不敢相信地擡起頭,上下打量着附近這支衣衫褴褛的隊伍。

    老人、兒童、女人,各個年齡應有盡有。

    做戰勝利的興奮挂在臉上,卻難以掩飾他們臉上因長期饑餓而産生的菜色。

     幾百個民壯陸續爬起來,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