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薄暮 第一章 弄潮(八)
關燈
小
中
大
窗,透過窗口的薄紗,大宋皇帝看到了遠處黑漆漆帶着綠色的陸地。
那是一片令他魂牽夢萦的地方,自從一天夜裡,他在睡夢中被人叫醒,披上象征的權位的黃袍後,他就知道,那是他的責任。
甲闆上響起匆匆的腳步聲,得到暗示的宮女,太監,慌張地跑着,去通知未曾出戰的大臣和随軍太醫。
遠處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張世傑的帥艦已經靠岸,越來越多的大宋将士棄船登陸,整隊向廣州城攻去。
十餘萬大軍的協力攻擊下,沒有城牆的廣州支持不過今晚。
那是我大宋的土地!小皇帝戀戀不舍地看着。
外邊的海浪已經減小,這場風暴已經臨近了尾聲。
陽光從雲層下透出來,給海面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皇上!”樞密副使陸秀夫哽咽着,跪在皇帝身後叫道。
從皇帝反常的舉止上,他已經明白了,這是回光返照。
“陸中丞,你來了!”小皇帝回過頭,仿佛刹那間走向成熟,不在“夫子”稱呼他,而換了君臣之間非常正式的稱謂。
“臣在!皇上,我們大獲全勝,請皇上寬心!”陸秀夫哽咽着叩頭。
“大勝,好啊,希望諸将能同心協力,将鞑子趕回漠北”小皇帝喘息着,感覺到一陣暈眩。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坐在馬背上,指揮着三軍,追逐着鞑子的旗幟,一直将那些殘暴的劫掠着趕過長江,趕過黃河,趕過燕山。
那是大宋失去了數百年的江山,很少人再記得,自己是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皇上,您寬心安歇吧!”陸秀夫低聲勸告。
透過窗外的光,他看到死亡的灰色迅速在小皇帝的臉上蔓延。
這讓他感到揪心地痛。
都是那些不顧綱常的賊子鬧的,老夫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查清楚這件事的主謀。
“衛王殿下呢?”小皇帝掃視衆人,低聲問道。
“大哥,我在這兒!”八歲的衛王趙昺從門外蹦進來,大聲喊道:“剛才太精彩了,我看見咱們大宋戰艦,一齊殺過去,頃刻就拿下了海灘……”看看衆人肅穆的表情,衛王趙昺瞪大眼睛,不知道是否該說下去。
“你不怕?”小皇帝拉着弟弟的手,如一個父親般問道。
“不怕,都說蒙古人厲害,咱們七八個打一個,怕他做甚!”衛王天真地回答,計算着守軍和自己這一方的軍隊數量比。
“有時候,作戰未必光憑數量。
将士齊心,君臣和睦,多念着國家,少圖些虛名”小皇帝喘氣着,把衛王拉到陸秀夫面前,“陸大人……” “皇上!”陸秀夫以頭觸地,泣不成聲! “朕将衛王交給你,希望你們能盡快整合我大宋力量……”,皇帝喘息着,咳嗽着,貼身太監趕緊上前,架起他委頓的身體。
“哥,你怎麼了!”衛王驚詫地看着自己的哥哥瞬間失去力氣,大聲喊着,情急之下,忘記了皇家禮節。
“難為你了……”飽經憂患的皇帝知道自己大限已到,經曆了兩年多流離的他,心理成熟程度遠遠高于普通兒童,伸手摸索着弟弟的臉,喘息着說道:“當今之時,大宋再不可弄那些義氣之争,你記住,天下賢臣,末過于文丞相……” “哥……”衛王扯着嗓子哭道,抱着哥哥的胳膊,感覺到體溫一絲絲遠離。
“皇上…”,樓船上響起大聲的哭喊,文臣們哭叫着,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皇帝死了,就在即将入城的刹那,皇帝駕崩了。
這不是天要亡大宋麼,幾個忠心的文官絕望地哭着,以頭搶地。
“這個不知好歹的家夥終于走了,看看誰還敢胡鬧!”幾個因“勤王”有功而火速爬上來的地方豪強私下交換着目光,思考着下一步,是繼續追随大宋,為家族博取利益。
還是見好就收,去北元那裡請賞。
那邊對待降員,基本上是保持原來職位,并有機會獲得回鄉守土的榮耀。
天晴了,彩虹從海與陸地之間升了起來,一條漂亮的大魚突然躍出水面,潔白的腹部,在陽光下閃出金色。
“黃龍出水,黃龍出水啊”,臨近的戰艦上,有不明白禦舟情況的水手大聲喊道。
禦舟上,忙碌的大臣們偷眼望去,看到一條又一條大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仿佛一個儀仗隊出行。
緊接着,一條巨大,修長的身影躍出,看不見頭,看不見尾巴,隻看見腹部美麗的鱗片,陽光下,宛若镏金。
“黃龍出水,天佑大宋,天佑大宋啊!”帶着眼淚的禮部官員大喊道,貌似癫狂。
“黃龍出水,黃龍出水,我大宋不亡啊,我大宋不亡啊!”樞密副使陸秀夫第一個反應過來,從船艙中跑出,跑上甲闆,邊跑,邊大聲喊。
也許是彩虹,也許是條巨魚,陸秀夫不敢細看。
皇帝在這個時候病故,他需要動用一切手段來穩固人心。
而天降祥瑞,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陛下!”楊太後抱着小皇帝的屍體,哀哀的哭道。
他知道陸秀夫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她的一個兒子已經為了大宋江山的延續而犧牲掉,馬上,另一個兒子又要坐在那左右為難的位置上。
“陛下節哀!”有機靈者沖着衛王跪倒。
“陛下,我!”衛王指着自己的鼻子,看看母親懷裡的哥哥,轉身躲開衆人的跪拜,抱着哥哥的身體拼命搖晃,哭得聲嘶力竭。
“黃龍出水,天降聖君”,數日後,由廣州府衙門臨時改建的行宮中,衛王坐在了自己哥哥的座位上。
皇帝趙昰暫時葬在香山(中山),廟号端宗。
“萬歲,萬歲,萬萬歲!”新帝趙昺坐在龍椅子上,茫然地看着衆文武按序跪倒,恭賀自己的登基大典。
坐在這裡,可以居高臨下地看清楚諸位大臣的臉,甚至能看清楚張世傑和陸秀夫二人鬓角的白發。
丞相陳宜中去安南未歸,朝中諸事基本由張世傑來決定。
幾經權衡後,行朝對人事上又做了大幅度調整。
張世傑光複廣州有功,封越國公,進太傅。
文天祥長期在外牽制敵軍,勞苦功高,進信國公,封少保銜,兼天下兵馬大都督。
夏士林參政知事,王德同知樞密院事,張德殿前都檢點。
陸秀夫為右丞相,與文天祥同職,負責行朝内籌軍旅,外調工匠。
另一個天下兵馬大都督的銜,繼續由張世傑兼任。
觀文殿大學士曾淵子任山陵使,負責保護端宗的遺骨,待光複舊日山河後,還葬祖陵。
“萬歲,太後,臣有本奏!”賀喜完畢,殿前都檢點張德出班,舉芴施禮。
“張愛卿請講!”新皇帝趙昺按照陸秀夫事先教導的禮儀,客氣地擡擡手,示意張德不必多禮。
“啟禀萬歲,廣州乃四戰之地,不宜為都。
況且兩年之内,六度易手。
城牆已經被賊人達春所毀,城内房屋破敗。
是以,臣請陛下擇日起駕,移跸他所……” 話未說完,滿朝上下立刻響起一片嗡嗡之聲。
文武百官議論着,臉上都出現了恐懼的表情。
海上漂流太久了,至今,他們躺在床上,還感覺到大地在浮動。
如果再次出海,很多人都未必保證自己活着上岸。
“嗯哼!”右丞相陸秀夫輕輕發出了一聲咳嗽,示意百官注意禮節。
所有的嘈雜聲都被壓了下去,在
那是一片令他魂牽夢萦的地方,自從一天夜裡,他在睡夢中被人叫醒,披上象征的權位的黃袍後,他就知道,那是他的責任。
甲闆上響起匆匆的腳步聲,得到暗示的宮女,太監,慌張地跑着,去通知未曾出戰的大臣和随軍太醫。
遠處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張世傑的帥艦已經靠岸,越來越多的大宋将士棄船登陸,整隊向廣州城攻去。
十餘萬大軍的協力攻擊下,沒有城牆的廣州支持不過今晚。
那是我大宋的土地!小皇帝戀戀不舍地看着。
外邊的海浪已經減小,這場風暴已經臨近了尾聲。
陽光從雲層下透出來,給海面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皇上!”樞密副使陸秀夫哽咽着,跪在皇帝身後叫道。
從皇帝反常的舉止上,他已經明白了,這是回光返照。
“陸中丞,你來了!”小皇帝回過頭,仿佛刹那間走向成熟,不在“夫子”稱呼他,而換了君臣之間非常正式的稱謂。
“臣在!皇上,我們大獲全勝,請皇上寬心!”陸秀夫哽咽着叩頭。
“大勝,好啊,希望諸将能同心協力,将鞑子趕回漠北”小皇帝喘息着,感覺到一陣暈眩。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坐在馬背上,指揮着三軍,追逐着鞑子的旗幟,一直将那些殘暴的劫掠着趕過長江,趕過黃河,趕過燕山。
那是大宋失去了數百年的江山,很少人再記得,自己是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皇上,您寬心安歇吧!”陸秀夫低聲勸告。
透過窗外的光,他看到死亡的灰色迅速在小皇帝的臉上蔓延。
這讓他感到揪心地痛。
都是那些不顧綱常的賊子鬧的,老夫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查清楚這件事的主謀。
“衛王殿下呢?”小皇帝掃視衆人,低聲問道。
“大哥,我在這兒!”八歲的衛王趙昺從門外蹦進來,大聲喊道:“剛才太精彩了,我看見咱們大宋戰艦,一齊殺過去,頃刻就拿下了海灘……”看看衆人肅穆的表情,衛王趙昺瞪大眼睛,不知道是否該說下去。
“你不怕?”小皇帝拉着弟弟的手,如一個父親般問道。
“不怕,都說蒙古人厲害,咱們七八個打一個,怕他做甚!”衛王天真地回答,計算着守軍和自己這一方的軍隊數量比。
“有時候,作戰未必光憑數量。
将士齊心,君臣和睦,多念着國家,少圖些虛名”小皇帝喘氣着,把衛王拉到陸秀夫面前,“陸大人……” “皇上!”陸秀夫以頭觸地,泣不成聲! “朕将衛王交給你,希望你們能盡快整合我大宋力量……”,皇帝喘息着,咳嗽着,貼身太監趕緊上前,架起他委頓的身體。
“哥,你怎麼了!”衛王驚詫地看着自己的哥哥瞬間失去力氣,大聲喊着,情急之下,忘記了皇家禮節。
“難為你了……”飽經憂患的皇帝知道自己大限已到,經曆了兩年多流離的他,心理成熟程度遠遠高于普通兒童,伸手摸索着弟弟的臉,喘息着說道:“當今之時,大宋再不可弄那些義氣之争,你記住,天下賢臣,末過于文丞相……” “哥……”衛王扯着嗓子哭道,抱着哥哥的胳膊,感覺到體溫一絲絲遠離。
“皇上…”,樓船上響起大聲的哭喊,文臣們哭叫着,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皇帝死了,就在即将入城的刹那,皇帝駕崩了。
這不是天要亡大宋麼,幾個忠心的文官絕望地哭着,以頭搶地。
“這個不知好歹的家夥終于走了,看看誰還敢胡鬧!”幾個因“勤王”有功而火速爬上來的地方豪強私下交換着目光,思考着下一步,是繼續追随大宋,為家族博取利益。
還是見好就收,去北元那裡請賞。
那邊對待降員,基本上是保持原來職位,并有機會獲得回鄉守土的榮耀。
天晴了,彩虹從海與陸地之間升了起來,一條漂亮的大魚突然躍出水面,潔白的腹部,在陽光下閃出金色。
“黃龍出水,黃龍出水啊”,臨近的戰艦上,有不明白禦舟情況的水手大聲喊道。
禦舟上,忙碌的大臣們偷眼望去,看到一條又一條大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仿佛一個儀仗隊出行。
緊接着,一條巨大,修長的身影躍出,看不見頭,看不見尾巴,隻看見腹部美麗的鱗片,陽光下,宛若镏金。
“黃龍出水,天佑大宋,天佑大宋啊!”帶着眼淚的禮部官員大喊道,貌似癫狂。
“黃龍出水,黃龍出水,我大宋不亡啊,我大宋不亡啊!”樞密副使陸秀夫第一個反應過來,從船艙中跑出,跑上甲闆,邊跑,邊大聲喊。
也許是彩虹,也許是條巨魚,陸秀夫不敢細看。
皇帝在這個時候病故,他需要動用一切手段來穩固人心。
而天降祥瑞,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陛下!”楊太後抱着小皇帝的屍體,哀哀的哭道。
他知道陸秀夫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她的一個兒子已經為了大宋江山的延續而犧牲掉,馬上,另一個兒子又要坐在那左右為難的位置上。
“陛下節哀!”有機靈者沖着衛王跪倒。
“陛下,我!”衛王指着自己的鼻子,看看母親懷裡的哥哥,轉身躲開衆人的跪拜,抱着哥哥的身體拼命搖晃,哭得聲嘶力竭。
“黃龍出水,天降聖君”,數日後,由廣州府衙門臨時改建的行宮中,衛王坐在了自己哥哥的座位上。
皇帝趙昰暫時葬在香山(中山),廟号端宗。
“萬歲,萬歲,萬萬歲!”新帝趙昺坐在龍椅子上,茫然地看着衆文武按序跪倒,恭賀自己的登基大典。
坐在這裡,可以居高臨下地看清楚諸位大臣的臉,甚至能看清楚張世傑和陸秀夫二人鬓角的白發。
丞相陳宜中去安南未歸,朝中諸事基本由張世傑來決定。
幾經權衡後,行朝對人事上又做了大幅度調整。
張世傑光複廣州有功,封越國公,進太傅。
文天祥長期在外牽制敵軍,勞苦功高,進信國公,封少保銜,兼天下兵馬大都督。
夏士林參政知事,王德同知樞密院事,張德殿前都檢點。
陸秀夫為右丞相,與文天祥同職,負責行朝内籌軍旅,外調工匠。
另一個天下兵馬大都督的銜,繼續由張世傑兼任。
觀文殿大學士曾淵子任山陵使,負責保護端宗的遺骨,待光複舊日山河後,還葬祖陵。
“萬歲,太後,臣有本奏!”賀喜完畢,殿前都檢點張德出班,舉芴施禮。
“張愛卿請講!”新皇帝趙昺按照陸秀夫事先教導的禮儀,客氣地擡擡手,示意張德不必多禮。
“啟禀萬歲,廣州乃四戰之地,不宜為都。
況且兩年之内,六度易手。
城牆已經被賊人達春所毀,城内房屋破敗。
是以,臣請陛下擇日起駕,移跸他所……” 話未說完,滿朝上下立刻響起一片嗡嗡之聲。
文武百官議論着,臉上都出現了恐懼的表情。
海上漂流太久了,至今,他們躺在床上,還感覺到大地在浮動。
如果再次出海,很多人都未必保證自己活着上岸。
“嗯哼!”右丞相陸秀夫輕輕發出了一聲咳嗽,示意百官注意禮節。
所有的嘈雜聲都被壓了下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