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斜陽 第三章 選擇(五)
關燈
小
中
大
前,想問大人一句明白話。
”李興再一次抱拳答謝,主動走到劊子手刀下。
殺将留兵,是兩軍交戰的慣例,他自知今天難逃一死,索性圖個痛快。
“太後降了,朝廷降了,各地将領望風請降者不計其數。
那些高官、名儒,還有孔家子孫,早就受了大元的冊封。
他們降得,為什麼我等草民就降不得。
李某出身江湖,沒吃過趙家的飯,大人一代人傑,千萬别拿君臣大義來糊弄李某這将死之人”! 嘈雜聲一下子被李興的問話壓了下去,萬餘雙目光看向文天祥,包括破虜軍将領,都期待着一個答案。
他們很多人戰,卻不知道為何而戰。
混亂的時局讓人迷惑,渺茫的前途讓人絕望。
如果不是文天祥一力在支撐,很多人,早就會散去,放任這個江山改朝換代了。
“這?”文天祥遲疑了一下,覺得雙頰發燙。
他亦是理學名流,平素以忠孝教導百姓那幾個理學名家,正在朝堂上給忽必烈的臣子講君臣大義。
現在李興問得不無道理,自古以來,君臣大義這方面,每個朝廷對草民的要求甚高,對官員和名流的要求又太低。
每當想到這些,文天祥都覺得是一種羞辱,不光是對理學,而且是對華夏文明的羞辱。
文忠的記憶,沒給他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
他的所學,也不能接受文忠世界大統的思維。
一次次記憶與現實的辯論中,他始終堅持的是,自己首先是一個宋人,然後再談學術流派。
“大宋天命在不在我不知道,但我華夏國運卻永遠在”,文天祥猛然挺直了消瘦的身軀,對着萬餘雙眼睛大聲說道,一霎那,幾句話從心底吼了出來,在校場上空回蕩,“我知道,朝廷降了,儒林降了,還有無數吃了朝廷俸祿的大官降了,你們有無數理由投降。
但文某鬥膽問大家一句,你們還是男人麼。
看着自己的家園被人燒了,女人被搶了,孩子被人殺了,卻在一旁幫兇手搖旗呐喊,你們活得不窩囊麼”? 沒有人料到,當朝丞相的嘴裡,會冒出這樣的大實話來。
想想被蒙古鐵騎踐踏過後的家園,想想死在鞑子手中的父老鄉親,很多破虜軍戰士難過的低下頭去。
廣場上,俘虜們發出的嘈雜聲一下子被打斷,所有人愣愣的,不知如何回應文天祥的問話。
“不為朝廷,為一個男人的尊嚴而戰,可以麼?” 沒人這樣問過他們。
帶隊的官長說,蒙古人天下無敵,大宋國運盡了,所以他們有足夠的理由換個主子效忠。
反正改朝換代是很正常的事,秦、漢、隋、唐,哪個朝代能屹立千年? “你們沒吃過官家的米,朝廷除了從你們頭上征稅外,沒管過你們死活,所以大宋興亡,與你們沒有半點關系。
這話沒錯,也有道理。
但華夏的興亡呢,我們的先輩幾千年積累起來的财富和文明呢?你自己的家、女人和孩子呢?” “朝廷降了,我們的家園還在。
儒林降了,千古的文明還在。
一個文明決不會因為一個理念的消亡而消亡…….”文天祥大聲說着,不管眼前這些滿臉茫然的士兵是否能聽懂,這些話,文天祥分不清楚哪一部分另一個世界文忠,哪一部分屬于自己。
但這些思維,經過了百丈嶺上日日夜夜,已經深深的和文天祥自己的思維融和在一起。
今天受到李興等人的刺激而迸發,迸發得暢快淋漓。
比那些君臣大義,子曰詩雲暢快得多。
“文某今天不以大宋丞相,隻以一個江南百姓的身份告訴你們,文某和身後這數千兄弟,血戰,從來為的就不是大宋官家,我們守衛的,是華夏的文明,是不給鞑子當狗的尊嚴”! 寂靜的校場上,文天祥沙啞卻擲地有聲的話在回蕩。
所有人呆住了,包括一直追随在文天祥身側的杜浒和鄒洬。
半晌,才有一個俘虜軍官回過神來,茫然地問道“說我們給鞑子當狗,大宋官家不一樣拿我們當狗使喚”? “那你們是否願意,加入破虜軍,維護一個男人不當狗的權力,不給任何人當狗”,文天祥盯着問話者的眼睛,問得坦誠而認真。
“你要放了我,讓我加入”,千夫長張元驚詫地問,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被按在地上的幾個俘虜軍官掙紮了一下,挺直了身子,期待地看着文天祥,等着那個決定命運的答案。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如果你想為華夏盡一份力,文某沒有權力阻止你。
不是你,是你們,想加入的,就去各自整頓部曲,從明天開始接受破虜軍訓練,讓他們教你們怎麼打仗,怎麼當男人”,文天祥笑着回答,喊了半天,他的嗓子有點啞。
“丞相…”陳龍複和劉子俊同時喊了一聲,想出言阻止,一下子吸納這麼多新附軍,隊伍的戰鬥力短時間内肯定要下降一大截。
給養,兵刃配備,還有防止元軍奸細的滲透工作都會加重。
“我相信他們,沒有人天生願意當奴隸”,文天祥笑着打斷了陳龍複和劉子俊的建議。
回過頭,對着正發呆的杜浒說道,“給他們松綁,願意走的,放他們離開。
留下來的,明天開始就是你和張唐的部下,
”李興再一次抱拳答謝,主動走到劊子手刀下。
殺将留兵,是兩軍交戰的慣例,他自知今天難逃一死,索性圖個痛快。
“太後降了,朝廷降了,各地将領望風請降者不計其數。
那些高官、名儒,還有孔家子孫,早就受了大元的冊封。
他們降得,為什麼我等草民就降不得。
李某出身江湖,沒吃過趙家的飯,大人一代人傑,千萬别拿君臣大義來糊弄李某這将死之人”! 嘈雜聲一下子被李興的問話壓了下去,萬餘雙目光看向文天祥,包括破虜軍将領,都期待着一個答案。
他們很多人戰,卻不知道為何而戰。
混亂的時局讓人迷惑,渺茫的前途讓人絕望。
如果不是文天祥一力在支撐,很多人,早就會散去,放任這個江山改朝換代了。
“這?”文天祥遲疑了一下,覺得雙頰發燙。
他亦是理學名流,平素以忠孝教導百姓那幾個理學名家,正在朝堂上給忽必烈的臣子講君臣大義。
現在李興問得不無道理,自古以來,君臣大義這方面,每個朝廷對草民的要求甚高,對官員和名流的要求又太低。
每當想到這些,文天祥都覺得是一種羞辱,不光是對理學,而且是對華夏文明的羞辱。
文忠的記憶,沒給他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
他的所學,也不能接受文忠世界大統的思維。
一次次記憶與現實的辯論中,他始終堅持的是,自己首先是一個宋人,然後再談學術流派。
“大宋天命在不在我不知道,但我華夏國運卻永遠在”,文天祥猛然挺直了消瘦的身軀,對着萬餘雙眼睛大聲說道,一霎那,幾句話從心底吼了出來,在校場上空回蕩,“我知道,朝廷降了,儒林降了,還有無數吃了朝廷俸祿的大官降了,你們有無數理由投降。
但文某鬥膽問大家一句,你們還是男人麼。
看着自己的家園被人燒了,女人被搶了,孩子被人殺了,卻在一旁幫兇手搖旗呐喊,你們活得不窩囊麼”? 沒有人料到,當朝丞相的嘴裡,會冒出這樣的大實話來。
想想被蒙古鐵騎踐踏過後的家園,想想死在鞑子手中的父老鄉親,很多破虜軍戰士難過的低下頭去。
廣場上,俘虜們發出的嘈雜聲一下子被打斷,所有人愣愣的,不知如何回應文天祥的問話。
“不為朝廷,為一個男人的尊嚴而戰,可以麼?” 沒人這樣問過他們。
帶隊的官長說,蒙古人天下無敵,大宋國運盡了,所以他們有足夠的理由換個主子效忠。
反正改朝換代是很正常的事,秦、漢、隋、唐,哪個朝代能屹立千年? “你們沒吃過官家的米,朝廷除了從你們頭上征稅外,沒管過你們死活,所以大宋興亡,與你們沒有半點關系。
這話沒錯,也有道理。
但華夏的興亡呢,我們的先輩幾千年積累起來的财富和文明呢?你自己的家、女人和孩子呢?” “朝廷降了,我們的家園還在。
儒林降了,千古的文明還在。
一個文明決不會因為一個理念的消亡而消亡…….”文天祥大聲說着,不管眼前這些滿臉茫然的士兵是否能聽懂,這些話,文天祥分不清楚哪一部分另一個世界文忠,哪一部分屬于自己。
但這些思維,經過了百丈嶺上日日夜夜,已經深深的和文天祥自己的思維融和在一起。
今天受到李興等人的刺激而迸發,迸發得暢快淋漓。
比那些君臣大義,子曰詩雲暢快得多。
“文某今天不以大宋丞相,隻以一個江南百姓的身份告訴你們,文某和身後這數千兄弟,血戰,從來為的就不是大宋官家,我們守衛的,是華夏的文明,是不給鞑子當狗的尊嚴”! 寂靜的校場上,文天祥沙啞卻擲地有聲的話在回蕩。
所有人呆住了,包括一直追随在文天祥身側的杜浒和鄒洬。
半晌,才有一個俘虜軍官回過神來,茫然地問道“說我們給鞑子當狗,大宋官家不一樣拿我們當狗使喚”? “那你們是否願意,加入破虜軍,維護一個男人不當狗的權力,不給任何人當狗”,文天祥盯着問話者的眼睛,問得坦誠而認真。
“你要放了我,讓我加入”,千夫長張元驚詫地問,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被按在地上的幾個俘虜軍官掙紮了一下,挺直了身子,期待地看着文天祥,等着那個決定命運的答案。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如果你想為華夏盡一份力,文某沒有權力阻止你。
不是你,是你們,想加入的,就去各自整頓部曲,從明天開始接受破虜軍訓練,讓他們教你們怎麼打仗,怎麼當男人”,文天祥笑着回答,喊了半天,他的嗓子有點啞。
“丞相…”陳龍複和劉子俊同時喊了一聲,想出言阻止,一下子吸納這麼多新附軍,隊伍的戰鬥力短時間内肯定要下降一大截。
給養,兵刃配備,還有防止元軍奸細的滲透工作都會加重。
“我相信他們,沒有人天生願意當奴隸”,文天祥笑着打斷了陳龍複和劉子俊的建議。
回過頭,對着正發呆的杜浒說道,“給他們松綁,願意走的,放他們離開。
留下來的,明天開始就是你和張唐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