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斜陽 第三章 選擇(三)
關燈
小
中
大
“還要等片刻,等所有火炮都矯正到同樣角度,給邵武城來一次齊射,絕對能把黃去疾那個無膽匪類吓走”,吳希奭笑了笑,用手點城頭上忙碌的人群,興沖沖的說道,“剛才對面的床子弩射了一輪,卻沒傷到我一個士兵,估計他們那裡真打過仗的老兵不多,沒見過您說的那種蒙古人鑄的巨炮”。
文天祥點點頭,并不幹涉吳希奭的具體指揮。
在文忠的記憶中,他還學會了如何做一個好上司。
雖然那段記憶沒教他如何制訂戰略,但明白的告訴了他,一個優秀的統帥需要做的是統籌全局,而不是諸葛武侯那樣事必躬親。
關于蒙古巨炮的傳說也是文忠的記憶,文天祥和所有人在戰場上都沒見過,老對手李恒和張弘範的部隊也沒配備。
但作為抱着甯可信其有的态度,文天祥還是把它說了出來,事先提醒衆将,火炮不是破虜軍一家專利。
一個個綠色的小旗子在各個炮位上舉了起來,顯示火炮的角度已經矯正好。
可以做一次性發射。
吳希奭揮動黃色指揮旗,示意各炮手按剛才試射時的裝藥量裝填火藥,準備發射。
破虜軍的炮營剛剛成立不久,目前隻熟練掌握了直射技術,拉高炮口掉射,還屬于吳希奭一個人的專長。
熟悉數術的他,靠着幾十發實心炮彈做試驗,才摸索出一點門徑。
剛才那一炮,不偏不奇飛上了城牆。
吳希奭沒指望每一炮都能直接命中目标,但同樣的裝藥量和角度,至少能保證炮彈的飛行距離和落地點差不多。
“我要是黃去疾,就趁現在派兵出來突擊你的炮營”,監軍劉子俊闆着臉說了一句。
他的職責是時刻關注己方破綻,火炮射擊的第一次準備時間過長,對炮營來說,絕對是一個緻命的弱點。
“黃去疾沒這個膽子,要不然,丞相也不會帶咱們來強攻邵武”,吳希奭笑着回了一句,将手中紅旗舉起,重重的在半空中一揮。
霎那間,日光暗了暗,十幾門火炮噴出耀眼的火光,将一粒粒彈丸呼嘯着送上了城頭。
炮彈落出,煙塵騰起老高,遮住了朝陽,也遮住了城樓的孤單的身影。
饒是事先有所準備,吳希奭依然被炮聲震得兩耳轟鳴,放棄讀書人的斯文,聲嘶力竭的喊道:“吳靖,檢查火炮有無裂縫,吳康,組織人手将火炮歸位,準備下一次齊射”。
“是”,吳希奭的兩個兒子從硝煙中閃了出來,接過令箭,沿着戰壕一溜小跑。
火炮口還在冒着硝煙,負責擦炮的士兵已經将一個沾過馬尿的拖把從炮口探了進去,上上下下将裡邊火藥發射後遺留的殘渣處理幹淨。
三炮手帶着幾個人,用繩子穿過炮耳,擡起火炮,重新将土壘堆到原來高度,調整炮口角度。
二炮手撕開裝火藥的紙包,按紙包大小,将不同分量的火藥添了進去。
主炮手握着拉火用的炮繩,癡癡呆呆的看着邵武城頭,等着下一次射擊指令。
兩裡之外的城頭硝煙散盡,剛才那一輪射擊的效果完全展示在大夥面前。
雖然在山中多次試射過火炮,炮手們還是被自己造成的殺戮驚呆了。
由于事先預料到黃去疾沒有膽子出城迎敵,文天祥将炮營安排得距離城牆很近。
火炮射擊前,站在土坡上,可以直接看到城頭拉動床子弩那些士兵的身影。
硝煙散去後,那些身影全不見了,隻有冒着煙的城樓,着了火的床子巨弩,告訴人們剛才這裡曾有人忙碌過。
因為火藥量和角度調整不完全一緻,第一批炮彈并沒有完全落到城頭上。
砸在城牆外側的,在磚石間造出了幾個漆黑的彈坑,對城牆的傷害程度和投石機差不多。
砸在城裡的,卻引發了一片火海。
閩地天氣濕,民居多是竹土結構。
飛越了城頭的炮彈落下來,剛好把房屋引燃。
本來就無戰意的新附軍士兵被頭上彈丸一炸,再被身後濃煙一熏,亂得像一鍋粥般,連城牆上被炸死的士兵屍體都沒人理。
文天祥的嘴角抽動了一下。
水晶磨片制成的簡易望遠鏡焦距對得不太正,看到了景象有些變形。
但在那已經變形得城頭上,他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血,順着磚牆流下來。
在青色的磚石間肆虐地流淌着,慢慢形成一道道血瀑。
這是火炮的第一次實戰使用。
城頭上的人沒有任何準備,密集的隊形,無形中讓炮彈的威力增加數倍。
城牆内的煙越來越濃,無辜者的哭喊聲夾雜在期間。
“休甫,繼續,炸到他們棄城逃命為止”,文天祥轉過身,背對着吳希奭下達命令。
但此刻容不得心軟,能多殺傷敵軍,就意味着攻城時,自己的部隊的傷亡可以少一點。
經曆過贛南的曆次戰鬥,目睹妻子兒女在陣前翻滾,他那一顆文人的心已經被磨得如鐵般硬,今生不會輕易柔軟。
吳希奭第二次揮動了紅旗。
在吳家父子獨創的炮兵旗語指揮下,邵武城再度籠罩在硝煙内。
靠近城牆的地方,冒出了越來越多的火光。
“射!”吳希奭機械地揮動令旗,将一排排炮彈打上城頭。
文天祥知道自己是遠方地獄般凄慘景象得制造者。
但他卻不能命令炮兵停下來。
破
文天祥點點頭,并不幹涉吳希奭的具體指揮。
在文忠的記憶中,他還學會了如何做一個好上司。
雖然那段記憶沒教他如何制訂戰略,但明白的告訴了他,一個優秀的統帥需要做的是統籌全局,而不是諸葛武侯那樣事必躬親。
關于蒙古巨炮的傳說也是文忠的記憶,文天祥和所有人在戰場上都沒見過,老對手李恒和張弘範的部隊也沒配備。
但作為抱着甯可信其有的态度,文天祥還是把它說了出來,事先提醒衆将,火炮不是破虜軍一家專利。
一個個綠色的小旗子在各個炮位上舉了起來,顯示火炮的角度已經矯正好。
可以做一次性發射。
吳希奭揮動黃色指揮旗,示意各炮手按剛才試射時的裝藥量裝填火藥,準備發射。
破虜軍的炮營剛剛成立不久,目前隻熟練掌握了直射技術,拉高炮口掉射,還屬于吳希奭一個人的專長。
熟悉數術的他,靠着幾十發實心炮彈做試驗,才摸索出一點門徑。
剛才那一炮,不偏不奇飛上了城牆。
吳希奭沒指望每一炮都能直接命中目标,但同樣的裝藥量和角度,至少能保證炮彈的飛行距離和落地點差不多。
“我要是黃去疾,就趁現在派兵出來突擊你的炮營”,監軍劉子俊闆着臉說了一句。
他的職責是時刻關注己方破綻,火炮射擊的第一次準備時間過長,對炮營來說,絕對是一個緻命的弱點。
“黃去疾沒這個膽子,要不然,丞相也不會帶咱們來強攻邵武”,吳希奭笑着回了一句,将手中紅旗舉起,重重的在半空中一揮。
霎那間,日光暗了暗,十幾門火炮噴出耀眼的火光,将一粒粒彈丸呼嘯着送上了城頭。
炮彈落出,煙塵騰起老高,遮住了朝陽,也遮住了城樓的孤單的身影。
饒是事先有所準備,吳希奭依然被炮聲震得兩耳轟鳴,放棄讀書人的斯文,聲嘶力竭的喊道:“吳靖,檢查火炮有無裂縫,吳康,組織人手将火炮歸位,準備下一次齊射”。
“是”,吳希奭的兩個兒子從硝煙中閃了出來,接過令箭,沿着戰壕一溜小跑。
火炮口還在冒着硝煙,負責擦炮的士兵已經将一個沾過馬尿的拖把從炮口探了進去,上上下下将裡邊火藥發射後遺留的殘渣處理幹淨。
三炮手帶着幾個人,用繩子穿過炮耳,擡起火炮,重新将土壘堆到原來高度,調整炮口角度。
二炮手撕開裝火藥的紙包,按紙包大小,将不同分量的火藥添了進去。
主炮手握着拉火用的炮繩,癡癡呆呆的看着邵武城頭,等着下一次射擊指令。
兩裡之外的城頭硝煙散盡,剛才那一輪射擊的效果完全展示在大夥面前。
雖然在山中多次試射過火炮,炮手們還是被自己造成的殺戮驚呆了。
由于事先預料到黃去疾沒有膽子出城迎敵,文天祥将炮營安排得距離城牆很近。
火炮射擊前,站在土坡上,可以直接看到城頭拉動床子弩那些士兵的身影。
硝煙散去後,那些身影全不見了,隻有冒着煙的城樓,着了火的床子巨弩,告訴人們剛才這裡曾有人忙碌過。
因為火藥量和角度調整不完全一緻,第一批炮彈并沒有完全落到城頭上。
砸在城牆外側的,在磚石間造出了幾個漆黑的彈坑,對城牆的傷害程度和投石機差不多。
砸在城裡的,卻引發了一片火海。
閩地天氣濕,民居多是竹土結構。
飛越了城頭的炮彈落下來,剛好把房屋引燃。
本來就無戰意的新附軍士兵被頭上彈丸一炸,再被身後濃煙一熏,亂得像一鍋粥般,連城牆上被炸死的士兵屍體都沒人理。
文天祥的嘴角抽動了一下。
水晶磨片制成的簡易望遠鏡焦距對得不太正,看到了景象有些變形。
但在那已經變形得城頭上,他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血,順着磚牆流下來。
在青色的磚石間肆虐地流淌着,慢慢形成一道道血瀑。
這是火炮的第一次實戰使用。
城頭上的人沒有任何準備,密集的隊形,無形中讓炮彈的威力增加數倍。
城牆内的煙越來越濃,無辜者的哭喊聲夾雜在期間。
“休甫,繼續,炸到他們棄城逃命為止”,文天祥轉過身,背對着吳希奭下達命令。
但此刻容不得心軟,能多殺傷敵軍,就意味着攻城時,自己的部隊的傷亡可以少一點。
經曆過贛南的曆次戰鬥,目睹妻子兒女在陣前翻滾,他那一顆文人的心已經被磨得如鐵般硬,今生不會輕易柔軟。
吳希奭第二次揮動了紅旗。
在吳家父子獨創的炮兵旗語指揮下,邵武城再度籠罩在硝煙内。
靠近城牆的地方,冒出了越來越多的火光。
“射!”吳希奭機械地揮動令旗,将一排排炮彈打上城頭。
文天祥知道自己是遠方地獄般凄慘景象得制造者。
但他卻不能命令炮兵停下來。
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