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斜陽 第三章 選擇(一)

關燈
丈嶺附近,也容納不下如此多的士兵。

     文天祥的目光放得很遠,百丈嶺上,比起沖鋒陷陣都頭,如今更缺乏獨當一面戰将。

    兵部侍郎鄒洬性格寬厚,不拘小節,适合在後方協調支援。

    但放在戰場上,這樣的性格卻容易被敵人所乘。

    督府主管林琦勇悍,一往無前,适合兩軍對決。

    但是讓他去獨擋一面,難免是個與敵人硬碰硬,落得兩敗俱傷的結局。

    箫明哲智勇雙全,可以太驕傲,眼中容不下人,也聽不進麾下任何人的建議。

    杜浒沉穩有謀,武藝高強,但行事過于狠辣。

    算來算去,現階段整個百丈嶺上,加上文天祥自己在内,能夠獨擋一面的,也隻有張唐一人而已。

     “如果可以辦一個黃浦軍校,或者抗日大學就好了”,看着日益高漲起來的士氣,文天祥自嘲的想,文忠的留給他的記憶中,這兩所大學,特别是前一所,可是個名将的搖籃。

    兩支抗戰隊伍,包括僞軍漢奸中,都有不少将領出身于此。

     出于這個考慮,文天祥強壓住了早日帶兵下山,支援朝廷的想法,制訂了第三階段練兵計劃。

     “所以,我決定”,文天祥掃視衆人,逐條說出了下一階段的安排。

    “第二标繼續進行士兵素質訓練,參照第一标的經驗,完成整個練兵流程。

    第一标和在坐諸位,馬上展開第三階段訓練,以長途奔襲,大範圍迂回,和暗中接近目标為主。

    要求各營主将在途中能識别敵方布置的陷阱、埋伏,并盡力避開、俘獲敵方斥候。

    我會親自帶領第二标士兵給大家設陷阱,多次在預訂時間不能到達指定位置或多次被我偷襲的部隊,将取消其主将帶兵資格,由其他将領接任……”。

     文天祥頓了頓,招呼帥府參軍抱來一堆地圖,逐一發到諸将手中。

    “這是百丈嶺和整個大武夷山區地圖,陳子敬麾下的斥候用命換來的,希望諸位看清楚了上面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個山頭,如果不懂,晚上可以找我來問,文某随時恭候諸位大駕。

    諸君有一天時間熟悉,訓練從後天早晨開始。

    ” “是沈括那個小人發明的折騰人玩意”,箫明哲翻開地圖,小聲嘀咕。

    地圖用樹枝做成的硬筆畫就,字迹細小而清楚。

    上面标着曲曲彎彎的蝌蚪文,還有一個奇怪的尺子。

     “丞相,這是什麼”,破虜軍副統制,第一标統領鄒洬指着蝌蚪文和尺子問道。

     “是大食數字(阿拉伯數字)和比例尺,我在地圖旁邊注明了大食數字和大宋數字的對應關系。

    比例尺就是實際距離和地圖上距離的比,不是非常準。

    另外一個是高度分析,是大宋沈括所發明,可以通過地圖看出山高,水深”,文天祥極其有耐心的跟大夥解釋。

    在空坑兵敗前,他自己也不懂這些東西,不理解這些東西的重要性。

    内心深處,更因時人對沈括的評價,而不恥其學問。

    但得到了另一個時空的記憶後,原來的很多看法都發生了變化,阿拉伯數字,等高線,比例尺,就像在自幼學過一樣,爛熟于心。

     “恐怕又是天書上傳授給文丞相的東西”,鄒洬像個求學的兒童一般,孜孜不倦地詢問所有細節。

     箫明哲是進士出身,學識淵博,這種起源于北宋的新式地圖和從泉州等地傳來的回回人用過的數字對他而言不是什麼難事,倦倦地收起地圖,告辭出門。

    文天祥目前在百丈嶺上的作為,于他的期望相去甚遠。

    按他的想法,眼下宋室危機,朝廷了無音訊,破虜軍既然有了很多神兵利器,就應該盡快出山,重新在平原豎起大旗。

    隻有這樣,才能鼓舞各地軍心,并吸引北元的注意力,讓行朝有機會東山再起。

     這個建議他跟文天祥提過很多次,甚至提出過自己帶一個營下山,先制造些聲勢的想法。

    都被文天祥否決了。

    副統制鄒洬和第二标統領杜浒都是唯文天祥馬首是瞻的人,文天祥不點頭,二人根本不會附和他的意見。

     離開帥帳沒多遠,第二标步軍營正黎貴達快步追了上來,拉了拉箫明哲衣袖,低聲說道,“箫兄,借一步說話”。

     “黎大人有事麼”,箫明哲轉過身,殃殃的說。

     “沒什麼大事,隻是想和箫兄談談詩,小弟最近添了幾首詞,想讓箫兄指正一下”。

    黎貴達笑了笑,從懷中掏出一冊裝訂得極其精細的絹紙。

     “好久沒弄這個東西了,黎兄真有雅興”,箫明哲将地圖交給親兵,吩咐他先回寝帳。

    接過黎貴達的詞集,邊走邊看。

     “照這樣下去,我輩和讀書人的行徑,越來越遠了。

    倒是言談舉止,包括要求大家的裝束,越來越像個不識字武夫,我大宋向來是将從中禦……”,黎貴達把武夫二字咬得很重,眼睛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