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斜陽 第一章 黃昏(三)
關燈
小
中
大
趣了。
如果兵敗,全體大宋百姓都将是蒙古人的奴隸,一夥奴才湊一塊,誰高誰低有意義麼”? “這也倒是,秋香拜把子,奴幾啊”,劉子俊點點頭,認為文天祥說得在理。
鄒洬驚訝地擡頭看了看,眼中閃過一絲迷惑。
自從昨夜文丞相醒來,行事風格給人的感覺就與原來大不一樣。
至于這種變化是好是壞,鄒洬說不清楚。
反正看起來文丞相比原來和氣了許多,說話也不像原來,句句包含着憂郁。
又想起了麾下悍将呂武,那麼骁勇善戰的一個人,卻因為對士大夫無禮,沒死于元軍之手,被自己人給斬了。
如果文丞相早出這文武比肩之議,呂武不會橫死,數日前,未必有此慘敗。
“子敬,了翁,一會兒你們不必剃發,各去找五十個膽大心細且能說會道的弟兄,我有要事相托”,看看大夥議論得差不多了,文天祥叫過陳子敬與何時,趁熱打鐵地布署下一步行動方案。
沒等陳子敬與何時兩位答應,諸将一下子有亂了起來。
身體發膚,受于父母,毀之即為不孝。
宋人素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諸将開始還以為,剃發之令隻限于士兵,不及軍官與文職,此刻見文天祥單獨留下何時與陳子敬不在剃發之列,知道自己一會兒少不得被剃成光頭。
這條命令對他們的沖擊遠遠高于了剛才那句‘官兵平等,文武比肩’,招讨副使黎貴達驚詫地抗議道:“丞相,難道我等都要斷發麼”? “都剃,不是說了麼,官兵平等。
你們不剃,當兵的怎麼會心服。
”文天祥橫了黎貴達一眼,不怒自威,吓得對方将到嘴邊的抗議聲咽回了肚子。
幾個心懷不滿的文職正要強辯,猛聽得張唐拍着自己的光頭大喝道:“大夥為了驅逐鞑子,腦袋都可以不要,還心疼這幾根鳥毛。
哪個不願意剃發,趁早滾下山去投降蒙古鞑子,免得将來臨戰膽怯,給大夥丢臉”! 聽了他這麼一嗓子,幾個心懷不滿的将領也靜了下來。
就是,連腦袋都可以不要,心疼腦袋上那幾根煩惱絲幹什麼。
況且這山上濕氣重,洗澡又不方便。
剃了頭發,反而涼爽。
這樣郁郁地想着,各自領了文天祥的将令,下去布置手下部曲剃頭,整編時宜。
大帳内慢慢又空了下來,文天祥叫過陳子敬與何時,給他們各自安排了任務。
既然二人能在亂軍中扮做和尚道士逃命,再扮回去,想必也廢不了多少力氣。
何時的任務是下山去江西南路諸地,收拾還有心為大宋效力的兵勇。
陳子敬的任務則是翻過武夷山脈向南,去邵武軍打探那裡的動靜,順便為義軍籌備給養。
夢中見過了八路軍那些将領如何領兵做戰,如何在逆境中求存,文天祥才知道自己先前打仗的方式有多愚蠢。
未必能理解那些領兵精髓,但照方抓藥的手段他還會。
況且經此一場大夢,他對軍略的見識,已經比昏迷之前高了不止一層。
“行軍打仗,不能沒有眼睛。
你們二位任務任務重大,咱們這些人将來能不能走出武夷山區,重返戰場,就着落在二位身上。
蒙古人兇殘,非智勇雙全的人無法與其周旋,所以,請二位行事一定小心,歸結一句,活着回來”。
文天祥拍着何時與陳子敬的肩膀叮囑。
“丞相”,望着文天祥那大病初愈的身軀,何時感到鼻子有些發酸。
自己喪城失地,士卒丢光,文大人不但不嫌棄,不懷疑,反而贊自己是智勇雙全。
這份知遇之恩,怎不叫人感動。
“别說了,能兵敗而不放棄者,皆為忠義之士”,文天祥笑道,目光中充滿信任與期待。
“走吧,丞相好些天沒睡了”,陳子敬拉拉何時的袖子,和他一起告退。
他不想再多說,文天祥待之以國士之禮,子敬必以國士之力報之。
“子敬,如果可能,去寶積那邊看看”,文天祥親自送二人出了大帳,臨别,對陳子敬吩咐。
腳下的百丈嶺,隻是大武夷山區的一個險峻之所,而劭武軍(福建邵武)所處之地,才更适合貫徹從文忠記憶中得到的遊擊戰略。
那裡烏君山,唐石山,七台山,數座大山堆疊,是在密林中消滅蒙古騎兵的好地方。
況且寶積的鐵礦,黃土、江源的銀礦,泰甯的金礦,與其便宜了蒙古人,不如自己拿來當軍需。
在南劍州(福建南平,三明一帶)駐紮的時候,文天祥就動過這個念頭,但是那時還抱着全國齊心,快速驅逐蒙古人的樂觀想法。
現在,既然知道了一些曆史的走向,不如穩紮穩打,利用山區的地理行事,打造一直新式軍隊出來。
想到新軍那一串和尚頭,文天祥對自己笑了笑。
百丈嶺上走出的,将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支剃了光頭的部隊。
從某種意義上講,昨天夜裡開始,他已經改變了曆史,将命運推離了原來軌迹。
至于結局,何必看那麼遠呢。
杜浒說得好,做一天蝴蝶,就做擁有一天自由翺翔的權力。
對,自由,文天祥突然覺得,自己理解了文忠記憶中的這兩個字的含義,熱血寫就,沉甸甸的。
如果兵敗,全體大宋百姓都将是蒙古人的奴隸,一夥奴才湊一塊,誰高誰低有意義麼”? “這也倒是,秋香拜把子,奴幾啊”,劉子俊點點頭,認為文天祥說得在理。
鄒洬驚訝地擡頭看了看,眼中閃過一絲迷惑。
自從昨夜文丞相醒來,行事風格給人的感覺就與原來大不一樣。
至于這種變化是好是壞,鄒洬說不清楚。
反正看起來文丞相比原來和氣了許多,說話也不像原來,句句包含着憂郁。
又想起了麾下悍将呂武,那麼骁勇善戰的一個人,卻因為對士大夫無禮,沒死于元軍之手,被自己人給斬了。
如果文丞相早出這文武比肩之議,呂武不會橫死,數日前,未必有此慘敗。
“子敬,了翁,一會兒你們不必剃發,各去找五十個膽大心細且能說會道的弟兄,我有要事相托”,看看大夥議論得差不多了,文天祥叫過陳子敬與何時,趁熱打鐵地布署下一步行動方案。
沒等陳子敬與何時兩位答應,諸将一下子有亂了起來。
身體發膚,受于父母,毀之即為不孝。
宋人素重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諸将開始還以為,剃發之令隻限于士兵,不及軍官與文職,此刻見文天祥單獨留下何時與陳子敬不在剃發之列,知道自己一會兒少不得被剃成光頭。
這條命令對他們的沖擊遠遠高于了剛才那句‘官兵平等,文武比肩’,招讨副使黎貴達驚詫地抗議道:“丞相,難道我等都要斷發麼”? “都剃,不是說了麼,官兵平等。
你們不剃,當兵的怎麼會心服。
”文天祥橫了黎貴達一眼,不怒自威,吓得對方将到嘴邊的抗議聲咽回了肚子。
幾個心懷不滿的文職正要強辯,猛聽得張唐拍着自己的光頭大喝道:“大夥為了驅逐鞑子,腦袋都可以不要,還心疼這幾根鳥毛。
哪個不願意剃發,趁早滾下山去投降蒙古鞑子,免得将來臨戰膽怯,給大夥丢臉”! 聽了他這麼一嗓子,幾個心懷不滿的将領也靜了下來。
就是,連腦袋都可以不要,心疼腦袋上那幾根煩惱絲幹什麼。
況且這山上濕氣重,洗澡又不方便。
剃了頭發,反而涼爽。
這樣郁郁地想着,各自領了文天祥的将令,下去布置手下部曲剃頭,整編時宜。
大帳内慢慢又空了下來,文天祥叫過陳子敬與何時,給他們各自安排了任務。
既然二人能在亂軍中扮做和尚道士逃命,再扮回去,想必也廢不了多少力氣。
何時的任務是下山去江西南路諸地,收拾還有心為大宋效力的兵勇。
陳子敬的任務則是翻過武夷山脈向南,去邵武軍打探那裡的動靜,順便為義軍籌備給養。
夢中見過了八路軍那些将領如何領兵做戰,如何在逆境中求存,文天祥才知道自己先前打仗的方式有多愚蠢。
未必能理解那些領兵精髓,但照方抓藥的手段他還會。
況且經此一場大夢,他對軍略的見識,已經比昏迷之前高了不止一層。
“行軍打仗,不能沒有眼睛。
你們二位任務任務重大,咱們這些人将來能不能走出武夷山區,重返戰場,就着落在二位身上。
蒙古人兇殘,非智勇雙全的人無法與其周旋,所以,請二位行事一定小心,歸結一句,活着回來”。
文天祥拍着何時與陳子敬的肩膀叮囑。
“丞相”,望着文天祥那大病初愈的身軀,何時感到鼻子有些發酸。
自己喪城失地,士卒丢光,文大人不但不嫌棄,不懷疑,反而贊自己是智勇雙全。
這份知遇之恩,怎不叫人感動。
“别說了,能兵敗而不放棄者,皆為忠義之士”,文天祥笑道,目光中充滿信任與期待。
“走吧,丞相好些天沒睡了”,陳子敬拉拉何時的袖子,和他一起告退。
他不想再多說,文天祥待之以國士之禮,子敬必以國士之力報之。
“子敬,如果可能,去寶積那邊看看”,文天祥親自送二人出了大帳,臨别,對陳子敬吩咐。
腳下的百丈嶺,隻是大武夷山區的一個險峻之所,而劭武軍(福建邵武)所處之地,才更适合貫徹從文忠記憶中得到的遊擊戰略。
那裡烏君山,唐石山,七台山,數座大山堆疊,是在密林中消滅蒙古騎兵的好地方。
況且寶積的鐵礦,黃土、江源的銀礦,泰甯的金礦,與其便宜了蒙古人,不如自己拿來當軍需。
在南劍州(福建南平,三明一帶)駐紮的時候,文天祥就動過這個念頭,但是那時還抱着全國齊心,快速驅逐蒙古人的樂觀想法。
現在,既然知道了一些曆史的走向,不如穩紮穩打,利用山區的地理行事,打造一直新式軍隊出來。
想到新軍那一串和尚頭,文天祥對自己笑了笑。
百丈嶺上走出的,将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支剃了光頭的部隊。
從某種意義上講,昨天夜裡開始,他已經改變了曆史,将命運推離了原來軌迹。
至于結局,何必看那麼遠呢。
杜浒說得好,做一天蝴蝶,就做擁有一天自由翺翔的權力。
對,自由,文天祥突然覺得,自己理解了文忠記憶中的這兩個字的含義,熱血寫就,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