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張冠李戴
關燈
小
中
大
原因也很簡單:生殖與性有别。
生殖是一件體面的事,不但用不着遮掩,反倒應該大張旗鼓。
因此棗、栗子(早立子)、花生(花着生)、蓮子(連連得子)都是婚禮上的吉祥物。
“一把栗子一把棗,小的跟着大的跑。
”有的地方還要特地做夾生飯給新娘吃,還要問她“生不生”。
魚和蛙既然是生殖的象征,當然百無禁忌。
何況蛙的這種象征意味已經被淡忘了,魚又有了“富餘”的意思,更是大吉大利。
蛇的象征意味雖然也被淡忘,但蛇畢竟是兇惡恐怖之物,也就不會有人喜歡。
何況蛇是要吞食蛙的,男人不恨,女人還恨呢! 鳥就不一樣了。
它一直就是男性**的象征物。
男人并不生孩子,所以男根主要被看作性器官,而不是**官。
前面說過,性,是一件不能公開的事。
既不能公開做,也不能公開說,因此“**”就像“死亡”一樣,曆來就有種種委婉的說法,比如上床、睡覺、親熱、溫存、苟且(特指不正當的**)、在一起、幹那事、發生關系、夫妻生活、兩個人快活等等。
時下流行的說法則是“**”。
“**”這個詞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我以為可以得諾貝爾獎。
它不像“雲雨”那樣古奧,也不像‘舊”、“操”那樣粗俗,又不像别的說法那樣有歧義,而且還多少有點味道,難怪大受歡迎。
性成了禁忌,性器官自然也成了禁忌。
性被看作肮髒下流,性器官的名聲也好不到哪裡去。
連帶“卵”和“蛋”,也成了不祥之語。
其中最毒的是“王八蛋”。
王八就是忘八,意思是“孝佛忠信禮義廉恥”八字皆忘,至少也是忘了第八個字。
最典型的“王八”是那些讓老婆當妓女,自己坐在旁邊數錢的男人。
這種人也叫“烏龜”,因為烏龜在俗話中也叫王八。
其實王八不是烏龜,而是鼈。
鼈又叫甲魚、團魚,和烏龜形狀差不多,大家也就混為一談。
所以“鼈孫子”也是罵人的話。
意思相同的還有“龜兒子”和“兔崽子”。
古人說那些縱妻賣淫的家庭,有兩句詩:“宅眷多為掌月兔,舍人總作縮頭龜。
”老婆成了“掌月兔”,她和嫖客養的私生子當然就是“兔崽子”;老公成了“縮頭龜”,則其子不管親生私生,也都是“龜兒子”。
所以龜兒子、兔崽子也就是王八蛋。
你想,“王八”已不是東西,“烏龜王八蛋”還能是玩藝嗎? 結果,連雞蛋湯也不敢說了,隻好說成“木擇湯”。
其實,“雞”也是不能随便說的。
如果你說一個女人是“雞”,她非跟你拼命不可,因為“雞”與“妓”諧音,所以妓女叫雞,暗娼則叫野雞。
有雞就有鴨,鴨,指那些為女性提供色情服務的男子。
一個地方,如果“雞鴨成群”,那就是“黃色架步”了。
“架步”是粵語,指比較固定的進行非法活動的地方,主要流行于港澳地區。
北方就不這麼說。
北方叫“停機坪”和“炮樓子”。
因為“機”與“雞”同音,嫖妓叫“打炮”,因此,警方取締黃色架步,在民間就叫“端炮樓”。
五、蜜與屜 張冠李戴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語言現象。
一般地說,但凡不那麼好的事情,總會有個委婉的說法。
比如肥胖叫發福,排洩叫方便,婚外通奸叫“有了外遇”(如果是妻子與人通奸則叫“紅杏出牆”),出入青樓叫“尋花問柳”(染上性病則叫“花柳纏身”)。
其實花柳何辜?隻因為人要“塔布”,便無端背此惡名。
事實上,當人們使用“拈花惹草”或“風流罪過”一類說法時,往往也就在暗示那是一種可以理解的行為或一種可以原諒的錯誤。
不過時代不同了,體面不體面的也有兩說。
婚外**過去在北方叫“亂搞”,在上海叫“軋拼頭”,甚至還有叫“偷雞摸狗”的。
現在沒人說了,誰說誰老土。
你想,現在都是什麼觀念?“男人沒情婦,就是沒财富”;“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女人不愛,當然是沒能耐;而人家兩個人自己願意,又“關侬啥事體”?所以,犯不着把話說得那麼難聽,什麼“破鞋”、“拼頭”的,幹嗎呀!葡萄酸是不是? 新的說法是“泡妞”、“小蜜”。
蜜,指情人、女朋友,也叫“咖啡伴侶”。
當然,她并不光是陪你喝咖啡。
至于還陪什麼,那就看你的魅力和雙方的交情了。
但不管交情到什麼份上,也是“蜜”。
女朋友為什麼叫“蜜”呢?因為她們都是小姐,也就是“密斯”(miss)。
密斯也可以翻譯成“蜜斯”,簡稱“蜜”。
蜜,有甜蜜的意思,比“密”更好,盡管“密”有秘密、親密的意思,也不錯,但想來想去,還是甜甜蜜蜜吧! 蜜也有好幾種,最常見的是“小蜜”。
小蜜不是“小密”(小密斯),反倒有可能是“小秘”(小秘書)。
秘書有大有小,大秘管工作,小秘管生活;大秘居間調停,小秘陪進陪出;大秘多半是頭腦清晰的男子,小秘多半是善解人意的麗人。
日久生情,結果“小秘”往往會變成“小蜜”。
并非随便什麼人都有秘書。
對一般人而言,小蜜也就是小妞。
中年人泡上一個二十出頭的,固然是“小蜜”;小夥子跟一女孩起膩,也能管人家叫“小蜜”。
反正不管年齡大小,也不管婚前婚外,是女朋友就叫“蜜”。
由此及彼,又有酒蜜(陪酒的女朋友)、軍蜜(現役軍人的女朋友)、磕蜜(追女朋友)、嗅蜜(找女朋友)、紮蜜(泡女朋友)等詞。
這些都是北京人的發明。
推廣到外地的,基本上隻有“小蜜”。
和“蜜”不同的是“喇”。
“蜜”做男人的“咖啡伴侶”,絕大多數隻是想玩玩,享受一下自己經濟條件達不到的物質生活。
她們的男朋友相對穩定,接受饋贈也和“喇”的“工資”有本質區别(參見《北京青年報》1988年7月26日)。
也就是說,“蜜”是講感情的,即便那愛情帶有遊戲成分。
“喇”則完全沖錢而來。
她們叫做“喇”,就因為“喇”和“拉”同音,也就是在你的錢包上狠狠拉一道口子。
送上門來的冤大頭麼,不宰白不宰。
介乎“蜜”和“喇”之間的是“傍家”。
傍家,本指相互依靠、陪伴的朋友、夥伴、幫手,比如“咱們和桑普公司也是傍家兒”,也就是誰也離不開誰的“戰略夥伴”。
參加這種合作、協助、輔佐就叫“加傍”,斷絕這種朋友、夥伴、幫手關系則叫“撤傍”。
如果把自己的“傍家”介紹或轉讓給别人,就叫“發”。
不過這“發”可不是發财的發。
即便不是發配的發,至少也是發貨的發。
說得體面一點,也可以說是發“伊妹兒”的發。
被款爺們“發”出去的“傍家”多半是他們的
生殖是一件體面的事,不但用不着遮掩,反倒應該大張旗鼓。
因此棗、栗子(早立子)、花生(花着生)、蓮子(連連得子)都是婚禮上的吉祥物。
“一把栗子一把棗,小的跟着大的跑。
”有的地方還要特地做夾生飯給新娘吃,還要問她“生不生”。
魚和蛙既然是生殖的象征,當然百無禁忌。
何況蛙的這種象征意味已經被淡忘了,魚又有了“富餘”的意思,更是大吉大利。
蛇的象征意味雖然也被淡忘,但蛇畢竟是兇惡恐怖之物,也就不會有人喜歡。
何況蛇是要吞食蛙的,男人不恨,女人還恨呢! 鳥就不一樣了。
它一直就是男性**的象征物。
男人并不生孩子,所以男根主要被看作性器官,而不是**官。
前面說過,性,是一件不能公開的事。
既不能公開做,也不能公開說,因此“**”就像“死亡”一樣,曆來就有種種委婉的說法,比如上床、睡覺、親熱、溫存、苟且(特指不正當的**)、在一起、幹那事、發生關系、夫妻生活、兩個人快活等等。
時下流行的說法則是“**”。
“**”這個詞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我以為可以得諾貝爾獎。
它不像“雲雨”那樣古奧,也不像‘舊”、“操”那樣粗俗,又不像别的說法那樣有歧義,而且還多少有點味道,難怪大受歡迎。
性成了禁忌,性器官自然也成了禁忌。
性被看作肮髒下流,性器官的名聲也好不到哪裡去。
連帶“卵”和“蛋”,也成了不祥之語。
其中最毒的是“王八蛋”。
王八就是忘八,意思是“孝佛忠信禮義廉恥”八字皆忘,至少也是忘了第八個字。
最典型的“王八”是那些讓老婆當妓女,自己坐在旁邊數錢的男人。
這種人也叫“烏龜”,因為烏龜在俗話中也叫王八。
其實王八不是烏龜,而是鼈。
鼈又叫甲魚、團魚,和烏龜形狀差不多,大家也就混為一談。
所以“鼈孫子”也是罵人的話。
意思相同的還有“龜兒子”和“兔崽子”。
古人說那些縱妻賣淫的家庭,有兩句詩:“宅眷多為掌月兔,舍人總作縮頭龜。
”老婆成了“掌月兔”,她和嫖客養的私生子當然就是“兔崽子”;老公成了“縮頭龜”,則其子不管親生私生,也都是“龜兒子”。
所以龜兒子、兔崽子也就是王八蛋。
你想,“王八”已不是東西,“烏龜王八蛋”還能是玩藝嗎? 結果,連雞蛋湯也不敢說了,隻好說成“木擇湯”。
其實,“雞”也是不能随便說的。
如果你說一個女人是“雞”,她非跟你拼命不可,因為“雞”與“妓”諧音,所以妓女叫雞,暗娼則叫野雞。
有雞就有鴨,鴨,指那些為女性提供色情服務的男子。
一個地方,如果“雞鴨成群”,那就是“黃色架步”了。
“架步”是粵語,指比較固定的進行非法活動的地方,主要流行于港澳地區。
北方就不這麼說。
北方叫“停機坪”和“炮樓子”。
因為“機”與“雞”同音,嫖妓叫“打炮”,因此,警方取締黃色架步,在民間就叫“端炮樓”。
五、蜜與屜 張冠李戴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語言現象。
一般地說,但凡不那麼好的事情,總會有個委婉的說法。
比如肥胖叫發福,排洩叫方便,婚外通奸叫“有了外遇”(如果是妻子與人通奸則叫“紅杏出牆”),出入青樓叫“尋花問柳”(染上性病則叫“花柳纏身”)。
其實花柳何辜?隻因為人要“塔布”,便無端背此惡名。
事實上,當人們使用“拈花惹草”或“風流罪過”一類說法時,往往也就在暗示那是一種可以理解的行為或一種可以原諒的錯誤。
不過時代不同了,體面不體面的也有兩說。
婚外**過去在北方叫“亂搞”,在上海叫“軋拼頭”,甚至還有叫“偷雞摸狗”的。
現在沒人說了,誰說誰老土。
你想,現在都是什麼觀念?“男人沒情婦,就是沒财富”;“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女人不愛,當然是沒能耐;而人家兩個人自己願意,又“關侬啥事體”?所以,犯不着把話說得那麼難聽,什麼“破鞋”、“拼頭”的,幹嗎呀!葡萄酸是不是? 新的說法是“泡妞”、“小蜜”。
蜜,指情人、女朋友,也叫“咖啡伴侶”。
當然,她并不光是陪你喝咖啡。
至于還陪什麼,那就看你的魅力和雙方的交情了。
但不管交情到什麼份上,也是“蜜”。
女朋友為什麼叫“蜜”呢?因為她們都是小姐,也就是“密斯”(miss)。
密斯也可以翻譯成“蜜斯”,簡稱“蜜”。
蜜,有甜蜜的意思,比“密”更好,盡管“密”有秘密、親密的意思,也不錯,但想來想去,還是甜甜蜜蜜吧! 蜜也有好幾種,最常見的是“小蜜”。
小蜜不是“小密”(小密斯),反倒有可能是“小秘”(小秘書)。
秘書有大有小,大秘管工作,小秘管生活;大秘居間調停,小秘陪進陪出;大秘多半是頭腦清晰的男子,小秘多半是善解人意的麗人。
日久生情,結果“小秘”往往會變成“小蜜”。
并非随便什麼人都有秘書。
對一般人而言,小蜜也就是小妞。
中年人泡上一個二十出頭的,固然是“小蜜”;小夥子跟一女孩起膩,也能管人家叫“小蜜”。
反正不管年齡大小,也不管婚前婚外,是女朋友就叫“蜜”。
由此及彼,又有酒蜜(陪酒的女朋友)、軍蜜(現役軍人的女朋友)、磕蜜(追女朋友)、嗅蜜(找女朋友)、紮蜜(泡女朋友)等詞。
這些都是北京人的發明。
推廣到外地的,基本上隻有“小蜜”。
和“蜜”不同的是“喇”。
“蜜”做男人的“咖啡伴侶”,絕大多數隻是想玩玩,享受一下自己經濟條件達不到的物質生活。
她們的男朋友相對穩定,接受饋贈也和“喇”的“工資”有本質區别(參見《北京青年報》1988年7月26日)。
也就是說,“蜜”是講感情的,即便那愛情帶有遊戲成分。
“喇”則完全沖錢而來。
她們叫做“喇”,就因為“喇”和“拉”同音,也就是在你的錢包上狠狠拉一道口子。
送上門來的冤大頭麼,不宰白不宰。
介乎“蜜”和“喇”之間的是“傍家”。
傍家,本指相互依靠、陪伴的朋友、夥伴、幫手,比如“咱們和桑普公司也是傍家兒”,也就是誰也離不開誰的“戰略夥伴”。
參加這種合作、協助、輔佐就叫“加傍”,斷絕這種朋友、夥伴、幫手關系則叫“撤傍”。
如果把自己的“傍家”介紹或轉讓給别人,就叫“發”。
不過這“發”可不是發财的發。
即便不是發配的發,至少也是發貨的發。
說得體面一點,也可以說是發“伊妹兒”的發。
被款爺們“發”出去的“傍家”多半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