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逍遙遊 第七章 盛世(十三)

關燈


    “藥師,你和君集兩個詳細謀劃示強于敵的作戰方案。

    最好能讓始必多吃些苦頭,免得他覺得我們勝之不武。

    無忌,你和玄齡兩個負責安排糧草辎重。

    随時做好追殺敵軍的準備。

    克明,你性子謹慎,負責準備另外一套方案,即萬一我們今天的判斷失誤,如何确保婁煩關不落于敵手。

    我讓長孫叔叔協助你,剛才的争執乃必要的探讨,今後類似的争論肯定還很多,大夥誰都不可将争論時的火氣帶到日常政務中去!” “屬下謹遵秦王教誨!”衆文武齊聲答應,都為能追随如此通情達理的主公而感到榮幸。

     李世民滿意地沖大夥點了點頭,“天色不早了。

    你等也下去歇息吧。

    明天一早,咱們正式開始給狼騎準備後事!” “諾!”大夥被秦王的比喻逗得會心一笑,躬了下身,依次退出軍帳。

    趁着别人不注意,長孫順德悄悄扯了扯自己侄兒長孫無忌的衣袖,然後向倒映在帳壁上的秦王身影用力驽嘴。

    長孫無忌笑着搔了搔自己的後腦勺,緊跟着又搖了搖頭,丢下長孫順德,追随大夥的腳步一道遠去。

     “沒擔當的家夥!無怪君集老數落你!”長孫順德暗自腹诽。

    身影愈發顯得孤獨。

    他試圖緊追幾步,趕上前邊的幾個年青人。

    卻發現自己的腿腳已經不像當年般靈光。

     他知道自己追上去也沒話說。

    幾個幕僚們正興奮地議論着李世民那句“不亦快哉!”的結論,話語被夜風一句句送進他的耳朵。

    最近幾年,李旭的名字就像清晨的鳥鳴一樣,每天都會出現在他們耳朵裡,幾乎日日不斷。

    無論贊其忠直也罷,毀其迂腐也好,任誰也不能忽視他的存在。

    他就像與大夥走在不同道路上的馬車,漸行漸遠,并且永無比肩而馳的機會。

    對于這樣一個道不同,但值得尊敬的人,如果不能與他成為朋友,成為對手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堂堂正正擊敗他,讓他輸得心服口服。

    而不是依靠背後那些陰謀與手段,否則,縱使勝了,也難免會留下終生的遺憾。

     一句接一句帶着向往意味的議論聲讓長孫順德愈發煩躁。

    大夥的願望雖然光明,卻沒有必勝的把握。

    而作為老成持重之士的他,今晚所提出的建議盡管陰險卑鄙,卻能使得秦王府以最小代價攫取最大的利益。

    坐失良機不是長孫順德的風格,百無聊賴地走了一會兒,他決定還是回一次頭,重新向李世民陳述一遍自己的想法。

     李世民的軍帳依舊亮着燈光,這個年青人的身體内幾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

    長孫順德沒有讓侍衛通報,而是輕輕地走到門邊,手指有節奏地在門框上叩了幾下,“笃、笃、笃!” “進來吧!”埋首于卷牍之中的李世民頭也不回,大聲命令。

    “自己找胡凳坐下,别坐地上,這裡地上太冷,叔叔你的腿未必受得了!” 長孫順德答應一聲,慢吞吞地坐了下來。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無論受到多少委屈也都值了。

    哪怕背上一個萬世罵名,為了主公千秋基業,也值得自己去做,去犧牲。

    主公會理解他的想法,也永遠不會忘記他的貢獻。

    長孫家将世代從這次犧牲中受益,泉遠流長。

     他發現自己完全不該回來,笑了笑,又慢慢從胡凳上站起身,低聲勸道:“我隻是回來看你睡沒睡。

    别太累了!今後你要做的事情多着呢!” “能處理一些就處理一些,總是假手他人,終究會養成惰性!”李世民一邊在來往文案上批批畫畫,一邊回答。

    “咱們手中的人才還是太少了些,長孫叔叔,你說是不是?” “房玄齡心思慎密,多謀。

    杜如晦剛正不阿,善斷。

    李靖熟知兵事,運籌謀劃鮮有不中。

    侯君集勇敢且善于撫衆,深得士卒擁戴。

    無忌處事通融,可以協調各方。

    眼下咱們秦王府的人才,幾乎個個都能獨當一面。

    但秦王若想鞏固根本,還需要虎贲之士相從,耀武揚威于萬軍之間。

    如此,風頭才不輸于人!”長孫順德想了想,如實回答。

     “是啊!”李世民放下筆,感慨地道:“盛世成名看文章,亂世成名看勇力。

    眼下世道馬上由亂轉盛,還是要建立些看得見功業,才能讓人仰望。

    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說得雖然好聽,但總是在軍帳内才有人知曉,外邊的人未必看得那麼清楚。

    ” “我知道秦王想力戰而得名!”長孫無忌歎了口氣,低聲回應,“武将們看重這個。

    文人們心裡未必看重,嘴上卻也要些大義和名分。

    所以,有些事情秦王不便去做的,我去做就是了。

    左右不會讓人知道……!” “不可!”李世民猛然轉身,目光銳利如刀。

    “叔叔不可再說這樣的話。

    藥師所講,乃為陽謀。

    叔叔所言,乃為陰謀。

    陰陽相濟,則百事得諧。

    所以世民從來沒覺得叔叔所言為教唆挑撥。

    但眼下之事,叔叔卻要暫且将所謀放一放。

    此時不是施展的機會,絕對不是!” “二公子莫非怕玄齡他們真的棄你而去?還是怕事後被皇上怪罪?二公子盡管放心,我一力……”長孫順德挺直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證。

     “我說過,叔叔不要去做!”李世民闆起臉來,大聲強調。

    “至少不要現在去做,我現在不需要用陰謀來解決問題!” 長孫順德茫然不解,兩眼中重新充滿了失望,“那要等到什麼時候?秦王殿下,機會稍縱即逝。

    羅藝已經歸降了大唐,與太子結為異姓兄弟。

    虎贲鐵騎的攻擊力天下無雙,連突厥人都懼怕他們。

    姓李的又和徐茂公是知交,打完了突厥人,他隻要稍稍向南挪一挪,就可以把瓦崗黎陽軍收入囊中。

    他如果力挺太子,憑着半個河北和身邊一堆勇将…….” “那都是今後的事情,或者說,那隻是一種可能!”李世民搖了搖頭,臉上充滿了神秘的自信。

    “反正,你現在絕對不能放手施為。

    我說過,我不反對陰謀的存在。

    但什麼時候該采用,采用什麼樣的陰謀,必須經由我的認可!” 說到這兒,他的臉色轉向鄭重,甚至是刻闆,“長孫叔叔,你千萬記住了我說的話。

    千萬不要違背!” 長孫順德心中凜然,有股寒意從腳底冒上來,直沖頂門。

    他又重新認識了一遍秦王,這個自己看着長大,自己再也看不到其人生終點孩子。

    他知道對方話中的意思,無論自己是正直之臣也好,奸佞之徒也罷,都應該是秦王手中的刀。

    刀什麼時候出鞘,砍向哪裡,必須服從“手”的意思。

    否則,等待着這把刀的命運隻有回爐銷毀! “好好配合克明,準備好應急方案!”李世民慢慢走來,身體高大得如夜幕中山嶽。

    他的手臂輕輕拍在長孫順德肩膀上,充滿了信任,充滿了上司對下屬的關切,“回去休息吧。

    我會牢記并感謝你今晚的勸谏!” “謝秦王殿下!順德告退!”長孫順德生不起抗拒之心,長揖及地,向李世民表示恭敬。

    得到對方的回應後,他擡起頭來,半躬着身軀說道:“既然主公不想現在對付他。

    屬下建議主公經常派人去探望一下平陽公主。

    畢竟她是主公的姐姐,心裡邊一直還護着主公。

    ” “二姐那邊,我會跟她好好解釋。

    ”李世民點了點頭,低聲允諾。

    “其實當年那件事情,結果并非出自我的本意。

    總之是陰差陽錯,以至于造成了太多的遺憾。

    我一直很後悔,一直想補救。

    但苦于找不到補救機會!你明白麼?” “屬下明白!”長孫順德心裡又是一凜,旋即坦然地回應。

     “你明白就好。

    ”李世民看着長孫順德,滿意地點頭,“多派些人去照顧二姐。

    丘師利、馬三寶、向善志他們幾個,你和無忌有空多去看看他們,娘子軍中陣亡的弟兄撫恤從優。

    還有齊破凝,他身上的傷也讓郎中不息一切代價醫治,務必治好。

    ” “屬下一定好好安排!秦王殿下盡管放心!”長孫順德再次躬身。

    “屬下這就去,絕不出現任何纰漏!” “去吧!”李世民揮了揮手,準許長孫順德告退。

    站在門邊聽着腳步聲去遠,他嘴角上浮起一縷笑意。

    慢慢地,這笑意越來越深,越來越濃,宛若化不開的墨般緩緩從軍帳裡蔓延開去,與外面的漫漫長夜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