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逍遙遊 第八章 疊唱(一)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婁煩關守軍便在李靖和侯君集二人的指揮下憑借有利地形,向狼騎進行了局部反擊。
他們沒有一點新敗者的覺悟,居然屢屢向關下發起挑釁。
甚至趁各參戰部族之間配合疏忽之機,分成小股連夜從關上墜下,潛到了各部族囤積糧草的營盤附近放了一把不大不小的火。
待武士們被火焰從睡夢中烤醒,肇事者早已趁着夜色逃入了群山當中,再也找不到去向! 各部酋長大怒,發誓要給守軍以顔色。
他們組織起一波又一波的狂攻,卻被長城上的守關者以更強硬的方式打了回來。
重新掌握兵權的李靖充分證明了他的價值,将在去年在長安城頭對付李家的手段全都照搬到部族武士們頭上,火燒、石砸、煙熏,各種花樣層出不窮。
到了危急時刻,居然将糞便和幾種不知名的藥草熬成毒汁,兜頭向進攻者身上澆。
各部族大薩滿的“巫術”居然對這種邪法毫無效果,凡是被毒糞汁澆中者,傷口在一日之内便會潰爛,并且以人眼可見的速度爛下去,直到死亡。
四十裡聯營内,部族武士們的慘叫聲響成一片。
各部酋長又氣又急,眼睛裡面冒出的火幾乎能将整個草原燒掉。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始必可汗卻以攔截敵方援軍為理由,将兵力四下分散開去。
得不到突厥人全力支持,各部族對婁煩關的攻勢隻堅持了五天,便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每個部族的武士都是部族生存和延續的希望所在,一旦折損過重,即便能攻破婁煩關,滿足長老們的打劫欲望,整個部族也會喪失蔓延下去的機會。
所以,有人開始出工不出力,有人則幹脆将目光調轉向後,尋找全身而退的機會。
突厥王庭中亦不乏有識之士,對聯軍的這種低迷狀況非常擔憂。
此番出征,阿史那家一直本着志在必得的心态,根本沒留什麼後備。
萬一拿不下婁煩關來,即便敗退回草原去,對其他各部族的号召力也不複既往。
草原上是個弱肉強食的天下,突厥人的崛起之前,有匈奴、鮮卑和羯,突厥人的腳下,還匍匐着室韋、契丹、奚、I、H,保不住狼王之位的失敗者下場在牧歌中唱得很明白。
匈奴人強大之時,實力從大海一直覆蓋到大漠深處。
如今除了少數劉季真這樣的瘋子外,有誰還記得匈奴人曾經的輝煌? 衆長老們幾次聚集在一起,以各種方式向始必可汗進谏。
希望自己的大汗能盡快做出戰略調整,結束婁煩關前這種進退兩難的尴尬狀态。
素來就有固執之名的始必卻愈發固執,非但不考慮長老們的建議,反而派出自己的弟弟阿史那莫賀咄督戰,強迫各部族輪番向婁煩關猛撲。
這種讓别人犧牲自己隻占便宜不吃虧的做法自然收不到什麼好效果,各部落逐次進攻,逐次敗退,幾乎輪了一個遍,婁煩關依舊固若金湯。
各部酋長不堪長老們的壓力,不得不硬起頭皮來,向前來督戰的阿史那莫賀咄讨饒。
并且許以重金,請求他代大夥向始必可汗求情。
阿史那莫賀咄也對兄長的旨意有些抵觸,想了想,正色回應道:“我不要你們的金子和奴仆。
大汗最近身體不好,處理事情時難免有些糊塗。
你們受委屈了!我這就去找大汗,看看他到底準備何時給守軍最後一擊!” “多謝莫賀咄特勤!”諸位大汗小汗們同時躬身,向阿史那莫賀咄表示感謝。
“他日特勤若有用到我等的之處,隻要您吹響号角,各部絕對不敢不奉召!”(注1) “算了,将來我到你等帳中,能給我一杯酒便可!”阿史那莫賀咄大度地擺擺手,拒絕了衆酋長們的好意。
哥哥咄吉世(始必)是個警覺的人,讓他發現自己私下送各部人情,結果恐怕不會太好。
衆酋長心裡雪亮,互相看了看,陸續告退。
阿史那莫賀咄一個人在軍帳内沉思了片刻,理順了一套看上去比較忠誠的說辭,默默在心裡背誦着,走向始必可汗的黃金大帳。
金帳内,始必可汗正與幾個心腹謀臣和他的另一個弟弟阿史那俟利弗商讨軍務,看見阿史那莫賀咄進來,都警覺地閉上了嘴巴。
這種置人于千裡之外的态度更令莫賀咄心冷,沖着斜卧在氈塌上的始必可汗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大哥,這仗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
半個月,才半個月,咱們就在婁煩關下丢了四萬多具屍體!眼下軍中怨言越傳越邪乎,再這樣下去,各部武士非被逼反了不可!” 仿佛早就料定阿史那莫賀咄會這樣說,始必可汗笑了笑,非常和氣地問道:“莫賀咄,依照你的看法,咱們該怎樣打呢?難道不讓各部出力,反而拿咱們突厥勇士的屍體堆過關牆不成?” 阿史那莫賀咄被問得喉嚨發堵,雙頰發燙。
好在他也做了些準備,不至于讓别人立刻看笑話。
想了想,低聲回應,“我想,那三路援軍到底哪路對咱們有威脅,經過了這麼多天,大哥心裡必
他們沒有一點新敗者的覺悟,居然屢屢向關下發起挑釁。
甚至趁各參戰部族之間配合疏忽之機,分成小股連夜從關上墜下,潛到了各部族囤積糧草的營盤附近放了一把不大不小的火。
待武士們被火焰從睡夢中烤醒,肇事者早已趁着夜色逃入了群山當中,再也找不到去向! 各部酋長大怒,發誓要給守軍以顔色。
他們組織起一波又一波的狂攻,卻被長城上的守關者以更強硬的方式打了回來。
重新掌握兵權的李靖充分證明了他的價值,将在去年在長安城頭對付李家的手段全都照搬到部族武士們頭上,火燒、石砸、煙熏,各種花樣層出不窮。
到了危急時刻,居然将糞便和幾種不知名的藥草熬成毒汁,兜頭向進攻者身上澆。
各部族大薩滿的“巫術”居然對這種邪法毫無效果,凡是被毒糞汁澆中者,傷口在一日之内便會潰爛,并且以人眼可見的速度爛下去,直到死亡。
四十裡聯營内,部族武士們的慘叫聲響成一片。
各部酋長又氣又急,眼睛裡面冒出的火幾乎能将整個草原燒掉。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始必可汗卻以攔截敵方援軍為理由,将兵力四下分散開去。
得不到突厥人全力支持,各部族對婁煩關的攻勢隻堅持了五天,便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每個部族的武士都是部族生存和延續的希望所在,一旦折損過重,即便能攻破婁煩關,滿足長老們的打劫欲望,整個部族也會喪失蔓延下去的機會。
所以,有人開始出工不出力,有人則幹脆将目光調轉向後,尋找全身而退的機會。
突厥王庭中亦不乏有識之士,對聯軍的這種低迷狀況非常擔憂。
此番出征,阿史那家一直本着志在必得的心态,根本沒留什麼後備。
萬一拿不下婁煩關來,即便敗退回草原去,對其他各部族的号召力也不複既往。
草原上是個弱肉強食的天下,突厥人的崛起之前,有匈奴、鮮卑和羯,突厥人的腳下,還匍匐着室韋、契丹、奚、I、H,保不住狼王之位的失敗者下場在牧歌中唱得很明白。
匈奴人強大之時,實力從大海一直覆蓋到大漠深處。
如今除了少數劉季真這樣的瘋子外,有誰還記得匈奴人曾經的輝煌? 衆長老們幾次聚集在一起,以各種方式向始必可汗進谏。
希望自己的大汗能盡快做出戰略調整,結束婁煩關前這種進退兩難的尴尬狀态。
素來就有固執之名的始必卻愈發固執,非但不考慮長老們的建議,反而派出自己的弟弟阿史那莫賀咄督戰,強迫各部族輪番向婁煩關猛撲。
這種讓别人犧牲自己隻占便宜不吃虧的做法自然收不到什麼好效果,各部落逐次進攻,逐次敗退,幾乎輪了一個遍,婁煩關依舊固若金湯。
各部酋長不堪長老們的壓力,不得不硬起頭皮來,向前來督戰的阿史那莫賀咄讨饒。
并且許以重金,請求他代大夥向始必可汗求情。
阿史那莫賀咄也對兄長的旨意有些抵觸,想了想,正色回應道:“我不要你們的金子和奴仆。
大汗最近身體不好,處理事情時難免有些糊塗。
你們受委屈了!我這就去找大汗,看看他到底準備何時給守軍最後一擊!” “多謝莫賀咄特勤!”諸位大汗小汗們同時躬身,向阿史那莫賀咄表示感謝。
“他日特勤若有用到我等的之處,隻要您吹響号角,各部絕對不敢不奉召!”(注1) “算了,将來我到你等帳中,能給我一杯酒便可!”阿史那莫賀咄大度地擺擺手,拒絕了衆酋長們的好意。
哥哥咄吉世(始必)是個警覺的人,讓他發現自己私下送各部人情,結果恐怕不會太好。
衆酋長心裡雪亮,互相看了看,陸續告退。
阿史那莫賀咄一個人在軍帳内沉思了片刻,理順了一套看上去比較忠誠的說辭,默默在心裡背誦着,走向始必可汗的黃金大帳。
金帳内,始必可汗正與幾個心腹謀臣和他的另一個弟弟阿史那俟利弗商讨軍務,看見阿史那莫賀咄進來,都警覺地閉上了嘴巴。
這種置人于千裡之外的态度更令莫賀咄心冷,沖着斜卧在氈塌上的始必可汗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大哥,這仗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
半個月,才半個月,咱們就在婁煩關下丢了四萬多具屍體!眼下軍中怨言越傳越邪乎,再這樣下去,各部武士非被逼反了不可!” 仿佛早就料定阿史那莫賀咄會這樣說,始必可汗笑了笑,非常和氣地問道:“莫賀咄,依照你的看法,咱們該怎樣打呢?難道不讓各部出力,反而拿咱們突厥勇士的屍體堆過關牆不成?” 阿史那莫賀咄被問得喉嚨發堵,雙頰發燙。
好在他也做了些準備,不至于讓别人立刻看笑話。
想了想,低聲回應,“我想,那三路援軍到底哪路對咱們有威脅,經過了這麼多天,大哥心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