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逍遙遊 第七章 盛世(十三)

關燈


     “三路大軍中,必然有一路為實兵。

    其他兩路為虛。

    隻要控制好進軍節奏,糧草辎重可以稍後些運到。

    如果始必分兵去攔,我軍便可以集中力量打其中一路。

    在一點上形成突破,便可長驅直入!”回答他的是杜如晦。

    比房玄齡的話少,但更清晰明了,“依照我的想法,李仲堅會走懷戎、陽原這一路。

    沿途有桑幹水作為引導,阻力最小,糧草運輸也最為方便。

    否則,帶着十幾萬大軍的補給翻山越嶺,光耗也把人的精力耗盡了!” “的确如此!”長孫順德支持杜如晦的判斷。

    “走飛狐嶺繞路繞得太遠,沿長城腳下走,道路又太崎岖!除非李仲堅可以與始必一樣,以牛羊為主要補給。

    ” “我們能這樣判斷。

    始必也會這樣判斷。

    大将軍用兵,不可以常理度之!”長孫無忌不同意其叔叔的意見,搖頭反駁。

    “我認為是走長城根兒,也就是大夥認為最不可能的道路。

    這條路直線距離最短。

    并且斜插一下,就能将始必的退路直接封死。

    咱們與大将軍南北夾擊之勢一成,始必将不占自潰!” “太險。

    ”杜如晦用兩個字點評長孫無忌的推測。

     “兵行險道,其收益也必然大!”長孫無忌固執己見。

     “如果是孤來安排援軍,也會走長城下這條道!”李世民的意見也傾向于長孫無忌。

    畢竟他的年齡剛剛二十出頭,骨子裡帶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銳氣。

    “孤以為,咱們反正都要應對,就按照最難發生的這種情況應對,諸君以為如何?” “不可!”杜如晦很不給面子地繼續搖頭,“我等意在守關,不敗便已經是勝。

    沒必要奢求更高的結果,反而失了方寸!” 李世民先前冒險迂回到婁煩關外攻擊始必,便是吃了好大喜功的虧。

    不但沒如願打敗始必,反而連累得娘子軍損兵折将。

    至今,李婉兒還躺在雁門郡的軍營裡看不到任何康複的希望,一些娘子軍将領也因此對李世民冷臉相對。

    此事大夥都清楚其中因果,卻誰都盡量不再提起。

    杜如晦也是太沉迷于軍務了,居然毫不猶豫地把最不該說的話說了出來。

     話音落下,屋中一片寂靜。

    李世民的臉色如同六月的天氣般,頃刻間便布滿了陰雲。

    眼看他就要控制不住自己,長孫無忌輕輕咳嗽了一聲,笑着道:“其實我們這裡,侯君集的判斷最為權威。

    畢竟他去過涿郡,比任何人更清楚大将軍那邊的虛實!” “大将軍根本沒跟我說他準備走哪一路。

    ”侯君集見長孫無忌将火向自己身邊引,趕緊擺手否認。

    “侯某當時急着回來複命,也沒問大将軍會如何派兵,誰料他居然跟咱們玩這一手,連個準信兒都不給!” “想必大将軍是怕你落入始必之手。

    自然不能暴漏太多軍情。

    ”一直沉默不語的李靖接過話頭,低聲替李旭辯解道。

    “君集可否說說你在涿郡看到的情況,越詳細越好。

    我總覺得這個安排太蹊跷!” “虎贲鐵騎戰鬥力非常強悍。

    博陵軍的戰鬥力很高。

    他們以三十人送我回來,沿途闖關斬将,自己一人未損!”侯君集想了想,快速總結。

     被他和李靖兩個一打岔,李世民臉上的怒意慢慢消失。

    想了想,低聲命令:“你把剛才跟我說的話再跟大夥重複一遍。

    對那邊情況了解得越詳細,咱們的判斷才會越準确!” 侯君集點了點頭,将自己求援的經曆和在涿郡以及歸途中的見聞從頭到尾說了個清楚。

    連同自己被累昏了,試圖欺騙李旭等人,而對方發現真相後根本不予計較的事情也說了出來。

    房玄齡等人聽後,愈發感到迷惑。

    隐隐約約覺得援軍的動向絕對不會如自己這邊猜測得般簡單,但具體複雜到什麼程度,卻半點眉目都找不到。

     “君集說,大将軍一下子就給了你九十三匹突厥良駒?”沉吟了片刻,李靖繼續又問。

     “是!大将軍為人的确有其獨到之處。

    侯某到現在還甚覺感激。

    ”侯君集點點頭,有些感慨地回答。

    如果不是為了自家主公,他一點兒也不想跟李旭為敵。

    那個人性子雖然執拗了些,卻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朋友。

    至少,跟他交往,你永遠不必擔心哪天其會從背後刺你一刀。

     “大将軍手筆夠足。

    他手中戰馬有很多麼?”李靖點點頭,繼續追問。

     “阿史那骨托魯那敗家子,孤身逃走,把所有戰馬牛羊都丢太子和給大将軍了!”提起博陵軍的繳獲,侯君集羨慕得直拍大腿。

    “我聽說,眼下不但大将軍和太子兩個手中戰馬無缺。

    連跟着他們湊熱鬧的幾波流寇,都步卒變騎兵了!” “沒有經過常年訓練,步卒變不了騎兵!”李靖笑着搖頭,“但騎馬步兵,也比純步兵走得快。

    ”轉過身,他向李世民輕輕拱手,“依末将之見,恐怕這三路大軍,都是疑兵!” “藥師說大将軍冒了更大的險?!”杜如晦跳上前一步,瞪圓了眼睛追問。

     “然!”李靖輕輕點頭。

     長孫無忌、侯君集、房玄齡三人立刻都明白了援軍的動向。

    長孫順德反應稍慢,兀自捋着胡須思索。

    “騎馬步兵?難道他們走哪條路與兵種還有關系?圖,圖來!”猛然間,他像被蛇咬了一般發出厲聲大叫,“圖來,來人,拿輿圖給老夫!” 李世民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判斷,不計較長孫順德的無禮,笑着吩咐門外的侍衛去取輿圖。

    片刻之後,輿圖鋪開。

    大夥圍在河東北側的羊皮地圖前,重新推測李旭的用兵方式。

    三路被視作疑兵的大軍标在了相應位置,突厥人可能的對策也逐一用丹青标出。

    衆人的目光卻不再理會這些箭頭,緊緊地落在比馬邑郡更北的地段。

     在燕山之北,長城之外,還有一片名以上屬于中原,但被阿史那家族借去休養生息,并且一借不還的沃土。

    輿圖上稱之為定襄郡,阿史那家族在那裡設立了自己的牙帳! 從李旭目前屯兵的張家堡到婁煩,無論走哪一條路,都是回頭向南,并且沿途阻攔重重。

    但從張家堡到定襄,卻幾乎可以畫一條直線出來。

    那條直線在長城外,燕山北,中間隔着荒無人煙的戈壁灘。

    沒有幾個中原人知道路在哪裡,突厥牧人自己也很少走那條路。

    但當年大隋虎贲為了救援自己的突厥盟友,也就是始必可汗的父親啟民可汗,卻曾經創造過半個月之内從幽州殺到定襄的奇迹。

    當年的虎贲鐵騎仍在,從涿郡到定襄,比從幽州到定襄還要近上三分之一距離。

     “好一個飛将軍!”李世民低聲贊歎。

    在他的印象中,也就是李旭才敢使出如此狠辣一擊,也就是李旭才配得上如此奇謀。

    趁着始必在援軍和目标之間徘徊不定的時候,數萬騎着駿馬的步兵已經沖到了突厥人的老巢。

    大部分突厥将領的老婆孩子都安頓在定襄,他們辛辛苦苦搶到的金銀細軟也放在定襄郡城。

    前方正打得火熱,突然聽到老婆孩子和多年積攢的棺材本都丢了,試問誰還有心将戰鬥繼續下去? 屆時,自己帶領婁煩關守軍傾巢而出,死死咬住始必的尾巴。

    一路追亡逐北,先前無論多少失利都能連本帶利賺回來!唯一可惜的是又讓哥哥建成立了大功,又讓其地位穩固了不止一點半點兒! “如果博陵軍果真突襲始必的老巢,始必發覺後,會如何應對?”強迫自己冷靜心神,李世民向心腹們咨詢。

     “他可能且戰且退,擺脫我軍追殺,然後退入草原深處重整旗鼓!”房玄齡想了想,笑着回答。

    “但此戰之後,至少五年以内,突厥人沒力氣南下!” 五年的時間,足夠大唐統一中原。

    屆時,集整個中原之力,始必可汗想卷土重來,也必将被碰得頭破血流。

     “如果我是始必,定然不顧一切猛撲婁煩。

    ”到了本該歡呼的時候,侯君集臉上的表情反而謹慎了起來。

    “老婆沒了,可以再娶。

    孩子沒了,可以再生。

    财寶沒了,可以再搶。

    唯獨士氣不可洩,否則有死無生。

    擊破了婁煩關,至少能在河東搶個夠。

    有了财寶和糧食,就有繼續南下打家劫舍或者北上迎擊李旭的動力。

    最起碼,能博個兩敗俱傷!” “侯将軍說得不無道理!”杜如晦遲疑了片刻,低聲響應。

    “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