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塞下曲 第二章 出塞(三)
關燈
小
中
大
膚迥然相異。
這是生活留下的痕迹,此後将和他相伴,直到永遠。
徐大眼也變成了野人,一絲不挂地站在水裡,與商販們同樣用河泥和草根來清潔身體。
從河上遊出來的寒風早已把他白皙的皮膚凍成了淡紅色,而他卻絲毫感覺不出河水的冷。
隻是一味地向身上撩水,撩水,仿佛隻有這樣,才能把自己徹底變成一個男人。
在濡水河畔休息了一夜,孫九帶着大夥再度動身。
不再被大山的陰影所壓抑,商隊很快活躍起來。
特别是杜疤瘌、王二麻子幾個,自以為雇傭刀客立了首功,說話的嗓門格外響亮。
“旭倌哪,旭倌!幫我把馬肚帶緊一下。
行李歪了,向上推推。
啧啧,你這小子怎麼這麼笨,連這點兒小事兒都弄不好!” “旭倌,旭倌啊,給杜叔把這件包裹挂到馬背上去。
三歲邙牛十八漢,你這麼大個子,挺頭豎腦的,怎麼這麼笨呢!” 不知不覺間,李旭再次成了衆人的小跟班兒。
有了那一晚的經曆,他已經徹底認清了這些叔叔伯伯們的“慈祥”。
所以答應得不再那麼痛快,即便是實在無法推脫了,也盡力做得“笨”一些。
不是弄得牲口受驚,就是用力過大,把歪在左側的行李推得向右歪去,再不就用力過猛,一下子拉斷了綁帶。
但是,他自己和徐大眼的行李、牲口,總是被照料的幹淨利落,從來不會出現走到半路散架的現象。
衆人指使不動他,心裡就落了氣。
有孫九在旁邊鎮壓着,大夥也不敢過分拿他怎樣。
發了幾回牢騷後,決定用其他手段讓這小子得到些教訓。
打擊一個年青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孤立起來。
老江湖們走過的橋比李旭走過的路還多,很快就找到了收拾他的最佳策略。
所以,杜疤瘌、王麻子等人快速變成了曆史迷,紛紛圍繞在徐大眼身邊,主動要求他談古說今。
年青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這一點,徐大眼也不能例外。
他雖然自幼被按照智勇雙全的标準來培養,雙眼經常能發現别人所不能發現的秘密,但總體來說,如今的他心中還沒有太深的城府,很快就落入了老江湖們的圈套。
從霍去病封狼居胥,班超投筆從戎,到伏波将軍馬革裹屍,徐大眼娓娓道來。
能來到草原上看看前輩英雄們的足迹,讓他胸懷激蕩。
他本來就知識淵博,口才又佳,被王麻子等老江湖有意無意的幫腔,很快成了商隊的核心人物。
就連孫九、張三和那幾個見多識廣的刀客,每逢休息時,都喜歡圍到徐大眼身邊來,喝上一碗熱水,然後聽這個博學多聞的後生講古論今。
每逢此時,李旭總是坐在人群外圍,靜靜地想自己的心事。
老實說,他曾經忌妒過徐大眼,但現在,他看向徐大眼的目光卻非常平和。
經過那天跟徐大眼小酌,李旭領悟道,是自己和徐大眼的出身不同,決定了現在彼此之間的差距。
在自己還沿着家鄉門前的小河溝與夥伴們互相甩泥巴的時候,徐大眼已經開始在教習的指導下,分析總結《呂氏春秋》的精義。
當自己跟夥伴們背着草筐追兔子的時候,徐大眼練習的是馬槊、騎弓。
自己剛剛開始識字啟蒙,徐大眼已經背完了《孫子兵法》、《吳子兵法》、《黃石公三略》和《司馬法》。
自己曾經的人生最高目标,不過是當一名縣裡的戶槽。
而徐大眼,卻從生下來就背負起了讓徐氏家族崛起的重擔。
(注1) 這種差距在短時間内無法逾越,同樣是逃避兵役,自己是為了避免當一名死在半路的小雜兵。
而徐大眼是為了給他一身的本事找到合适的價錢和出售時機。
兩軍交戰,徐大眼可以憑良家子弟的身份縱馬舞槊,陪伴着主帥沖鋒陷陣。
而自己,想攢錢買一把合格的馬槊,至少要在這條商路上跑上三年! 但這些差距不是天塹,完全可以憑個人努力來慢慢彌補,九叔說得好,莫欺少年窮。
自己還不到十五歲,有的是時間去學習。
實際上,與徐大眼一路同行,自己已經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自己已經不是易縣縣學裡那個,除了書本外什麼都不懂,同齡少年中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對手的李旭。
想起在易縣城時那個自己,李旭發現自己的确不虛此行。
無論這一趟生意最後賺不賺錢,自己都看到了許多先前沒機會看到的東西,領悟到了許多先前不可能領悟的人生道理。
‘也許,這就是長大。
’少年坐在火堆旁,悄悄地對自己說。
小狼甘羅蹲在他的腳邊,望着跳動的火焰,眼睛裡閃出一串串金芒。
離開濡水三天後,商隊如期來到了奚人最大的一個部落所在。
令人絕望的是,這個草原上數得着的大部落居然消失了。
四下裡空蕩蕩的,隻剩下幾千根東倒西歪的木樁,和一圈圈氈包留下的痕迹。
仿佛告訴商販們,他們沒有迷路。
隻是主人家有大事要忙,上萬家族成員在入秋後集體遷徙去了未知所在。
商販們抱着腦袋,陸續蹲到了地上。
除了李旭和徐大眼之外,所有人出塞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趁着秋末冬初
這是生活留下的痕迹,此後将和他相伴,直到永遠。
徐大眼也變成了野人,一絲不挂地站在水裡,與商販們同樣用河泥和草根來清潔身體。
從河上遊出來的寒風早已把他白皙的皮膚凍成了淡紅色,而他卻絲毫感覺不出河水的冷。
隻是一味地向身上撩水,撩水,仿佛隻有這樣,才能把自己徹底變成一個男人。
在濡水河畔休息了一夜,孫九帶着大夥再度動身。
不再被大山的陰影所壓抑,商隊很快活躍起來。
特别是杜疤瘌、王二麻子幾個,自以為雇傭刀客立了首功,說話的嗓門格外響亮。
“旭倌哪,旭倌!幫我把馬肚帶緊一下。
行李歪了,向上推推。
啧啧,你這小子怎麼這麼笨,連這點兒小事兒都弄不好!” “旭倌,旭倌啊,給杜叔把這件包裹挂到馬背上去。
三歲邙牛十八漢,你這麼大個子,挺頭豎腦的,怎麼這麼笨呢!” 不知不覺間,李旭再次成了衆人的小跟班兒。
有了那一晚的經曆,他已經徹底認清了這些叔叔伯伯們的“慈祥”。
所以答應得不再那麼痛快,即便是實在無法推脫了,也盡力做得“笨”一些。
不是弄得牲口受驚,就是用力過大,把歪在左側的行李推得向右歪去,再不就用力過猛,一下子拉斷了綁帶。
但是,他自己和徐大眼的行李、牲口,總是被照料的幹淨利落,從來不會出現走到半路散架的現象。
衆人指使不動他,心裡就落了氣。
有孫九在旁邊鎮壓着,大夥也不敢過分拿他怎樣。
發了幾回牢騷後,決定用其他手段讓這小子得到些教訓。
打擊一個年青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孤立起來。
老江湖們走過的橋比李旭走過的路還多,很快就找到了收拾他的最佳策略。
所以,杜疤瘌、王麻子等人快速變成了曆史迷,紛紛圍繞在徐大眼身邊,主動要求他談古說今。
年青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這一點,徐大眼也不能例外。
他雖然自幼被按照智勇雙全的标準來培養,雙眼經常能發現别人所不能發現的秘密,但總體來說,如今的他心中還沒有太深的城府,很快就落入了老江湖們的圈套。
從霍去病封狼居胥,班超投筆從戎,到伏波将軍馬革裹屍,徐大眼娓娓道來。
能來到草原上看看前輩英雄們的足迹,讓他胸懷激蕩。
他本來就知識淵博,口才又佳,被王麻子等老江湖有意無意的幫腔,很快成了商隊的核心人物。
就連孫九、張三和那幾個見多識廣的刀客,每逢休息時,都喜歡圍到徐大眼身邊來,喝上一碗熱水,然後聽這個博學多聞的後生講古論今。
每逢此時,李旭總是坐在人群外圍,靜靜地想自己的心事。
老實說,他曾經忌妒過徐大眼,但現在,他看向徐大眼的目光卻非常平和。
經過那天跟徐大眼小酌,李旭領悟道,是自己和徐大眼的出身不同,決定了現在彼此之間的差距。
在自己還沿着家鄉門前的小河溝與夥伴們互相甩泥巴的時候,徐大眼已經開始在教習的指導下,分析總結《呂氏春秋》的精義。
當自己跟夥伴們背着草筐追兔子的時候,徐大眼練習的是馬槊、騎弓。
自己剛剛開始識字啟蒙,徐大眼已經背完了《孫子兵法》、《吳子兵法》、《黃石公三略》和《司馬法》。
自己曾經的人生最高目标,不過是當一名縣裡的戶槽。
而徐大眼,卻從生下來就背負起了讓徐氏家族崛起的重擔。
(注1) 這種差距在短時間内無法逾越,同樣是逃避兵役,自己是為了避免當一名死在半路的小雜兵。
而徐大眼是為了給他一身的本事找到合适的價錢和出售時機。
兩軍交戰,徐大眼可以憑良家子弟的身份縱馬舞槊,陪伴着主帥沖鋒陷陣。
而自己,想攢錢買一把合格的馬槊,至少要在這條商路上跑上三年! 但這些差距不是天塹,完全可以憑個人努力來慢慢彌補,九叔說得好,莫欺少年窮。
自己還不到十五歲,有的是時間去學習。
實際上,與徐大眼一路同行,自己已經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自己已經不是易縣縣學裡那個,除了書本外什麼都不懂,同齡少年中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對手的李旭。
想起在易縣城時那個自己,李旭發現自己的确不虛此行。
無論這一趟生意最後賺不賺錢,自己都看到了許多先前沒機會看到的東西,領悟到了許多先前不可能領悟的人生道理。
‘也許,這就是長大。
’少年坐在火堆旁,悄悄地對自己說。
小狼甘羅蹲在他的腳邊,望着跳動的火焰,眼睛裡閃出一串串金芒。
離開濡水三天後,商隊如期來到了奚人最大的一個部落所在。
令人絕望的是,這個草原上數得着的大部落居然消失了。
四下裡空蕩蕩的,隻剩下幾千根東倒西歪的木樁,和一圈圈氈包留下的痕迹。
仿佛告訴商販們,他們沒有迷路。
隻是主人家有大事要忙,上萬家族成員在入秋後集體遷徙去了未知所在。
商販們抱着腦袋,陸續蹲到了地上。
除了李旭和徐大眼之外,所有人出塞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趁着秋末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