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塞下曲 第二章 出塞(三)
關燈
小
中
大
“有這樣萬裡長城,他哪裡還用得着人間香火?”徐大眼望着遠處的敵樓,滿臉崇拜。
如果什麼可以叫不世功業的話,眼前的長城算其中之一吧。
千餘年,草原上部落換了無數個,每一支部落南下前,首先都要面對這道人工屏障。
“後邊的人抓緊,從鮑丘水旁穿越長城,咱們就算出塞了!”孫九的喊聲遙遙地從前面傳來,打斷了兄弟二人的議論。
商販們陸續答應着,如一條長蛇般,緩緩加快了移動速度。
這樣險惡的山路,能早結束一刻就便宜一刻。
很多地方險要異常,如果有土匪突然探出頭來,大夥隻有乖乖舉手投降的份兒。
現實永遠與人們的欺騙相左,孫九所說的出口就在燕樂的東北方。
一千年滄海桑田,鮑丘水不知道何時變了流向,從北折向南,把長城某個不知名的關口沖做了兩段。
大隋立國後,沒時間去重新修建要塞,也沒在這裡駐軍。
所以,這段城豁口就變成了商隊們逃避孝敬官府錢的理想選擇。
實際上,這裡距離燕樂的直線距離沒多遠。
出了這道豁口,就真正離開的大隋。
出了這道豁口,也等于真正進入了燕山。
燕山萬裡。
山更高,路更窄,更陡。
人不得不從牲口背上跳下來,拉着缰繩在前面用力拽。
遇到突然出現的陡坡,牲口便成了主人,需要人用肩膀頂着它的屁股向前挪。
隻一天,李旭腳上離家時剛剛換上的厚底鞋便被磨漏了。
腳指頭帶着血泡,從鞋前端探了出來。
腳後跟也開了口,每邁出一步,腳前腳後就同時傳來鑽心的痛。
肩膀上的繭子也不知起了多少層,頂着牲口屁股的時候,完全失去了知覺。
大腿,胸口,粘粘的全是汗,與風中的塵土膠合起來,糊在皮膚上,偶爾一動,便散發出可以令蒼蠅暈倒的酸臭味。
徐大眼的境況看起來比他略好,價格不菲的長袍早已被樹枝挂成了袈裟,貼身而穿的精緻短褐也被挂得四處是口子,風一吹,便露出裡邊白皙,但肮髒的皮膚。
一雙爬山專用快靴,也與李旭腳上的鞋子做了難兄難弟,前面見“蒜瓣”,後邊見茄蛋。
李旭知道此時的自己已經和王麻子等人沒了分别,一樣髒,一樣憔悴。
想想這樣的生活還要伴随自己很長時間,渾身上下就不寒而栗。
想想父親這麼多年來過得全是這樣的日子,卻從來沒在自己和母親面前叫過一聲苦,内心深處就更體會到了什麼叫父愛如山。
“我一定要賺到錢!”李旭用力推着坐騎的屁股,暗自發誓。
這樣的日子一定要早日結束,為了自己的将來,也為了父母。
“天欲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勞其身形,餓其體膚,行弗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坐騎前,徐大眼嘟囔着把缰繩挂在自己的肩膀上,拼命前拉。
累成這樣,他卻一點也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離家前,父親本來告訴他,徐家可以利用買通官府的辦法讓他逃避兵役,甚至可以買來流民,冒充他去從軍。
但是,他拒絕了。
或者說,他更想抓住這個機會到外邊看看。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隻有看到了,才能把學到的東西與外邊的世界連接起來。
這樣,才有機會振興整個家族。
并且在浩瀚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如衛王楊爽,如大将軍蒙恬,如虎贲中郎将羅藝。
少年人緩緩向前,向前,雙腳邁過萬裡關山。
有一天,山,突然消失了。
就像腳上已經變成了老繭的血泡一樣,消失得隻剩下幾點痕迹。
眼前的景物驟然開闊,無邊無際,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荒野橫亘在商隊面前。
幾座‘小山孫子’在遠處低低的趴着,用脊背頂起頭頂上半圓形的藍天。
那天藍得純淨,藍得幹脆,藍到一點渣滓都沒有。
藍天下,微微泛黃的野草翻卷着波浪,映出一層層風的痕迹。
高可齊腰的草尖起伏跌宕,裡邊沒有隐藏牛羊,也沒有野獸,沒有石頭,除了草,什麼都沒有。
一條大河就在不遠處的草尖頂端絲縧般向南飄蕩,無橋、無渡、也看不見帆影,如果不是那順着風傳來的嘩嘩水聲,你根本無法相信其是真實的存在。
“嗷!”地一聲,商隊裡所有人都發了瘋,扔下牲口,不顧一切地向大河跑去。
這是濡水,草原上一條寬窄不定的季節河!見了此河,即意味着商隊徹底走出了燕山,來到了他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奚部的遊牧區。
走出了燕山,不僅意味着此行成功在望。
還意味着與山賊遭遇的幾率減小了一半,大夥可以平平安安地賺一次安穩錢。
激動之下,幾乎所有年青商販都沖了出去,不顧高原秋涼,手捧着河水狂飲。
飲夠了,則将身上已經分不清顔色的衣服扯下來向草尖上一丢,赤着身子走進河中央。
李旭發現自己的胳膊和大腿都變結實了,撮掉半擔老泥後,身上的肌肉從皮膚下面一塊塊緊繃出來。
而在行程初始時總被磨破的雙肩,現在已經感覺不到絲毫疼痛。
洗盡泥巴和污垢,那些曾經火燒火燎的地方變得光滑、平整,肉墊子般,與别處皮
如果什麼可以叫不世功業的話,眼前的長城算其中之一吧。
千餘年,草原上部落換了無數個,每一支部落南下前,首先都要面對這道人工屏障。
“後邊的人抓緊,從鮑丘水旁穿越長城,咱們就算出塞了!”孫九的喊聲遙遙地從前面傳來,打斷了兄弟二人的議論。
商販們陸續答應着,如一條長蛇般,緩緩加快了移動速度。
這樣險惡的山路,能早結束一刻就便宜一刻。
很多地方險要異常,如果有土匪突然探出頭來,大夥隻有乖乖舉手投降的份兒。
現實永遠與人們的欺騙相左,孫九所說的出口就在燕樂的東北方。
一千年滄海桑田,鮑丘水不知道何時變了流向,從北折向南,把長城某個不知名的關口沖做了兩段。
大隋立國後,沒時間去重新修建要塞,也沒在這裡駐軍。
所以,這段城豁口就變成了商隊們逃避孝敬官府錢的理想選擇。
實際上,這裡距離燕樂的直線距離沒多遠。
出了這道豁口,就真正離開的大隋。
出了這道豁口,也等于真正進入了燕山。
燕山萬裡。
山更高,路更窄,更陡。
人不得不從牲口背上跳下來,拉着缰繩在前面用力拽。
遇到突然出現的陡坡,牲口便成了主人,需要人用肩膀頂着它的屁股向前挪。
隻一天,李旭腳上離家時剛剛換上的厚底鞋便被磨漏了。
腳指頭帶着血泡,從鞋前端探了出來。
腳後跟也開了口,每邁出一步,腳前腳後就同時傳來鑽心的痛。
肩膀上的繭子也不知起了多少層,頂着牲口屁股的時候,完全失去了知覺。
大腿,胸口,粘粘的全是汗,與風中的塵土膠合起來,糊在皮膚上,偶爾一動,便散發出可以令蒼蠅暈倒的酸臭味。
徐大眼的境況看起來比他略好,價格不菲的長袍早已被樹枝挂成了袈裟,貼身而穿的精緻短褐也被挂得四處是口子,風一吹,便露出裡邊白皙,但肮髒的皮膚。
一雙爬山專用快靴,也與李旭腳上的鞋子做了難兄難弟,前面見“蒜瓣”,後邊見茄蛋。
李旭知道此時的自己已經和王麻子等人沒了分别,一樣髒,一樣憔悴。
想想這樣的生活還要伴随自己很長時間,渾身上下就不寒而栗。
想想父親這麼多年來過得全是這樣的日子,卻從來沒在自己和母親面前叫過一聲苦,内心深處就更體會到了什麼叫父愛如山。
“我一定要賺到錢!”李旭用力推着坐騎的屁股,暗自發誓。
這樣的日子一定要早日結束,為了自己的将來,也為了父母。
“天欲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勞其身形,餓其體膚,行弗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坐騎前,徐大眼嘟囔着把缰繩挂在自己的肩膀上,拼命前拉。
累成這樣,他卻一點也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離家前,父親本來告訴他,徐家可以利用買通官府的辦法讓他逃避兵役,甚至可以買來流民,冒充他去從軍。
但是,他拒絕了。
或者說,他更想抓住這個機會到外邊看看。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隻有看到了,才能把學到的東西與外邊的世界連接起來。
這樣,才有機會振興整個家族。
并且在浩瀚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如衛王楊爽,如大将軍蒙恬,如虎贲中郎将羅藝。
少年人緩緩向前,向前,雙腳邁過萬裡關山。
有一天,山,突然消失了。
就像腳上已經變成了老繭的血泡一樣,消失得隻剩下幾點痕迹。
眼前的景物驟然開闊,無邊無際,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荒野橫亘在商隊面前。
幾座‘小山孫子’在遠處低低的趴着,用脊背頂起頭頂上半圓形的藍天。
那天藍得純淨,藍得幹脆,藍到一點渣滓都沒有。
藍天下,微微泛黃的野草翻卷着波浪,映出一層層風的痕迹。
高可齊腰的草尖起伏跌宕,裡邊沒有隐藏牛羊,也沒有野獸,沒有石頭,除了草,什麼都沒有。
一條大河就在不遠處的草尖頂端絲縧般向南飄蕩,無橋、無渡、也看不見帆影,如果不是那順着風傳來的嘩嘩水聲,你根本無法相信其是真實的存在。
“嗷!”地一聲,商隊裡所有人都發了瘋,扔下牲口,不顧一切地向大河跑去。
這是濡水,草原上一條寬窄不定的季節河!見了此河,即意味着商隊徹底走出了燕山,來到了他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奚部的遊牧區。
走出了燕山,不僅意味着此行成功在望。
還意味着與山賊遭遇的幾率減小了一半,大夥可以平平安安地賺一次安穩錢。
激動之下,幾乎所有年青商販都沖了出去,不顧高原秋涼,手捧着河水狂飲。
飲夠了,則将身上已經分不清顔色的衣服扯下來向草尖上一丢,赤着身子走進河中央。
李旭發現自己的胳膊和大腿都變結實了,撮掉半擔老泥後,身上的肌肉從皮膚下面一塊塊緊繃出來。
而在行程初始時總被磨破的雙肩,現在已經感覺不到絲毫疼痛。
洗盡泥巴和污垢,那些曾經火燒火燎的地方變得光滑、平整,肉墊子般,與别處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