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第二十四章 巳初
關燈
小
中
大
張小敬吼道:“快去問清楚!再給我弄一匹馬!”
他的獨眼裡閃動着極度的焦慮,檀棋不敢耽擱,急忙轉身跑去靖安坊的望樓。
死裡逃生的岑參抱着聞染走過來,他目睹了一個人從窮兇極惡的欽犯變成英雄的全過程,心潮澎湃,覺得這時候如果誰送來一套筆墨,就再完美不過了。
可惜張小敬對他不理不睬,而是煩躁地轉動脖頸,朝四周看去。
蕭規臨終的話語,始終在張小敬的心中熊熊燒灼,讓他心神不甯,根本無心關注其他任何事情。
這時元載湊過來,拍拍他的肩膀,滿面笑容:“大局已定,真兇已除,張都尉辛苦了,可以放心地睡一覺了。
” “真兇另有其人!”張小敬毫不客氣地說道。
元載的笑容僵在了臉上,這個死囚犯到底在說什麼啊?我花了那麼大力氣幫你洗白,還找了一個完美的幕後黑手,你現在說另有其人? 元載看看那邊,陳玄禮在指揮士兵搜查移香閣,永王不知何時已經離開。
他暗自松了一口氣,揪住張小敬的衣襟低聲吼道:“你這個笨蛋!不要節外生枝了!” 話音未落,忽然傳來一聲啪的脆響。
元載捂住腫痛的臉頰,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
這家夥居然動手扇了自己一個耳光,自己可是剛剛把他給救出來啊! “這是代表靖安司的所有人。
”張小敬冷冷道。
元載正要發怒,卻看到張小敬的獨眼裡陡然射出鋒芒。
元載頓覺胯下一熱,那一股深植心中的懼意,到現在也沒辦法消除。
元載悻悻後退了幾步,離那個煞星遠一點,揉着臉心想别讓這副窘态被王韫秀看到。
這時檀棋氣喘籲籲地跑過來:“平康坊傳來消息,公子可能正要前往升平坊東宮藥圃!”她的手裡,還牽着一匹黃褐色的高頭駿馬。
沒人知道李泌要去哪裡,隻有劉駱谷猜測大概和最後提及的地名有關。
這個猜想,很快便反饋給所有的望樓。
現在是白天,百姓又已全部回到坊内,路街之上空無一人。
望樓輕而易舉,便捕捉到了李泌的古怪狂奔之身影。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張小敬強拖起疲憊的身體,咬牙翻身上馬。
檀棋也想跟去,可還未開口,張小敬已經一夾馬肚子,飛馳而去,連一句話也未留下。
檀棋憂心忡忡地朝遠方望去,那晃晃悠悠的身影,似乎随時都會跌下馬來。
從平康坊到升平坊,要南下四坊;而從靖安坊到升平坊,隻需東向兩坊。
李泌先行一步,但張小敬距離更近。
如果有仙人俯瞰整個長安城的話,他會看到,在空蕩蕩的街道之上,有兩個小黑點在拼命奔馳,一個向南,一個向東,兩者越來越近,然後他們在永崇宣平的路口交會到了一起。
兩聲駿馬的長聲嘶鳴響起,兩位騎士同時拉住了缰繩,平視對方。
“張小敬?” “李司丞。
” 兩個人的表情不盡相同,眼神裡卻似乎有無數的話要說。
老天爺好似一個诙諧的俳優。
現在的天氣,就像十二個時辰之前兩人初次見面時一樣晴朗清澈。
可有些東西,已經永遠發生了改變。
自從張小敬在酉時離開靖安司後,兩個人隻見過一次,且根本沒有機會詳細相談。
雖然彼此并不知道對方具體經曆了什麼事,但他們相信,如果沒有對方的努力,長安城将會是另外一副樣子。
兩人從來不是朋友,但卻是最有默契的夥伴。
他們再度相見,沒有噓寒問暖——現在還不是叙舊的時候。
“我要去東宮藥圃,太子是背後一切的主使。
”李泌簡明扼要地說道。
他的語氣很平靜,可張小敬看得出來,他整個人就像太上玄元燈樓一樣,就快要從内裡燃燒起來。
一聽到這個地名,張小敬獨眼倏然睜大,幾乎要從馬上跌下來。
李泌抖動缰繩,正要驅馬前行,卻被張小敬攔住了。
“不要去,并不是他。
”張小敬的聲音幹癟無力。
李泌眉頭輕挑,他知道張小敬不會無緣無故這麼說。
“蕭規臨死前留下一句話,一句會讓長安城變亂的話。
” “是什麼?” 張小敬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仰起頭來,向着東方望去。
此時豔陽高懸青空,煊赫而耀眼,整個長安城一百零八坊都沐浴在和煦的初春陽光下。
跟它相比,昨晚無論多麼華麗的燈輪都變得如同螢火一樣卑微可笑。
李泌順着張小敬的視線去看,在他們站立的永崇宣平路口東側,是那一座拱隆于長安正東的樂遊原。
它寬廣高博,覆蓋宣平、新昌、升平、升道四坊——東宮藥圃,正位于樂遊原南麓的升平坊内。
春日已至,原上郁郁蔥蔥,尤其是那一排排柳樹,在陽光照拂之下顯露出勃勃綠色。
“隻消再來一陣春風,最遲到二月,樂遊原便可綠柳成蔭了。
”張小敬感歎道。
“你到底想說什麼?”李泌不耐煩地追問。
張小敬歎了口氣,緩緩吟出了兩句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一聽到這個,李泌整個人霎時僵立在馬上。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長安上至老翁下到小童,誰不知道,這是賀知章的《柳枝詞》。
身為長安的不良帥,在這一個詩人雲集的文學之都辦案,不懂點詩,很難開展工作。
所以蕭規一吟出那兩句詩時,張小敬立刻判斷出了他說的是誰。
可這個揭示出的真相,未免太驚人了。
負責長安策防的靖安令,居然是這一切的幕後主使?這怎麼可能? 張小敬一直對此将信将疑,以為這隻是蕭規臨死前希望長安大亂的毒計。
可當他一聽到李泌說要趕去東宮藥圃時,便立刻知道,這件事極可能是真的。
蕭規在臨死之前,并沒有欺騙他的兄弟。
“東宮藥圃……東宮藥圃……我怎麼沒想到,這和東宮根本沒什麼關系,明明就是為了方便賀監啊。
”李泌揪住缰繩,在馬上喃喃自語。
東宮藥圃位于升平坊,裡面種植的藥草優先供給東宮一系的耆宿老臣。
賀知章的宅院設在宣平坊,初衷正是方便去藥圃取藥——自然也方便跟留後院接頭。
他被東宮這兩個字誤導,卻沒想到與這裡關系最密切的,居然是靖安令。
“沒想到……這一切的背後,居然是賀監。
他圖什麼?他憑什麼?”張小敬實在想不通。
現在回想起來,賀知章在靖安司中,确實對李泌的行事有諸多阻撓。
雖然每一次阻撓,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從效果來看,确實極大地推遲了對突厥狼衛的追查。
可是這裡,有一個說不過去的疑點。
“我記得賀監明明已經……呃,重病昏迷了啊。
” 張小敬别有深意地看向李泌。
十四日午正,李泌為了獲得靖安司的控制權,用焦遂之死把賀知章氣病回宅去休養。
然後在申正時分——即張小敬被右骁衛抓走之後——李泌前往樂遊原拜訪賀知章,希望請他出面去和右骁衛交涉,但遭到拒絕。
接下來在那間寝室發生的事,就顯得撲朔迷離了。
對外的說法是,賀知章聽說靖安司辦事遭到右骁衛阻撓,氣急攻心,昏迷不醒。
李泌借此要挾甘守誠,救下張小敬。
可張小敬知道,在李泌的叙述裡存在着許多疑點,賀知章絕不會為自己的安危這麼上心,他突然昏迷不醒,隻有一個原因——李泌。
華山隻有一條路,巨石當道,想上去就得排除掉一切障礙。
“你确定他真的昏迷了?”張小敬問。
李泌注意到張小敬的眼神,冷冷道:“藥王的茵芋酒雖是奇方,可一次不宜飲用過多,否則反會誘發大風疾。
” 這算是間接肯定了張小敬的疑問。
張小敬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驚人的畫面。
賀知章氣喘籲籲地躺倒在床,而李泌手持藥盞,面無表情地把黃褐色的藥湯一點點灌進去,然後用枕頭捂住他的嘴,等着病情發作。
賀知章的手開始還在拼命舞動,可後來慢慢沒了力氣…… “你确定他不是僞裝騙你?”張小敬問。
李泌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
他現在像是一尊臉色灰敗的翁仲石像,渾身一點活力也沒有。
半晌,李泌方才緩緩開口道:“我記得你問過姚汝能一個問題:倘若舟行河中,突遇風暴,須殺一無辜之人祭河神,餘者才能活命,當如何抉擇?你的回答是殺——我的回答也一樣。
” 李泌這一番話,張小敬幾乎在一瞬間就聽明白了。
為了拯救長安,張小敬出賣了小乙,在燈樓幾乎殺了李泌,而李泌也因為同樣的理由,對賀知章下手。
為了達成一個更重要的目标,這兩個人都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悖德之路。
可此時看到李泌的痛苦神情,張小敬才知道,他心中背負的内疚,不比自己輕多少。
兩個人都清楚得很,這是一件應該做的錯事,可錯終究是錯。
每一次迫不得已的抉擇,都會讓他們的魂魄黯上一分。
“可是……”張小敬皺起了眉頭,“如果賀監确實重病,這此後的一切事情,又該如何解釋?” 一抹濃濃的自嘲浮現在李泌臉上:“也許是賀監的計劃太妥帖了,妥協到即使他中途昏迷不醒,計劃一樣會發動。
他算到了所有的事,卻唯獨沒預料到,我會突然下這麼狠的手。
” 他說到這裡,不由得苦笑起來。
焦遂之死,表面上看是李泌故意氣跑了賀知章,其實是賀知章借機行事,找個理由退回樂遊原宅邸。
他本打算坐鎮指揮接下來的計劃,可沒想到李泌會突然來訪,更沒想到他會膽大包天,對自己下手。
兩個人連番的誤會,演變成了一個極其詭異的局面。
幕後主使者在計劃發動前就被幹掉,而計劃卻依然按部就班地執行起來。
這真是一件諷刺的事。
李泌和張小敬立在馬上,簡短地交流了一下。
先前他們兩個人各有各的境遇,都隻摸到了黑幕一角。
如今兩人再次相見,碎瓦終于可拼出整片浮雕的模樣。
賀知章應該在長安城布下了三枚棋子,一枚是突厥狼衛,一枚是蚍蜉。
前者用來轉移視線,後者用來執行真正的計劃。
還有一枚,是靖安大殿的内鬼通傳,必要時刻來配合蚍蜉走出關鍵一步。
以賀知章的地位和手段,悄無聲息地做出這一系列安排并不難。
“賀監前一陣把京城的房産全都賣了,我們都以為他是緻仕歸鄉,富貴養老,誰想到他是把錢通過守捉郎,投到蚍蜉這裡來了。
”李泌道。
也隻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何蚍蜉的能量會大到了這般地步。
“可是……”張小敬還是想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賀知章得享文名二十餘年,無論聖眷、聲望、職位都臻于完滿,又以極其隆重的方式緻仕。
一位風燭殘年的老者,為何要铤而走險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直接去問他就是!” 李泌陡然揚鞭,狠狠地抽打了馬屁股。
坐騎驚得一躍而起,朝着樂遊原疾馳而去。
張小敬早預料到了他會有這樣的反應,也抖動缰繩跟了上去。
賀知章一直留在樂遊原的宅邸裡,不曾離開。
這一天發生的事太多了,無論他是否真的昏迷,這兩個人都需要當面去跟他了結。
昨晚有許多達官貴人登上樂遊原賞燈,原上道路兩側全是被随手丢棄的食物殘骸和散碎彩綢。
八個馬蹄交錯踢踏在這些垃圾上,掀起一團團塵土。
兩騎毫無停滞,直奔東北角的宣平坊而去。
一路上,張小敬順便把移香閣的事情說了一下,李泌卻未發表任何評論。
宣平坊很好找,隻要望着柳樹最密之處去便是。
那裡是全城柳樹最多的地方,有一個别号叫作柳京。
兩人奔跑了一段,遠遠看到一片繁茂的柳林。
在綠柳掩映之中,可以看到一座黑瓦白牆的精緻宅邸。
這附近的地勢不太平坦,按說馬匹走到這裡,應該要減速才對。
可李泌像是瘋了一樣,不停抽打馬匹,讓速度提升,直撲那座宅院。
就在這時,那座宅院的大門徐徐開啟,一個人從裡面走了出來。
他似乎早預料這兩騎會到來,恭敬地立在門楣之下,叉手迎候。
兩騎越來越接近宅邸,這時張小
死裡逃生的岑參抱着聞染走過來,他目睹了一個人從窮兇極惡的欽犯變成英雄的全過程,心潮澎湃,覺得這時候如果誰送來一套筆墨,就再完美不過了。
可惜張小敬對他不理不睬,而是煩躁地轉動脖頸,朝四周看去。
蕭規臨終的話語,始終在張小敬的心中熊熊燒灼,讓他心神不甯,根本無心關注其他任何事情。
這時元載湊過來,拍拍他的肩膀,滿面笑容:“大局已定,真兇已除,張都尉辛苦了,可以放心地睡一覺了。
” “真兇另有其人!”張小敬毫不客氣地說道。
元載的笑容僵在了臉上,這個死囚犯到底在說什麼啊?我花了那麼大力氣幫你洗白,還找了一個完美的幕後黑手,你現在說另有其人? 元載看看那邊,陳玄禮在指揮士兵搜查移香閣,永王不知何時已經離開。
他暗自松了一口氣,揪住張小敬的衣襟低聲吼道:“你這個笨蛋!不要節外生枝了!” 話音未落,忽然傳來一聲啪的脆響。
元載捂住腫痛的臉頰,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
這家夥居然動手扇了自己一個耳光,自己可是剛剛把他給救出來啊! “這是代表靖安司的所有人。
”張小敬冷冷道。
元載正要發怒,卻看到張小敬的獨眼裡陡然射出鋒芒。
元載頓覺胯下一熱,那一股深植心中的懼意,到現在也沒辦法消除。
元載悻悻後退了幾步,離那個煞星遠一點,揉着臉心想别讓這副窘态被王韫秀看到。
這時檀棋氣喘籲籲地跑過來:“平康坊傳來消息,公子可能正要前往升平坊東宮藥圃!”她的手裡,還牽着一匹黃褐色的高頭駿馬。
沒人知道李泌要去哪裡,隻有劉駱谷猜測大概和最後提及的地名有關。
這個猜想,很快便反饋給所有的望樓。
現在是白天,百姓又已全部回到坊内,路街之上空無一人。
望樓輕而易舉,便捕捉到了李泌的古怪狂奔之身影。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張小敬強拖起疲憊的身體,咬牙翻身上馬。
檀棋也想跟去,可還未開口,張小敬已經一夾馬肚子,飛馳而去,連一句話也未留下。
檀棋憂心忡忡地朝遠方望去,那晃晃悠悠的身影,似乎随時都會跌下馬來。
從平康坊到升平坊,要南下四坊;而從靖安坊到升平坊,隻需東向兩坊。
李泌先行一步,但張小敬距離更近。
如果有仙人俯瞰整個長安城的話,他會看到,在空蕩蕩的街道之上,有兩個小黑點在拼命奔馳,一個向南,一個向東,兩者越來越近,然後他們在永崇宣平的路口交會到了一起。
兩聲駿馬的長聲嘶鳴響起,兩位騎士同時拉住了缰繩,平視對方。
“張小敬?” “李司丞。
” 兩個人的表情不盡相同,眼神裡卻似乎有無數的話要說。
老天爺好似一個诙諧的俳優。
現在的天氣,就像十二個時辰之前兩人初次見面時一樣晴朗清澈。
可有些東西,已經永遠發生了改變。
自從張小敬在酉時離開靖安司後,兩個人隻見過一次,且根本沒有機會詳細相談。
雖然彼此并不知道對方具體經曆了什麼事,但他們相信,如果沒有對方的努力,長安城将會是另外一副樣子。
兩人從來不是朋友,但卻是最有默契的夥伴。
他們再度相見,沒有噓寒問暖——現在還不是叙舊的時候。
“我要去東宮藥圃,太子是背後一切的主使。
”李泌簡明扼要地說道。
他的語氣很平靜,可張小敬看得出來,他整個人就像太上玄元燈樓一樣,就快要從内裡燃燒起來。
一聽到這個地名,張小敬獨眼倏然睜大,幾乎要從馬上跌下來。
李泌抖動缰繩,正要驅馬前行,卻被張小敬攔住了。
“不要去,并不是他。
”張小敬的聲音幹癟無力。
李泌眉頭輕挑,他知道張小敬不會無緣無故這麼說。
“蕭規臨死前留下一句話,一句會讓長安城變亂的話。
” “是什麼?” 張小敬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仰起頭來,向着東方望去。
此時豔陽高懸青空,煊赫而耀眼,整個長安城一百零八坊都沐浴在和煦的初春陽光下。
跟它相比,昨晚無論多麼華麗的燈輪都變得如同螢火一樣卑微可笑。
李泌順着張小敬的視線去看,在他們站立的永崇宣平路口東側,是那一座拱隆于長安正東的樂遊原。
它寬廣高博,覆蓋宣平、新昌、升平、升道四坊——東宮藥圃,正位于樂遊原南麓的升平坊内。
春日已至,原上郁郁蔥蔥,尤其是那一排排柳樹,在陽光照拂之下顯露出勃勃綠色。
“隻消再來一陣春風,最遲到二月,樂遊原便可綠柳成蔭了。
”張小敬感歎道。
“你到底想說什麼?”李泌不耐煩地追問。
張小敬歎了口氣,緩緩吟出了兩句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一聽到這個,李泌整個人霎時僵立在馬上。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長安上至老翁下到小童,誰不知道,這是賀知章的《柳枝詞》。
身為長安的不良帥,在這一個詩人雲集的文學之都辦案,不懂點詩,很難開展工作。
所以蕭規一吟出那兩句詩時,張小敬立刻判斷出了他說的是誰。
可這個揭示出的真相,未免太驚人了。
負責長安策防的靖安令,居然是這一切的幕後主使?這怎麼可能? 張小敬一直對此将信将疑,以為這隻是蕭規臨死前希望長安大亂的毒計。
可當他一聽到李泌說要趕去東宮藥圃時,便立刻知道,這件事極可能是真的。
蕭規在臨死之前,并沒有欺騙他的兄弟。
“東宮藥圃……東宮藥圃……我怎麼沒想到,這和東宮根本沒什麼關系,明明就是為了方便賀監啊。
”李泌揪住缰繩,在馬上喃喃自語。
東宮藥圃位于升平坊,裡面種植的藥草優先供給東宮一系的耆宿老臣。
賀知章的宅院設在宣平坊,初衷正是方便去藥圃取藥——自然也方便跟留後院接頭。
他被東宮這兩個字誤導,卻沒想到與這裡關系最密切的,居然是靖安令。
“沒想到……這一切的背後,居然是賀監。
他圖什麼?他憑什麼?”張小敬實在想不通。
現在回想起來,賀知章在靖安司中,确實對李泌的行事有諸多阻撓。
雖然每一次阻撓,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從效果來看,确實極大地推遲了對突厥狼衛的追查。
可是這裡,有一個說不過去的疑點。
“我記得賀監明明已經……呃,重病昏迷了啊。
” 張小敬别有深意地看向李泌。
十四日午正,李泌為了獲得靖安司的控制權,用焦遂之死把賀知章氣病回宅去休養。
然後在申正時分——即張小敬被右骁衛抓走之後——李泌前往樂遊原拜訪賀知章,希望請他出面去和右骁衛交涉,但遭到拒絕。
接下來在那間寝室發生的事,就顯得撲朔迷離了。
對外的說法是,賀知章聽說靖安司辦事遭到右骁衛阻撓,氣急攻心,昏迷不醒。
李泌借此要挾甘守誠,救下張小敬。
可張小敬知道,在李泌的叙述裡存在着許多疑點,賀知章絕不會為自己的安危這麼上心,他突然昏迷不醒,隻有一個原因——李泌。
華山隻有一條路,巨石當道,想上去就得排除掉一切障礙。
“你确定他真的昏迷了?”張小敬問。
李泌注意到張小敬的眼神,冷冷道:“藥王的茵芋酒雖是奇方,可一次不宜飲用過多,否則反會誘發大風疾。
” 這算是間接肯定了張小敬的疑問。
張小敬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驚人的畫面。
賀知章氣喘籲籲地躺倒在床,而李泌手持藥盞,面無表情地把黃褐色的藥湯一點點灌進去,然後用枕頭捂住他的嘴,等着病情發作。
賀知章的手開始還在拼命舞動,可後來慢慢沒了力氣…… “你确定他不是僞裝騙你?”張小敬問。
李泌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
他現在像是一尊臉色灰敗的翁仲石像,渾身一點活力也沒有。
半晌,李泌方才緩緩開口道:“我記得你問過姚汝能一個問題:倘若舟行河中,突遇風暴,須殺一無辜之人祭河神,餘者才能活命,當如何抉擇?你的回答是殺——我的回答也一樣。
” 李泌這一番話,張小敬幾乎在一瞬間就聽明白了。
為了拯救長安,張小敬出賣了小乙,在燈樓幾乎殺了李泌,而李泌也因為同樣的理由,對賀知章下手。
為了達成一個更重要的目标,這兩個人都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悖德之路。
可此時看到李泌的痛苦神情,張小敬才知道,他心中背負的内疚,不比自己輕多少。
兩個人都清楚得很,這是一件應該做的錯事,可錯終究是錯。
每一次迫不得已的抉擇,都會讓他們的魂魄黯上一分。
“可是……”張小敬皺起了眉頭,“如果賀監确實重病,這此後的一切事情,又該如何解釋?” 一抹濃濃的自嘲浮現在李泌臉上:“也許是賀監的計劃太妥帖了,妥協到即使他中途昏迷不醒,計劃一樣會發動。
他算到了所有的事,卻唯獨沒預料到,我會突然下這麼狠的手。
” 他說到這裡,不由得苦笑起來。
焦遂之死,表面上看是李泌故意氣跑了賀知章,其實是賀知章借機行事,找個理由退回樂遊原宅邸。
他本打算坐鎮指揮接下來的計劃,可沒想到李泌會突然來訪,更沒想到他會膽大包天,對自己下手。
兩個人連番的誤會,演變成了一個極其詭異的局面。
幕後主使者在計劃發動前就被幹掉,而計劃卻依然按部就班地執行起來。
這真是一件諷刺的事。
李泌和張小敬立在馬上,簡短地交流了一下。
先前他們兩個人各有各的境遇,都隻摸到了黑幕一角。
如今兩人再次相見,碎瓦終于可拼出整片浮雕的模樣。
賀知章應該在長安城布下了三枚棋子,一枚是突厥狼衛,一枚是蚍蜉。
前者用來轉移視線,後者用來執行真正的計劃。
還有一枚,是靖安大殿的内鬼通傳,必要時刻來配合蚍蜉走出關鍵一步。
以賀知章的地位和手段,悄無聲息地做出這一系列安排并不難。
“賀監前一陣把京城的房産全都賣了,我們都以為他是緻仕歸鄉,富貴養老,誰想到他是把錢通過守捉郎,投到蚍蜉這裡來了。
”李泌道。
也隻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何蚍蜉的能量會大到了這般地步。
“可是……”張小敬還是想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賀知章得享文名二十餘年,無論聖眷、聲望、職位都臻于完滿,又以極其隆重的方式緻仕。
一位風燭殘年的老者,為何要铤而走險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直接去問他就是!” 李泌陡然揚鞭,狠狠地抽打了馬屁股。
坐騎驚得一躍而起,朝着樂遊原疾馳而去。
張小敬早預料到了他會有這樣的反應,也抖動缰繩跟了上去。
賀知章一直留在樂遊原的宅邸裡,不曾離開。
這一天發生的事太多了,無論他是否真的昏迷,這兩個人都需要當面去跟他了結。
昨晚有許多達官貴人登上樂遊原賞燈,原上道路兩側全是被随手丢棄的食物殘骸和散碎彩綢。
八個馬蹄交錯踢踏在這些垃圾上,掀起一團團塵土。
兩騎毫無停滞,直奔東北角的宣平坊而去。
一路上,張小敬順便把移香閣的事情說了一下,李泌卻未發表任何評論。
宣平坊很好找,隻要望着柳樹最密之處去便是。
那裡是全城柳樹最多的地方,有一個别号叫作柳京。
兩人奔跑了一段,遠遠看到一片繁茂的柳林。
在綠柳掩映之中,可以看到一座黑瓦白牆的精緻宅邸。
這附近的地勢不太平坦,按說馬匹走到這裡,應該要減速才對。
可李泌像是瘋了一樣,不停抽打馬匹,讓速度提升,直撲那座宅院。
就在這時,那座宅院的大門徐徐開啟,一個人從裡面走了出來。
他似乎早預料這兩騎會到來,恭敬地立在門楣之下,叉手迎候。
兩騎越來越接近宅邸,這時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