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八章 酉初
關燈
小
中
大
比景僧高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雙眸――瞳孔既大且圓,呈極純粹的碧色,像是鑲嵌了兩枚寶石。
“這是伊斯執事,寺内庶務都是他掌管。
大小事情,你們盡管問他好了。
”景僧熱情地向張小敬介紹道。
伊斯雖是地道胡人,唐音卻極其标準。
他含笑向這對夫妻祝頌上元,聲音醇厚,風度翩翩,讓人禁不住心生好感。
檀棋把尋找大德的話重新說了一遍,伊斯拊掌笑道:“如此說來,确實有一位西域來的長老,新到寺中不久,與尊夫人夢中所聞庶幾近之。
” 他說的唐話很流利,不過遣詞造句總偏書面,應該是從經卷古籍學來的。
張小敬和檀棋對視一眼,同時開口:“我等慕道若渴,可否請執事引薦一下?”伊斯在胸口畫了一個十字,溫和一笑:“誠如遵命――不過這裡叫大秦寺,可不是波斯寺喲。
” 于是景僧返回門口,伊斯親自給這一對夫妻帶路,一路往大殿裡走去。
這景寺殿中的格局,與中土廟宇大不相同。
上有穹頂,四角直柱,正中供奉的乃是一尊十字架,上挂一人頭戴棘冠,面色哀苦。
“我景尊彌施诃憐憫世人之苦,降世傳法,導人向善,為大秦州官所殺。
屍身懸于十字架上,後三日複生,堪為不朽神迹。
”伊斯邊走邊說,随口談起教義典故,聲音在穹頂上嗡嗡回響。
張小敬疑道:“一介州官就能殺掉,這個景尊怎的如此不濟?”伊斯笑意不改:“好教兩位知:一切籌謀,莫非天定。
景尊早知有此一劫,欲身代大衆之罪,以求救贖,乃是大慈大悲的真法。
” 檀棋聽得有趣,也開口問道:“地藏菩薩發大願度一切惡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不是類似這個意思?” “他教之事,在下不敢妄言。
” 他們一邊聊着一邊繞行,不知不覺繞過大殿,來到殿角一處别室。
這房間低矮狹窄,被一道暗紅色的木壁隔成兩塊,壁上有一個硯台大小的窗口,用木闆覆住,不知有何功用。
伊斯道:“此是寺中告解之室。
若信士做了錯事,心懷惡念,便來這裡忏悔,請大德開解破妄。
此處不接天地,不傳六耳,盡可暢所欲言,沒有洩露之虞。
”說到這裡,伊斯深施一禮:“賢伉俪既然想與大德相認,自然是來做一場告解喽?” “這是自然。
” 伊斯擺了個請的手勢:“那請賢伉俪在告解室中稍坐片刻,我這就叫他來。
” 告解室并不大,是個和馬車車廂差不多大小的屋子。
兩人走進去,還沒來得及欣賞内壁紋飾,隻聽“砰”的一聲,房門居然被關上了,屋子裡霎時一片漆黑。
張小敬急忙伸手去推,卻聽到鎖頭铿锵,伊斯竟在外頭把它牢牢鎖住了。
張小敬奮力推了幾下,門闆咣咣作響。
這時壁上那小窗“唰”地被拉開,一縷光線投進來。
伊斯的聲音從外頭傳入,還是那麼溫和從容:“兩位不妨就此忏悔一下罪行吧。
” 張小敬怒道:“你們這些妖僧!我夫妻誠心慕道,怎麼敢囚禁我們!” 一隻寶石般的碧瞳在小窗前閃過,帶着濃濃的嘲諷:“目不相接,肩不兩并,我看你們既不是夫妻,也從不慕道,隻怕是哪裡來的冒名賊子,竊窺我寺,圖謀不軌吧――這點毫末小技,休想蒙混過我伊斯的雙眼。
” 說完他把小窗重新拉上,整個告解室徹底陷入黑暗。
徐賓站在靖安司的殿前,看着依然忙碌的人群,心情如同在樂遊原跑馬一樣起伏不定。
李泌此時站在沙盤前,和其他幾名主事輕聲交談,面上不見任何異色。
可他在牆角交代徐賓的話,言猶在耳:“内奸一時不除,靖安司一時不安。
但司中沒有第三個人可被徹底信任,隻能由你本人親自調查。
” 徐賓實在沒想到,靖安司裡頭,居然出了内鬼! 靖安司的人員都是從各部各署抽調來的,構成很複雜,但每個人的注色經曆都是賀監與李泌親自看過的。
徐賓不敢相信,那些草原蠻子哪兒來的本事,可以滲透層層審查,侵蝕到内部。
要是出自李相的指使,那就更可怕了。
要說可疑,最可疑的是檀棋。
她是漢胡混血,母親是小勃律人,鼻梁高聳,瞳孔還是淡淡的琥珀色。
好在檀棋是李泌的家生婢,從小在李家長大,沒人會蠢到去懷疑她。
可别人就未必會有這樣的待遇了。
大唐從來不以血統分尊卑,非中原出身的文武官員多的是。
靖安司的屬吏裡,胡人數量不少,漢胡比例約為五一。
若此時傳出有内奸的消息,隻怕胡吏人人自危,這種寬松氛圍隻怕将不複存在。
徐賓大概能理解,李司丞為何隻能在牆下對自己說了。
沒有幫手,不能商量,不能公開,但必須要盡快把内奸挖出來。
這可真是給徐賓出了一道苛刻的難題。
想到這裡,徐賓苦惱地歎了口氣,背着手在大殿裡走動,不時偏過頭去,觀察大殿上的每一個人。
偏偏他的視力不好,不自覺地會盡量湊近。
往往他還沒看清楚,人家已經覺察到了,滿臉詫異地望回這位舉止古怪的主事。
徐賓這麼漫無目的地在大殿上轉了幾圈,忽然發現殿角的蟠龍水漏旁邊站着一個人。
他眯着眼睛想看清楚,不知不覺湊得很近,猛一擡頭,四目相對。
“哎哎?” 這個人,居然是崔器! 這個靖安司的叛徒,居然又厚着臉皮回來了? 崔器的臉色很尴尬,沒等徐賓開口詢問,先亮出自己的新腰牌:“奉甘将軍之命,在此巡督靖安事務。
” 根據李泌和甘守誠之前達成協議:右骁衛不再追捕張小敬,但不允許他出現在靖安司。
右骁衛為了保證協議效力,自然會派遣人來靖安司監督。
可甘守誠将軍居然派崔器過來,顯然是為了故意惡心李泌――至于崔器自己會不會覺得惡心,根本不在甘守誠考慮之列。
崔器重返靖安司後,就一直待在角落裡,完全不吭聲。
反正隻要張小敬不出現,其他的事跟自己沒關系。
徐賓一直到現在,才發現他的存在。
無論于公于私,徐賓對崔器都沒有一點好感。
他冷冷看了叛徒一眼,也不施禮,就這麼轉頭走掉了。
崔器嘴角抽搐一下,這家夥隻是個未入流的老吏,竟然敢對堂堂一位宣節副尉如此無禮。
若在平時,他早用刀鞘抽飛了,可是現在,整個靖安司都是自己的敵人……明明今日起床時,自己還意氣風發,打算要和阿兄立下一樁大功勞,怎麼會走到如今這一步? “阿兄,也許你不該把我從隴山弄過來。
” 崔器看着燈火通明的大殿,深深歎了口氣,後退一步,繼續把自己隐在黑暗中。
這是他選擇的路,必然要為此承擔後果。
徐賓不知道也不關心崔器的煩惱,他正像沒頭蒼蠅一樣地在大殿裡轉圈,心亂如麻。
這内奸怎麼找,可真把他給難住了。
數字背誦對徐賓而言毫無難度,可這人心猜測就難多了。
徐賓負手回到自己書案前,忽然看到面前擱着一把用來裁紙卷的小竹刀。
他忽然醒悟到,光是這麼一個個看,得看到哪年才算完?自己可真是太笨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有一個“方法”才行。
徐賓索性跪下來回到自己的座位,把案幾上的文房四寶一樣樣整理好。
這是徐賓的習慣,可以借此來推敲思路。
等到案子上的每一樣東西都各歸其類,井井有條,徐賓果然有了一個思路。
他搖動銅鈴,讓仆役立刻找來一份靖安司的細圖,然後拿起一枚水晶片對着圖,仔細研究起來。
整個司署分作三部分:正殿、左右偏殿和後殿。
正殿辦公,偏殿存放卷宗文牍,後殿是關押犯人的監牢。
在整個建築後頭,還有一個大花園,占地頗廣,其間散落着一些獨棟小屋,諸如退室、望樓、夥房、茅廁、井台、鹘架、水渠之類。
在最外圍,是一圈高大的院牆,上植荊棘。
整個靖安司隻有兩個出口――正殿正門,通往坊内十字街;還有一個朝東開的角門,可以直接連通旁邊的京兆尹公廨。
哦,對了,現在還多了一個通往慈悲寺草廬的牆梯。
徐賓的思路很簡單,無論這個内奸是誰,都必然要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把情報傳出去。
而且從那幾次情報洩露的速度來看,這條渠道還必須特别快。
從地圖上看,隻有兩門可選。
還有情報來源的問題。
靖安司的消息,哪些可以公之于衆,哪些隻通知各位主事,哪些隻能司丞與靖安令拆閱,都有明确的規定。
比如狼衛在西市的行蹤,對全體人員都是公開的;而王韫秀被綁架的消息,一開始隻有李泌知道。
靖安司的兩次情報失洩,一次西府店,一次昌明坊,級别都不算高。
可見這位内奸,不能觸及更高層面的事情。
很快徐賓便勾畫出了這位内奸的基本情況:一、他能在正門和角門通行無礙;二、他能接觸到靖安司的最新動态,但隻到中級。
這樣便能篩掉一大批小書吏,隻剩一些主事、錄事級的人。
徐賓想到這裡,擡頭又看了眼殿角。
崔器刻意把自己的身形隐在黑暗中,不易被發現。
諷刺的是,眼下他是這大殿内唯一一個能确定不是内奸的人。
等一下,崔器或許知道内奸是誰?畢竟他的背叛,得有一個接頭人才行。
但很快徐賓又否定了這個猜測。
拉攏崔器叛變的,一定是李相在明面上的人,這樣才有說服力。
接頭人負責拉攏,内奸負責傳遞情報,這是兩條彼此獨立的線。
再說了,就算崔器知道,也不可能告訴靖安司。
看來還得從别處想辦法。
徐賓又掃了一眼細圖,忽然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可這個主意還欠缺一個契機,他隻好暫時耐心等待着。
水漏還未過去一刻,大殿外頭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随着急促的腳步聲,姚汝能攙扶着聞染走了進來。
聞染身上披着一件輕毯,對陌生的環境有些警惕,任憑身旁的男子推着前進。
絕大部分書吏都擡起頭來看着她,眼神複雜。
這應該是王忠嗣的女兒吧?總算是找回來了!就是這個女人,讓他們加班到現在不能參加燈會。
姚汝能把聞染帶到李泌跟前,李泌還未開口,姚汝能搶先一步過去,低聲道:“這位姑娘不是王韫秀,叫聞染。
” 李泌聞言一怔,他本以為這件事總算有所交代,怎麼又節外生枝。
他冷着臉道:“聞染是誰?” 姚汝能道:“路上已經問清楚了,她是敦義坊聞記香鋪的鋪主。
據她自己說,她遭到熊火幫的襲擊,去找王韫秀求助,同乘奚車出行,然後被賊人襲擊,一路挾持到了昌明坊――所以可能……呃,我們從一開始就搞錯了。
” 這是一個可悲的誤會。
原來被狼衛劫持的,一直是聞染。
“那王韫秀呢?”李泌瞪着她。
聞染覺得這男人很兇,趕緊縮回到姚汝能身後,搖了搖頭。
從出車禍開始,她身邊的事情一件比一件詭異,完全跟不上狀況,更别說留意王韫秀的蹤迹了。
李泌對她失去了興趣,他讓姚汝能把這女人留下問問話,如果沒什麼疑問就放走。
姚汝能攙着聞染正要走,李泌忽然想起來什麼,又把他們叫住了:“你是否認識張小敬?” 聞染聽到熟悉的名字,眼神透出一絲喜色:“那是我恩公。
” 李泌眼神裡露出恍然之色,他把拂塵一擺,對徐賓冷笑道:“難怪張小敬堅持要再次搜查,原來他要找的不是王韫秀,而是這個聞染!” 剛才張小敬執着于昌明坊的再次搜查,讓李泌一直覺得很奇怪。
現在一看找到的是聞染,李泌立刻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微妙聯系。
現在回頭去想,修政坊中張小敬一口咬定劫走的是王韫秀,恐怕從一開始就在有意誤導。
李泌又是惱怒,又是失望。
不錯,張小敬為阻止突厥人确實不顧性命,這個誤導也沒耽誤正事。
可這個小動作,把李泌的無條件信任給破壞掉了:他還有沒有其他隐瞞的行為?未來是否還會有類似行為?這會産生一連串問題和隐患。
“把她給我拘押到後殿牢房裡去,審問清楚和張小敬什麼關系!” 李泌嚴厲地修改了命令。
姚汝能以為自己聽錯了,留下和拘押,這可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用詞。
李泌見他有所遲疑,把拂塵重重頓在案幾之上,發出“咚”的一聲。
姚汝能隻得拽住聞染,略帶歉疚地往後頭拽。
聞染不知就裡,隻得牢牢地抓住姚汝能的胳膊,這是整個大殿裡唯一讓她覺得安心的人。
他們離開之後,李泌閉上眼睛,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
一俟義甯坊景寺那邊有了進展,就立刻召回張小敬。
在接下來的行動中,他不确定是否還能繼續信任那個人。
在一旁的徐賓,并不知道長官對合作者的态度發生了微妙改變,他正心無旁骛,奮筆疾書。
因為他一直等待的契機來了。
靖安司通往外界一共有兩道門,一處正門,一處角門,都有旅贲軍的士兵把守。
出入這裡的人,都必須出示竹籍,無籍闌入,視同闖入宮禁,士兵可以當場将其格殺。
從今天巳時開始,這兩個門不斷有大量人等進進出出,都是刻不容緩的急事。
這種忙碌情況一直持續到申時,明燭高懸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雙眸――瞳孔既大且圓,呈極純粹的碧色,像是鑲嵌了兩枚寶石。
“這是伊斯執事,寺内庶務都是他掌管。
大小事情,你們盡管問他好了。
”景僧熱情地向張小敬介紹道。
伊斯雖是地道胡人,唐音卻極其标準。
他含笑向這對夫妻祝頌上元,聲音醇厚,風度翩翩,讓人禁不住心生好感。
檀棋把尋找大德的話重新說了一遍,伊斯拊掌笑道:“如此說來,确實有一位西域來的長老,新到寺中不久,與尊夫人夢中所聞庶幾近之。
” 他說的唐話很流利,不過遣詞造句總偏書面,應該是從經卷古籍學來的。
張小敬和檀棋對視一眼,同時開口:“我等慕道若渴,可否請執事引薦一下?”伊斯在胸口畫了一個十字,溫和一笑:“誠如遵命――不過這裡叫大秦寺,可不是波斯寺喲。
” 于是景僧返回門口,伊斯親自給這一對夫妻帶路,一路往大殿裡走去。
這景寺殿中的格局,與中土廟宇大不相同。
上有穹頂,四角直柱,正中供奉的乃是一尊十字架,上挂一人頭戴棘冠,面色哀苦。
“我景尊彌施诃憐憫世人之苦,降世傳法,導人向善,為大秦州官所殺。
屍身懸于十字架上,後三日複生,堪為不朽神迹。
”伊斯邊走邊說,随口談起教義典故,聲音在穹頂上嗡嗡回響。
張小敬疑道:“一介州官就能殺掉,這個景尊怎的如此不濟?”伊斯笑意不改:“好教兩位知:一切籌謀,莫非天定。
景尊早知有此一劫,欲身代大衆之罪,以求救贖,乃是大慈大悲的真法。
” 檀棋聽得有趣,也開口問道:“地藏菩薩發大願度一切惡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不是類似這個意思?” “他教之事,在下不敢妄言。
” 他們一邊聊着一邊繞行,不知不覺繞過大殿,來到殿角一處别室。
這房間低矮狹窄,被一道暗紅色的木壁隔成兩塊,壁上有一個硯台大小的窗口,用木闆覆住,不知有何功用。
伊斯道:“此是寺中告解之室。
若信士做了錯事,心懷惡念,便來這裡忏悔,請大德開解破妄。
此處不接天地,不傳六耳,盡可暢所欲言,沒有洩露之虞。
”說到這裡,伊斯深施一禮:“賢伉俪既然想與大德相認,自然是來做一場告解喽?” “這是自然。
” 伊斯擺了個請的手勢:“那請賢伉俪在告解室中稍坐片刻,我這就叫他來。
” 告解室并不大,是個和馬車車廂差不多大小的屋子。
兩人走進去,還沒來得及欣賞内壁紋飾,隻聽“砰”的一聲,房門居然被關上了,屋子裡霎時一片漆黑。
張小敬急忙伸手去推,卻聽到鎖頭铿锵,伊斯竟在外頭把它牢牢鎖住了。
張小敬奮力推了幾下,門闆咣咣作響。
這時壁上那小窗“唰”地被拉開,一縷光線投進來。
伊斯的聲音從外頭傳入,還是那麼溫和從容:“兩位不妨就此忏悔一下罪行吧。
” 張小敬怒道:“你們這些妖僧!我夫妻誠心慕道,怎麼敢囚禁我們!” 一隻寶石般的碧瞳在小窗前閃過,帶着濃濃的嘲諷:“目不相接,肩不兩并,我看你們既不是夫妻,也從不慕道,隻怕是哪裡來的冒名賊子,竊窺我寺,圖謀不軌吧――這點毫末小技,休想蒙混過我伊斯的雙眼。
” 說完他把小窗重新拉上,整個告解室徹底陷入黑暗。
徐賓站在靖安司的殿前,看着依然忙碌的人群,心情如同在樂遊原跑馬一樣起伏不定。
李泌此時站在沙盤前,和其他幾名主事輕聲交談,面上不見任何異色。
可他在牆角交代徐賓的話,言猶在耳:“内奸一時不除,靖安司一時不安。
但司中沒有第三個人可被徹底信任,隻能由你本人親自調查。
” 徐賓實在沒想到,靖安司裡頭,居然出了内鬼! 靖安司的人員都是從各部各署抽調來的,構成很複雜,但每個人的注色經曆都是賀監與李泌親自看過的。
徐賓不敢相信,那些草原蠻子哪兒來的本事,可以滲透層層審查,侵蝕到内部。
要是出自李相的指使,那就更可怕了。
要說可疑,最可疑的是檀棋。
她是漢胡混血,母親是小勃律人,鼻梁高聳,瞳孔還是淡淡的琥珀色。
好在檀棋是李泌的家生婢,從小在李家長大,沒人會蠢到去懷疑她。
可别人就未必會有這樣的待遇了。
大唐從來不以血統分尊卑,非中原出身的文武官員多的是。
靖安司的屬吏裡,胡人數量不少,漢胡比例約為五一。
若此時傳出有内奸的消息,隻怕胡吏人人自危,這種寬松氛圍隻怕将不複存在。
徐賓大概能理解,李司丞為何隻能在牆下對自己說了。
沒有幫手,不能商量,不能公開,但必須要盡快把内奸挖出來。
這可真是給徐賓出了一道苛刻的難題。
想到這裡,徐賓苦惱地歎了口氣,背着手在大殿裡走動,不時偏過頭去,觀察大殿上的每一個人。
偏偏他的視力不好,不自覺地會盡量湊近。
往往他還沒看清楚,人家已經覺察到了,滿臉詫異地望回這位舉止古怪的主事。
徐賓這麼漫無目的地在大殿上轉了幾圈,忽然發現殿角的蟠龍水漏旁邊站着一個人。
他眯着眼睛想看清楚,不知不覺湊得很近,猛一擡頭,四目相對。
“哎哎?” 這個人,居然是崔器! 這個靖安司的叛徒,居然又厚着臉皮回來了? 崔器的臉色很尴尬,沒等徐賓開口詢問,先亮出自己的新腰牌:“奉甘将軍之命,在此巡督靖安事務。
” 根據李泌和甘守誠之前達成協議:右骁衛不再追捕張小敬,但不允許他出現在靖安司。
右骁衛為了保證協議效力,自然會派遣人來靖安司監督。
可甘守誠将軍居然派崔器過來,顯然是為了故意惡心李泌――至于崔器自己會不會覺得惡心,根本不在甘守誠考慮之列。
崔器重返靖安司後,就一直待在角落裡,完全不吭聲。
反正隻要張小敬不出現,其他的事跟自己沒關系。
徐賓一直到現在,才發現他的存在。
無論于公于私,徐賓對崔器都沒有一點好感。
他冷冷看了叛徒一眼,也不施禮,就這麼轉頭走掉了。
崔器嘴角抽搐一下,這家夥隻是個未入流的老吏,竟然敢對堂堂一位宣節副尉如此無禮。
若在平時,他早用刀鞘抽飛了,可是現在,整個靖安司都是自己的敵人……明明今日起床時,自己還意氣風發,打算要和阿兄立下一樁大功勞,怎麼會走到如今這一步? “阿兄,也許你不該把我從隴山弄過來。
” 崔器看着燈火通明的大殿,深深歎了口氣,後退一步,繼續把自己隐在黑暗中。
這是他選擇的路,必然要為此承擔後果。
徐賓不知道也不關心崔器的煩惱,他正像沒頭蒼蠅一樣地在大殿裡轉圈,心亂如麻。
這内奸怎麼找,可真把他給難住了。
數字背誦對徐賓而言毫無難度,可這人心猜測就難多了。
徐賓負手回到自己書案前,忽然看到面前擱着一把用來裁紙卷的小竹刀。
他忽然醒悟到,光是這麼一個個看,得看到哪年才算完?自己可真是太笨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有一個“方法”才行。
徐賓索性跪下來回到自己的座位,把案幾上的文房四寶一樣樣整理好。
這是徐賓的習慣,可以借此來推敲思路。
等到案子上的每一樣東西都各歸其類,井井有條,徐賓果然有了一個思路。
他搖動銅鈴,讓仆役立刻找來一份靖安司的細圖,然後拿起一枚水晶片對着圖,仔細研究起來。
整個司署分作三部分:正殿、左右偏殿和後殿。
正殿辦公,偏殿存放卷宗文牍,後殿是關押犯人的監牢。
在整個建築後頭,還有一個大花園,占地頗廣,其間散落着一些獨棟小屋,諸如退室、望樓、夥房、茅廁、井台、鹘架、水渠之類。
在最外圍,是一圈高大的院牆,上植荊棘。
整個靖安司隻有兩個出口――正殿正門,通往坊内十字街;還有一個朝東開的角門,可以直接連通旁邊的京兆尹公廨。
哦,對了,現在還多了一個通往慈悲寺草廬的牆梯。
徐賓的思路很簡單,無論這個内奸是誰,都必然要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把情報傳出去。
而且從那幾次情報洩露的速度來看,這條渠道還必須特别快。
從地圖上看,隻有兩門可選。
還有情報來源的問題。
靖安司的消息,哪些可以公之于衆,哪些隻通知各位主事,哪些隻能司丞與靖安令拆閱,都有明确的規定。
比如狼衛在西市的行蹤,對全體人員都是公開的;而王韫秀被綁架的消息,一開始隻有李泌知道。
靖安司的兩次情報失洩,一次西府店,一次昌明坊,級别都不算高。
可見這位内奸,不能觸及更高層面的事情。
很快徐賓便勾畫出了這位内奸的基本情況:一、他能在正門和角門通行無礙;二、他能接觸到靖安司的最新動态,但隻到中級。
這樣便能篩掉一大批小書吏,隻剩一些主事、錄事級的人。
徐賓想到這裡,擡頭又看了眼殿角。
崔器刻意把自己的身形隐在黑暗中,不易被發現。
諷刺的是,眼下他是這大殿内唯一一個能确定不是内奸的人。
等一下,崔器或許知道内奸是誰?畢竟他的背叛,得有一個接頭人才行。
但很快徐賓又否定了這個猜測。
拉攏崔器叛變的,一定是李相在明面上的人,這樣才有說服力。
接頭人負責拉攏,内奸負責傳遞情報,這是兩條彼此獨立的線。
再說了,就算崔器知道,也不可能告訴靖安司。
看來還得從别處想辦法。
徐賓又掃了一眼細圖,忽然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可這個主意還欠缺一個契機,他隻好暫時耐心等待着。
水漏還未過去一刻,大殿外頭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随着急促的腳步聲,姚汝能攙扶着聞染走了進來。
聞染身上披着一件輕毯,對陌生的環境有些警惕,任憑身旁的男子推着前進。
絕大部分書吏都擡起頭來看着她,眼神複雜。
這應該是王忠嗣的女兒吧?總算是找回來了!就是這個女人,讓他們加班到現在不能參加燈會。
姚汝能把聞染帶到李泌跟前,李泌還未開口,姚汝能搶先一步過去,低聲道:“這位姑娘不是王韫秀,叫聞染。
” 李泌聞言一怔,他本以為這件事總算有所交代,怎麼又節外生枝。
他冷着臉道:“聞染是誰?” 姚汝能道:“路上已經問清楚了,她是敦義坊聞記香鋪的鋪主。
據她自己說,她遭到熊火幫的襲擊,去找王韫秀求助,同乘奚車出行,然後被賊人襲擊,一路挾持到了昌明坊――所以可能……呃,我們從一開始就搞錯了。
” 這是一個可悲的誤會。
原來被狼衛劫持的,一直是聞染。
“那王韫秀呢?”李泌瞪着她。
聞染覺得這男人很兇,趕緊縮回到姚汝能身後,搖了搖頭。
從出車禍開始,她身邊的事情一件比一件詭異,完全跟不上狀況,更别說留意王韫秀的蹤迹了。
李泌對她失去了興趣,他讓姚汝能把這女人留下問問話,如果沒什麼疑問就放走。
姚汝能攙着聞染正要走,李泌忽然想起來什麼,又把他們叫住了:“你是否認識張小敬?” 聞染聽到熟悉的名字,眼神透出一絲喜色:“那是我恩公。
” 李泌眼神裡露出恍然之色,他把拂塵一擺,對徐賓冷笑道:“難怪張小敬堅持要再次搜查,原來他要找的不是王韫秀,而是這個聞染!” 剛才張小敬執着于昌明坊的再次搜查,讓李泌一直覺得很奇怪。
現在一看找到的是聞染,李泌立刻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微妙聯系。
現在回頭去想,修政坊中張小敬一口咬定劫走的是王韫秀,恐怕從一開始就在有意誤導。
李泌又是惱怒,又是失望。
不錯,張小敬為阻止突厥人确實不顧性命,這個誤導也沒耽誤正事。
可這個小動作,把李泌的無條件信任給破壞掉了:他還有沒有其他隐瞞的行為?未來是否還會有類似行為?這會産生一連串問題和隐患。
“把她給我拘押到後殿牢房裡去,審問清楚和張小敬什麼關系!” 李泌嚴厲地修改了命令。
姚汝能以為自己聽錯了,留下和拘押,這可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用詞。
李泌見他有所遲疑,把拂塵重重頓在案幾之上,發出“咚”的一聲。
姚汝能隻得拽住聞染,略帶歉疚地往後頭拽。
聞染不知就裡,隻得牢牢地抓住姚汝能的胳膊,這是整個大殿裡唯一讓她覺得安心的人。
他們離開之後,李泌閉上眼睛,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
一俟義甯坊景寺那邊有了進展,就立刻召回張小敬。
在接下來的行動中,他不确定是否還能繼續信任那個人。
在一旁的徐賓,并不知道長官對合作者的态度發生了微妙改變,他正心無旁骛,奮筆疾書。
因為他一直等待的契機來了。
靖安司通往外界一共有兩道門,一處正門,一處角門,都有旅贲軍的士兵把守。
出入這裡的人,都必須出示竹籍,無籍闌入,視同闖入宮禁,士兵可以當場将其格殺。
從今天巳時開始,這兩個門不斷有大量人等進進出出,都是刻不容緩的急事。
這種忙碌情況一直持續到申時,明燭高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