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新的開始
關燈
小
中
大
道,在他狂放的外表後面,其實隐藏着另一個目的,然而他沒有能夠騙過王守仁。
王守仁友善地接待了這個人,與他讨論問題,招待他吃飯,他對王守仁的學識佩服得五體投地,便想拜入門下,王守仁答應了。
不久之後,他又換上了那套行頭,準備出去遊曆講學。
王守仁突然叫住了他,一改往日笑顔,極為冷淡地問他,為何要這種打扮。
回答依然是老一套,什麼破除理學陋規,講求心學真義之類。
王守仁靜靜地聽他說完,隻用一句話就揭穿了他的僞裝: “你不過是想出名而已。
”(欲顯爾)。
這人徹底呆住了,這确實是他的目的,在他出發前,唯恐身份太低,被人家瞧不起,希望利用王守仁來擴大名聲,所以想了這麼個馊主意來炒作自己。
這位仁兄還是太嫩了,要知道,王守仁先生看起來慈眉善目,卻是耍詐的老手,當年他老哥出來騙人的時候,估計書生同志還在穿開裆褲。
眼見花招被拆穿,也不好意思呆下去了,他拿出了自己最後的一絲尊嚴,向王守仁告别,準備回家。
王守仁卻叫住了他,對他說,他仍然是自己的學生,可以繼續留在這裡,而且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此人終于明白,所謂家世和出身,從來都不在王守仁的考慮範圍之内,他要做的,隻是無私的傳道授業而已。
他收起了自己的所有僞裝,莊重地向王守仁跪拜行禮,就此洗心革面,一心向學。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艮,他後來成為了王守仁最優秀的學生,并創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學派——泰州學派。
(王艮是泰州人) 泰州學派是中國曆史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啟蒙學派,它發揚了王守仁的心學思想,反對束縛人性,引領了明朝後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此學派影響極大,精英輩出,主要傳人有王棟、徐樾、趙貞吉、何心隐等,這些人身份相差極大,如趙貞吉是朝廷高級官員,何心隐卻是社會不穩定因素,經常鬧事,實在是五花八門,龍蛇混雜。
但這一派中影響最大的卻是另外兩個人,一個被稱為“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思想啟蒙解放的先鋒”(官方評價),叫做李贽。
對于這位李贽先生,如果你沒有聽說過,那是不奇怪的,畢竟他不是娛樂圈的人,曝光率确實不高,但他在中國思想哲學史上的名聲實在是大得吓人,這位仁兄還是一位傳奇人物,關于他的事情後面還要講,這裡就不多說了。
而另一個人更為特别,此人不是泰州學派的嫡傳弟子,隻能算個插班生,但如果沒有這個人,明代的曆史将會改寫。
這個影響了曆史的人的名字,叫做徐階。
這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也是後面的主角人選,目前暫時留任候補休息。
光芒 王守仁是一個偉大的人。
他不嫌棄弟子,不挑剔門人,無論貧富貴賤,他都一視同仁,将自己幾十年之所學傾囊傳授,他虛心解答疑問,時刻檢讨着自己的不足,沒有門戶之見,也不搞學術紛争。
據我所知,能夠這樣做的,似乎隻有兩千年前的那位仁兄——孔子。
他四處講學,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征服了無數的人,心學的風潮逐漸興起,但他的這一舉動也惹來了麻煩。
官方權威的程朱理學家們終于無法容忍了,在他們看來,王守仁的“異端邪說”就如同洪水猛獸,會蕩滌一切規範與秩序,他們紛紛發起了攻擊。
寫文章的寫文章,寫奏折的寫奏折(很多人都是官),更絕的是,當時的**科舉考試的主考官,竟然把影射攻擊王守仁的話,當作考題拿來考試,真可謂空前絕後,舉世奇觀。
漫天風雨,罵聲不絕,總之一句話,欲除之而後快。
對于這一“盛況”,他的門人都十分氣憤,但王守仁卻隻笑着說了一句話: “四方英傑,各有異同,議論紛紛,多言何益?” 這不僅僅是一句回答,也是王守仁一生的注解。
他的這種态度打動了更多的人,因為所有的人都已看到,在狂潮之中,王守仁依然屹立在那裡,泰然自若。
心如止水者,雖繁華紛擾之世間紅塵,已然空無一物。
是的,前進的潮流是無法阻擋的,正如同王守仁的光芒,縱然曆經千年,飽經風雨,卻終将光耀于天下萬物之間。
嘉靖六年(1527)五月天泉橋 王守仁站在橋上,看着站在他眼前的錢德洪與王畿。
這兩個人是他的嫡傳弟子,也是他的心學傳人。
他之所以此時
王守仁友善地接待了這個人,與他讨論問題,招待他吃飯,他對王守仁的學識佩服得五體投地,便想拜入門下,王守仁答應了。
不久之後,他又換上了那套行頭,準備出去遊曆講學。
王守仁突然叫住了他,一改往日笑顔,極為冷淡地問他,為何要這種打扮。
回答依然是老一套,什麼破除理學陋規,講求心學真義之類。
王守仁靜靜地聽他說完,隻用一句話就揭穿了他的僞裝: “你不過是想出名而已。
”(欲顯爾)。
這人徹底呆住了,這确實是他的目的,在他出發前,唯恐身份太低,被人家瞧不起,希望利用王守仁來擴大名聲,所以想了這麼個馊主意來炒作自己。
這位仁兄還是太嫩了,要知道,王守仁先生看起來慈眉善目,卻是耍詐的老手,當年他老哥出來騙人的時候,估計書生同志還在穿開裆褲。
眼見花招被拆穿,也不好意思呆下去了,他拿出了自己最後的一絲尊嚴,向王守仁告别,準備回家。
王守仁卻叫住了他,對他說,他仍然是自己的學生,可以繼續留在這裡,而且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此人終于明白,所謂家世和出身,從來都不在王守仁的考慮範圍之内,他要做的,隻是無私的傳道授業而已。
他收起了自己的所有僞裝,莊重地向王守仁跪拜行禮,就此洗心革面,一心向學。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艮,他後來成為了王守仁最優秀的學生,并創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學派——泰州學派。
(王艮是泰州人) 泰州學派是中國曆史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啟蒙學派,它發揚了王守仁的心學思想,反對束縛人性,引領了明朝後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此學派影響極大,精英輩出,主要傳人有王棟、徐樾、趙貞吉、何心隐等,這些人身份相差極大,如趙貞吉是朝廷高級官員,何心隐卻是社會不穩定因素,經常鬧事,實在是五花八門,龍蛇混雜。
但這一派中影響最大的卻是另外兩個人,一個被稱為“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思想啟蒙解放的先鋒”(官方評價),叫做李贽。
對于這位李贽先生,如果你沒有聽說過,那是不奇怪的,畢竟他不是娛樂圈的人,曝光率确實不高,但他在中國思想哲學史上的名聲實在是大得吓人,這位仁兄還是一位傳奇人物,關于他的事情後面還要講,這裡就不多說了。
而另一個人更為特别,此人不是泰州學派的嫡傳弟子,隻能算個插班生,但如果沒有這個人,明代的曆史将會改寫。
這個影響了曆史的人的名字,叫做徐階。
這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也是後面的主角人選,目前暫時留任候補休息。
光芒 王守仁是一個偉大的人。
他不嫌棄弟子,不挑剔門人,無論貧富貴賤,他都一視同仁,将自己幾十年之所學傾囊傳授,他虛心解答疑問,時刻檢讨着自己的不足,沒有門戶之見,也不搞學術紛争。
據我所知,能夠這樣做的,似乎隻有兩千年前的那位仁兄——孔子。
他四處講學,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征服了無數的人,心學的風潮逐漸興起,但他的這一舉動也惹來了麻煩。
官方權威的程朱理學家們終于無法容忍了,在他們看來,王守仁的“異端邪說”就如同洪水猛獸,會蕩滌一切規範與秩序,他們紛紛發起了攻擊。
寫文章的寫文章,寫奏折的寫奏折(很多人都是官),更絕的是,當時的**科舉考試的主考官,竟然把影射攻擊王守仁的話,當作考題拿來考試,真可謂空前絕後,舉世奇觀。
漫天風雨,罵聲不絕,總之一句話,欲除之而後快。
對于這一“盛況”,他的門人都十分氣憤,但王守仁卻隻笑着說了一句話: “四方英傑,各有異同,議論紛紛,多言何益?” 這不僅僅是一句回答,也是王守仁一生的注解。
他的這種态度打動了更多的人,因為所有的人都已看到,在狂潮之中,王守仁依然屹立在那裡,泰然自若。
心如止水者,雖繁華紛擾之世間紅塵,已然空無一物。
是的,前進的潮流是無法阻擋的,正如同王守仁的光芒,縱然曆經千年,飽經風雨,卻終将光耀于天下萬物之間。
嘉靖六年(1527)五月天泉橋 王守仁站在橋上,看着站在他眼前的錢德洪與王畿。
這兩個人是他的嫡傳弟子,也是他的心學傳人。
他之所以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