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傳奇就此開始
關燈
小
中
大
時的居庸關外早已不是朱棣時代的樣子,蒙古騎兵經常出沒,帶着十幾歲的兒子出關,是一件極其冒險的事情。
但王華經過考慮,最終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不久之後,他就為自己的這個決定追悔莫及。
在居庸關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遼闊的草原和大漠,領略了縱馬奔騰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間的偉績,永樂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經的風雲歲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顆種子開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華原本隻是想帶着兒子出來轉轉,踩個點而已,可王守仁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他大吃一驚。
不久之後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莊重地走到王華面前,嚴肅地對他爹說: “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上書,隻要給我幾萬人馬,我願出關為國靖難,讨平鞑靼!” 據查,發言者王守仁,此時十五歲。
王華沉默了,過了很久,才如夢初醒,終于做出了反應。
他十分激動地順手拿起手邊的書(一時找不到稱手的家夥),劈頭蓋臉地向王守仁打去,一邊打還一邊說: “讓你小子狂!讓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為國效力的夢想就這樣破滅了,但他并沒有喪氣,不久之後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計劃,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
王華的腸子都悔青了,他萬想不到,自己這個寶貝兒子還真是啥都敢想敢幹。
也許過段時候,他就會忘記這些愚蠢的念頭。
王華曾經天真地這樣想。
也許是他的祈禱産生了效果,過了不久,王守仁又來找他,這次是來認錯的。
王守仁平靜地說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實際,多謝父親教誨。
” 王華十分欣慰,笑着說道: “不要緊,有志向是好的,隻要你将來努力讀書,也不是不可能的。
”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現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 “喔,你想幹什麼?” “做聖賢!” 這次王華沒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複——一個響亮的耳光。
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毀在這小子手裡了。
王華終于和老師們達成共識,如果再不管這小子,将來全家都要敗在他的手裡,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給兒子談一門親事。
他認為,隻要這小子結了婚,有老婆管着,就不會再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了。
王華是狀元,還曾經給皇帝當過講師,位高權重,王守仁雖然喜歡鬧事,但小夥子長相還是比較帥的(我看過畫像,可以作證),所以王家要結親的消息傳出後,很多人家擠破頭來應征。
出于穩妥考慮,也是不想這小子繼續留在京城惹事,王華挑選了江西洪都(南昌)的一個官家小姐,然後叫來了剛滿十七歲的王守仁,告訴他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結婚,少在自己跟前晃悠。
王華給王守仁安排這麼個包辦婚姻,無非是想圖個清靜,可他沒有料到,他的這一舉動将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愣頭愣腦的王守仁就這麼被趕出家門,跑到了江西洪都,萬幸,他的禮儀學得還算不錯,嶽父大人對他也十分滿意。
一來二去,親事訂了下來,結婚的日期也确定了。
這位嶽父大人估計不常上京城,沒聽過王守仁先生的事迹,不過不要緊,因為很快,他就會領略到自己女婿的厲害。
結婚的日子到了,官家結婚,新郎又是王狀元的兒子,自然要熱鬧隆重一點,嶽父大人家裡忙碌非凡,可是等大家都忙完了,準備行禮的時候,才發現少了一個關鍵的人——新郎。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結不成婚還在其次,把人弄丢了怎麼跟王華交代? 嶽父大人滿頭冒汗,打發手下的所有人出去尋找,可怎麼找也找不到,全家人急得連尋死的心都有了。
直到第二天早晨,他們才在城郊的一所道觀裡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激動。
可是失蹤一天的王守仁卻一點都不激動,他驚訝地看着那些滿身大汗的人們,說出了他的疑問: “找我幹啥?” 原來這位兄弟結婚那天出來閑逛,看見一個道觀,便進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勁,就開始學道士打坐,這一打就是一天。
直到來人提醒,他才想起昨天還有件事情沒有做。
無論如何,王守仁還是成功地結了婚,讨了老婆成了家,他的逸事也由此傳遍了洪都,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怪人。
王守仁不是一個怪人,那些嘲笑他的人并不知道,這個看似怪異的少年是一個意志堅定,說到做到的人,四書五經早已讓他感到厭倦,科舉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歲的
但王華經過考慮,最終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不久之後,他就為自己的這個決定追悔莫及。
在居庸關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遼闊的草原和大漠,領略了縱馬奔騰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間的偉績,永樂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經的風雲歲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顆種子開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華原本隻是想帶着兒子出來轉轉,踩個點而已,可王守仁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他大吃一驚。
不久之後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莊重地走到王華面前,嚴肅地對他爹說: “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上書,隻要給我幾萬人馬,我願出關為國靖難,讨平鞑靼!” 據查,發言者王守仁,此時十五歲。
王華沉默了,過了很久,才如夢初醒,終于做出了反應。
他十分激動地順手拿起手邊的書(一時找不到稱手的家夥),劈頭蓋臉地向王守仁打去,一邊打還一邊說: “讓你小子狂!讓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為國效力的夢想就這樣破滅了,但他并沒有喪氣,不久之後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計劃,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
王華的腸子都悔青了,他萬想不到,自己這個寶貝兒子還真是啥都敢想敢幹。
也許過段時候,他就會忘記這些愚蠢的念頭。
王華曾經天真地這樣想。
也許是他的祈禱産生了效果,過了不久,王守仁又來找他,這次是來認錯的。
王守仁平靜地說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實際,多謝父親教誨。
” 王華十分欣慰,笑着說道: “不要緊,有志向是好的,隻要你将來努力讀書,也不是不可能的。
”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現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 “喔,你想幹什麼?” “做聖賢!” 這次王華沒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複——一個響亮的耳光。
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毀在這小子手裡了。
王華終于和老師們達成共識,如果再不管這小子,将來全家都要敗在他的手裡,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給兒子談一門親事。
他認為,隻要這小子結了婚,有老婆管着,就不會再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了。
王華是狀元,還曾經給皇帝當過講師,位高權重,王守仁雖然喜歡鬧事,但小夥子長相還是比較帥的(我看過畫像,可以作證),所以王家要結親的消息傳出後,很多人家擠破頭來應征。
出于穩妥考慮,也是不想這小子繼續留在京城惹事,王華挑選了江西洪都(南昌)的一個官家小姐,然後叫來了剛滿十七歲的王守仁,告訴他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結婚,少在自己跟前晃悠。
王華給王守仁安排這麼個包辦婚姻,無非是想圖個清靜,可他沒有料到,他的這一舉動将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愣頭愣腦的王守仁就這麼被趕出家門,跑到了江西洪都,萬幸,他的禮儀學得還算不錯,嶽父大人對他也十分滿意。
一來二去,親事訂了下來,結婚的日期也确定了。
這位嶽父大人估計不常上京城,沒聽過王守仁先生的事迹,不過不要緊,因為很快,他就會領略到自己女婿的厲害。
結婚的日子到了,官家結婚,新郎又是王狀元的兒子,自然要熱鬧隆重一點,嶽父大人家裡忙碌非凡,可是等大家都忙完了,準備行禮的時候,才發現少了一個關鍵的人——新郎。
這可不是鬧着玩的,結不成婚還在其次,把人弄丢了怎麼跟王華交代? 嶽父大人滿頭冒汗,打發手下的所有人出去尋找,可怎麼找也找不到,全家人急得連尋死的心都有了。
直到第二天早晨,他們才在城郊的一所道觀裡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激動。
可是失蹤一天的王守仁卻一點都不激動,他驚訝地看着那些滿身大汗的人們,說出了他的疑問: “找我幹啥?” 原來這位兄弟結婚那天出來閑逛,看見一個道觀,便進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勁,就開始學道士打坐,這一打就是一天。
直到來人提醒,他才想起昨天還有件事情沒有做。
無論如何,王守仁還是成功地結了婚,讨了老婆成了家,他的逸事也由此傳遍了洪都,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怪人。
王守仁不是一個怪人,那些嘲笑他的人并不知道,這個看似怪異的少年是一個意志堅定,說到做到的人,四書五經早已讓他感到厭倦,科舉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