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守成之君 九 後院起火
關燈
小
中
大
被采納了,诏命明鎬為參知政事。
這個多事之秋,前庭冒煙剛剛平息,後院又起火了。
3、後院起火 慶曆八年(1048年)閏正月,十五夜,兩度元宵,趙祯再欲在京城舉行一個元宵燈會,被曹皇後以要耗費大量的資财為由,極力勸止。
三天之後的晚上,趙祯夜宿中宮,夜半的時候,趙祯和皇後突然被一陣喧嘩之聲驚醒,曹皇後立即翻身起床,連聲說不好,一定是有人打進宮裡來了。
趙祯慌忙披衣起來。
這時,檐瓦溜墜地的破碎聲、什物倒地的砸碎聲、撬門撞擊聲、扯簾揭幕聲、呼喊聲、腳步聲雜然紛起,自遠而近,一齊向皇後的寝宮逼近。
趙祯一臉驚慌之色,欲出宮去察看情況。
曹皇後一把扯住趙祯,說外面危險,不可貿然涉險。
并奏請趙祯火速傳旨,召侍衛王守忠立即領兵進宮護駕。
趙祯立即傳旨,命内監宣召王守忠速進宮護駕。
曹皇後又命太監傳召宮中侍衛速來中宮護駕。
不一會兒,宮中侍衛、太監、宮女都來了。
曹皇後命這些人站成兩排,手拿一把剪刀,把衆人的頭發各剪去一绺,對這些人說:“今日情況緊急,你們每個人都要奮勇向前,拼死護駕,不得退後,平定叛亂之後,明天憑剪發的記号加賞。
” 接着命令左邊一排的人去緊守殿門,不奉谕旨,不許開門;命右邊一排去拿水桶、水壺、面盆等盛水器物,統統裝滿水,放在殿門備用。
衆人領命,分頭準備去了。
曹皇後安排妥當後,拉着趙祯的手說:“走,臣妾伴陛下前去督戰。
” 趙祯見皇後如此冷靜,似乎得到了一股安慰,随同皇後一起來到殿門。
剛來到殿門口,一陣陣刀劍聲、慘号聲便從殿外傳進來。
趙祯吓得渾身發抖,衆人也覺各自心慌,唯曹皇後鎮靜自若,大聲喊叫衆人不要驚慌,救兵馬上就到,并指揮大家找來木杠、雜件抵住殿門,防止有人破門而入。
突然,轟的一聲響,殿門一陣顫動,有人在撞擊殿門。
曹皇後站在大家中間,喝叫大家頂住,衆人見皇後就在身邊,沒有不拼命的。
外面的人見殿門撞不開,不知誰喊了一聲:“用火攻。
” 随之便有賊徒舉起火把,點燃了四周的門簾。
曹皇後一見起火,立即叫衆人端水滅火。
直到這時,大家才知道皇後叫準備水的用意。
衆人立即端起早已準備好了的水,你一盆,我一桶,一齊澆向剛剛燃起的火頭,頃刻間便把火撲滅了。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之際,王守忠領兵趕到了,一擁而上,把賊徒全數擒住。
王守忠擒拿了作亂的賊衆後,立即在殿門外叩請聖安,奏報作亂的賊衆已全部擒拿。
曹皇後在門内大聲問道:“賊首是誰,總共有多少人?” 王守忠奏答,說賊首是衛士顔秀,總共有數十人。
曹皇後傳旨,叫将所有擒住的賊徒一并押交刑部,立即正法! 王守忠領旨,押着作亂的賊徒去了。
曹皇後這才吩咐衆内監宮人打開殿門,将内外打掃幹淨,收拾整齊,然後各自去歇息,明天論功行賞。
衆人聽了這樣溫暖的話,早将剛才的驚慌和辛苦忘得一幹二淨,忙着收拾停當,各自回去休息。
趙祯看到曹皇後指揮若定,高興地說:“不經這番變亂,朕哪知道卿有這等大才呢?朕于此事,見得卿有四難:臨變不驚,一難;處變有方,二難;發付明決,三難;收拾敏捷,四難。
如果生為男子,可是一個将相才啊!” 曹皇後謙虛地說:“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自己并沒有什麼功勞。
” 趙祯聽後,龍顔大悅。
4、張美人 正在趙祯與皇後說話之際,衆嫔妃陸續來了,為首的是張美人。
張美人進來之後,嬌滴滴地叫一聲:“皇上、娘娘受驚了!” “怎麼?”趙祯見是張美人,調侃地說,“是來護駕的嗎?” 張美人忙跪下奏道:“臣妾護駕來遲,死罪!死罪!” 衆嫔妃也跟在張美人後面跪下,向皇上、皇後請安。
趙祯邊攬起張美人,邊叫大家都起來,并說亂賊都已拘拿歸案,事情過去了,隻不過虛驚一場而已。
原來這張美人巧慧多智,素來善于逢迎,是後宮第一寵妃。
在趙祯跟前,她比誰都有面子,不要說是三宮六院的衆嫔妃,就是先前的郭皇後,現在的曹皇後,尚要遜她三分。
趙祯的本意,原是要立她為皇後的,當初因為莊獻明肅太後不肯,後來因為她自知德薄辭謝,所以還處在美人之列。
在名位上她雖是卑小不足道,在實際上又尊貴無比,故她來請安,趙祯就格外地禮遇。
衆人見皇上、皇後無恙,亂事已經平息,說了幾句套話,依次退出,各自回宮去了。
第二天,趙祯果然給昨晚護駕有功的侍衛、太監、宮女,每人都封了一個大紅包,以示獎賞。
然後下诏,徹查昨晚宮中作亂的事實真相。
有人認為,副都知楊懷敏嫌疑最大。
參知政事丁度以為宮中侍衛生變,事關社稷,請将楊懷敏交由刑部訊問。
樞密使夏竦與楊懷敏素有結連,想庇護楊懷敏,如果交由刑部訊審,将會按律懲處,沒有回旋的餘地。
便奏稱說這事關系宮中的隐秘,不宜公開審理,交由禦使與宦官在宮中訊問即可。
丁
這個多事之秋,前庭冒煙剛剛平息,後院又起火了。
3、後院起火 慶曆八年(1048年)閏正月,十五夜,兩度元宵,趙祯再欲在京城舉行一個元宵燈會,被曹皇後以要耗費大量的資财為由,極力勸止。
三天之後的晚上,趙祯夜宿中宮,夜半的時候,趙祯和皇後突然被一陣喧嘩之聲驚醒,曹皇後立即翻身起床,連聲說不好,一定是有人打進宮裡來了。
趙祯慌忙披衣起來。
這時,檐瓦溜墜地的破碎聲、什物倒地的砸碎聲、撬門撞擊聲、扯簾揭幕聲、呼喊聲、腳步聲雜然紛起,自遠而近,一齊向皇後的寝宮逼近。
趙祯一臉驚慌之色,欲出宮去察看情況。
曹皇後一把扯住趙祯,說外面危險,不可貿然涉險。
并奏請趙祯火速傳旨,召侍衛王守忠立即領兵進宮護駕。
趙祯立即傳旨,命内監宣召王守忠速進宮護駕。
曹皇後又命太監傳召宮中侍衛速來中宮護駕。
不一會兒,宮中侍衛、太監、宮女都來了。
曹皇後命這些人站成兩排,手拿一把剪刀,把衆人的頭發各剪去一绺,對這些人說:“今日情況緊急,你們每個人都要奮勇向前,拼死護駕,不得退後,平定叛亂之後,明天憑剪發的記号加賞。
” 接着命令左邊一排的人去緊守殿門,不奉谕旨,不許開門;命右邊一排去拿水桶、水壺、面盆等盛水器物,統統裝滿水,放在殿門備用。
衆人領命,分頭準備去了。
曹皇後安排妥當後,拉着趙祯的手說:“走,臣妾伴陛下前去督戰。
” 趙祯見皇後如此冷靜,似乎得到了一股安慰,随同皇後一起來到殿門。
剛來到殿門口,一陣陣刀劍聲、慘号聲便從殿外傳進來。
趙祯吓得渾身發抖,衆人也覺各自心慌,唯曹皇後鎮靜自若,大聲喊叫衆人不要驚慌,救兵馬上就到,并指揮大家找來木杠、雜件抵住殿門,防止有人破門而入。
突然,轟的一聲響,殿門一陣顫動,有人在撞擊殿門。
曹皇後站在大家中間,喝叫大家頂住,衆人見皇後就在身邊,沒有不拼命的。
外面的人見殿門撞不開,不知誰喊了一聲:“用火攻。
” 随之便有賊徒舉起火把,點燃了四周的門簾。
曹皇後一見起火,立即叫衆人端水滅火。
直到這時,大家才知道皇後叫準備水的用意。
衆人立即端起早已準備好了的水,你一盆,我一桶,一齊澆向剛剛燃起的火頭,頃刻間便把火撲滅了。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之際,王守忠領兵趕到了,一擁而上,把賊徒全數擒住。
王守忠擒拿了作亂的賊衆後,立即在殿門外叩請聖安,奏報作亂的賊衆已全部擒拿。
曹皇後在門内大聲問道:“賊首是誰,總共有多少人?” 王守忠奏答,說賊首是衛士顔秀,總共有數十人。
曹皇後傳旨,叫将所有擒住的賊徒一并押交刑部,立即正法! 王守忠領旨,押着作亂的賊徒去了。
曹皇後這才吩咐衆内監宮人打開殿門,将内外打掃幹淨,收拾整齊,然後各自去歇息,明天論功行賞。
衆人聽了這樣溫暖的話,早将剛才的驚慌和辛苦忘得一幹二淨,忙着收拾停當,各自回去休息。
趙祯看到曹皇後指揮若定,高興地說:“不經這番變亂,朕哪知道卿有這等大才呢?朕于此事,見得卿有四難:臨變不驚,一難;處變有方,二難;發付明決,三難;收拾敏捷,四難。
如果生為男子,可是一個将相才啊!” 曹皇後謙虛地說:“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自己并沒有什麼功勞。
” 趙祯聽後,龍顔大悅。
4、張美人 正在趙祯與皇後說話之際,衆嫔妃陸續來了,為首的是張美人。
張美人進來之後,嬌滴滴地叫一聲:“皇上、娘娘受驚了!” “怎麼?”趙祯見是張美人,調侃地說,“是來護駕的嗎?” 張美人忙跪下奏道:“臣妾護駕來遲,死罪!死罪!” 衆嫔妃也跟在張美人後面跪下,向皇上、皇後請安。
趙祯邊攬起張美人,邊叫大家都起來,并說亂賊都已拘拿歸案,事情過去了,隻不過虛驚一場而已。
原來這張美人巧慧多智,素來善于逢迎,是後宮第一寵妃。
在趙祯跟前,她比誰都有面子,不要說是三宮六院的衆嫔妃,就是先前的郭皇後,現在的曹皇後,尚要遜她三分。
趙祯的本意,原是要立她為皇後的,當初因為莊獻明肅太後不肯,後來因為她自知德薄辭謝,所以還處在美人之列。
在名位上她雖是卑小不足道,在實際上又尊貴無比,故她來請安,趙祯就格外地禮遇。
衆人見皇上、皇後無恙,亂事已經平息,說了幾句套話,依次退出,各自回宮去了。
第二天,趙祯果然給昨晚護駕有功的侍衛、太監、宮女,每人都封了一個大紅包,以示獎賞。
然後下诏,徹查昨晚宮中作亂的事實真相。
有人認為,副都知楊懷敏嫌疑最大。
參知政事丁度以為宮中侍衛生變,事關社稷,請将楊懷敏交由刑部訊問。
樞密使夏竦與楊懷敏素有結連,想庇護楊懷敏,如果交由刑部訊審,将會按律懲處,沒有回旋的餘地。
便奏稱說這事關系宮中的隐秘,不宜公開審理,交由禦使與宦官在宮中訊問即可。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