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守成之君 三 女人的折騰

關燈
不願與官家聯姻,極力反對劉太後所許的這門親事,在阻攔不成的情況下,竟至破口大罵,說他王家世代為民,從來沒有與外戚通婚,今後必定要遭災禍。

    沒有想到此話真的應驗了。

    十年之後,王蒙正與父親的婢女私通生了個兒子,擔心其分走自己的财産而拒不承認,被婢女告官。

    經審核,證據确鑿,王蒙正被發配嶺南。

    趙祯特地下诏,禁止其女以國戚身份進入皇宮,其子孫也不得與皇族聯姻。

    這種處罰,大概與趙祯發洩胸中的積怨有關。

     趙祯喜歡的女人被許給了劉從德,太後也準備盡快為十五歲的皇帝完婚,選了幾個有身份的少女進宮,作為皇後的候選人,其中,已故的平盧節度使郭崇的孫女、石州推官張堯封之女張美人先後入宮。

     趙祯當時看中的是張家女子。

    本來,皇帝選中誰,誰就可以立為皇後,可是,趙祯的意願再次遭到太後的阻撓。

    太後認為,張氏不及郭氏,在未與趙祯商量的情況下,太後自作主張,立張氏為才人,立郭氏為皇後。

    這一決定,又一次使少年皇帝遭受到沉重的打擊,進而造成此後很長時間内皇帝對正宮的冷淡。

     呂夷簡時刻都伺機報複郭皇後,機會終于來了。

     郭皇後有劉太後做靠山,她既不懂得謙讓和寬容,更逐漸養成了驕縱自恣的性格。

    太後死後,她依然舊習不改,仍然沿襲太後在時的習慣,壟斷後宮。

    而趙祯親政後,似乎要力圖擺脫太後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後宮嫔妃紛紛得寵。

    當時,最受趙祯寵愛的是尚美人和楊美人。

     尚美人和楊美人是兩個天生尤物,她們在趙祯面前争妍獻媚,逗引得趙祯神魂颠倒。

    正是愛屋及烏,尚美人的父親也是封官受爵,名動京城。

    這引起了郭皇後的嫉妒,免不了拿出正宮娘娘的身份,對尚美人、楊美人嚴詞譴責。

    尚美人、楊美人知道皇上内心并不喜歡郭皇後,當初隻是迫于劉太後的強橫,郭氏才位居中宮,她們自恃有皇上寵愛,對皇後的訓斥并不怎麼服氣,說得多了,居然反唇相譏起來。

    久而久之,郭皇後與尚美人、楊美人之間的積怨越來越深。

     這一天正是隆冬天氣,天上下着鵝毛大雪,天氣格外寒冷。

    趙祯退朝回宮,同郭後、尚美人、楊美人圍着火爐取暖。

    尚美人故意撒嬌,倒在趙祯的懷裡。

    郭皇後有些看不過去了,陰沉着臉怒斥道:“這樣成何體統,還不放尊重點!” 尚美人抿着小嘴,反唇相譏道:“我自求皇上取暖,幹你甚事?皇上尚且樂意,哪裡礙着了皇後?” 郭皇後聽了憤怒以極,離座而起,一巴掌打了過去,尚美人乘機鑽進趙祯的懷裡,趙祯側身相護,郭皇後拍出的巴掌,竟然誤中趙祯的脖頸上,頓時起了一個血印。

     郭皇後見自己闖了禍,隻得強抑住怒氣,連忙向趙祯請罪。

     趙祯見郭皇後已經賠罪,且整個過程都是尚美人故意挑釁,不但沒有怪罪郭皇後,反而還安慰了她幾句,命她回宮,今後不要再生這種閑氣。

     按說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不想閻文應把這件事當做一個新聞,跑去告訴了呂夷簡。

    呂夷簡覺得這是報複郭皇後的好機會,命閻文應去奏請趙祯廢掉皇後。

    閻文應受了呂夷簡使命,趕回宮。

     這時,尚美人還在趙祯面前哭哭啼啼,說皇後欺侮她是小事,打了皇上卻是大逆不道,如果再不懲戒于她,今後還不知要出什麼事呢! 閻文應乘機奏道:“皇後無禮至極,皇上還要寬容她嗎?” 趙祯說事情已經過去了,還能把皇後怎麼樣? 閻文應卻說,就是尋常百姓家,妻子也不能淩夫,何況皇上貴為天子,怎麼能受皇後的欺淩呢?皇後如此不知禮節,大逆不道,根本就沒有資格位居中宮,應該廢掉。

     “為這點小事就廢掉皇後,能行嗎?”趙祯反問道。

     “欺淩皇上,這還算小事嗎?”閻文應說道,“皇上如果以為奴才說得不對,可以召呂宰相來商量一下,看皇後欺淩皇上,能不能寬容。

    ” 趙祯本來不想把皇後怎麼樣,可一來看到自己心愛的女人哭哭啼啼的,二來閻文應像個撥棍一樣,從中煽陰風、點鬼火,一下子就将壓抑在心頭多年的怒火挑起來了。

    立即命閻文應傳召宰相呂夷簡,把脖頸上爪痕給他看,并命閻文應将事情的經過告訴給呂夷簡,問他如何處理這件事。

     呂夷簡假裝思索了半天,說道:“皇後太過失禮,不足以母儀天下。

    ” 趙祯還有些猶豫不決,他擔心天下人說他不能容人,且擔心遭到後世議論。

     呂夷簡是鐵了心要報複郭皇後,他說,隻要是陛下的旨意,誰也不敢議論,況且,廢後在從前早有先例,像光武皇帝,是漢朝的明主,郭後對他稍有怨怼,便把她廢了。

    今天,郭皇後打傷了陛下脖頸,比郭皇後對光武帝的事情性質嚴重得多,廢掉她又有何不可呢? 趙祯果然聽信了呂夷簡的讒言,決意廢黜郭皇後。

     4、廢後的風波 為了給廢掉皇後找一個理由,呂夷簡給趙祯出了一個點子,就說皇後無子,願意出家當道士,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