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守成之君 三 女人的折騰

關燈
1、驚天秘密 趙祯辦完了劉太後的喪事,便欲遵照劉太後遺诏,奉楊太妃同議軍國事。

     禦史中丞蔡齊找到宰相呂夷簡,說皇上已經成年,現在親政已經太晚了,怎麼還要讓母後親政呢? 呂夷簡雖然覺得他說得有理,但由于這件事情關系重大,一時猶豫不決。

    正在這時,八王爺趙元俨進宮吊喪,聽到他們議論這件事,朗聲道:“太後是國母的稱号,劉太後已經是很勉強了,怎麼還要楊太後同議軍國事呢?” 呂夷簡見八王爺說得突然,驚悚得愣在當場。

    趙祯不知八王爺說話的意思,頓時起了疑心,詢問八王爺,到底是怎麼回事? 趙元俨見皇上和大臣們都看着他,沖着趙祯說道:“治天下莫大于孝,陛下坐天下已有十餘年了,連生母是誰都不知道,能說是盡了孝道嗎?” “皇叔!”趙祯驚慌地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說太後不是朕的生母?” 趙元俨說道:“陛下的生母是李宸妃,劉、楊二後,不過代為撫養罷了。

    ” “這是真的嗎?”趙祯驚慌地問道,“皇叔為何不早說?” 趙元俨奏道:“劉太後雖非陛下生母,但她對陛下的愛護勝于己出,先皇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說什麼,臣敢冒奏嗎?陛下登基之時,又值四兇當道,專制朝政,内外交相蒙蔽,臣唯恐倉促啟奏,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會遭到奸人構陷,臣死固不足惜,萬一殃及陛下和李宸妃的安全,臣豈不是成了千古罪人嗎?紙是包不住火的,這件事終究會大白于天下。

    十餘年來,臣深居隐諱,便是等到有一天将這件事親口告訴陛下。

    ” 趙祯突然聽說自己的身世,猶如五雷轟頂,亂箭穿心,兩眼直盯着呂夷簡,問道:“呂相,這是真的嗎?” 呂夷簡連忙跪奏道:“八大王所奏,句句屬實。

    陛下确實是李宸妃所生,宮中人人都知道,絕非虛妄。

    八大王今天不說這件事,臣也會選擇一個适當的機會向陛下奏明。

    ” 趙祯雖然貴為天子,竟然被蒙騙了二十年,生母近在咫尺,卻不能母子相認,想到這裡,不由放聲大哭起來,并欲立即趕赴李宸妃殡所,親視遺骸。

     呂夷簡連忙奏道:“陛下當先全大義,後及私恩。

    劉太後與楊太妃撫養調護陛下二十餘年,恩勤備至,陛下先處理好劉太後之事,再去探視李宸妃的遺骸。

    ” 趙祯聽後止住悲傷,下诏,遵劉太後遺旨,尊楊太妃為皇太後,但删去“參決軍國事”一句。

     八王爺也奏道:“楊太妃既可尊為皇太後,李宸妃更應當追尊為皇太後。

    ” 趙祯點頭同意,下诏追尊李宸妃為皇太後,谥為莊懿。

     趙祯辦完了亟待辦理的事情後,坐上牛車,趕往安放李宸妃靈柩的洪福院,臨出宮時,派兵包圍了劉美家族的住宅。

    因為他不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而且還聽到一種傳言,說他的生母死得不明不白,她的死與剛去世的劉太後有很大的關系,他到洪福院去,一是去祭拜自己的生母,二是要開棺驗屍,查明生母的死因,待真相大白後再作處理。

     趙祯趕到洪福院,祭拜之後,立即命人開棺。

     棺材打開了,棺内注滿了水銀,莊懿皇太後身穿皇後冠服,安詳地躺在裡面,由于有水銀的保護,莊懿皇太後的屍體保存得非常好,容顔如生,就像睡着了一樣。

     趙祯見生母身着皇後的服飾,安詳地躺在裡面,感歎地說:“這樣,就可以稍減朕的罪過了,人言終不可盡信啊!”顯然,他相信母親是正常死亡,如果真的有貓膩,是被人謀害至死,屍體絕不會保存得如此完好。

     看來,任何人做事,千萬不要做絕。

    當初,李宸妃去世的時候,劉太後準備将她以普通宮人的禮儀下葬,幸虧呂夷簡的幹預和提醒,她才沒有把事情做絕,以一品之禮葬李宸妃于洪福院,并給她穿戴上皇後的冠服,在棺内注滿水銀保護容顔,才釋去趙祯今天心中之疑,使劉氏一族免遭滅門之禍。

    劉太後若泉下有知,向呂夷簡磕幾個響頭也不過分。

     開棺驗屍之後,劉太後擺脫了嫌疑,趙祯心中稍安。

    下令遣散包圍劉宅的兵士,并到劉太後的遺像前焚香,祭拜說:“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意思就是說,劉太後是清白無辜的,她并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劉太後的喪事辦得很隆重,谥章獻明肅。

     十月,劉太後與李太後同時安葬于永定陵。

     趙祯雖然厚葬了生母,但并沒有沖淡對母親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

    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的争論,最終,将真宗趙恒的第一位皇後郭氏列入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别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谥為莊獻明肅皇太後,李氏被追谥為莊懿皇太後。

     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确立了趙祯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着年輕的趙祯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

     2、郭皇後結了個仇人 趙祯親政後,連續下了幾道诏書:将劉太後最寵幸的羅崇勳、江德明等人遣出京城;召回因奏請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