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龍脈順延 六 天書的鬧劇

關燈
是因為古人認為,群山之中,泰山最高,離天最近,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那兒去祭天,表示受命于天。

     泰山封禅不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國家大典,同時還是皇帝向天下昭示國家繁榮昌盛、天下太平的景象,進而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

    這就是中國古代帝王之所以熱衷于泰山封禅的原因。

     秦始皇是第一個到泰山封禅的封建帝王,他當了三年皇帝,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東封泰山的活動。

    漢武帝劉徹先後五次到泰山封禅,是封禅次數最多的封建帝王。

     關于封禅,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首次提出應具備三個條件:一、必須一統天下;二、必須天下太平、長治久安;三、必須有祥瑞不斷顯現。

     泰山封禅,幾乎是中國曆史上每一個帝王都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 王欽若正是抓住了趙恒的心理,極力建議封禅。

    但是,當時根本就沒有封禅的條件,他就出了一個造假的歪點子。

     正是由于趙恒的這一曆史性的點頭,宋朝的曆史多了一段荒唐的黑色幽默。

     4、天書出籠 王欽若找到王旦,把皇上的意圖告訴他,王旦心裡雖然很不情願,但最後還是點頭同意了。

     趙恒雖然同意造假,但還是顧慮重重,心裡也沒有底。

    一天,他信步走進掌管書籍的秘閣,秘閣裡值班的是右谏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杜鎬。

    趙恒知道杜鎬是位飽學之士,便問他:“先生精通經典,所謂的河出圖、洛出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杜鎬是個書呆子,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也不知道察言觀色去琢磨皇帝問這話的意思,就老老實實地回答:“這類事,其實就是古時的聖人以神道的名義來教化天下的手段。

    ” 杜鎬與王欽若說的話一模一樣,趙恒就不再猶豫了。

     根據王欽若的建議,趙恒将宰相王旦召進宮中,在偏殿設專宴招待他,吃飽喝足之後,趙恒還賜給王旦一壇酒,并特别地提醒說:“這酒的味道很好,回家和夫人一起嘗嘗吧!” 王旦回到家裡,打開酒壇一看,發現裡面裝的全是稀有的珍珠。

    王旦心裡明白了,前些日子王欽若對自己說皇上有意制造天瑞的事,就要開始實行了,皇上無端賜給自己這麼多的金銀珍珠,實際上是要堵住自己的嘴,叫自己不要多說話。

     從來都是下級向上級行賄,臣子向皇帝進貢,這裡,趙恒給王旦名義上是賜,實際上是行賄,給的是封口費,這在中國的曆史上,恐怕是破天荒的一回。

     景德四年(1007年)正月,趙恒駕臨大明殿,接受群臣朝賀、忽然,皇城司進奏說,左承天門南鸱尾上,有一幅長約二丈的黃帛挂在那裡。

     趙恒面有喜色,一面派人前去看是怎麼回事,一面對群臣說:“去冬十一月的一天夜裡,朕剛睡下,忽然滿眼放光。

    朕正在驚訝,忽然看見一位神仙穿着紅衣、戴着閃爍星光的帽子。

    他對朕說:‘你應該在正殿連續做一個月的黃箓道場,上天将降賜天書《大中祥符》三篇。

    ’朕正要詳問,這神仙就消失了,朕就按照這位神仙的建議。

    十二月開始,就素食齋戒,在建元殿建了黃箓道場,誠心祈禱,整整一個月,從來沒松懈,如今有帛書出現,莫非就是天書不成?” 正在這時,奉命察看的使者回來報告,說黃絹長約二丈,系着像書一樣的東西,外面用青繩纏着,封口處隐隐有字。

     趙恒裝出一副吃驚的樣子說:“這一定是天書了!” 于是,王旦等人齊集殿階,跪拜稱賀。

    趙恒率領文武大臣,前往承天門迎接天書。

    到了承天門後,趙恒先對着黃絹行禮,然後命人上到屋頂把黃絹取下來。

    宰相王旦接過跪下,獻給趙恒。

    趙恒又拜了三拜,接了過來,把黃絹送到黃箓道場,命知樞密院事陳堯叟啟封。

     陳堯叟先讀黃絹上的文字: 趙受命,興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

    世七百,九九定。

     然後打開黃絹,裡面有天書三幅,語句類似《尚書?洪範》、老子《道德經》。

     第一幅贊趙恒能以孝道和仁政治理國家,第二幅告誡趙恒要清靜節儉,第三幅祝趙宋國運昌隆。

    讀完天書,趙恒跪接,把天書收入一個金匣之中。

     三幅天書,全都是為趙恒歌功頌德,簡直就是老天發給趙恒的嘉獎令。

     第二天,趙恒在崇政殿接受百官朝賀,派禮部官員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大赦天下。

     改元以大中祥符為年号,次年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大宴群臣,并賜京師百姓大吃大喝五天。

     天書的鬧劇,在王欽若的導演下,就這樣粉墨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