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挑戰
關燈
小
中
大
寫的信,可他當然知道不是!可若不是朱高熾,敢稱呼朱高煦為弟弟的,還有哪個?
漢王目光一掃,就停在落款之上,那信上的落款竟是“兄允炆敬上”。
漢王饒是沉冷,見到那落款,嘴角也是不由得抽搐,眼中陡然現出駭人的光芒。
兄允炆敬上。
哪個允炆?除了朱允炆,還有哪個?朱允炆終究還是回來了! 朱允炆其實早回來了。
他當年倉皇從南京逃走,經過十數年精心的謀劃,一心要回來取回本屬于自己的東西。
朱棣控制中原,朱允炆無處藏身,就從海路下手,先控制了捧火會和東瀛忍者,再從定海下手,殺了以前效忠、後來背叛他的臣子,然後奪取日月歌,宣告他的複出。
之後再利用巧計,挑撥太子和漢王的關系,随後搶奪金龍訣進行改命。
到如今,朱允炆終于不甘居于幕後,開始向朱棣宣戰。
信上寫道: 高煦吾弟: 素聞竊勾者誅,竊國者侯。
弟父竊國之人,實為亂臣賊子,天道應擊之。
煦弟若知大義,當迎兄重登帝位,若忤逆不悟,當請明日羊山一戰,一洗恩怨! 兄允炆敬上 朱允炆要擊敗朱棣,奪回天下,就要先擊敗漢王,從海域登陸,控制沿海,進取中原。
内容簡單,隻因所有恩怨,衆人早心知肚明,罄竹難書。
這是一封宣戰書,亦是一封挑戰書。
朱允炆要和朱棣開始作戰。
他第一個對手,就是曾經的兄弟、如今的仇敵朱高煦! 漢王終于看完來信,一掌将那封信拍在桌案上,笑容中滿是肅殺道:“好!” 趙王神色不安,見狀忙問:“二哥,好在哪裡?”他看起來久在深宮,根本不太明白人情世故,竟連漢王語氣中的憤怒都聽不出來。
漢王嘿然冷笑道:“朱允炆一直躲在暗處,我正愁找不到他的蹤影。
他肯出頭和我一戰,當然是最好不過。
” 趙王急道:“可是……他這麼多年不見,這一來就向二哥挑戰,顯然是蓄謀已久……” 漢王輕淡道:“他蓄謀已久,難道我就怕了他?”陡然喝道:“谷雨何在?” 谷雨立即閃身而出道:“屬下在。
” 漢王沉聲道:“立即吩咐下去,天策衛全衛今日申時造飯,酉時出發,務必明日清晨到達羊山群島,與倭寇一戰。
務求一鼓作氣,擊殺敵手。
” 谷雨立即道:“遵令。
”他快步出了船艙。
片刻後,艙外号角聲聲,肅然肅殺中帶着一種剛猛激烈之氣。
軍令如山,漢王令下,更是有說不出的決絕,他也的确配有這種自信。
大明水軍天下無敵,天策衛曾為天子親兵,更是精明能幹。
無論倭寇還是捧火會,任憑再大的聲勢,又如何能和全力一戰的大明水軍抗衡? 趙王卻有不安,不待多說什麼,朱高煦已道:“你在定海不必出兵,靜等我凱旋的消息即可。
回去吧。
” 漢王說得平淡,趙王卻不敢違逆,隻好讪讪告退。
趙王雖得天子之命前來領軍,可這裡顯然還是要由漢王掌控軍權。
等趙王退出,漢王目光一閃,望向紀綱二人,緩緩道:“紀指揮使,你看本王的調度,可有問題?” 紀綱神色有分異樣,半晌才道:“漢王殿下,真的是朱允炆向殿下宣戰嗎?” 漢王冷笑道:“除了他,還有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我真是很想看看,這些年來,他究竟有什麼力量,敢向父皇和我挑戰。
當年,我和父皇隻是将他趕出南京,這次他勾結外賊,企圖颠覆大明,我再也饒他不得。
” 紀綱垂頭不語,可目光閃爍,其中似乎竟有分駭異驚怖之意。
隻是漢王高高在上,倒沒有留意到他的神色。
可秋長風卻看到了,他見到紀綱如斯表情,心中突然也有分驚異。
朱允炆回轉,若真的登基,隻怕在這裡的人,無一例外都要死。
紀綱身為擁護朱棣之人,在靖難之役也有不小的功勞,有些畏懼朱允炆的複辟也不足為奇。
但這不過是常人的想法,秋長風卻不這麼想,他總是感覺紀綱的驚怖中,帶着讓人更加悚然的含義。
漢王卻已望向了秋長風,緩聲道:“秋長風,你如何看待本王的調度?” 秋長風回過神來,歎氣道:“漢王行事,卑職無權評說。
” 漢王目光一閃,淡淡道:“你但說無妨,本王赦你所言無罪。
”他似乎頗為滿意自己的調度,也想在旁人面前炫耀下。
孟賢見了,心中卻有些奇怪,隻感覺漢王本不是這樣喜歡炫耀的人。
可他當然不會多嘴,這地方,本來就沒有他說話的地方。
秋長風神色平靜,不卑不亢地望着漢王道:“卑職覺得漢王調度,一無是處!” 此言一出,船艙内又靜了下來——死一般的沉寂。
霜降身為漢王手下二十四節、貼身護衛,一直站在漢王的身後,神色漠然,聞言眼中也帶了分詫異。
他在漢王身邊許久,從未聽到有人敢對漢王如此評價。
漢王臉色陡沉,一字字道:“你有膽,不妨再說一次。
”他口氣還很平靜,但其中的肅殺之意,就算紀綱聽了都是暗自驚心。
秋長風長歎一口氣道:“卑職沒膽。
”頓了片刻後才道:“可卑職還是覺得,漢王方才的調度,一塌糊塗!”
漢王饒是沉冷,見到那落款,嘴角也是不由得抽搐,眼中陡然現出駭人的光芒。
兄允炆敬上。
哪個允炆?除了朱允炆,還有哪個?朱允炆終究還是回來了! 朱允炆其實早回來了。
他當年倉皇從南京逃走,經過十數年精心的謀劃,一心要回來取回本屬于自己的東西。
朱棣控制中原,朱允炆無處藏身,就從海路下手,先控制了捧火會和東瀛忍者,再從定海下手,殺了以前效忠、後來背叛他的臣子,然後奪取日月歌,宣告他的複出。
之後再利用巧計,挑撥太子和漢王的關系,随後搶奪金龍訣進行改命。
到如今,朱允炆終于不甘居于幕後,開始向朱棣宣戰。
信上寫道: 高煦吾弟: 素聞竊勾者誅,竊國者侯。
弟父竊國之人,實為亂臣賊子,天道應擊之。
煦弟若知大義,當迎兄重登帝位,若忤逆不悟,當請明日羊山一戰,一洗恩怨! 兄允炆敬上 朱允炆要擊敗朱棣,奪回天下,就要先擊敗漢王,從海域登陸,控制沿海,進取中原。
内容簡單,隻因所有恩怨,衆人早心知肚明,罄竹難書。
這是一封宣戰書,亦是一封挑戰書。
朱允炆要和朱棣開始作戰。
他第一個對手,就是曾經的兄弟、如今的仇敵朱高煦! 漢王終于看完來信,一掌将那封信拍在桌案上,笑容中滿是肅殺道:“好!” 趙王神色不安,見狀忙問:“二哥,好在哪裡?”他看起來久在深宮,根本不太明白人情世故,竟連漢王語氣中的憤怒都聽不出來。
漢王嘿然冷笑道:“朱允炆一直躲在暗處,我正愁找不到他的蹤影。
他肯出頭和我一戰,當然是最好不過。
” 趙王急道:“可是……他這麼多年不見,這一來就向二哥挑戰,顯然是蓄謀已久……” 漢王輕淡道:“他蓄謀已久,難道我就怕了他?”陡然喝道:“谷雨何在?” 谷雨立即閃身而出道:“屬下在。
” 漢王沉聲道:“立即吩咐下去,天策衛全衛今日申時造飯,酉時出發,務必明日清晨到達羊山群島,與倭寇一戰。
務求一鼓作氣,擊殺敵手。
” 谷雨立即道:“遵令。
”他快步出了船艙。
片刻後,艙外号角聲聲,肅然肅殺中帶着一種剛猛激烈之氣。
軍令如山,漢王令下,更是有說不出的決絕,他也的确配有這種自信。
大明水軍天下無敵,天策衛曾為天子親兵,更是精明能幹。
無論倭寇還是捧火會,任憑再大的聲勢,又如何能和全力一戰的大明水軍抗衡? 趙王卻有不安,不待多說什麼,朱高煦已道:“你在定海不必出兵,靜等我凱旋的消息即可。
回去吧。
” 漢王說得平淡,趙王卻不敢違逆,隻好讪讪告退。
趙王雖得天子之命前來領軍,可這裡顯然還是要由漢王掌控軍權。
等趙王退出,漢王目光一閃,望向紀綱二人,緩緩道:“紀指揮使,你看本王的調度,可有問題?” 紀綱神色有分異樣,半晌才道:“漢王殿下,真的是朱允炆向殿下宣戰嗎?” 漢王冷笑道:“除了他,還有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我真是很想看看,這些年來,他究竟有什麼力量,敢向父皇和我挑戰。
當年,我和父皇隻是将他趕出南京,這次他勾結外賊,企圖颠覆大明,我再也饒他不得。
” 紀綱垂頭不語,可目光閃爍,其中似乎竟有分駭異驚怖之意。
隻是漢王高高在上,倒沒有留意到他的神色。
可秋長風卻看到了,他見到紀綱如斯表情,心中突然也有分驚異。
朱允炆回轉,若真的登基,隻怕在這裡的人,無一例外都要死。
紀綱身為擁護朱棣之人,在靖難之役也有不小的功勞,有些畏懼朱允炆的複辟也不足為奇。
但這不過是常人的想法,秋長風卻不這麼想,他總是感覺紀綱的驚怖中,帶着讓人更加悚然的含義。
漢王卻已望向了秋長風,緩聲道:“秋長風,你如何看待本王的調度?” 秋長風回過神來,歎氣道:“漢王行事,卑職無權評說。
” 漢王目光一閃,淡淡道:“你但說無妨,本王赦你所言無罪。
”他似乎頗為滿意自己的調度,也想在旁人面前炫耀下。
孟賢見了,心中卻有些奇怪,隻感覺漢王本不是這樣喜歡炫耀的人。
可他當然不會多嘴,這地方,本來就沒有他說話的地方。
秋長風神色平靜,不卑不亢地望着漢王道:“卑職覺得漢王調度,一無是處!” 此言一出,船艙内又靜了下來——死一般的沉寂。
霜降身為漢王手下二十四節、貼身護衛,一直站在漢王的身後,神色漠然,聞言眼中也帶了分詫異。
他在漢王身邊許久,從未聽到有人敢對漢王如此評價。
漢王臉色陡沉,一字字道:“你有膽,不妨再說一次。
”他口氣還很平靜,但其中的肅殺之意,就算紀綱聽了都是暗自驚心。
秋長風長歎一口氣道:“卑職沒膽。
”頓了片刻後才道:“可卑職還是覺得,漢王方才的調度,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