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挑戰

關燈
難之役南征北戰,英勇威猛,鐵血無敵,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紀綱一行下了大船,換乘小舟前往衆多巨艦中最高的一艘。

     那艘船長達二十多丈,船上竟有五層,人在船下,隻感覺仰望如山,高不可攀,大船之高聳,實乃葉雨荷生平僅見。

     那船有七桅。

    葉雨荷上了大船後,見到大船的舵葉居然都有兩丈之高,一望有如天上巨靈神使的兵刃,更是駭然。

     紀綱臉色陰沉,到了這大船上,卻多少擠出分笑容。

    衆人由兵衛引領,從那廣袤的甲闆上,一直行到了主艙之前。

     一路上,兵衛林立,各個如鐵鑄銅塑,不苟言笑。

     紀綱心中歎氣,暗想這種氣勢威嚴,幾乎不讓聖上。

    漢王如此行事,當然是想傳遞一個消息,他才能繼承朱棣的衣缽,他才最有資格當上太子。

     如今太子、漢王之争如火如荼,漢王當然想借這次戰役,确立無上的威信。

     如果紀綱不得不選擇,他能把八分賭注放在漢王身上,他真的認為,漢王遲早能得到太子一位。

     艙門前站着一人,豹頭環眼,魁梧壯碩,正是漢王手下的二十四節之一——驚蟄。

     見紀綱前來,驚蟄隻說了一句話:“王爺在用膳。

    ”竟不将衆人引入船艙。

     紀綱心中不滿,卻隻是笑道:“那好,我們等等也無妨。

    ”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雖對朝臣下手并不客氣,但對漢王、太子這些人,卻從不嚣張。

    因為他知道,皇帝老了,這兩人,遲早有一個會登上天子之位。

    既然如此,他紀綱以後還要做指揮使,對漢王和太子,還是要謹慎從事。

     秋長風卻皺了下眉頭,昂聲道:“軍情緊急,天子都是憂心忡忡。

    漢王身在疆場,難道會認為吃飯比對敵還要重要?” 驚蟄與秋長風兩次交手,一直對他沒什麼好感。

    見秋長風對漢王不遜,才待出手教訓秋長風,就聽到一個聲音從艙内傳來:“讓他們進來吧。

    ” 驚蟄聽到是漢王的聲音,立即恭聲道:“是。

    ”惡狠狠地望了秋長風一眼,轉對紀綱道:“指揮使請進。

    ” 紀綱看了秋長風一眼,示意贊許。

    他當先進了船艙,秋長風、孟賢緊随紀綱其後。

    葉雨荷才待入内,驚蟄伸手攔阻道:“這裡女人不能進。

    ” 葉雨荷一怔,見秋長風望過來,緩緩搖頭。

    葉雨荷不語,退到一旁。

     那船艙極大,直如陸地宮殿一般。

    裡面隻有一張椅子。

    漢王的地盤,好像永遠隻有他一人的座位。

     漢王還是一如既往——孤高、肅然、簡潔、幹淨。

    谷雨、霜降立在漢王身後,如同他的影子一樣。

     漢王雖讓衆人入内,但還是靜靜地吃着早飯。

    等咽下最後一口還帶着分血絲的上好小牛肉後,又喝了口西域進獻的葡萄美酒,漢王這才用雪白的絲巾擦了下嘴角,擡頭望向衆人道:“何事?” 紀綱立即上前施禮,将秋長風說的事情詳細再說一遍。

     漢王坐在那裡,聽紀綱述說時,隻是看着自己的手掌,那帶着血紫之色的尾甲緩慢地屈起伸展。

    聽到姚廣孝之死時,那尾甲停頓了片刻,終究沒有發問。

    而在聽到金龍訣改命一說時,漢王卻是揚了揚眉。

    一直到紀綱說完,漢王這才擡頭,望向秋長風道:“你說上師讓你毀去夕照,但你認為夕照可能落在捧火會之手。

    那個什麼金龍訣甚至可以改命?”他嘴角帶分嘲弄之意,看起來對金龍訣改命之說,根本是不信的。

     秋長風隻是回了一個字:“是。

    ” 漢王淡淡道:“既然如此,你奉上師之令去找夕照就好,何必來找本王?上師雖去了,可他的命令依舊有效的。

    ” 船艙靜了下來。

     孟賢幾乎要笑出聲來。

    他心中暗道,秋長風呀秋長風,你自以為聰明能幹,但幾次得罪了漢王,現在終于嘗到了惡果吧。

    上師身死,公主失蹤,你茫然沒有頭緒,這才隻能求助指揮使和漢王。

    但漢王怎會幫你? 半晌後,秋長風開口道:“卑職認為捧火會這次深謀遠慮,不能小觑。

    為盡職責,才覺得有必要向漢王禀告此事。

    如果漢王認為卑職多此一舉,卑職告退。

    ”他施了一禮,轉身向艙門行去…… 漢王望着秋長風的背影,目光露出分古怪。

    眼看秋長風就要走出艙門,漢王突然道:“等等。

    ” 秋長風止步。

    不待漢王開口,艙外那霹靂猛将突然入内,大聲禀告道:“漢王殿下,趙王請見。

    ” 漢王一揚眉,點點頭道:“請。

    ” 趙王匆匆忙忙地走進。

    他仍舊是斯斯文文的樣子。

    入船艙的時候,似乎還認得秋長風,拱手招呼,沒有半分架子,對紀綱亦是如此。

    等到了漢王身前,更是深施一禮道:“高燧拜見二哥。

    ” 漢王點點頭,擺了下手,立即有人擺放椅子過來。

    對于這個弟弟,他倒是少了幾分狂傲。

     趙王卻不落座,滿是焦急地遞上封書信道:“二哥,他……竟然投書一封……你看看。

    ” 漢王聽兄弟說得含糊,皺了下眉頭:“他?”早有谷雨接過書信,遞給了漢王,漢王展開一看,隻見到稱呼時,臉色就沉了下來。

     信上開頭就寫:“高煦吾弟……” 朱高煦身為朱棣第二個兒子,乍一看稱謂,差點認為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