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見鬼
關燈
小
中
大
紀綱一直覺得自己很嚣張,可聽到秋長風竟敢如此點評漢王行事,不由得有些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
這個秋長風,看起來比紀綱還要嚣張。
但紀綱也知道,太過嚣張、脾氣大的人,通常都活不長。
可他并沒有阻攔秋長風說話,因為秋長風的死活,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漢王居然沒有喝令手下将秋長風推出去砍了,他凝望秋長風良久,竟然平靜道:“究竟哪裡不妥?你不妨說來聽聽。
” 秋長風似乎早料到漢王會問,沉聲道:“來信想必是說,朱允炆向殿下宣戰,決定明晨在羊山一戰?不知漢王可否将信給卑職一觀?”他根本沒有看到那封信,但隻憑漢王、趙王間的隻言片語,漢王的命令,就将信中内容推測得清楚。
漢王聞言,眼中閃過奇異之意,點頭示意霜降将信交給秋長風。
秋長風接過書信,看了許久。
那封信不過數十字,可說一覽無遺,衆人實在不解秋長風為何會看那麼長的時間,多少有些不耐。
秋長風終于放下了書信,說道:“信紙是南京形意齋産的宣紙,紙上用的墨是徽州産的臨池墨,均是富貴人家所用。
信上的字體是飛白體。
” 衆人才知道秋長風方才看的不是字,而是信的來曆。
漢王略帶訝然,劍眉揚了下,問道:“然後呢……” 秋長風道:“卑職知道,朱允炆當年用的就是飛白體……” 漢王眼中露出憎惡之意,對于那個所謂的堂兄,他顯然也沒什麼好感。
但他隻是平淡道:“看來他日子過得還不錯。
”能用得起形意齋的宣紙、徽州的臨池墨,這當然說明朱允炆如今不再是颠沛流離,這點漢王也懂。
秋長風目光中有分異樣,沉默片刻道:“這封信内容簡單,但可說一腔戰意。
” 漢王冷冷笑笑,卻不言語,可含義别人都明白,漢王無懼。
孟賢暗罵秋長風又在故弄玄虛,但無論如何,偏偏猜不出秋長風究竟要說什麼。
秋長風目光閃動道:“但我看這封信上的字卻是筆法工緻,一筆一畫可說是極為沉穩,顯然是寫信之人在寫這封挑戰書時,極為冷靜。
他的冷靜,甚至掩蓋了他的戰意。
” 漢王沉默許久,問道:“你究竟要說什麼?” 秋長風道:“寫信的人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寫的這封信……”頓了片刻才道:“如此深思熟慮之人,有什麼理由約漢王進行一場沒有把握的戰役?”不等漢王插嘴,秋長風接下去道:“朱允炆雖流亡十數年,可顯然不會忘記大明水軍的強悍。
他就算借助捧火會、東瀛的力量,但自珍羽翼,所出計謀均是深謀遠慮,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又如何會貿然和漢王硬拼,折損實力?” 說了這麼多,秋長風停頓片刻,終于下了結論道:“因此卑職覺得,此戰有詐。
” 漢王長歎一口氣道:“你隻憑一封書信,算出這麼多,本王也有些佩服你了。
” 秋長風突然一笑:“可卑職其實還是佩服殿下的。
” 漢王皺了下眉頭,似不解道:“本王一時沖動,若非你提醒,幾乎中了他們的圈套。
這樣你還佩服本王?” 秋長風凝望漢王,緩緩道:“其實漢王早知道這些的……”見漢王目光一閃,秋長風道:“漢王身經百戰,如何看不出此信大有問題?漢王故作中計,想必不過是要麻痹敵人,另施妙手,卑職說出此事,倒是多此一舉了。
” 漢王目光一凝,定在秋長風身上良久,陡然大笑道:“好,很好。
”他長笑不絕,有如雷霆般驚心動魄。
等笑聲止歇,他卻又歎口氣道:“你真的不錯。
” 他忽笑忽歎,倒是喜怒無常。
他笑的是,秋長風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可他歎的卻是,這種人才始終不為他所用。
秋長風淡淡一笑道:“既然殿下不會中計,卑職職責已到,先請告退。
”他轉身要走,漢王突然道:“且住。
” 漢王凝望秋長風背影,表情複雜,半晌後才道:“毀去夕照、擊敗捧火會,其實本是合二為一的事情。
本王有意借助秋千戶之力,在完成上師遺願的同時,保天下百姓安甯。
不知秋千戶可肯幫助本王?” 孟賢一聽,眼中透出嫉恨的神色,就算紀綱臉上也有些異樣。
秋長風沉默片刻,緩緩轉身道:“殿下但請吩咐。
” 漢王道:“秋千戶,你既然看出來信有詐,可知道朱允炆用意究竟何在?” 秋長風沉吟道:“軍情之事,卑職不敢擅斷。
不過他們既然想調虎離山,難免會有所圖謀……隻要漢王安之如山,他們絕不會有機可乘。
” 漢王一拍桌案,贊許道:“不錯,他們多半是想借羊山決戰之名,行偷襲之事。
如果我傾兵而出,東霍空虛,很可能被他們偷襲得手。
” 紀綱立即道:“所以漢王假意出兵,卻準備在東霍安排重兵,守株待兔?果然好計。
”他早就猜出漢王的用意,但這刻才說出,一方面不想搶了漢王的風頭,一方面也不想讓漢王小窺。
漢王目光閃爍道:“不錯,守株待兔的确好計,可他們若是不來呢?”紀綱怔住,倒沒想到此事。
漢王雖問紀綱,可眼眸隻望秋長風,顯然有考究之意。
秋長風反問道:“殿下這般問,難道是早有張良之計?” 漢王心中一歎,暗
這個秋長風,看起來比紀綱還要嚣張。
但紀綱也知道,太過嚣張、脾氣大的人,通常都活不長。
可他并沒有阻攔秋長風說話,因為秋長風的死活,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漢王居然沒有喝令手下将秋長風推出去砍了,他凝望秋長風良久,竟然平靜道:“究竟哪裡不妥?你不妨說來聽聽。
” 秋長風似乎早料到漢王會問,沉聲道:“來信想必是說,朱允炆向殿下宣戰,決定明晨在羊山一戰?不知漢王可否将信給卑職一觀?”他根本沒有看到那封信,但隻憑漢王、趙王間的隻言片語,漢王的命令,就将信中内容推測得清楚。
漢王聞言,眼中閃過奇異之意,點頭示意霜降将信交給秋長風。
秋長風接過書信,看了許久。
那封信不過數十字,可說一覽無遺,衆人實在不解秋長風為何會看那麼長的時間,多少有些不耐。
秋長風終于放下了書信,說道:“信紙是南京形意齋産的宣紙,紙上用的墨是徽州産的臨池墨,均是富貴人家所用。
信上的字體是飛白體。
” 衆人才知道秋長風方才看的不是字,而是信的來曆。
漢王略帶訝然,劍眉揚了下,問道:“然後呢……” 秋長風道:“卑職知道,朱允炆當年用的就是飛白體……” 漢王眼中露出憎惡之意,對于那個所謂的堂兄,他顯然也沒什麼好感。
但他隻是平淡道:“看來他日子過得還不錯。
”能用得起形意齋的宣紙、徽州的臨池墨,這當然說明朱允炆如今不再是颠沛流離,這點漢王也懂。
秋長風目光中有分異樣,沉默片刻道:“這封信内容簡單,但可說一腔戰意。
” 漢王冷冷笑笑,卻不言語,可含義别人都明白,漢王無懼。
孟賢暗罵秋長風又在故弄玄虛,但無論如何,偏偏猜不出秋長風究竟要說什麼。
秋長風目光閃動道:“但我看這封信上的字卻是筆法工緻,一筆一畫可說是極為沉穩,顯然是寫信之人在寫這封挑戰書時,極為冷靜。
他的冷靜,甚至掩蓋了他的戰意。
” 漢王沉默許久,問道:“你究竟要說什麼?” 秋長風道:“寫信的人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寫的這封信……”頓了片刻才道:“如此深思熟慮之人,有什麼理由約漢王進行一場沒有把握的戰役?”不等漢王插嘴,秋長風接下去道:“朱允炆雖流亡十數年,可顯然不會忘記大明水軍的強悍。
他就算借助捧火會、東瀛的力量,但自珍羽翼,所出計謀均是深謀遠慮,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又如何會貿然和漢王硬拼,折損實力?” 說了這麼多,秋長風停頓片刻,終于下了結論道:“因此卑職覺得,此戰有詐。
” 漢王長歎一口氣道:“你隻憑一封書信,算出這麼多,本王也有些佩服你了。
” 秋長風突然一笑:“可卑職其實還是佩服殿下的。
” 漢王皺了下眉頭,似不解道:“本王一時沖動,若非你提醒,幾乎中了他們的圈套。
這樣你還佩服本王?” 秋長風凝望漢王,緩緩道:“其實漢王早知道這些的……”見漢王目光一閃,秋長風道:“漢王身經百戰,如何看不出此信大有問題?漢王故作中計,想必不過是要麻痹敵人,另施妙手,卑職說出此事,倒是多此一舉了。
” 漢王目光一凝,定在秋長風身上良久,陡然大笑道:“好,很好。
”他長笑不絕,有如雷霆般驚心動魄。
等笑聲止歇,他卻又歎口氣道:“你真的不錯。
” 他忽笑忽歎,倒是喜怒無常。
他笑的是,秋長風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可他歎的卻是,這種人才始終不為他所用。
秋長風淡淡一笑道:“既然殿下不會中計,卑職職責已到,先請告退。
”他轉身要走,漢王突然道:“且住。
” 漢王凝望秋長風背影,表情複雜,半晌後才道:“毀去夕照、擊敗捧火會,其實本是合二為一的事情。
本王有意借助秋千戶之力,在完成上師遺願的同時,保天下百姓安甯。
不知秋千戶可肯幫助本王?” 孟賢一聽,眼中透出嫉恨的神色,就算紀綱臉上也有些異樣。
秋長風沉默片刻,緩緩轉身道:“殿下但請吩咐。
” 漢王道:“秋千戶,你既然看出來信有詐,可知道朱允炆用意究竟何在?” 秋長風沉吟道:“軍情之事,卑職不敢擅斷。
不過他們既然想調虎離山,難免會有所圖謀……隻要漢王安之如山,他們絕不會有機可乘。
” 漢王一拍桌案,贊許道:“不錯,他們多半是想借羊山決戰之名,行偷襲之事。
如果我傾兵而出,東霍空虛,很可能被他們偷襲得手。
” 紀綱立即道:“所以漢王假意出兵,卻準備在東霍安排重兵,守株待兔?果然好計。
”他早就猜出漢王的用意,但這刻才說出,一方面不想搶了漢王的風頭,一方面也不想讓漢王小窺。
漢王目光閃爍道:“不錯,守株待兔的确好計,可他們若是不來呢?”紀綱怔住,倒沒想到此事。
漢王雖問紀綱,可眼眸隻望秋長風,顯然有考究之意。
秋長風反問道:“殿下這般問,難道是早有張良之計?” 漢王心中一歎,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