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我是一顆棋子

關燈
年,并以仁德的賢名留之後世,然而他生于此時,卻不得不在極度的恐慌愧疚中死去,且背負上中洲有史以來第一個亡于異族之手的君王的惡名。

    慶春三十八年三月十三日夜,幸皇朝三十代皇帝四百多年苦心經營的京城,美輪美奂的萬城之王,與其中數以千萬計的無價珍寶一起,在映紅了天際的火光中化為永久的傳說。

     李氏皇族在這一役中幾被屠殺贻盡,僅有難宗次子李昆甯逃出,中洲諸将擁其即位,是為哀帝,年号元佑。

    此時,莫真人的快騎深入中洲已有半年,距他們的家園萬裡之遙,半年無間歇的沖殺,與故土全然不同的水土,日益的消磨着曾經悍勇絕倫的戰士們的心氣。

    而與他們交戰半年後的中洲軍隊,漸漸開始适應和模仿莫真的戰法。

    在北方,莫真人的身後,被擊散的中洲兵馬在數名發奮圖強的将領們的統率下又開始了集結,其中勢力最大的劉承商甚至幾乎成功的偷襲了特穆爾吉的後衛!然爾,莫真的戰力仍遠在中洲之上,如特穆爾吉決意要入主中洲的話,李昆甯和幸皇朝的忌日決不會遲于這一年的六月。

    可是特穆爾吉認為,中洲人口百倍于莫真,種種最為他所厭惡的享樂又遠勝白河草原,如果在這裡待的久了,難免會被同化,于是格特丹汗作出了他一生中唯一讓人難以認定對錯的決定在掠劫了無以計數的财寶和迫使幸朝簽下每年進貢巨額絹糧的會約後,莫真人撤軍了。

     蠻族撤軍了,然而中洲再也不是過去的中洲。

    幸朝名存實亡,皇帝淪為傀儡任由權将擺布,遠江以南情形還算安定,大都督安國公沐家在南方掌控大局,皇帝也一直被沐家所掌握。

    但是遠江以北的土地上,在抗擊蠻族的戰事中,群雄并起,他們或聯合,或縱橫,或交戰,或對峙。

    戰亂連綿,無日無之。

    大量的田地荒棄,許多良礦無人開采,但每年交納蠻族的貢物是分毫少不得的,就算分毫不少,蠻族還是會有事無事的沖過風涯山脈掠奪殺戮一番,在大多數情形之下,這僅僅是蠻族閑時的遊樂。

    元佑二十三年正月,劉承商為部下趙秋,胡郁人,陳進臨所殺,三人瓜分了劉承商的地盤和人馬,隐然成為北方三支最大的軍力。

    在這一年的二月,北方風南省同山府一戶雲姓人家誕下一名男嬰,按族中的輩份,是行字輩,起名為雲行天。

    雲行天十歲喪父,十三歲喪母,族叔雲代遙憐其孤弱收留在家中幫工。

    元佑三十九年十月,蠻族再次南侵,直抵同山,錯口有蠻兵走失,便要血洗雲家莊。

    在厚币卑辭的求懇無效後,雲代遙不得不組織鄉中子弟守護家土,在這近乎絕望的抗争中,十六歲的雲行天展現出了非凡的作戰材華,竟然以五百多普通少年擊退了六百多蠻族精騎。

    為了逃避蠻族随後将至的報複,雲家子弟在雲代遙和雲行天的帶領下投奔陳進臨,之後三年中雲行天由一名标将升為陳氏五虎上将之一。

    元佑四十一年元月,雲行天受命率軍與胡郁人軍交戰于明淩河,因陳進臨的小舅子朱氏克扣軍饷引至士兵嘩變,雲行天部下殺之,雲行天遂與胡郁人訂約休戰,回師返攻噍城,殺陳進臨取而代之,自此成為群雄之一。

     就在這時,南方沐家部将黎昭叛亂,幸哀帝遇弑,哀帝二子,太子李虞明,密王李虞晖被逐,流離失所,沐家忙于平叛,對這兩位皇子也并不看重。

    雲行天于此時,請出風南名士袁兆周為軍師,袁氏為其獻出的第一計,便是将這二位皇子接至北方,并扶太子登基,是為平帝,年号北靖。

    幸室雖積弱然并無暴政,北方百姓多年來飽經戰亂之苦,對昔日幸朝治下的年月甚為感念,是以雲行天挾天子以令諸候,一時聲名大振,百姓紛紛來投,治下人口日多,出産日盛,因軍糧充足,雲行天得以嚴明軍紀,禁止掠劫民财,此舉在北方諸将中絕無僅有,更使他成為北方民心所向。

    北靖三年,雲行天攻下胡郁人所據之重鎮西關,更名西京,定都于此。

    以之為标志,滅亡了北方最後一支可與他抗衡的勢力。

    自慶春三十七年蠻族入侵的五十年後,北方終歸于一統。

    五年後,北方基業穩固,雲行天躊躇滿志正欲南下一統中洲,蠻族四貝勒哈爾可達突率三萬大軍攻打西京,開始了五十年來,蠻族最大規模的入侵。

     蠻族圍城已有一月,雖說城内戰力充足軍需尚未用罄,然,多年來對蠻族的畏懼已深入人心,守城将士身心俱疲,已有軍心不穩之相,城外已降伏的諸将也開始了蠢蠢欲動,皇帝卻于此時身亡,皇帝無子,昔日在南方的太子妃死于戰亂後亦未立皇後,密王也已棄世,如此,幸皇室已然絕嗣。

     然而這實在是一個自立稱帝最不适當時機呀!雲行天在心中歎道。

    袁兆周卻道:大将軍不必憂心,将軍還有所不知。

    雲行天注目于他,他胸有成竹的說道:去年皇上下旨,為密王迎娶雪田世族赢氏女為妃,此女數月前誕育一子,先帝賜名李鑒殷,幸室尚未絕。

    雲行天精神一振,大大的舒了口氣,令道:大行皇帝入斂事宜概由軍師操辦。

    晚生遵命。

    楊放!未将在!你速去密王府迎王妃與小王爺入宮。

    得令! 密王性喜清靜,他的府邸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