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我是一顆棋子

關燈
西京最為偏僻的城南那裡原先是佛家靜修的淨地華淩寺所在。

    從宮城至密王府,不過一兩個時辰的路程。

    楊放自來做事把細,知此際城中可能仍潛伏的有刺客,不敢疏忽,當下便先至由自已親領的大将軍親衛隊雲行天麾下戰力最強的鐵風軍中,調來一支人馬,通告了此去事宜,摘去紅纓,着了孝色,令将士不着甲盔,暗藏弓矢刀槍,由僻巷趕了過去。

     愈近城南,愈是人聲漸稀,屋舍零落,草木清香充盈胸臆,轉出最後一道小巷,便見一大片杉林,滿目新綠,郁郁蔥蔥,間或有鳥雀啾呢之音入耳,林深處隐隐現出一帶灰瓦白牆。

    多日在鐵血殺伐中混迹,楊放身臨此境,大有不知身在何處之感。

    林中小道甚窄,楊放示意士卒們下馬緩行,來到大門前,門廊依舊是寺院格局,隻是換了塊密王府的匾額。

    見大門緊閉,楊放上前扣動門環,良久無人響應。

    身後的标将魯成仲道:統領,即無人應門,我們隻得破門而入了。

    楊放搖搖頭道:這是日後皇帝的故居,大過輕慢了不好,這樣吧,你們且在外頭等候,我自行進去。

    說罷緊緊衣裳,走到牆下,攀越而過。

     楊放跳到牆内,覓路而行。

    隻見府中空空蕩蕩,四下裡素幔殘破,合着珠網,随風亂舞,似乎密王并非是上月才過世倒好象喪事已辦過了多年。

    楊放雖不懂園林建造也覺得這府裡的一亭一閣,一花一草均盡極巧思,人在其間如行畫中,隻是金漆彩繪斑駁落屑,草木疏于修剪,掩不住那股荒涼落寂的味道。

     楊放走進一叢桃林,桃花已謝,枝葉正茂,勿聽得一個女聲輕誦道:昔高祖詢煊子孤可稱英雄乎?煊子曰世人所謂之大傑,為一已之志耗萬民之力而其志成,世所謂之巨惡,以一已之欲驅衆生之命而其欲不得。

    英雄乎,惡人乎,有何别,在于成敗之間。

    陛下之志成也,可稱英雄也。

     楊放本待喝問,但那女聲極為清悅柔婉,楊放一聽之下,就有些不忍打斷。

    誦讀之聲一停,楊放即揚聲問道:何人在此,鐵風軍副将楊放求見!啊!哪女子似絕未料到林中會有生人,驚呼一聲,楊放頓覺一物落下,側身一閃,那事物落在地上,是一冊書,封面上寫着幸史高祖本紀幾個字。

    楊放擡頭上望,一枝粗壯的橫杈上,坐着個白衣散發的少女,晨光透過縷縷輕霧照在她身上,似籠着一圈光暈,身下枝葉輕搖,衣角發稍在風中舞動。

    她一手輕撫胸口,細喘連連,顯是吓的不輕,更添三分嬌态。

    楊放一時間怔住,渾然忘記此時此刻當做些什麼。

     那白衣少女心神略定,在樹上欠身道:妾身失禮了。

    然後便從樹上爬下來。

    任誰穿着長裙爬樹都不會太雅觀,這女子也不例外,但她卻有一種極為自然的神情,并不讓人覺得她狼狽尷尬,好象隻要是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都被罩上一種絕美的光環。

     那女子下得樹來,楊放上前道:小将前來求見密王妃。

    白衣少女十分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柔聲問道:将軍所來何事?楊放道:小将來意須親禀王妃,府中為何這冷清? 王爺過世後,府中用度大減,便将一些宮女太監打發回宮,原還留得有二三十個灑掃園子看門守戶的家人,然蠻族攻城甚急,大将軍下令城中男丁俱要參與勞役,是以府裡便空了下來,白衣少女歉然一笑,道:方才将軍在門前隻怕無人接待,尚請恕罪。

     誰在那裡呀?一名身着重孝的端麗女子從林中走了出來,懷中抱着個哭泣不止的嬰兒,後頭跟着三五個丫鬟保母,那嬰兒襁褓上繡有龍紋,今時今日西京城内,不,整個中洲也隻有一個嬰兒可用這樣的絹綢包裹,楊放想,這隻怕就是我要找的人了,當即單膝跪下道:鎮國大将軍麾下副将,鐵風營統領楊放參見王妃!那女子一驚,繼而滿面通紅,急急閃開,一邊道:将軍快請起,婢子不是王妃,王妃在這裡。

    一邊忙将嬰兒塞到那個白衣少女的懷中。

    楊放站了起來,望着她,行禮也不是,不行也不是,一時間狼狽不已。

     白衣女子眼神中閃過一絲頑皮的笑意,道:方才朱紋已代我受了,将軍不必再多禮。

    楊放讪讪的道:王妃何故相戲?王妃眨眨眼睛,一臉無辜道:這可怪了,妾身何曾說過我不是王妃了?楊放一想也是,不由暗罵自已笨蛋,這女子身着孝衣(不知為何直到此刻楊放才發覺她身上的白衣分明是孝服),氣度如此高貴,密王府中除了王妃還能有何人?隻是她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容貌又如此嬌美,有如神仙中人,誰想的到她竟是孀居婦人,一子之母。

     王妃突然輕呼一聲,将軍頭巾換了白色,這莫非皇上楊放肅然道:是,皇上已駕崩了。

    王妃神色凝重的看了看懷中的嬰孩,難到将軍前來是,是楊放行禮道:大将軍本該親身前來,然守城責任重大不克分身,故命小将代為恭迎,請王妃與小王爺速随小将入宮。

     萬德正殿上,靈樞已安置妥當,所有重臣和有名位的妃子分跪兩側為平帝守靈。

    雲行天跪在衆臣之首,他方才趕到,今日蠻族攻城事急,雲行天也就打算在新皇靈前即位時虛應一下事故。

    楊放勿勿上殿,在雲行天的耳畔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