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京華漫煙雲
關燈
小
中
大
士的清苦閑職,馮章泰本來百般推辭,甚至自毀右手拒不複出,後來卻不過窦家對其家眷百般虐待,方才應了這個虛職。
窦亭暗忖,皇帝病重,六部堂官和相爺前來倒也罷了,為何這貶為翰林學士的舊臣也被召進宮門呢? 本朝向來隻有起草極重要的公文諸如登基诏書,冊封皇後太子,召見使節等等,方才命翰林侍講學士在外候命,再說窦相一直不喜歡這個倚老賣老的馮章泰,何故叫來此人? 他又在外間坐了許久,忍不住站了起來,就要往裡走。
“窦大人,且慢。
”馮章泰的臉上溝壑縱橫,雙目卻異常地明亮,他的一隻幹爪般的右手如風中秋葉,病态地顫抖着,他靜靜地對窦亭微笑,說道:“窦大人,千萬莫急,窦相爺正在與陛下商讨大事,稍後便好。
” 窦亭額頭青筋隐現,望着馮章泰,終是暗歎一聲,複又坐了下來。
放眼望去對面三人皆着鍺紅朱袍正二品官服,正低聲交淡,聲音雖輕,仍能分辯出那内容竟然是最新得了一尊前朝的青瑪瑙玉熏爐,眼神間盡是興高采烈,毫無恭敬之色,焦急之意。
工部尚書卞京,兵部尚書劉海皆出于窦氏,戶部尚書高紀年素有攀附劣迹,正在進宮路上的刑部尚書殷申亦為窦氏親點、工部尚書周遊嗣已有半年稱病不出,窦亭怒中心頭起,恨不能将這些攀附權臣,唯利是圖之輩立刻斬殺贻盡,振肅朝綱,還政于熹宗。
忽爾又想起比之任何人,自己偏偏最是擺脫不了一個窦字,不由心中又一涼。
對面三人看了看窦亭,礙于窦氏的面子,劉海陪笑道:“窦大人,馮大人言之有理,且稍等一下罷。
” 此時,珠簾後發出一陣怒斥,疑是皇後的聲音,窦亭心中疑雲重重,皇後雖然仗寵持驕,但從來不會在皇上面前發出如此大呼,窦英華亦在内,不知發生了什麼,此時又有器鳴狠狠撞擊金磚之聲伴着宮人恐慌的驚呼傳來。
窦亭不由“嘩”地站起,馮章泰亦滿面焦急地站了起來,右手更顫,膛起伏。
不久,伴着悅耳的輕響,一人緩緩從琉璃珠簾中信步踱出,正是當朝權相窦英華,衆人恭敬地揖首,窦英華拿着一裘絹帕,輕拭白嫩的臉頰上幾點褐色的水珠,冷冷道:“雲兼,馮大學士,進去好生勸勸皇上簽了遺诏吧。
” 窦亭直起身子,冷冷看了窦英華一眼,便閃入簾内,窦英華看着窦亭的身影消失,不由輕哧一聲:“他也算我窦家人?分明就應當姓軒轅吧。
” 窦亭趕入内殿,卻見宮人滿面驚恐地縮着肩膀拼命擦拭着地上的血迹,皇後淚流滿面,凝脂般地玉手一手扶着雙目緊閉的熹宗,另一手顫抖地握着一隻精緻的碧玉菊瓣紋杯,喂着熹宗湯藥,嬌柔的聲音無限悲哀滄諒:“求陛下醒來,東庭和太子還要靠皇上啊。
” 熹宗幽幽醒來,看到了皇後的淚容,卻大力地揮掉皇後手上的碧玉杯,聲嘶力竭地喊道:“賤人,你在給我喝什麼?你平日裡寵冠後宮,你的哥哥嚣張跋扈,專營結黨,殘害忠良,朕念在你兄也曾為國立功,窦太皇太後又對我恩重如山,一忍再忍,”熹宗直說得蒼白的病容一片通紅,連脖子也紅了,啞聲道:“朕這一生對你窦家之人,寵之愛之,你的好哥哥卻想謀奪我東庭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朕一時半刻便要去了,馬上便如了你們窦家的心願,你難道連這一刻都等不得了嗎?” 在窦亭的心中,熹宗一向是溫煦和順,對人平易近人,甚至對親侍之人,也從不大聲喝斥,對皇後更是百依百順,既便面對飛揚跋扈的窦英華亦保持涵養,這卻是他第一次看到熹宗如此發火,聽他聲聲窦家,句句斥責,不由滿面羞愧的淚痕,顫聲勸着陛下息怒。
皇後的臉色早已駭得霎白,嘴唇發着抖,淚水流得更猛,彎腰撿起碧玉杯碎片中所剩的棕色藥汁,一口倒進嘴裡,然而猛地跪倒在地,猛叩三個響頭,一衆宮婢,馮章泰和窦亭都呆了,全部跪了下來,三呼:“皇上息怒,保重龍。
” 皇後擡起頭時,額頭已是一片紅腫,涕淚交加:“皇上,吾兄大逆,臣妾難辭其咎,若是陛下殡天,留下臣妾與弱齡太子,吾兄篡位,必不能容我孤兒寡母,臣妾雖出生窦氏,卻是軒轅家的人,陛下去日,便是臣妾為陛下殉葬之時,臣妾對陛下萬萬沒有二心,隻求陛下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啊,誅殺逆賊,匡護軒轅,陛下。
” 熹宗聽了皇後之言,愣了一會兒,終是頹然涕泣,哽咽地長歎一聲:“朕對不起東庭的列祖列宗啊。
” 說罷流淚地向皇後伸手,皇後傷心地站走來,疾步走向熹宗,不想熹宗的臉色忽然大變,猛地吐出一口鮮血,滴滴灑在皇後的衣襟之上,觸目驚心。
衆人驚呼中,熹宗皇帝雙眼翻白,直挺挺地倒向龍床,皇後凄惶地大叫一聲,提起裙子,往床上撲去,身上的琺琅玉器環佩之聲急響,窦亭和馮章泰也是流淚滿面,站起來趕上前去。
宮婢宦官不停地出出進進,水晶珠簾急切地晃動着,宛如照明宮的人心。
唯有金磚上的大翡翠花熏爐白煙袅袅,不改初衷地緩緩延伸在空氣的每一個角落。
榮及殿中,明可鑒人的地闆上跪着一個太醫,那太
窦亭暗忖,皇帝病重,六部堂官和相爺前來倒也罷了,為何這貶為翰林學士的舊臣也被召進宮門呢? 本朝向來隻有起草極重要的公文諸如登基诏書,冊封皇後太子,召見使節等等,方才命翰林侍講學士在外候命,再說窦相一直不喜歡這個倚老賣老的馮章泰,何故叫來此人? 他又在外間坐了許久,忍不住站了起來,就要往裡走。
“窦大人,且慢。
”馮章泰的臉上溝壑縱橫,雙目卻異常地明亮,他的一隻幹爪般的右手如風中秋葉,病态地顫抖着,他靜靜地對窦亭微笑,說道:“窦大人,千萬莫急,窦相爺正在與陛下商讨大事,稍後便好。
” 窦亭額頭青筋隐現,望着馮章泰,終是暗歎一聲,複又坐了下來。
放眼望去對面三人皆着鍺紅朱袍正二品官服,正低聲交淡,聲音雖輕,仍能分辯出那内容竟然是最新得了一尊前朝的青瑪瑙玉熏爐,眼神間盡是興高采烈,毫無恭敬之色,焦急之意。
工部尚書卞京,兵部尚書劉海皆出于窦氏,戶部尚書高紀年素有攀附劣迹,正在進宮路上的刑部尚書殷申亦為窦氏親點、工部尚書周遊嗣已有半年稱病不出,窦亭怒中心頭起,恨不能将這些攀附權臣,唯利是圖之輩立刻斬殺贻盡,振肅朝綱,還政于熹宗。
忽爾又想起比之任何人,自己偏偏最是擺脫不了一個窦字,不由心中又一涼。
對面三人看了看窦亭,礙于窦氏的面子,劉海陪笑道:“窦大人,馮大人言之有理,且稍等一下罷。
” 此時,珠簾後發出一陣怒斥,疑是皇後的聲音,窦亭心中疑雲重重,皇後雖然仗寵持驕,但從來不會在皇上面前發出如此大呼,窦英華亦在内,不知發生了什麼,此時又有器鳴狠狠撞擊金磚之聲伴着宮人恐慌的驚呼傳來。
窦亭不由“嘩”地站起,馮章泰亦滿面焦急地站了起來,右手更顫,膛起伏。
不久,伴着悅耳的輕響,一人緩緩從琉璃珠簾中信步踱出,正是當朝權相窦英華,衆人恭敬地揖首,窦英華拿着一裘絹帕,輕拭白嫩的臉頰上幾點褐色的水珠,冷冷道:“雲兼,馮大學士,進去好生勸勸皇上簽了遺诏吧。
” 窦亭直起身子,冷冷看了窦英華一眼,便閃入簾内,窦英華看着窦亭的身影消失,不由輕哧一聲:“他也算我窦家人?分明就應當姓軒轅吧。
” 窦亭趕入内殿,卻見宮人滿面驚恐地縮着肩膀拼命擦拭着地上的血迹,皇後淚流滿面,凝脂般地玉手一手扶着雙目緊閉的熹宗,另一手顫抖地握着一隻精緻的碧玉菊瓣紋杯,喂着熹宗湯藥,嬌柔的聲音無限悲哀滄諒:“求陛下醒來,東庭和太子還要靠皇上啊。
” 熹宗幽幽醒來,看到了皇後的淚容,卻大力地揮掉皇後手上的碧玉杯,聲嘶力竭地喊道:“賤人,你在給我喝什麼?你平日裡寵冠後宮,你的哥哥嚣張跋扈,專營結黨,殘害忠良,朕念在你兄也曾為國立功,窦太皇太後又對我恩重如山,一忍再忍,”熹宗直說得蒼白的病容一片通紅,連脖子也紅了,啞聲道:“朕這一生對你窦家之人,寵之愛之,你的好哥哥卻想謀奪我東庭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朕一時半刻便要去了,馬上便如了你們窦家的心願,你難道連這一刻都等不得了嗎?” 在窦亭的心中,熹宗一向是溫煦和順,對人平易近人,甚至對親侍之人,也從不大聲喝斥,對皇後更是百依百順,既便面對飛揚跋扈的窦英華亦保持涵養,這卻是他第一次看到熹宗如此發火,聽他聲聲窦家,句句斥責,不由滿面羞愧的淚痕,顫聲勸着陛下息怒。
皇後的臉色早已駭得霎白,嘴唇發着抖,淚水流得更猛,彎腰撿起碧玉杯碎片中所剩的棕色藥汁,一口倒進嘴裡,然而猛地跪倒在地,猛叩三個響頭,一衆宮婢,馮章泰和窦亭都呆了,全部跪了下來,三呼:“皇上息怒,保重龍。
” 皇後擡起頭時,額頭已是一片紅腫,涕淚交加:“皇上,吾兄大逆,臣妾難辭其咎,若是陛下殡天,留下臣妾與弱齡太子,吾兄篡位,必不能容我孤兒寡母,臣妾雖出生窦氏,卻是軒轅家的人,陛下去日,便是臣妾為陛下殉葬之時,臣妾對陛下萬萬沒有二心,隻求陛下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啊,誅殺逆賊,匡護軒轅,陛下。
” 熹宗聽了皇後之言,愣了一會兒,終是頹然涕泣,哽咽地長歎一聲:“朕對不起東庭的列祖列宗啊。
” 說罷流淚地向皇後伸手,皇後傷心地站走來,疾步走向熹宗,不想熹宗的臉色忽然大變,猛地吐出一口鮮血,滴滴灑在皇後的衣襟之上,觸目驚心。
衆人驚呼中,熹宗皇帝雙眼翻白,直挺挺地倒向龍床,皇後凄惶地大叫一聲,提起裙子,往床上撲去,身上的琺琅玉器環佩之聲急響,窦亭和馮章泰也是流淚滿面,站起來趕上前去。
宮婢宦官不停地出出進進,水晶珠簾急切地晃動着,宛如照明宮的人心。
唯有金磚上的大翡翠花熏爐白煙袅袅,不改初衷地緩緩延伸在空氣的每一個角落。
榮及殿中,明可鑒人的地闆上跪着一個太醫,那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