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京華漫煙雲

關燈
醫附在地上,顫抖地說道:“上晏架,便在這幾日了,還請各位大人為我東庭早做準備。

    ” 窦英華伸手拂過金絲線繡的袖口,打開自己專用的碧玉茶蓋,隻覺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劍眉一挑:“這不像是前年的龍井?” 卞京谄媚道:“不虧是窦相爺,此乃今年新泡的獅峰龍井,俱說是令茶娘連夜摘采泡制。

    ” 窦英華的聲間音不動聲色:“商路不是已斷了嗎?” 高紀年說道:“相爺說的是,永業九年宛城停戰,有商人冒着風險将新産的絲綢和南方名茶販進來一次,不想今年此人又從這條商路進了京都。

    ” 窦英華一挑眉,正要問是那個商人敢如此大膽,他敢進來,必是有人擔保,朝中敢替他開商路,也必是這三人之一了。

     高紀年面色尴尬,跪地奏曰:“相爺息怒,南方戰事,加上東北二場旱災,宮中修了幾處被雷劈到的三處大殿,國庫早已虧空良久,今年東突厥又要問我東庭歲币翻倍,恐是難以維系,這三個月各部官員的俸祿也難以發放了。

    ” 劉海也跪了下來道:“相爺,我與同修,正文商量了一下,覺得唯今之計,朝庭若向官員借銀,則落入原逆口實,實為下策,不如向商家借銀,以度難關,窦相以為如何?” 窦英華面色稍霁:“哦,那爾等認為可向何人借銀?” 劉海道:“相爺可聽過莫問東海君,蓬萊借銀人?東南一帶首富,無人知其底細,但其人經商技巧甚高,翻遍史書,亘古未見,能言善變,打通了五年未通的南北絲路與茶路,平素與張之嚴乃是結拜兄弟,民間傳言此人好色無比,家中姬妾成群,平時素好娈童,南诏民間稱其南诏紫月的男寵,又傳言紫月公子落難之時,曾受其接濟,故而既便在豫剛親王封鎖南诏商路,仍為其打通茶路,為其提供絕無僅有的販茶特許權。

    ” 高紀年補充道:“南诏多年未犯我南東庭,十有**皆賴此君,張之嚴器重此人,亦與此有關。

     窦英華呷了一口龍井:“這茶便是此人販進了吧。

    ” “相爺明鑒,正是此人所為。

    ” 窦英華沉吟片刻:“問商家借銀,商人貪利,如何還與之?” 高紀年道:“此人乃是庶族,出身貧寒,賜個虛職,給個封号想必便能打發此人。

    ” 窦英華冷笑一聲,睨着高紀年:“此人既能在南北打通商路,連張之嚴如此看重,必非尋常。

    ” 劉海點頭道:“相爺高見,臣等也是這樣想,想若能拉籠此人,便可讓其幫着勸服張之嚴,連帶封了張之嚴,從此他便是窦家的王爺,以後東南出兵他便不可再打馬虎眼了。

    ” 窦英華放下茶盅,淡淡說道:“等一會子回了府,見一見再說吧。

    ” 三人垂首稱是,得又立起,窦英華淡淡道:“皇帝晏架,就在這幾日,汝等作好準備。

    ” 卞京陪笑道:“太子登基,一切就續。

    ” 窦英華瞄他一眼,淡笑着不置可否。

     劉海小聲喝斥着:“卞大人糊塗了。

    ”他向窦英華行了個君臣大禮:“臣等定會盡力安排軒轅太子的禅位典禮,恭喜吾皇,賀喜吾皇。

    ” 高紀年也是一臉讒媚地行了三叩久拜。

     卞京的手一抖,青瓷金邊茶盅不由滑落在地,裂個粉碎,發出一聲清脆的巨響,他抖着,跪倒在地,也學着劉海和高紀年,語無倫次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卞京平複了一下激動的情緒:“那皇後那裡。

    ” “我自然會說服她,麗華畢竟是我窦家的人。

    ” 窗外一輪紅日似火,卻轉眼被大片大片烏雲摭掩,天地間暗了下來,雷電隐隐地在烏雲中露出臉來,如金龍矯健地在空中騰挪,直擊昭明宮最高處的一處殿宇,宣和殿的頂脊。

     金龍迅速地隐去了,躲在黑雲裡嚴厲地對着人間一聲怒吼,然而宣和殿卻燃起了大火,宮人驚慌的走水聲中,春雨嘩嘩落了下來,恍似軒轅皇室的眼淚無法停歇。

     三月初九,君莫問和齊仲書頂着春雨出了相府,豆子趕緊和君春來上前打起傘來迎上馬車。

     車廂裡,君莫問笑聲朗朗,齊仲書問道:“爺是用了什麼方法以讓窦相爺答應了您的不請之請。

    ” 豆子在外面趕着車,隻聽君莫問笑道:”我若收了他賜的虛位,如何還能進西北做生意,便說祖上有訓,向商不做官,做官不經商,但我婉轉地問他要了在京城販賣鐵器的權利,還有在京城開的新票号,希望能做官家生意,并答應分他的股,還有卞大人,我答應幫他在江南置田産,他們自然求之不得,還指望着我給他們送些鐵器好打天下。

    ” 來到京城的别苑,剛進門,沿歌來報:“先生,窦尚書派人到府上給您送了一樣東西。

    ” 君莫問狐疑道:“我與這個窦雲兼素無往來,此人素有清名,何故給我送東西?” 他和齊仲書走進書房,豆子正要跟進去,卻聽小玉喚了一聲:“豆子,快來幫我樹上的絹子取下來吧。

    ” 豆子咕哝道:“好好的,怎麼讓絹子上樹了呢。

    ” 小玉的臉紅了紅:“請你幫着上樹拿方絹子,又這樣推拖了。

    ” 那樹挺高的,豆子跟着齊放練了三年,武藝已是小成,便施着輕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