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騎庸(8)

關燈
雖說劉備未立即率大軍來援孫權,卻被劉備的軍師龐統借用這事的名目,來收取西川。

     一年以前,龐統就投靠了劉備。

    他是襄陽人,字士元,道号鳳雛先生,與“卧龍”諸葛亮齊名。

    當周瑜病逝,魯肅繼任時,便由魯肅推薦給孫權。

    但孫權見龐統生得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一經對談又覺話不投機,因而不用。

    後魯肅占孔明又推薦給劉備,劉備也以貌取人,讓他做了個從事,兼耒陽縣令。

    龐統到職後,每日裡隻是飲酒,不理政事,民有怨聲,聞于劉備。

    劉備怒而免其職。

    龐統于是又有去意。

    這時,魯肅聞訊,立即給劉備寫了一封信,說:“管轄一個面積不過方圓百裡的郡縣,怎敢勞動龐統?至少都要讓他當治中或别駕,方可顯出他的才華。

    ”諸葛亮也再次力舉。

    劉備這才醒悟,大驚愧,立即正式召見龐統,相談之下,頓時有相見恨晚之歎,立即委以治中的重任。

    待遇僅次于諸葛亮,并且與諸葛亮同時擔任軍師中郎将。

     龐統一上任,便建議劉備收取西川。

    劉備卻一直因自己和劉璋同室同宗,而不願前往。

    恰好劉璋手下的别駕張松,與軍議校尉法正有意來降,願做内應獻出益州,龐統更是從旁附和。

     張松為人短小精幹,行為放蕩,可是,他辯才無礙,常常有真知灼見,超過常人。

    張松自負才幹超過當世,而劉璋庸庸碌碌,毫無作為,使自己的才華無處施展,因而常常暗自歎氣,同時,也暗中留心。

     當前年劉璋聽說曹操取得荊州之時,十分震動,派張松前往晉見曹操,以示敬祝。

    曹操當時輕易地取勝,劉備也狼狽逃走,對其貌不揚的張松,認為并不是重要角色,從而不像平常那樣,對其親切接納。

    然而主簿楊修知道張松的能力,便敦請曹操延聘張松在朝廷當官,張松本來也有意投降曹操。

    誰知以最愛招納賢士而聞名的曹操一口拒絕了,張松引以為奇恥大辱,心懷怨恨,立即返回了益州,建議劉璋跟曹操斷絕關系,轉跟劉備交好,劉璋立即同意了。

     曹操做夢也沒有想到,就是他這一次倨傲,便葬送了他一統天下的美夢,使天下分裂為三。

    在赤壁之戰前,他尚有廣闊的胸襟,能以張繡之仇而一聽來降,握手言歡,加官晉爵,能以許攸、邴厚之狂而一聽來投,跣足倒履,急切相迎,卻不能容下張松的容貌!而假如能以從前的胸襟對張松,以張松之能,焉不能獻出益州,令劉備無立錐之地,天下又如何能三分? 張松自此以後,便全心注意劉備的動向。

    正好有一個也注意上了劉備的人,籍貫隴西扶風,姓法名正,任軍議校尉。

    此人也有高才,但未得重用。

    隻有張松十分看重他,因此二人交好。

     一日,張松再次建議劉璋,應立即與劉備聯系,以對抗曹操,劉璋問:“應派誰去?”張松就保薦法正。

    法正從公安晉見了劉備回來,悄悄向張松彙報,說劉備确有雄才大略,二人遂密謀迎奉劉備為益州之主。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