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騎庸(7)
關燈
小
中
大
荀彧聽了,沉默了許久,才歎息道:“我跟随丞相多年,從來直言相進,丞相之所以對我垂青加寵,不就是為了我不敢在你面前虛僞作勢,而丞相也從來沒有對我說過什麼虛僞的謊言。然而,今天丞相之言,我怎麼看都感覺絕非由衷而發。”
“就以周公而論,他稱王或不稱王,都是在真正功成之後。今天下三分,劉備、孫權乃一時之雄,自然會遲早稱帝,但以丞相一世之雄,又何必視區區一魏國公若至寶?丞相稱帝或不稱帝,隻能在一統天下之後才是一個問題,現在就在這種問題上急功好利,棄多年來的理想而不顧,莫不是雄心漸失私心漸起了?萬望丞相三思:以一統江山、匡扶漢室為背景,想一想現在就急于并且安于做個魏國之尊,視皇帝為虛設,卻甘心與劉備、孫權之輩平起平坐,得到的結果是否會被商曜不幸而言中。”
這一席話聽得曹操一身冷汗,浃背而下。
他深知荀彧代表了大多數士大夫的觀點。而在許多士大夫中,卻隻有荀彧對他知之甚深。他對荀彧以商曜“笑曹操”之言作為對他的勸谏感到無法承受。因為,這一舉動觸及了靈魂深處埋藏的東西,那東西連他自己都不願,也不敢正視。他不想承認那個東西的存在。正因為此,他在表面上對商曜表示過敬重,實則恨之彌深,他後來也深為後悔,在銅雀台當衆痛哭天下三分局面的形成。時勢造英雄,但他卻不願意再被新的時勢改造為僞英雄。他要盡力掩飾心中的這種恐懼,而荀彧卻毫不留情地把它給挑了出來,還指着它說:“看吧,這就是你一心要藏起來的東西!”
曹操悶悶不樂,臉青一陣、紅一陣、白一陣,雙手也有些發抖。荀彧見狀,心頭湧起一股悲怆之情,與曹操告了别,回府中去了。
一八四由于荀彧的反對,曹操不敢勉強執行加公之議。但由于這一驚,連日納悶,心慌肉顫,不覺又引發了偏頭痛。前些日子回邺城,就因西征勞頓而舊疾複發,養了半個多月才見好轉。剛好沒幾天,又被引發,就來得十分猛烈,隻病得他有一點神志不清了。
而隻要一見到荀彧,他就覺得心虛神散,臉上不自禁地要湧上一陣潮紅,甚至在後來出征之後,一想起荀彧,也覺芒刺在背。加上偏頭痛的折磨,左右都發現,曹操在這些日子裡簡直變了一個人。将領們不禁感到憂慮:曹操以這種面貌率軍南征,難道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曹操開始做噩夢,在夢中,荀彧當着包括劉備、孫權、諸葛亮、魯肅,以及死去了的周瑜、袁紹、董卓等天下豪傑的面,如數家珍似地指出他的所有過錯,大抽底火,須臾,商曜又跳進了場中,指着突然變黑了的天,說那就是曹操的星座,它已經晦暗了,氣數将盡了。于是,孫權帶頭,群雄一擁而上……
曹操大叫一聲醒來,用雙手抱住痛如針刺的腦袋,喃喃自語:“不除荀彧,我如何能活!”
第二天,曹操上書獻帝劉協,要求放任荀彧赴谯縣勞軍。荀彧見曹操以正式行文請他去,便知曹操已有相害之意,不覺流涕長歎。但仍然帶了兒子荀恽前往。
曹操待荀彧勞軍事畢後,找了一些借口将荀彧留住,不令其再回許昌,并免除了他原有的尚書令之職,而以荀攸代之。荀彧則改任侍中、光祿大夫,并參丞相軍事。荀彧見曹操如此,知其決心已定。因此,當曹操從谯縣結束休整,前往濡須口後,在中途之上,行于壽春時,便托病不再前行。
曹操此時已喪心病狂,他一到了濡須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特使專程到壽春,贈食品給荀彧,以為看慰。荀彧打開後,發現是隻空盒子,并無一物。荀彧至此,證明了曹操的相害之意,乃服毒自盡。
第二天,荀彧之子荀恽發現父親竟已自盡,放聲大哭,随即發出哀書,派人急報曹操,曹操見了哀書,突然淚如雨下,不能禁止。此時他深為懊悔,卻為時已晚。隻得下令厚葬荀彧,谥号為“敬侯”。
荀彧的一生堅持大義,行為端正,而又極有智謀,且喜愛推薦賢能,訓練武裝部隊,掌握機會,制定謀略,征戰四方,連獲勝利,輔佐曹操複興漢室,轉弱為強,化亂為治,十分天下,占有八分,作為曹操最有力的臂膀,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而又能為漢王朝盡節。他的死訊傳出,時人———甚至包括他的敵人,無不惋惜,皆以為他的仁德,尚在管仲之上。
荀彧的繼任荀攸也是一個為曹操建立了大功的高風亮節、聰慧過人之士。隻是他的為人比起荀彧來,态度較為緩和,因此“深密有智防”,較善于保護自己。曹操曾公開對二荀進行評價:“荀彧之進善,不進不止,荀攸之止惡,不止不休。”可見荀彧做事較積極,而荀攸做事則傾向于保守。
荀彧死後,邺城與許都的關系就由荀攸負責溝通。但由于荀彧之死,朝廷重又對曹操深懷懼心。荀攸的任務,無疑是十分艱難的。
一八五十二月,孫權見曹操大軍壓境,立刻派人向劉備求援。但劉備大軍此時正與劉璋争奪益州,一時無力東顧,同時,在江陵及公安鎮守荊州的諸葛亮和關羽所部,則守有餘而攻不足。因此,劉備隻好修書一封,派人送交孫權,具言處境,并同時下令諸葛亮和關羽全力在西戰線上作戰,以減輕東戰線的壓力。
“就以周公而論,他稱王或不稱王,都是在真正功成之後。今天下三分,劉備、孫權乃一時之雄,自然會遲早稱帝,但以丞相一世之雄,又何必視區區一魏國公若至寶?丞相稱帝或不稱帝,隻能在一統天下之後才是一個問題,現在就在這種問題上急功好利,棄多年來的理想而不顧,莫不是雄心漸失私心漸起了?萬望丞相三思:以一統江山、匡扶漢室為背景,想一想現在就急于并且安于做個魏國之尊,視皇帝為虛設,卻甘心與劉備、孫權之輩平起平坐,得到的結果是否會被商曜不幸而言中。”
這一席話聽得曹操一身冷汗,浃背而下。
他深知荀彧代表了大多數士大夫的觀點。而在許多士大夫中,卻隻有荀彧對他知之甚深。他對荀彧以商曜“笑曹操”之言作為對他的勸谏感到無法承受。因為,這一舉動觸及了靈魂深處埋藏的東西,那東西連他自己都不願,也不敢正視。他不想承認那個東西的存在。正因為此,他在表面上對商曜表示過敬重,實則恨之彌深,他後來也深為後悔,在銅雀台當衆痛哭天下三分局面的形成。時勢造英雄,但他卻不願意再被新的時勢改造為僞英雄。他要盡力掩飾心中的這種恐懼,而荀彧卻毫不留情地把它給挑了出來,還指着它說:“看吧,這就是你一心要藏起來的東西!”
曹操悶悶不樂,臉青一陣、紅一陣、白一陣,雙手也有些發抖。荀彧見狀,心頭湧起一股悲怆之情,與曹操告了别,回府中去了。
一八四由于荀彧的反對,曹操不敢勉強執行加公之議。但由于這一驚,連日納悶,心慌肉顫,不覺又引發了偏頭痛。前些日子回邺城,就因西征勞頓而舊疾複發,養了半個多月才見好轉。剛好沒幾天,又被引發,就來得十分猛烈,隻病得他有一點神志不清了。
而隻要一見到荀彧,他就覺得心虛神散,臉上不自禁地要湧上一陣潮紅,甚至在後來出征之後,一想起荀彧,也覺芒刺在背。加上偏頭痛的折磨,左右都發現,曹操在這些日子裡簡直變了一個人。将領們不禁感到憂慮:曹操以這種面貌率軍南征,難道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曹操開始做噩夢,在夢中,荀彧當着包括劉備、孫權、諸葛亮、魯肅,以及死去了的周瑜、袁紹、董卓等天下豪傑的面,如數家珍似地指出他的所有過錯,大抽底火,須臾,商曜又跳進了場中,指着突然變黑了的天,說那就是曹操的星座,它已經晦暗了,氣數将盡了。于是,孫權帶頭,群雄一擁而上……
曹操大叫一聲醒來,用雙手抱住痛如針刺的腦袋,喃喃自語:“不除荀彧,我如何能活!”
第二天,曹操上書獻帝劉協,要求放任荀彧赴谯縣勞軍。荀彧見曹操以正式行文請他去,便知曹操已有相害之意,不覺流涕長歎。但仍然帶了兒子荀恽前往。
曹操待荀彧勞軍事畢後,找了一些借口将荀彧留住,不令其再回許昌,并免除了他原有的尚書令之職,而以荀攸代之。荀彧則改任侍中、光祿大夫,并參丞相軍事。荀彧見曹操如此,知其決心已定。因此,當曹操從谯縣結束休整,前往濡須口後,在中途之上,行于壽春時,便托病不再前行。
曹操此時已喪心病狂,他一到了濡須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特使專程到壽春,贈食品給荀彧,以為看慰。荀彧打開後,發現是隻空盒子,并無一物。荀彧至此,證明了曹操的相害之意,乃服毒自盡。
第二天,荀彧之子荀恽發現父親竟已自盡,放聲大哭,随即發出哀書,派人急報曹操,曹操見了哀書,突然淚如雨下,不能禁止。此時他深為懊悔,卻為時已晚。隻得下令厚葬荀彧,谥号為“敬侯”。
荀彧的一生堅持大義,行為端正,而又極有智謀,且喜愛推薦賢能,訓練武裝部隊,掌握機會,制定謀略,征戰四方,連獲勝利,輔佐曹操複興漢室,轉弱為強,化亂為治,十分天下,占有八分,作為曹操最有力的臂膀,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而又能為漢王朝盡節。他的死訊傳出,時人———甚至包括他的敵人,無不惋惜,皆以為他的仁德,尚在管仲之上。
荀彧的繼任荀攸也是一個為曹操建立了大功的高風亮節、聰慧過人之士。隻是他的為人比起荀彧來,态度較為緩和,因此“深密有智防”,較善于保護自己。曹操曾公開對二荀進行評價:“荀彧之進善,不進不止,荀攸之止惡,不止不休。”可見荀彧做事較積極,而荀攸做事則傾向于保守。
荀彧死後,邺城與許都的關系就由荀攸負責溝通。但由于荀彧之死,朝廷重又對曹操深懷懼心。荀攸的任務,無疑是十分艱難的。
一八五十二月,孫權見曹操大軍壓境,立刻派人向劉備求援。但劉備大軍此時正與劉璋争奪益州,一時無力東顧,同時,在江陵及公安鎮守荊州的諸葛亮和關羽所部,則守有餘而攻不足。因此,劉備隻好修書一封,派人送交孫權,具言處境,并同時下令諸葛亮和關羽全力在西戰線上作戰,以減輕東戰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