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騎庸(8)
關燈
小
中
大
久,曹操令司隸校尉鐘繇讨伐張魯,進攻與益州相毗鄰的漢中。
劉璋得到消息,内心深感恐懼。
張松就向劉璋建議道: “曹操大軍天下無故,如果他又得到了漢中張魯的支持,攻擊我們,誰能抵抗得住?然而,劉備是你的同宗,更是曹操的仇敵,他精通軍事,手下有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猛将,又有諸葛亮、龐士元這樣名聞天下的‘卧龍’、‘鳳雛’為謀士,如果能請他與我們聯軍,趕在曹操之前讨伐張魯,張魯一定要降服。
張魯一敗,我們的聲勢轉強,曹操即使南下,也無能為力了。
“而且,本州的将領如龐義、李異等,都自以為曾有天大的功勞,态度傲慢,心懷二志,一直企圖與外力勾結。
如果我們得不到劉備的幫助,讓敵軍在外攻擊,人民在内部叛亂,益州必然會失!” 劉璋深以為然,立即派法正領四千人去迎接劉備。
主簿黃權卻勸阻此議,說:“劉備以骁勇名著一時,請他前來,把他當做部屬,他一定不會滿足,但把他當做賓客,則一國豈能容得下二主?如果客人來這裡有了泰山一般的安全,那麼主人你,就有累卵般的危險了。
不如一切稍緩再議,關閉邊界,等待天下大勢安定。
” 劉璋認為這種被動的姿态是隻可能挨别人打的,就不采納。
黃權又谏,劉璋就把他逐出成都,前往廣漢當刺史去了。
于是,法正到了荊州,向劉備秘密獻計:“以将軍的才幹和英明,正好利用劉璋的昏庸懦弱。
張松是他身邊的最重要角色,用來做内應奪取益州,易如反掌。
益州形勢,隻等将軍收取。
” 劉備仍因老原因,遲疑不決。
龐統說:“荊州荒涼殘破,人才已盡,且北有曹操,東有孫權,很難向外發展。
而益州戶口一百萬之衆,土地肥沃,财産豐富,有‘天府’之美譽,如果能收為自己的資本,大業何愁不成功!” 劉備搖頭說道:“而今,跟我勢如水火的,隻有曹操。
他嚴厲,我則寬厚;他兇暴,我則仁慈;他詭詐,我卻忠信;———事事跟曹操相反,才能成功。
現在,為了小利,竟讓我抛棄信義,面對天下,将如何善後呢?” 龐統又耐心解釋:“在戰亂時代,一個人死死地堅持某一個原則,并不能安定天下。
知食弱小的,兼并愚昧的,以及逆取順守,這些貌似不義的行為,如果不是有它在特殊情況下應有的道理,古人怎麼會給予贊賞?不妨到事後封劉璋一個廣大的采邑,大義就不至于缺欠了。
如果我們堅持原則,講求信義,而不顧迫在眉睫的實際情況,結果又會怎樣呢?還不是要為别人所奪。
” 劉備終于被說服了,就命令孔明、關羽等留守荊州,自己率步兵數萬人,進入益州。
劉璋命沿途郡縣随時供應劉備大軍所需的一切物資。
因此,劉備進入益州境内後,大有回到家鄉之感。
劉璋又親率三萬步騎兵,車輛豪華,色澤跟陽光相映,眩人耳目,與劉備相會于涪縣。
劉璋得到消息,内心深感恐懼。
張松就向劉璋建議道: “曹操大軍天下無故,如果他又得到了漢中張魯的支持,攻擊我們,誰能抵抗得住?然而,劉備是你的同宗,更是曹操的仇敵,他精通軍事,手下有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猛将,又有諸葛亮、龐士元這樣名聞天下的‘卧龍’、‘鳳雛’為謀士,如果能請他與我們聯軍,趕在曹操之前讨伐張魯,張魯一定要降服。
張魯一敗,我們的聲勢轉強,曹操即使南下,也無能為力了。
“而且,本州的将領如龐義、李異等,都自以為曾有天大的功勞,态度傲慢,心懷二志,一直企圖與外力勾結。
如果我們得不到劉備的幫助,讓敵軍在外攻擊,人民在内部叛亂,益州必然會失!” 劉璋深以為然,立即派法正領四千人去迎接劉備。
主簿黃權卻勸阻此議,說:“劉備以骁勇名著一時,請他前來,把他當做部屬,他一定不會滿足,但把他當做賓客,則一國豈能容得下二主?如果客人來這裡有了泰山一般的安全,那麼主人你,就有累卵般的危險了。
不如一切稍緩再議,關閉邊界,等待天下大勢安定。
” 劉璋認為這種被動的姿态是隻可能挨别人打的,就不采納。
黃權又谏,劉璋就把他逐出成都,前往廣漢當刺史去了。
于是,法正到了荊州,向劉備秘密獻計:“以将軍的才幹和英明,正好利用劉璋的昏庸懦弱。
張松是他身邊的最重要角色,用來做内應奪取益州,易如反掌。
益州形勢,隻等将軍收取。
” 劉備仍因老原因,遲疑不決。
龐統說:“荊州荒涼殘破,人才已盡,且北有曹操,東有孫權,很難向外發展。
而益州戶口一百萬之衆,土地肥沃,财産豐富,有‘天府’之美譽,如果能收為自己的資本,大業何愁不成功!” 劉備搖頭說道:“而今,跟我勢如水火的,隻有曹操。
他嚴厲,我則寬厚;他兇暴,我則仁慈;他詭詐,我卻忠信;———事事跟曹操相反,才能成功。
現在,為了小利,竟讓我抛棄信義,面對天下,将如何善後呢?” 龐統又耐心解釋:“在戰亂時代,一個人死死地堅持某一個原則,并不能安定天下。
知食弱小的,兼并愚昧的,以及逆取順守,這些貌似不義的行為,如果不是有它在特殊情況下應有的道理,古人怎麼會給予贊賞?不妨到事後封劉璋一個廣大的采邑,大義就不至于缺欠了。
如果我們堅持原則,講求信義,而不顧迫在眉睫的實際情況,結果又會怎樣呢?還不是要為别人所奪。
” 劉備終于被說服了,就命令孔明、關羽等留守荊州,自己率步兵數萬人,進入益州。
劉璋命沿途郡縣随時供應劉備大軍所需的一切物資。
因此,劉備進入益州境内後,大有回到家鄉之感。
劉璋又親率三萬步騎兵,車輛豪華,色澤跟陽光相映,眩人耳目,與劉備相會于涪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