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騎庸(6)

關燈
要的準備。

     相反,應該繼續執行丞相的屯兵與屯田并進的方略,在戰區的前線後廣開耕地。

    敵人見此,必定知道我軍胸有成竹,因此而産生畏懼心理。

    屬下這些話,請丞相三思。

    ” 曹操聽得相當仔細,及至蔣濟說完,先是面紅過耳,繼而臉露笑容,喜形于色地說:“唉,真是讓人羞愧難當啊!程昱教育了我的兒子,我本來想讓自己也給兒子做一個表率,卻不料又成了蔣濟教育的對象———這種活躍和自由的氣氛,真是令我高興,它應當成為講武城的精神。

    為此,我得感謝上天給我賜來了像程昱、蔣濟這樣剛正的智慧之士!”說罷,起身向程昱與蔣濟坐着的方向拱了拱手。

     二人連忙重新站起,口稱“不敢”。

     随即,衆将官再一次将南征方略作了詳細的審評,直到認為該計劃無懈可擊,方才散去。

     一八三眼看即日便要南征了,這一天,他率百官前往許都,向獻帝報告南征計劃。

     卻有以長史董昭為首的衆官員于當天向獻帝呈書,請求獻帝把曹操從丞相之位擢升為魏國公,并賜公爵名号,加九錫。

    董昭在上書中寫道: 自古以來,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雖周公、呂望莫可及也。

    栉風沐雨,三十餘年,掃蕩群兇,與百姓除害,使漢室複存。

    豈可與諸臣宰相同列乎?應受魏公之位,加九錫以彰功德。

     又私下與曹操說:如果你長期居于丞相之位,自己樂于保全名節,卻反而使人以大事懷疑于你;這樣一來,你有了正式的爵位,就不隻是政府官員,在宮中也有了公開的位置,還會有誰來懷疑你對國家的真心呢? 總之,董昭認為,這是解決外人疑心曹操終要篡漢的一個徹底的辦法。

     曹操心中立刻同意了這個方案。

    但他表面上卻暫時不表現出來。

    他知道,肯定會有許多人出來反對,尤其是他的最高級謀士,尚書令荀彧。

    因為丞相地位再高,仍是皇帝的屬僚,而魏國公卻有在理論上都說得通的獨立政治權力,在名義上也脫離了皇帝的直接管轄,無異于是與皇帝分國而治了。

     曹操被這個“喜訊”弄得一時頭昏眼花,以至于終于鑄成了大錯。

     果然,荀彧第一個出來反對。

    他以從來沒有過的嚴厲對曹操勸道:“曹公你原本懷着理想,舉義兵奉戴天子,為的是匡正朝廷,安甯國家,如今北方平定,天下尚待統一,更應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

    西征歸來,皇帝賜丞相,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已足以表彰丞相的偉業,比蕭何也多出了一個‘贊拜不名’,當此之際,更應謙遜。

    君子愛人,應砥砺他的德行,是萬萬不能采取這種行動的。

    ” 曹操聞言,十分不快,一時無話。

    稍後,才狡辯說:“這也并不是我的本意啊,你也知道,是董昭上書給獻帝的。

    ” 荀彧正色道:“君子當遠小人,這個道理丞相豈有不知?丞相又怎麼會忘記,西征歸來時與我許諾的那些‘收斂節制’、‘宮府相睦’之言?又怎能忘記你念念不忘,常在耳畔的趙俨之言?” 曹操見荀彧語氣咄咄逼人,怫然不悅,說道:“我早已在銅雀台建成之時便自明心志,決不篡漢。

    況且,你也知道我素以周公為榜樣,要學他功成身退的至德。

    董昭上書,我也未曾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