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令狐愚密謀反叛 王淩賊自裁吞釘
關燈
小
中
大
白馬河夜間躍出一匹妖馬;王淩、令狐愚要擁立白馬王曹彪為帝:司馬懿率軍平叛,不容置辨地扔給王淩一枚棺村釘……
曹爽被誅滅三族的消息,傳到充州,兖州刺史令狐愚傷心痛哭。
令狐愚本名令狐浚。
黃初年間,他是和戎護軍。
那年,他鬼迷心竅,想表現自己,急于立功,對一個叫田豫的校尉因小錯而給以拘押嚴懲。
這田豫卻是讨胡立有大功的。
他出來後,便告到文帝處。
文帝大怒。
對有功之将,怎能因一點小錯,而嚴懲?十分生氣他說:“這個令狐浚實在愚蠢。
”把他免官治罪。
令狐浚過後深悔自己不明智,也罵自己愚蠢。
他痛定思痛,改名為愚,以示警戒。
後來,他托人投靠了曹爽,做了曹爽的長史。
他感恩載德,幹得十分賣力。
又遊說吏部尚書何晏,便升了兖州刺史。
現在聽到恩公俱都被殺,怎不悲傷? 他的恸哭,引起部将張式的深思。
這是個有心計有野心的人。
便十分關切地對令狐愚說:“大人曾是曹爽的長史,今大将軍被殺,大人傷心,自是人之常情。
不過,大人一味悲傷,可否想到大禍即将臨頭?” 令狐愚聞聽,急問:“将軍此話怎講?” “未将是想,怕丞相不會放過你吧?” 令狐愚猛然驚醒:“哎呀,我怎麼又愚了?怎麼就沒想到呢?你說,本州該怎麼辦?” 張式詭詐地眨眨三角眼,神秘他說:“大人可曾聽到東郡白馬河出現了妖馬?” “好像聽到議論,但不真切,将軍請詳細講講。
” “前一陣,白馬河夜間躍出一匹妖馬,從軍營旁邊跑過,它一叫,引得軍中衆馬一齊呼應。
第二日,在河邊看到那馬的蹄印,竟大如鬥。
” “将軍說這是何意思?” “嘿,後來就有民謠傳唱:‘白馬素羁西南馳,其誰乘者朱虎騎。
’這前後一聯系,大人還不明白嗎?” 令狐愚最怕别人說他愚,這次也真不愚了,立刻醒悟道:“朱虎?這不是楚王曹彪的字嗎?” “正是。
” “明白了。
本州這就去找太尉商議去。
” “王大人剛升為太尉,隻怕他……” “放心。
他是本州的舅舅。
即使想法不一,也不會怎樣。
” 他當下趕到壽春王淩治所。
憤憤然說了要為恩公報仇,擁立楚王曹彪的事。
王淩說:“為舅剛剛被天子進為太尉,假節誡。
你不願背恩,為舅豈敢背恩?“王淩原是揚州刺史,是漢司徒王允之子。
他有勇有謀,在抗擊東吳進犯中立有大功,剛剛被進為太尉,擔負着鎮守淮南的軍務。
令狐愚說:“論舅舅的才幹,可為大将軍,此次升遷,不過是太尉。
蔣濟病重,才想到了你。
現在朝中,少帝年幼,受制于丞相,不堪為王。
甥看楚王曹彪年富力強、智勇雙備,不如擁立他為帝,定都許昌,則中國有興。
” 王淩猶豫不決。
他自知司馬懿不好對付,文韬武略,天下無雙,自己根本不是對手。
自己年屆八十,位居三公,還圖什麼呢?可是又禁不住民謠“白馬素羁西南馳,其誰乘者朱虎騎”的誘惑。
這說不定是天意哩,若自己擁戴楚王登基成功,就是丞相,子孫也可榮耀了。
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這時,兒子王廣自京都來壽春公幹,便試探他說:“現東郡一帶到處流傳楚王曹彪應自馬顯聖之吉兆,便有人欲擁彪反懿。
我兒在朝中為官,不知可否聽到什麼?” 王廣在朝中隻是個校對文書的九品小官,但頗聰慧,有見識。
他聽出父親有異心,便說:“曹爽驕奢失民,何晏虛而不治,丁、鄧、畢等專權改制,失盡民心。
他們被誅,純屬咎由自取。
父親萬萬莫要盲從謠言。
廢帝立彪,實是自招禍端。
” 王淩無語。
令狐愚不死心,派張式究州、白馬之間,與曹彪聯系。
曹彪興奮不已,躍躍欲試。
對令狐愚許願封官。
可笑令狐愚高興過度,暴病身亡。
翌年,王淩見熒惑星聚于南鬥星,自信:鬥中有星,當有王者興,便決計擁立曹彪。
他一邊抓緊與曹彪商議,一邊派部将楊弘與新任充州刺史黃華聯絡。
黃華為人正直,很看不慣曹爽的驕橫和何晏之流的浮華,崇尚丞相忠耿報國,是當今至德至賢至智至勇之人,怎肯反對司馬懿?他與楊
令狐愚本名令狐浚。
黃初年間,他是和戎護軍。
那年,他鬼迷心竅,想表現自己,急于立功,對一個叫田豫的校尉因小錯而給以拘押嚴懲。
這田豫卻是讨胡立有大功的。
他出來後,便告到文帝處。
文帝大怒。
對有功之将,怎能因一點小錯,而嚴懲?十分生氣他說:“這個令狐浚實在愚蠢。
”把他免官治罪。
令狐浚過後深悔自己不明智,也罵自己愚蠢。
他痛定思痛,改名為愚,以示警戒。
後來,他托人投靠了曹爽,做了曹爽的長史。
他感恩載德,幹得十分賣力。
又遊說吏部尚書何晏,便升了兖州刺史。
現在聽到恩公俱都被殺,怎不悲傷? 他的恸哭,引起部将張式的深思。
這是個有心計有野心的人。
便十分關切地對令狐愚說:“大人曾是曹爽的長史,今大将軍被殺,大人傷心,自是人之常情。
不過,大人一味悲傷,可否想到大禍即将臨頭?” 令狐愚聞聽,急問:“将軍此話怎講?” “未将是想,怕丞相不會放過你吧?” 令狐愚猛然驚醒:“哎呀,我怎麼又愚了?怎麼就沒想到呢?你說,本州該怎麼辦?” 張式詭詐地眨眨三角眼,神秘他說:“大人可曾聽到東郡白馬河出現了妖馬?” “好像聽到議論,但不真切,将軍請詳細講講。
” “前一陣,白馬河夜間躍出一匹妖馬,從軍營旁邊跑過,它一叫,引得軍中衆馬一齊呼應。
第二日,在河邊看到那馬的蹄印,竟大如鬥。
” “将軍說這是何意思?” “嘿,後來就有民謠傳唱:‘白馬素羁西南馳,其誰乘者朱虎騎。
’這前後一聯系,大人還不明白嗎?” 令狐愚最怕别人說他愚,這次也真不愚了,立刻醒悟道:“朱虎?這不是楚王曹彪的字嗎?” “正是。
” “明白了。
本州這就去找太尉商議去。
” “王大人剛升為太尉,隻怕他……” “放心。
他是本州的舅舅。
即使想法不一,也不會怎樣。
” 他當下趕到壽春王淩治所。
憤憤然說了要為恩公報仇,擁立楚王曹彪的事。
王淩說:“為舅剛剛被天子進為太尉,假節誡。
你不願背恩,為舅豈敢背恩?“王淩原是揚州刺史,是漢司徒王允之子。
他有勇有謀,在抗擊東吳進犯中立有大功,剛剛被進為太尉,擔負着鎮守淮南的軍務。
令狐愚說:“論舅舅的才幹,可為大将軍,此次升遷,不過是太尉。
蔣濟病重,才想到了你。
現在朝中,少帝年幼,受制于丞相,不堪為王。
甥看楚王曹彪年富力強、智勇雙備,不如擁立他為帝,定都許昌,則中國有興。
” 王淩猶豫不決。
他自知司馬懿不好對付,文韬武略,天下無雙,自己根本不是對手。
自己年屆八十,位居三公,還圖什麼呢?可是又禁不住民謠“白馬素羁西南馳,其誰乘者朱虎騎”的誘惑。
這說不定是天意哩,若自己擁戴楚王登基成功,就是丞相,子孫也可榮耀了。
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這時,兒子王廣自京都來壽春公幹,便試探他說:“現東郡一帶到處流傳楚王曹彪應自馬顯聖之吉兆,便有人欲擁彪反懿。
我兒在朝中為官,不知可否聽到什麼?” 王廣在朝中隻是個校對文書的九品小官,但頗聰慧,有見識。
他聽出父親有異心,便說:“曹爽驕奢失民,何晏虛而不治,丁、鄧、畢等專權改制,失盡民心。
他們被誅,純屬咎由自取。
父親萬萬莫要盲從謠言。
廢帝立彪,實是自招禍端。
” 王淩無語。
令狐愚不死心,派張式究州、白馬之間,與曹彪聯系。
曹彪興奮不已,躍躍欲試。
對令狐愚許願封官。
可笑令狐愚高興過度,暴病身亡。
翌年,王淩見熒惑星聚于南鬥星,自信:鬥中有星,當有王者興,便決計擁立曹彪。
他一邊抓緊與曹彪商議,一邊派部将楊弘與新任充州刺史黃華聯絡。
黃華為人正直,很看不慣曹爽的驕橫和何晏之流的浮華,崇尚丞相忠耿報國,是當今至德至賢至智至勇之人,怎肯反對司馬懿?他與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