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夏侯霸叛投西蜀 夏侯玄軟禁京師

關燈
少帝擺宴慶賀,大傅心事重重,他是擔憂夏侯叔侄謀反;少帝诏三人來京;夏候霸背反投蜀…… 在審訊曹爽一夥的過程中,曹芳洞悉了曹爽一夥的諸多罪惡,由對曹爽一夥的反感,變成後怕,變成痛恨了,對司馬懿更加敬重了。

    如果沒有司馬懿果斷除奸,自己今天就不可能坐在這裡了。

    就覺得當今天下唯有司馬懿才是至忠至德之臣,才令自己放心,值得信賴。

     這日上朝,他由衷地宣布:“太傅鏟除奸佞,為國除患,聯再也離不開他了。

    劉備死後,後主把諸葛亮當成相父。

    聯決定拜太傅為丞相,加九錫,将他也當作相父。

    ” 衆臣聽了,齊聲稱頌。

     司馬懿卻誠惶誠恐,跪拜辭讓,道:“陛下容禀。

    臣親受顧命,憂深責重,憑賴天威,摧奸懲兇,乃份内之職,功不足論。

    今三公之官職皆備,不必再為臣改制。

    臣實在不敢當。

    至于封賞,大将軍高柔、太尉蔣濟都立下殊功,理應封賞他們。

    ” 曹芳道:“太傅不必謙讓。

    對衆卿的封賞,自不會少的,朕正要與你商議。

    依卿之見,高柔進封為萬歲鄉侯,蔣濟為都鄉侯可好?” “陛下明鑒,即請頒诏。

    ” 當下,少帝曹芳诏命:司馬懿為丞相,加九錫,于洛陽建立祖廟,加封其子司馬彤、司馬倫為侯爵;加封大将軍高柔為萬歲鄉侯,太尉蔣濟為都鄉侯。

    對其他有功的文臣武将,也都一一封賞。

     滿朝文武,皆大歡喜,齊聲頌揚天子聖德。

    唯司馬懿再三辭讓九錫之禮,認為大魏以來,隻有武皇帝當年受過九錫之禮,我司馬懿怎能與武皇帝的勳德相提并論? 曹芳見他情懇意切,隻好依了,不加九錫。

     當日,曹芳命擺宴慶賀。

    席間杯觥交錯,君臣同樂。

    曹芳喝得高興,卻見司馬懿不時面露憂慮之色。

    便奇怪地問: “今日君臣歡宴,天下同樂。

    為何愛卿面露不快之色?是對朕的封賞還不滿意嗎?能不能告訴朕?” 司馬懿沒有料到自己一時大意,将心中的憂慮極不适宜地流露出來,影響了眼前的歡樂氣氛。

    忙深懷歉意地起身奏道:“陛下折煞老臣了。

    臣豈敢為一己之私而患得患失?臣想的是,現今朝中的曹爽及其黨羽雖被整肅,但是夏侯霸、夏侯玄叔侄手握重權,屯于隴西邊塞,他們與曹爽有親,關系密切,難保不反。

    此患不除,社稷難安。

    臣為此而深感憂慮。

    ” 曹芳一想,言之有理。

    尤其是夏侯玄,與何晏、鄧飏關系特别密切,在玄學上是知音,他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便急問:“丞相所言極是。

    不知可有妙計,剪除二患?” 司馬懿說:“對夏侯叔侄,陛下可诏令他們來朝,将他們囚禁起來。

    ” “就依丞相。

    ”曹芳當即草诏,派快馬飛馳隴西雍州,诏夏侯叔侄火速進京議事。

     征西将軍夏侯玄和讨蜀護軍夏侯霸在隴西擁有重兵,牢牢地扼控着魏國的西大隊諸葛亮六出祁山一事無成,病累死後,蜀軍無力興兵不敢進,已,一時相安無事。

     少帝诏書送到雍州征西将軍府,夏侯玄看了,見事情緊急,不及細想,便準備動身趕回京師。

    讓來使把诏書送往讨蜀護軍府,讓叔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