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孔明三次出祁山 曹真小勝又中計

關燈
曹睿聽了,連連點頭,道:“愛卿既有先見之明,可自引一軍,依計行事。

    ” 司馬懿忙說:“臣不請戰,不是不願效命。

    一是耽心東吳乘虛人寇。

    二是給子丹個立功機會。

    懇請陛下降诏,令子丹堅守諸路隘口,切勿出戰。

    如蜀兵退走,應查明虛實,不可貿然深入,以防中諸葛亮詭計。

    ” 曹睿便下诏,遣太常卿韓暨持節告誡曹真:“務在堅守,切不可戰;蜀兵撤退,謹慎追擊。

    ” 司馬懿送韓暨出來,又私下悄悄叮囑:“我出此策,是讓功于子丹。

    大人見了子丹,千萬不要說這是我的主意。

    隻說是天子降诏,教保守為上。

    追趕之将,定要仔細,勿遣性急氣躁者追之。

    ” 卻說曹真接到天子诏書,便與郭淮、孔禮等将計議。

     郭淮性子太直,笑道:“天子之诏,分明是司馬仲達的主意呀。

    ” 曹真一愣,問:“怎麼見的?” “這是明擺着的。

    不深識諸葛亮用兵之法,不會想出這個主意。

    司馬仲達屢屢與諸葛孔明交戰皆勝,因此,能識破孔明謀略而大破之者,非仲達莫屬。

    ” 曹真聽了,渾身不舒服。

    便問韓暨。

    韓暨暗暗佩服司馬懿的先見之明,便照他分咐的隻咬定是“天子降诏,望大将軍謹記。

    ” 曹真将信将疑,心中嘀咕,若是仲達的主意,他這不是羞辱我不是孔明的對手嗎?就要發火。

    又一想,可不是,自己屢屢敗于孔明手下,不服氣行嗎?隻好悻悻然下令,令陳倉、箕谷、街亭等諸路軍民謹守大寨,不許出戰。

     諸葛亮在祁山寨中,每日上陣挑戰,魏兵隻是堅守不出,便料到是魏兵在拖延時日,待我糧盡退兵,好追殺我軍。

     便想出一計,密授魏延。

    然後下令拔寨退兵。

     長史楊儀不解,問:“我軍已挫魏軍銳氣,怎麼反而撤兵?” 諸葛亮:“我何嘗想撤?隻因陳倉難破,我軍運糧艱難,不能與魏兵久拒。

    倘若魏兵以輕騎襲我糧道,到那時我軍想回也回不去了。

    ” “我軍撤退,魏兵追擊怎麼辦?” “我隻怕他們不來追趕呢。

    臨走,我也得賺他個大将。

    這個我早已安排停當,今夜隻留金鼓守在寨中打更,其餘皆退。

    ” 且說曹真堅守營寨十幾日,心中悶悶不樂,剛睡去,便被值更參将叫醒,說探馬探知蜀兵連夜悄悄拔寨而去。

    曹真便料定是蜀兵糧盡而退。

    左思右想不能這麼便宜地放諸葛亮走了,不能白白坐失立功的機會,便令王雙全力追殺。

     王雙因連殺蜀将,自以為無敵,領命追擊,欲再建奇功。

     微微曙色中,遠遠看見魏延旗号,立即揮刀高叫:“魏延休走”蜀兵見有追兵,隻是快走。

    王雙縱馬舞刀,眼看追上,忽一聲号炮,一騎馬從道旁林中殺出,大喝:“魏延在此!” 王雙猛地吃了一驚,措手不及,被魏延一刀砍下馬來。

     魏兵見死了主将,四散逃走。

     魏延也不追趕,引領兵馬望漢中而去。

     曹真趕到,見王雙被斬,頓覺眼前一黑,栽于馬下。

    郭淮見主帥病倒,急派人送回洛陽醫治,自己和孫禮、張郃等分守長安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