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孔明三次出祁山 曹真小勝又中計

關燈
諸葛亮兵發陳倉……陳倉魏将郝昭守城有方,固若金湯;司馬懿獻計破蜀;曹真心中嘀咕:這不是羞辱我不是孔明的對手嗎? 蜀漢建興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伐吳被陸遜大破幹石亭,曹休氣郁成疾,疽發背而死。

     諸葛亮退回漢中後一直關注着曹魏的動靜,今見曹休對吳失利而死,萬分欣喜。

    自忖兵馬經過半年休整,又補充了糧草,正可出兵讨魏,與東吳遙相呼應。

    即奏明後主,令魏延總督前部先鋒,浩浩蕩蕩奔陳倉道口而來。

     魏大将軍曹真聞報,自思年歲已高,欲有生之年再立新功,不能讓司馬懿把自己比成窩囊廢,便向魏主請命,并保舉大将王雙為先鋒。

     曹睿準奏,任曹真為大都督,王雙為虎威将軍前部先鋒,發十五萬精兵,會合郭淮、張郃,分路守把隘口,以迎蜀兵。

     司馬懿見曹真請命,知道他自感前番失隴西三郡有愧,又忌惱自己奪了功勞,因此急于立功,便不計較。

    自己隻是暗中作着準備,時刻注視前方軍情變化。

     諸葛亮大軍來到陳倉,見有魏兵把守,料想城小兵微,全不放在眼裡,不待安營下寨,便下令攻城,想着進城駐甯、呢。

     誰知魏将郝昭守城有方,水來土掩,兵來将擋,使蜀兵傷亡慘重。

    諸葛亮又使出雲梯、沖車,也無濟于事,俱被郝昭以滾木、油火所破。

     諸葛亮見陳倉小城固若金湯,屢攻不下,大傷腦筋,又逢魏先鋒王雙殺來,慌忙派龔起、謝雄先後出戰,皆被王雙刀劈馬下,大将張疑也被打傷。

     諸葛亮無奈,采納姜維建議,命王平守街亭小路,魏延守陳倉口;自率大軍以馬岱為先鋒,張苞關興為前後救應,出斜谷奔襲祁山。

     曹真屯兵路口,聞報陳倉固若金湯,王雙斬将立功,孔明無可奈何,心中大喜,躍躍欲試,隻等蜀兵來戰。

    這時,山谷中又捉得蜀兵細作,親自審問,卻原是姜維派心腹來送密書,仟悔前番被俘降蜀之苦衷,約定在蜀營舉火為号,内外夾攻,以贖罪立功。

     曹真此刻被小勝沖昏頭腦,早已真假難辨,便高高興興回複姜維,依計而行。

    就派大将費耀依計望斜谷迎敵。

    豈料行至半路,陷入埋伏,全軍覆沒,費耀也成了刀下之鬼。

     曹真在後聽說前軍覆沒,方知中計,悔之不及,遂退回洛口。

     魏主曹睿聞聽諸葛亮放棄打陳倉而奔斜谷,便召司馬懿人宮商議對策。

     司馬懿早已得知前方軍情,心中已有退敵之策。

    便胸有成竹獻計道:“臣有一計,可不費勞兵之苦,大敗蜀兵。

    ” 曹睿一聽,這敢情好,急令:“快快奏來。

    ” 司馬懿娓娓道來:“臣曾啟奏陛下,說諸葛亮此次犯境,必出陳倉,因為從那裡進犯,運糧十分方便。

    故臣請以郝昭守之。

    郝昭不負厚望,與王雙大敗蜀兵,使蜀兵不得過。

    諸葛亮隻有舍棄陳倉,從其它小道運糧。

    這些小道均狹窄不平,十分艱難,運送一趟至少要一個月。

    這樣,諸葛亮便會急于決戰。

    我軍偏偏堅守不出,以逸待勞,不須一月,蜀兵必然乖乖退走。

    那時候便可諸路關隘一齊出擊,諸葛亮定可生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