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曹郭僥幸收三郡 仲達凱旋還長安
關燈
小
中
大
曹真、郭淮立功心切,橫沖直撞,總吃敗仗;司馬懿神機妙算,連收街亭、列柳城……
魏延、高翔、王平驚魂甫定,心想回到自家門口,可以喘口氣了,卻又遇到魏大将郭淮,三人驚得魂飛魄散。
原來郭淮與曹真商議,不能讓司馬懿得了全功,于是便讓郭淮來取街亭。
他還沒趕到,司馬懿、張邵就得了街亭。
隻好引兵奔襲列柳城。
來到城下,偏遇三将,郭淮窩着一肚子火,憋着一身的蠻勁兒,大殺一陣,好不痛快。
高翔見郭淮勇猛,自忖蜀兵折騰了一夜,疲憊不堪,不如進城歇息再戰。
便到城下叫門,城中卻無人應答,心中奇怪。
魏延怕陽平關有失,與王平。
高翔商議,放下郭淮,望陽平關而來。
郭淮見蜀兵退走,便收了軍馬,對左右說:“我們雖得不到街亭,但取下列柳城也是大功一件。
咱們快去取列柳城吧。
” 郭淮話音未落,就聽城上一聲炮響,一溜旗幟刷地豎了起來。
當頭一面大旗,上書“平西都督司馬懿”。
“城下可是郭伯濟?你怎麼跚跚來遲了?”衣甲鮮亮的司馬懿雄立在城頭上,笑吟吟地問。
他趁郭淮與蜀兵激戰的當兒,輕取了列柳城。
郭淮實在吃驚。
這是怎麼搞的?司馬仲達怎麼這樣神速?難以想象,難以想象。
大功不成,白辛苦一場,悻悻然人城相見。
司馬懿見他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便直言不諱他說: “伯濟不必煩惱。
蜀兵失去街亭,諸葛亮必走。
将軍欲立戰功,可速與子丹星夜追之。
” 郭淮一聽,覺得機不可失,便匆匆告辭出城,一面派人往郿城飛報曹真,一面驅兵望箕谷趕去。
司馬懿見郭淮立功心切,冷冷一笑,喚過張邵道:“子丹、伯濟恐我大功獨攬,所以來奪此城,可惜晚了一步。
不是我要獨霸全功,實是怕他們誤了大事。
眼下,我料想魏延、王平、高翔、馬谡必退守他們的糧倉陽平關。
我們若去奪此關,諸葛亮左路之兵必随後掩殺。
兵法道:歸師勿掩,窮寇莫追。
咱們能打則打,不能打則退。
你可從小路抄箕谷退兵,我自引兵去當斜谷之兵。
若蜀兵敗走,不可強追,隻宜中途截殺,奪得蜀之辎重便可。
” 張郃想不通,欲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殺到漢中。
司馬懿笑笑說: “我何嘗不想直搗漢中?我還想一舉殺到益州呢。
可是想歸想。
蜀中山險難行,越往前走,越對我軍不利。
所以這次能把他打回去就是勝利,不可貪多。
” 張郃隻好引一支人馬去了。
曹真在郿城接到郭淮書信,知諸葛亮退兵,立功心切,急揮師追擊。
大軍剛進箕谷,就聽得一聲炮響,蜀兵漫山遍野喊殺下來,為首大将,乃是姜維、馬岱。
曹真大驚,直後悔追趕得急,竟沒有哨探有無埋伏。
拼死沖殺,難擋鋒銳,先鋒陳選已被馬岱所斬。
曹真眼見不敵,急令退兵,大敗而回。
這邊郭淮領兵從另一頭進箕谷道中,遠遠望見蜀兵亂哄哄逃遁,卻不急于追趕。
他汲取教訓,小心謹慎,吩咐先鋒蘇顒:“箕谷守将趙子龍,英勇元敵。
你要小心提防。
” 蘇顒一拍胸脯道:“都督若能接應,未将定可生擒趙雲。
” “好。
我讓萬政接應。
如擒住趙雲,為你請功。
” 蘇顒便率三千精兵,奔人箕谷,看着趕上蜀兵,正自竊喜,猛聽一聲炮響,山坡後閃出一面紅旗,上書自字“趙雲,”蘇顒一見,早把:“生擒趙雲”的豪言壯語扔到了腦後,腿肚子直轉筋,急忙下令退兵。
剛退了不幾裡,迎頭一陣鼓噪,一彪軍擋在面前,為首大将銀盔銀甲,挺槍躍馬,大喝道:“呔!常山趙子龍在此
原來郭淮與曹真商議,不能讓司馬懿得了全功,于是便讓郭淮來取街亭。
他還沒趕到,司馬懿、張邵就得了街亭。
隻好引兵奔襲列柳城。
來到城下,偏遇三将,郭淮窩着一肚子火,憋着一身的蠻勁兒,大殺一陣,好不痛快。
高翔見郭淮勇猛,自忖蜀兵折騰了一夜,疲憊不堪,不如進城歇息再戰。
便到城下叫門,城中卻無人應答,心中奇怪。
魏延怕陽平關有失,與王平。
高翔商議,放下郭淮,望陽平關而來。
郭淮見蜀兵退走,便收了軍馬,對左右說:“我們雖得不到街亭,但取下列柳城也是大功一件。
咱們快去取列柳城吧。
” 郭淮話音未落,就聽城上一聲炮響,一溜旗幟刷地豎了起來。
當頭一面大旗,上書“平西都督司馬懿”。
“城下可是郭伯濟?你怎麼跚跚來遲了?”衣甲鮮亮的司馬懿雄立在城頭上,笑吟吟地問。
他趁郭淮與蜀兵激戰的當兒,輕取了列柳城。
郭淮實在吃驚。
這是怎麼搞的?司馬仲達怎麼這樣神速?難以想象,難以想象。
大功不成,白辛苦一場,悻悻然人城相見。
司馬懿見他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便直言不諱他說: “伯濟不必煩惱。
蜀兵失去街亭,諸葛亮必走。
将軍欲立戰功,可速與子丹星夜追之。
” 郭淮一聽,覺得機不可失,便匆匆告辭出城,一面派人往郿城飛報曹真,一面驅兵望箕谷趕去。
司馬懿見郭淮立功心切,冷冷一笑,喚過張邵道:“子丹、伯濟恐我大功獨攬,所以來奪此城,可惜晚了一步。
不是我要獨霸全功,實是怕他們誤了大事。
眼下,我料想魏延、王平、高翔、馬谡必退守他們的糧倉陽平關。
我們若去奪此關,諸葛亮左路之兵必随後掩殺。
兵法道:歸師勿掩,窮寇莫追。
咱們能打則打,不能打則退。
你可從小路抄箕谷退兵,我自引兵去當斜谷之兵。
若蜀兵敗走,不可強追,隻宜中途截殺,奪得蜀之辎重便可。
” 張郃想不通,欲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殺到漢中。
司馬懿笑笑說: “我何嘗不想直搗漢中?我還想一舉殺到益州呢。
可是想歸想。
蜀中山險難行,越往前走,越對我軍不利。
所以這次能把他打回去就是勝利,不可貪多。
” 張郃隻好引一支人馬去了。
曹真在郿城接到郭淮書信,知諸葛亮退兵,立功心切,急揮師追擊。
大軍剛進箕谷,就聽得一聲炮響,蜀兵漫山遍野喊殺下來,為首大将,乃是姜維、馬岱。
曹真大驚,直後悔追趕得急,竟沒有哨探有無埋伏。
拼死沖殺,難擋鋒銳,先鋒陳選已被馬岱所斬。
曹真眼見不敵,急令退兵,大敗而回。
這邊郭淮領兵從另一頭進箕谷道中,遠遠望見蜀兵亂哄哄逃遁,卻不急于追趕。
他汲取教訓,小心謹慎,吩咐先鋒蘇顒:“箕谷守将趙子龍,英勇元敵。
你要小心提防。
” 蘇顒一拍胸脯道:“都督若能接應,未将定可生擒趙雲。
” “好。
我讓萬政接應。
如擒住趙雲,為你請功。
” 蘇顒便率三千精兵,奔人箕谷,看着趕上蜀兵,正自竊喜,猛聽一聲炮響,山坡後閃出一面紅旗,上書自字“趙雲,”蘇顒一見,早把:“生擒趙雲”的豪言壯語扔到了腦後,腿肚子直轉筋,急忙下令退兵。
剛退了不幾裡,迎頭一陣鼓噪,一彪軍擋在面前,為首大将銀盔銀甲,挺槍躍馬,大喝道:“呔!常山趙子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