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篇 淮南三叛之三 大戰
關燈
小
中
大
内亂,他生前的進攻還誘發了淮南的戰火。
孫綝這時的職位不過是偏将軍,誰理他那一套?骠騎将軍呂據當即聯合司徒滕胤要動手殺這個姓孫的,卻反過來被他所殺。
十一月,鎮壓了政敵的孫綝一步登天出任大将軍。
孫綝的掌權,足以讓魏國慶賀一番。
然而,他們卻沒有這個閑空。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夏,淮南再次爆發叛亂,這就是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戰,淮南第三叛。
淮南第三叛的主角,就是擔任魏國征東大将軍的諸葛誕。
諸葛誕是諸葛瑾亮兄弟的親族,《世說新語》中稱諸葛三兄弟,"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中的一狗。
不過,這個狗字并沒有貶義,是對他"忠狗""功狗"身份的肯定。
作為當年四聰八達中八達之首,魏明帝曹睿時代被"下崗"。
曹爽當政後他被重新啟用,司馬氏對他也相當的地拉攏。
他久鎮淮南,平定毌丘儉之淮南二叛時更是出了大力,後來又因為戰功而被加升為征東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這個時候,他所交好的四聰八達已經大都倒台身死,他也深感不安。
為此他暗中養了數千死士,萬一有什麼變故不至于落到王淩毌丘儉的地步。
孫峻進攻淮南而病死的一仗中,司馬昭估計他的人馬足夠抵禦,他仍然請求司馬昭增兵十萬守衛壽春,還要在淮水旁邊築城,實際上是要趁機加強自己的實力。
對此,司馬昭當然有所警覺:這不是當年王淩玩過的老把戲嗎?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巡視淮南後,也建議司馬昭将諸葛誕召回:"他肯定不會來。
不過,拖得越晚事情恐怕鬧得越大。
"甘露二年五月,司馬昭下定決心将諸葛誕征召入朝擔任司空。
諸葛誕得到诏書,頓時覺得事情不妙,決意舉兵反叛。
他首先攻殺揚州刺史樂綝,然後強征淮河南北官兵十餘萬,加上揚州新附四五萬人并準備了一年的軍糧打算堅守壽春。
同時,他派人帶着自己的兒子諸葛靓到江南為人質,請求東吳出兵援助。
孫綝初掌重權正打算建功立業,看到有這樣的好事,立刻派文欽等人帶着三萬大軍先行,自己随後跟進。
司馬昭聽到諸葛誕反叛的消息後,當即明白:這個諸葛誕是看着毌丘儉因輕率而覆滅的,他肯定早有預謀并一定會向東吳請求援軍。
為此,他也不敢輕敵,傾全國之兵,連長安地區防備蜀漢的兵力都抽調了一部分過來并帶着皇帝曹髦郭太後禦駕親征。
六月,司馬昭到了項城後留下曹髦郭太後,他自己親率各地人馬二十六萬進兵丘頭(今河南沈丘東南)。
他任命鎮南将軍王基代理鎮東将軍,統領揚州豫州人馬,彙合安東将軍陳骞(陳矯兒子)等包圍壽春。
王基剛來,文欽、全怿(全琮兒子)和唐咨(魏國叛将)等吳國援軍趁着包圍圈沒有合攏而一舉突入壽春。
司馬昭命令王基慎重,而王基則屢次請求司馬昭迅速進兵。
正在這個時候,東吳的第二批援軍朱異(朱桓子)到了安豐(今安徽霍丘西南),和城裡的文欽遙相呼應。
司馬昭命令王基先撤圍去打垮朱異,王基公然抗命:"如今包圍圈越來越緊,哪能如此縱虎歸山?現在決不能撤,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司馬昭也是聰明人,立刻點頭同意。
于是王基大舉圍城,挖深溝築高壘把壽春圍了個水洩不通。
文欽屢次出來騷擾,但都被王基打了回去。
司馬昭另行派石苞等人為機動,将朱異打退。
魏軍中有人臨陣退縮,有人稱病偷懶,司馬昭通通斬首示衆嚴明軍紀。
壽春城下雙方一派魚死網破的樣子。
七月,東吳大将軍孫綝親自動身直奔淮南。
他再次撥給朱異五萬兵馬,命令他帶着丁奉等宿将北上。
壽春離長江巢湖太遠,朱異把糧草辎重留在了半路上急忙馳援壽春。
然而,他在前方被打敗,後方的糧草也被胡烈一把火燒光。
朱異立刻就打不下去了,一路靠采摘能吃的樹葉勉強回到了孫綝面前。
孫綝還要給他三萬人馬,朱異一聽,頭皮發炸:什麼,又是三萬張嘴巴?我缺的不是兵,缺的是糧。
這麼一來,不是死得更快了嗎?孫綝看他膽敢"犯上",大怒,立刻找了個城裡的諸葛誕城外的司馬昭都能看到的地方把他當着大家的面絞死,然後一拍屁股回了
孫綝這時的職位不過是偏将軍,誰理他那一套?骠騎将軍呂據當即聯合司徒滕胤要動手殺這個姓孫的,卻反過來被他所殺。
十一月,鎮壓了政敵的孫綝一步登天出任大将軍。
孫綝的掌權,足以讓魏國慶賀一番。
然而,他們卻沒有這個閑空。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夏,淮南再次爆發叛亂,這就是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戰,淮南第三叛。
淮南第三叛的主角,就是擔任魏國征東大将軍的諸葛誕。
諸葛誕是諸葛瑾亮兄弟的親族,《世說新語》中稱諸葛三兄弟,"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中的一狗。
不過,這個狗字并沒有貶義,是對他"忠狗""功狗"身份的肯定。
作為當年四聰八達中八達之首,魏明帝曹睿時代被"下崗"。
曹爽當政後他被重新啟用,司馬氏對他也相當的地拉攏。
他久鎮淮南,平定毌丘儉之淮南二叛時更是出了大力,後來又因為戰功而被加升為征東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
這個時候,他所交好的四聰八達已經大都倒台身死,他也深感不安。
為此他暗中養了數千死士,萬一有什麼變故不至于落到王淩毌丘儉的地步。
孫峻進攻淮南而病死的一仗中,司馬昭估計他的人馬足夠抵禦,他仍然請求司馬昭增兵十萬守衛壽春,還要在淮水旁邊築城,實際上是要趁機加強自己的實力。
對此,司馬昭當然有所警覺:這不是當年王淩玩過的老把戲嗎?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巡視淮南後,也建議司馬昭将諸葛誕召回:"他肯定不會來。
不過,拖得越晚事情恐怕鬧得越大。
"甘露二年五月,司馬昭下定決心将諸葛誕征召入朝擔任司空。
諸葛誕得到诏書,頓時覺得事情不妙,決意舉兵反叛。
他首先攻殺揚州刺史樂綝,然後強征淮河南北官兵十餘萬,加上揚州新附四五萬人并準備了一年的軍糧打算堅守壽春。
同時,他派人帶着自己的兒子諸葛靓到江南為人質,請求東吳出兵援助。
孫綝初掌重權正打算建功立業,看到有這樣的好事,立刻派文欽等人帶着三萬大軍先行,自己随後跟進。
司馬昭聽到諸葛誕反叛的消息後,當即明白:這個諸葛誕是看着毌丘儉因輕率而覆滅的,他肯定早有預謀并一定會向東吳請求援軍。
為此,他也不敢輕敵,傾全國之兵,連長安地區防備蜀漢的兵力都抽調了一部分過來并帶着皇帝曹髦郭太後禦駕親征。
六月,司馬昭到了項城後留下曹髦郭太後,他自己親率各地人馬二十六萬進兵丘頭(今河南沈丘東南)。
他任命鎮南将軍王基代理鎮東将軍,統領揚州豫州人馬,彙合安東将軍陳骞(陳矯兒子)等包圍壽春。
王基剛來,文欽、全怿(全琮兒子)和唐咨(魏國叛将)等吳國援軍趁着包圍圈沒有合攏而一舉突入壽春。
司馬昭命令王基慎重,而王基則屢次請求司馬昭迅速進兵。
正在這個時候,東吳的第二批援軍朱異(朱桓子)到了安豐(今安徽霍丘西南),和城裡的文欽遙相呼應。
司馬昭命令王基先撤圍去打垮朱異,王基公然抗命:"如今包圍圈越來越緊,哪能如此縱虎歸山?現在決不能撤,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司馬昭也是聰明人,立刻點頭同意。
于是王基大舉圍城,挖深溝築高壘把壽春圍了個水洩不通。
文欽屢次出來騷擾,但都被王基打了回去。
司馬昭另行派石苞等人為機動,将朱異打退。
魏軍中有人臨陣退縮,有人稱病偷懶,司馬昭通通斬首示衆嚴明軍紀。
壽春城下雙方一派魚死網破的樣子。
七月,東吳大将軍孫綝親自動身直奔淮南。
他再次撥給朱異五萬兵馬,命令他帶着丁奉等宿将北上。
壽春離長江巢湖太遠,朱異把糧草辎重留在了半路上急忙馳援壽春。
然而,他在前方被打敗,後方的糧草也被胡烈一把火燒光。
朱異立刻就打不下去了,一路靠采摘能吃的樹葉勉強回到了孫綝面前。
孫綝還要給他三萬人馬,朱異一聽,頭皮發炸:什麼,又是三萬張嘴巴?我缺的不是兵,缺的是糧。
這麼一來,不是死得更快了嗎?孫綝看他膽敢"犯上",大怒,立刻找了個城裡的諸葛誕城外的司馬昭都能看到的地方把他當着大家的面絞死,然後一拍屁股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