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篇 淮南三叛之一 老姜
關燈
小
中
大
曹爽一夥人頭落地震驚朝野,大家以為又要改朝換代了,紛紛上表要求朝廷加封司馬懿官職。
曹芳于是下诏書任命司馬懿為相國,并升其爵位為郡公。
東漢沒有丞相一職,曹操為了将權力握在自己手裡才設立了丞相。
曹丕稱帝後立即廢止這一職位。
而郡公和縣侯的差别不在封地的大小。
縣侯僅僅享用封地的俸祿,而郡公則可以在封地内任命官員,實際上是獨立王國,這就是為什麼曹操進爵魏公被視作魏代漢開始的原因。
如今任命司馬懿為相國郡公,無非是把他看作當年的曹操了。
沒想到,司馬懿本人對此堅決反對,并先後上表十餘道推辭。
當年冬,曹芳再次以九錫之禮相加時,又被推辭。
大家看他态度堅決,也隻好作罷,但還是加封他四個縣,使他的封地達到八個縣兩萬戶。
司馬懿的官職停留在太傅,但如今大權在握今非昔比。
他立刻開始調整朝野人事,将駐防長安的征西将軍夏侯玄調入洛陽擔任大鴻盧(位高而無實權的閑職),并任命自己的親信雍州刺史郭淮為新的征西将軍和長安地區的最高軍政首腦。
拿到這樣的調令,上面又蓋着朝廷的大印,雖然兇多吉少也隻有兩條路可走:聽或叛。
夏侯玄因為是司馬氏的姻親,仗着這層關系就回了洛陽。
然而,夏侯玄手下的右将軍夏侯霸卻吓了個半死。
夏侯霸是夏侯淵的兒子,因為立志要為父親報仇因此請命來到長安,給自己的侄子夏侯玄當兵。
曹爽進攻漢中的興勢之役中還曾經身先士卒,遭受蜀軍圍攻時親自上陣搏鬥一直等到救兵,并曾和後來的仇敵郭淮一起與後來的上司姜維奮戰。
司馬懿殺曹爽征夏侯玄回朝,他本就是驚弓之鳥,如今來的郭淮又和他有相當的私人恩怨。
不怕縣官就怕現管,他認為自己早晚會倒黴,當時就逃跑入陰平郡,投靠了自己的殺父仇人蜀漢。
裴松之在注解三國志時引用了魏略中記載的一個奇妙的故事。
四十九年前的建安五年,夏侯霸的堂妹年方十三四歲時,在出門砍柴時遇到了張飛。
張飛知道這是個良家婦女,于是娶其為妻,并生兒育女。
夏侯淵戰死漢中時其屍骨為張飛的夫人所葬,更奇妙的是劉禅曾有兩位皇後,互為姐妹都是張飛的女兒。
這樣,夏侯霸不但是蜀漢的仇敵,也是蜀漢的皇親。
夏侯霸一路颠簸後狼狽不堪幾乎餓死,但終于逃到了蜀漢,并因此得到了後主劉禅的召見。
劉禅對自己的這位遠親相當客氣:“您的父親遇害在戰場上,不是我父輩們親手所害。
”還指着他的兒子說:“這也是夏侯氏的骨肉啊。
”蜀漢的衛将軍姜維問起曹魏朝政,夏侯霸說:“司馬懿剛剛政變成功,一定忙于安定内部而不會大舉進攻我們。
不過有個年輕人鐘會,将來一旦掌權将是吳蜀的心腹之患。
”(注1) 姜維一聽司馬懿短時間内不敢外出,于當年秋天帶着人馬北伐進攻雍州,并沿着山勢構築了兩城以兩名偏将據守。
同時,他連結羌人大舉進攻。
然而,魏國的新任雍州刺史陳泰當即看破了蜀漢的弱點:“姜維新建的兩座城距離後方太遠,還要依靠後方運糧。
羌人雖然和姜維有交情,卻未必能真心實意地為他賣命。
我們隻要包圍這兩座城,餓也能把他們餓死。
西蜀就算派救兵,這種鬼地方怎麼能打仗?”說完,他率領鄧艾徐質等人包圍了這兩城,無論蜀軍如何挑戰他們就是不理,但他們的糧道和水源卻被陳泰迅速切斷。
城外的魏軍吃飽喝足,城裡的蜀兵困窘不堪,隻能減少口糧并化雪來取得飲水(不明白姜維在這種鬼地方建什麼城?)。
姜維聽說後,連忙來解圍,出牛頭山和陳泰對抗。
陳泰不為所動,并派人告訴郭淮:“您隻要進兵切斷牛頭山的後路,姜維就是煮熟的鴨子。
”郭淮進兵後,姜維果然因為自身難保害怕後路被切斷而撤兵,哪裡還能顧及被圍的同夥。
這兩個城裡的蜀軍看到援兵都撤了,明白不投降就得餓死,隻好樹起了白旗。
姜維這一敗,本來就“非我族類其
曹芳于是下诏書任命司馬懿為相國,并升其爵位為郡公。
東漢沒有丞相一職,曹操為了将權力握在自己手裡才設立了丞相。
曹丕稱帝後立即廢止這一職位。
而郡公和縣侯的差别不在封地的大小。
縣侯僅僅享用封地的俸祿,而郡公則可以在封地内任命官員,實際上是獨立王國,這就是為什麼曹操進爵魏公被視作魏代漢開始的原因。
如今任命司馬懿為相國郡公,無非是把他看作當年的曹操了。
沒想到,司馬懿本人對此堅決反對,并先後上表十餘道推辭。
當年冬,曹芳再次以九錫之禮相加時,又被推辭。
大家看他态度堅決,也隻好作罷,但還是加封他四個縣,使他的封地達到八個縣兩萬戶。
司馬懿的官職停留在太傅,但如今大權在握今非昔比。
他立刻開始調整朝野人事,将駐防長安的征西将軍夏侯玄調入洛陽擔任大鴻盧(位高而無實權的閑職),并任命自己的親信雍州刺史郭淮為新的征西将軍和長安地區的最高軍政首腦。
拿到這樣的調令,上面又蓋着朝廷的大印,雖然兇多吉少也隻有兩條路可走:聽或叛。
夏侯玄因為是司馬氏的姻親,仗着這層關系就回了洛陽。
然而,夏侯玄手下的右将軍夏侯霸卻吓了個半死。
夏侯霸是夏侯淵的兒子,因為立志要為父親報仇因此請命來到長安,給自己的侄子夏侯玄當兵。
曹爽進攻漢中的興勢之役中還曾經身先士卒,遭受蜀軍圍攻時親自上陣搏鬥一直等到救兵,并曾和後來的仇敵郭淮一起與後來的上司姜維奮戰。
司馬懿殺曹爽征夏侯玄回朝,他本就是驚弓之鳥,如今來的郭淮又和他有相當的私人恩怨。
不怕縣官就怕現管,他認為自己早晚會倒黴,當時就逃跑入陰平郡,投靠了自己的殺父仇人蜀漢。
裴松之在注解三國志時引用了魏略中記載的一個奇妙的故事。
四十九年前的建安五年,夏侯霸的堂妹年方十三四歲時,在出門砍柴時遇到了張飛。
張飛知道這是個良家婦女,于是娶其為妻,并生兒育女。
夏侯淵戰死漢中時其屍骨為張飛的夫人所葬,更奇妙的是劉禅曾有兩位皇後,互為姐妹都是張飛的女兒。
這樣,夏侯霸不但是蜀漢的仇敵,也是蜀漢的皇親。
夏侯霸一路颠簸後狼狽不堪幾乎餓死,但終于逃到了蜀漢,并因此得到了後主劉禅的召見。
劉禅對自己的這位遠親相當客氣:“您的父親遇害在戰場上,不是我父輩們親手所害。
”還指着他的兒子說:“這也是夏侯氏的骨肉啊。
”蜀漢的衛将軍姜維問起曹魏朝政,夏侯霸說:“司馬懿剛剛政變成功,一定忙于安定内部而不會大舉進攻我們。
不過有個年輕人鐘會,将來一旦掌權将是吳蜀的心腹之患。
”(注1) 姜維一聽司馬懿短時間内不敢外出,于當年秋天帶着人馬北伐進攻雍州,并沿着山勢構築了兩城以兩名偏将據守。
同時,他連結羌人大舉進攻。
然而,魏國的新任雍州刺史陳泰當即看破了蜀漢的弱點:“姜維新建的兩座城距離後方太遠,還要依靠後方運糧。
羌人雖然和姜維有交情,卻未必能真心實意地為他賣命。
我們隻要包圍這兩座城,餓也能把他們餓死。
西蜀就算派救兵,這種鬼地方怎麼能打仗?”說完,他率領鄧艾徐質等人包圍了這兩城,無論蜀軍如何挑戰他們就是不理,但他們的糧道和水源卻被陳泰迅速切斷。
城外的魏軍吃飽喝足,城裡的蜀兵困窘不堪,隻能減少口糧并化雪來取得飲水(不明白姜維在這種鬼地方建什麼城?)。
姜維聽說後,連忙來解圍,出牛頭山和陳泰對抗。
陳泰不為所動,并派人告訴郭淮:“您隻要進兵切斷牛頭山的後路,姜維就是煮熟的鴨子。
”郭淮進兵後,姜維果然因為自身難保害怕後路被切斷而撤兵,哪裡還能顧及被圍的同夥。
這兩個城裡的蜀軍看到援兵都撤了,明白不投降就得餓死,隻好樹起了白旗。
姜維這一敗,本來就“非我族類其